留下千古名言世界潮流 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 逆之则亡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1916年9月,孙中山到海宁盐官观看钱江大潮,回上海后写下了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本报首席评论 徐迅雷

从1912年民国建立,到次年9月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可谓“后辛亥革命时期”。

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让位给袁世凯之后,他致力于民生建设,投身实业,筹办全国铁路。

1912年11月8日,专心于经济建设、周游各地的孙中山,途经杭州,随即回到上海。这是孙中山第一次路过杭州。11月8日这天,列宁在《真理报》上发表了《新生的中国》一文。11月14日,孙中山在上海设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他自己成了一名“铁道部部长”。

一个月之后的12月8日,应浙江各界之邀,孙中山自上海赴杭州,专程前来考察,这次他在杭州前后共有5天。

此后,孙中山又两次来浙江。

“中华民国成立,始有今日一日”

1912年12月8日上午,他在陈其美等人陪同下,从上海出发,途经嘉兴,应邀下车发表演讲,游览了南湖,登上湖心岛,参观烟雨楼,还将随身携带的半身照片分赠各位代表。游南湖时,孙中山肯定想不到,9年之后的1921年7月下旬,毛泽东等13人在上海法租界悄悄召开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有法租界密探干扰,会议最后一天转至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继续进行。孙中山、毛泽东先后都到嘉兴南湖,这就是南湖与革命的缘分。

8日下午,孙中山抵达杭州艮山门。下午4时,孙中山参加国民党的欢迎会,登台演说。他说:“久慕浙江名胜,今初到杭……杭州旧同志甚多,均能协力同心,达此革命目的。去年攻克南京,尤浙军之力居多。可痛者最好的同志秋女侠一瞑不视。兄弟此来,固不仅展览西湖风景,亦将临秋女侠埋骨之所,一施凭吊。”(见《孙中山年谱长编》上册第752页)

第二天上午,孙中山先生一个重要行程就是凭吊秋瑾墓。他挥毫题写了“巾帼英雄”四个大字,上款为“鉴湖女侠千古”,下款“孙文”;又撰挽秋瑾联,曰:“江户矢丹忱,多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孙中山把秋瑾称为“闻风而起,当仁不让,独树一帜以建议者”中的“最着者”之一。

在凭吊秋瑾墓之后,孙中山一行顺道游览了三潭印月等西湖名胜。这天,孙中山还到涌金门外西湖二我轩照相馆,拍摄了一张全身照。

下午4点半,参加浙江五十一团体在杭州国民公所召开的特别欢迎大会,与会者达3000人。孙中山在会上发表了重要演说,演说稿收入了《孙中山全集》,开头的话是:“兄弟小走武林,薄游六桥三竺,今与诸公一见,不胜欣幸!但中华民国成立,始有今日一日。”他阐述了民生主义的四大纲:资本、土地、实业、教育。(详见《孙中山全集》第二卷第551页)

闸口乘火车到拱宸桥参观商场

12月10日,孙中山继续在杭州视察、参观。先到到江干察看铁路路线及钱塘江水道;随后参观了之江大学,与师生共进午餐;午后,孙中山兴致勃勃地在闸口登上火车,乘坐到拱宸桥。这段铁路叫江墅铁路,是浙江首条铁路,全长16公里,于1907年8月23日全线建成通车;1909年,江墅铁路闸口至艮山门段成为沪杭铁路的一部分。在湖墅埠,孙中山参观了商场。

之后,孙中山出席了共和、民主两党浙江支部的欢迎会,发表了演说,主旨是谈政党,严辞批评党德被“扫地以尽”,其中的警语迄今振聋发聩:“前之以党救国者,今乃以党亡国矣。”(见《孙中山年谱长编》上册第754页)孙中山指出,“一党之专制”与“君主之专制”弊端相同;他批评“今之政党,往往争夺政权,不知有在朝党,必有在野党”;他阐明“一旦舆论民心易其向背,则在野党进,而在朝党退”,这样才能“政治日进于文明”。

民国初年,政权更替,党派林立。从1912年2月至10月,仅在民政部立案的党派就有85个;至1913年底,仅政治类的党团即达312个(见《中国国民党史》上册第154页)。共和党、民主党、社会党等纷纷成立。1912年8月11日,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等一共5个党合并组成国民党,取“共和之制,国民为国之主体”之意。

之后孙中山在杭州还游览了天竺、灵隐等诸名胜,乘船到当年浙江革命的联络点、光复会的秘密机关白云庵,看望了热心赞助革命的当家和尚智亮(得山)及徒弟意周,并一起合影留念,题写了“明禅达义”的匾额。至12日早晨,方才离杭返沪,实际在杭活动4天。

“西湖之风景为世界所无,妙在大小适中”

继上次到杭州考察4年之后,孙中山应邀于1916年8月16日至26日,第三次来到浙江。先杭州,继绍兴,后宁波,再舟山。本来准备在8月12日就从上海出发的,但先生生病了,所以拖至16日才成行。同行者有胡汉民、戴季陶等人。

16日一到杭州,就去凭吊秋瑾墓,绕墓徘徊,唏嘘感慨曰:“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则传诵不忘。”(见《孙中山年谱长编》上册第1005页)这一天恰逢风雨如晦,孙中山触景生情道:“今日这风雨凄凄,抑或秋女士之灵爽未昧耶?”同行者亦感慨同生。

