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译文] 园里的树木仿佛不知道人已离去,春天到来时仍然开出几朵小花。
[出典] 岑参 《山房春事》其二
注:
1、 《山房春事》 岑参
岑参是盛唐最典型的边塞诗人,在八世纪五十年代,他曾经两次出塞,在新疆前后呆了六年。他边塞诗的特点,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去把握。第一,他是一个好奇的人,正如杜甫说的“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陵行》)。早年他喜欢从出人意表的角度去发现诗。有了边塞生活的体验以后,他的好奇天性也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
第二,岑参诗人中的一股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慨,这也是其他边塞诗人所无法比拟的。他赞叹别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他自己就是这样作为戎装的少年英雄驰骋在西北战场上的。他出塞时,才三十出头,正是充满锐气的年龄。王昌龄、高适等年稍长的诗人,随着开元盛世的逐渐萎缩,朝政的日益腐败,已经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非正义性的一面时,岑参却还在战阵上高呼驰骋显示英雄气慨。这种心态和思想境界,就使他的诗和高适比较明显的区别。高适观察比较深入,更多的看到战士的艰苦,因而诗的色彩要淡一些。岑参则用绮丽的笔调来凸显西北地区冰天,雪地,火山,热海的异域风光,歌颂保卫边疆的战争,歌颂将士们不屈不挠,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有一种感人的厅情异彩。《唐之韵》
5、这首诗是吊古之作。梁园又名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周围三百多里。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渚,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到了春天,更见热闹:百鸟鸣啭,繁花满枝,车马接轸,士女云集。
倥偬之间,弹指又过千年。路旁的槐杨,在我们为功名利禄奔忙时,闲闲看过岁岁朝朝的花开花落,王朝兴替。盛唐的脚步远了,但它华贵的倒影借由文字的光芒遥遥地投射过来,成为被我们眼睛击中后一声幸福的呻吟,成为静夜孤灯掩卷后一声轻轻的叹息……
8、黄昏是个充满诗情话意的时刻,古代的文人骚客面对黄昏免不了要吟颂几句,但大都写的是离愁别怨的伤感情调,唐诗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如崔颢的《黄鹤楼》中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写的就是登楼吊古、思乡怀土的心情,而岑参的《山房春事》则颇具荒凉景象“梁圆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诗人李商隐更是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我就感到纳闷,夕阳不正是因为黄昏的的到来才显得更加美吗?也许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个人命运和遭遇的不同,在我看来,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对黄昏应该有更新的理解和诠释,“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才应是今人积极的人生态度。
9、春自是诗人的季节,纵观历史文学的长河,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留下过关于春的吟咏词章,赞春、叹春、怨春、伤春、怀春的诗句可谓历历可观。
10、 这已是人间的四月,桃花本该凋落了,而这棵桃花树却芳菲粲然。看着它,我微感疲乏的身心,又亮丽起精神来。我想,浮华忧劳的人生若能如这桃花般精彩,即或再累,又有何妨?那走了的人亦如我一样吧,面对人生需要抉择,是抖擞精神,还是灰暗颓败。
一阵风过,落花成堆,满树的胭红飞舞,最后魂归大地,湮灭无迹。
我诧异,若风过水面,转而平静,也许它已经等到了懂得它,欣赏它的人,于是它为如此的圆满相逢而欢欣地湮灭,大有得一知己足已而虽死无憾的神采。
可是,我不禁伤感。
“人生恰似这芳菲,芳菲能几时?”我仰天轻叹,眼眸深处一队大雁正往北飞,正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忽然间,我又想起陆游的那首《钗头凤》“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那知音知心的错过,该是人生最大的憾事了。
于是,索性拣拾起花瓣。
那黛玉葬花也一定是引以为知己,对红销香断有谁怜的悲哀而感同身受。其实,人世间有许多的美好需要去品味,就象这盛开的桃花,即或转瞬凋零,毕竟美丽永远存于观赏者的心中。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知己虽去,花期如故,不论人生怎样的怅惘,只要有美丽,我们都该盛放。
于是,微笑挂上我的脸。这样的句子浮于眼前:
忘言处,花开花谢,怎似我生涯?