这天游览西湖时,他谈道:“西湖之风景为世界所无,妙在大小适中,若瑞士之湖水嫌其过大,令人望洋兴叹;日本之芦之湖则又嫌其过小,令人一览无余;唯西湖则无此病,诚为国宝,当益加以人工之整理,使世界之旅客咸来赏其真价。”他还自采荷花,笑曰:“中华民国当如此花。”(见《孙中山全集》第三卷第340页)

17日午后,孙中山还专程去看钱塘江大潮。面对壮观的钱江大潮,有感于伍子胥死于钱塘江从而激起钱塘江潮的传说,孙中山曰:“伍子胥死于吴,尸沉钱塘,后人说伍子胥忠魂未泯,驱水作涛,故钱江之潮,甲于天下,为一大观也。余意人之精神不死,躯体虽不存而精神犹能弥漫天地,此即浩然之气也。”

在钱塘江边,孙中山徘徊良久,并嘱随行之浙江省民政厅秘书、南社着名诗人陈去病以诗记之。

这天在杭州督军署宴会上,他发表演说,讲到浙江“在独立各省中,最有希望,而日后所负责任,亦甚重大”,希望浙江“成为全国之模范”。在他看来,惟破坏易而建设难,所以他总是铿锵有力地勉励同志们努力建设,不可稍微松懈。

6597407316727980165.jpg

“为官即不能致富”

孙中山是着名的演说家,每到一地,总是通过演讲将自己丰沛的思想表达出去。8月18日,在出席杭州陆军同胞社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他清晰地提出了权力制衡的方法与路径,再次阐述他在十年前就提出的“五权分立”构架。

所谓五权分立,“盖除立法、司法、行政之外,加入弹劾、考试二种是矣”(见《孙中山全集》第三卷第346页)。这个“3+2”模式,是为了“救三权鼎立之弊”。弹劾是监督制约制度,考试是选拔人才制度,为此,后来专门设立了监察院和考试院两个机构。

演讲中孙中山还对国人喜欢当官有一番深刻的剖析,他说,“吾国人最喜作官,不问其所学如何,群趋于官之一途……华人向以官为利薮,不知西人之业工商者,岁入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亦寻常之事。若作官虽位至总统,亦不过十余万而已。故若工商发达则求富,即不必为官,为官即不能致富。”

8月19日至21日,孙中山到绍兴游览并发表谈话和演讲。他先后去了大禹陵、兰亭、东湖等地,水乡出行,均以乌篷船代步,所乘坐的是当地士绅的“烟波画舫”乌篷船,在当时属于最华丽一级;坐于船头藤椅上,欸乃摇橹声中,欣赏稽山镜水风光。20日,孙中山登望海亭,感叹绍兴“惜乎实业未曾讲求”。

在绍兴,孙中山还前往陶社,致祭陶成章烈士,看望陶成章的父亲,并为陶社题写了“气壮河山”匾额;前往徐社,致祭徐锡麟烈士,行三鞠躬礼。在他看来,绍兴秋瑾、徐锡麟、陶成章三位烈士,为推翻专制、建立共和而牺牲,对革命起了重大作用;绍兴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地、报仇雪耻之邦,要继承越王奋发图强的精神。国家之强在群策群力,这是他在绍兴商会发表演说的主旨,他说:“专制国为一人之国,共和国为人民之国,惟国家强盛与否,非一人之力可以成功。必须合群力,而后可成世界最强盛之国。”

8月22日,孙中山先生离绍兴赴宁波,在离开绍兴前,他还挥毫书写“博爱”两字,送给绍兴《越铎日报》社;写下“大同”两字,送给老同盟会员、光复会骨干、这次一直陪伴着他的越铎日报社社长孙德卿。

希望宁波成为“中国第二之上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个时代,绍兴是文化的,宁波是商业的;绍兴是革命的,宁波是经济的。8月24日,在宁波各界欢迎会上,孙中山以地方自治为题发表演说,指出欲求自治之效,必须“振兴实业”、“讲求水利”、“整顿市政”。他希望宁波成为“中国第二之上海”,在演讲的结尾,他说:“故兄弟今日只所望于宁波者,以宁波既有此土地,有此资力,苟能亟疾经营,则即不难为中国第二之上海,为中国自己经营模范之上海。是在诸君子勉为之耳。”(见《孙中山全集》第三卷第352页)。

24日至25日,孙中山乘“建康号”军舰视察舟山群岛、象山港、三门湾,考察建筑军港的条件。25日还游览了普陀山,并着《游普陀志奇》以抒胸臆,因为登临佛顶山天灯台时,他看到了海市蜃楼,叹曰:“呜呼!此神明之所以内通。”26日乘舰返回上海。

海宁观潮写下千古名言

1916年9月15日,孙中山第四次到浙江。9月15日这天是阴历八月十八观潮节。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次是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乘火车来到海宁盐官,观看钱塘江大潮,当天返沪。陪同的有蒋介石、张静江等人。

在“观潮亭”前,孙中山与前来欢迎的海宁社会各界人士合影。观潮后,孙中山从观潮亭来到海宁县立乙种商科学校稍作停留,该校后更名为中山中学,现为海宁市高级中学。回沪后,孙中山为商校题写了“猛进如潮”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浙江的钱塘大潮、革命洪流,激发了孙中山先生的灵感,写下了那句千古名言,值得后世时时刻刻警醒: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u155980781_135772661d0g215.jpg



都市快报 2015-08-25 16:31:24

[新一篇] 深藍名嘴 洪秀柱的幕僚“謀士”張良 — 唐湘龍

[舊一篇] 朱大可:中國人的“幼年恐懼、青年恐懼、中年恐懼和晚年恐懼”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