谁知我,春风一度,谈笑有丹砂。
11、晚秋,花谢了。突兀地立在盆中,让人看着萧瑟,颤抖。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常常感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当往事的画面在记忆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地不断重演时,放飞的思绪就如绵绵的秋雨,剪不断,理还乱。需要铭记的那么多,需要遗忘的也那么多。花开时的欣喜,花落时的心痛,多少欢歌笑语变成了感伤,多少海誓山盟化作了虚无?也曾想去留无意,宠辱不惊,也曾想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怎奈终是修为太浅,参不透红尘真谛,只能是轻叹一声,释放一丝惆怅。一步沧海,一步桑田,消失在千里之外。
当初那美丽的相遇,会成为彼此内心深处永远的感动。我们有缘做过朋友,却无缘相伴一生。我的世界你来过,你的世界有我的足迹,我们只是彼此的过客,并最终成为彼此的故事。春去秋来,四季更替,风景在变,人也在变,世间万物皆在变化之中。没有一朵花是永开不败的,也许正因为有了失去,我们才能更懂得珍惜。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善待人生旅途中相遇的每一个过客,彼此留一份美好在心底,在转身时对着渐渐远去的背影,你们远去了,我还在这里。那些被时间萧瑟了的过往,将定格成一幅永不裉色的水墨写意,一场开至荼靡的花事,一份亘古不枯的情怀,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于月下,断风为笔,扯云作纸,写满心思,寄无一字。
我于山间,取水为弦,以地为案,弹尽宫商,不成曲牌。
踩着花瓣路,倾眸浅笑,不如带着美好的心情一直往前走,尽头一定有让你等候的欣喜。一望一欣然。花季花香时,都会满心的畅想,抛开所有的烦恼,洗净心灵所有的灰尘,张开双臂,昂首蓝天,让思绪尽情的自由飞翔。推开窗户,就能看见姹紫嫣红的世界!
13、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常常感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
当往事的画面在记忆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地不断重演时, 放飞的思绪就如绵绵的秋雨,剪不断,理还乱。
需要铭记的那么多,需要遗忘的也那么多。花开时的欣喜,花落时的心痛,多少欢歌笑语变成了感伤,多少海誓山盟化作了虚无?也曾想去留无意,宠辱不惊,也曾想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怎奈终是修为太浅,参不透红尘真谛,只能是轻叹一声,释放一丝惆怅。
一步沧海,一步桑田,消失在千里之外。
14、我想,我仍是喜欢了这儿的一切。无人干扰地,我,轻轻俏俏地浮了层面。人很少,很安静,绝对是少了纷繁和杂乱。想来,这也是我尤其独独爱上这里的缘由吧。只是让音乐轻柔地在身旁摇曳,几所未有的安详充盈了我全身,静静地感受着此刻,阖了眼,我很想,很想,就如此地睡了过去。
窗外,依旧下着雨,虽没了昨夜风雨紧迫时的猖狂,但张眼望去,雨丝飘荡在屋檐,竟是密密斜斜,不留了任何的空隙。毕竟已经入了秋,感觉还是冷冷飕飕的。起早时,贪凉在阳台上立了片刻,任由雨滴打在裸露的皮肤,寒意点点沁怀,莫名的感动环绕了我周身,心,却是温柔地直想掉泪。
院中的那棵梧桐,已然悄悄地凋落。随着一阵的秋风,卷起片片落叶,直直地在空中转身,起舞回旋良久,既而,以着极其缓慢的速度,徐徐落在地面,覆盖住了满地的湿润和泥泞。如若,风稍大点,所能看见的应是,“秋寒雨打梧桐树,叶落橘黄色满堤”的曼妙了。原来,叶落,也是有这般的从容和镇定的,此时的我讶异了,全然感觉不到,那旧时叶落花谢的残败和落寞。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读着这样的句子,想着,这般因着随秋草萎而写下的词句,也只是人为了自己的悲伤,从而赋予了落叶无比的苦涩,皆是由心而生的。落叶也好,残花也罢,它们的凋谢更应该是调和的吧,顺应自然的生死。它们是如此的祥和与安逸,落地的刹那,仍是幽雅无比,没有丝毫的惊惶。我不禁为自己曾经对它们有过的怜惜和哀叹,感到羞愧不已。
此时,因着周围的一切,我的心也是如此的宁静、柔和。少了平时的浮躁,喜欢这样的自己,没有痛,没有感伤,没有哀怜。沉淀下的平实,多少让我体会了岁月的无痕。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万物生死循环,生生相息。春的灿烂,夏的热烈、秋的平实、冬的长眠,无不揭示了人、物轮回的生命历程,任谁都是无法抗拒得了的。人,会常言道:活着要精彩,才无愧乎短暂的一生。也是时常会因了这样的话而激励自己,用忙碌的工作和轰烈的感情来冲击自己的生命,寻觅那绚烂而短暂的美丽。也,常用轻狂描述自己年少时的无知和冲动,错了改,那时的自己,想来,应该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朝气卓然。
这样的激情,随着岁月中秋季的到来,自自然然地消退了不少。我,或许,再也不会因了春雨的喜人,而赤脚站了雨中,享受那份浪漫。也不会因了一段感情的无望而断发甚至自伤。此时的我,看到的是,屋内熟悉依旧的摆设,那个抽屉里还留着他走时未带走的衣物,我还是懒得挪动原本的位置,由着它们静静地躺在那儿,焕发出原有的温馨和依恋。这样的感情是平实的,一如秋的沉稳,落叶的无语。秋的咋寒、咋暖,依旧改变不了叶落铺地的最终结局。情感、生命同样也只是依此重新演绎了一番而已。
写到这里,因了一个好友的问候,而破了刚才的宁静。突想起常被人告戒的话语:只要心理年轻,你就会永远年轻,怕只怕心理承认老了,就一切不复还了。何谓心理年轻?我这样的感受,是心理苍老了的表现?不得而知。曾经,以为着自己,如此的心态是情感极度疲乏后的颓废,现在想来,其实不尽然。是年轮让我经历了这样的一切,或许,根本不可能指望到了秋冬之时,还能绽放春夏的热烈,偶尔有的峥嵘,也犹如了围炉中碳火燃烧时的“哔、钋”之声,响亮、清澈,却犹其的短暂。看着镜中依旧年轻的容颜,自知也是靠了先天的赐予,和能耗去我整月工资下LANCOME的滋润了。而心理,却是无可避免地随了岁月,走过清涩、灿烂、终究还是沉淀下所有,落了平淡。这样的偏差,在观似依然娇妍的容貌中显示,或许真的是突兀的。
犹如落叶纷飞时,除了坠地后所拥有的塌实,在跌落的过程中,那偶露的光芒闪耀和悲苦伤痛,终究还是形成了一个矛盾的所在。曾经,瞎想了,那凋落后的树叶,往往呈现了缺角和残边,细细思之,未尝不是挣扎后的结局呢?!天真的容颜下,有那玲珑剔透了之极的成熟,我只不知,是幸?是不幸?是财富还是损失?心,于是起了微澜,晃悠着,失去了先前曾有的平和。也不禁宛而笑了自己,那点滴留下的平实、恬然的心态,也只在了那一时呀,仍是敌不过瞬忽而来的微弱变化。就算,一颗小石的无意闯入,还是能激起平静湖心中那圈圈涟漪的荡漾和蔓延的。
我,坐了这边,久久未能回神,有了片刻凝神后的空白,终于,无语为续雨,似乎没有停的兆头,落暮后的阴暗渐渐笼罩了天地,更兼狭着冷风的卷袭,扑扑簌簌敲打着窗台,透着丝丝的寒凉。这时的心境,全无了先时的温婉,或许,那刹那间的淡淡祥和,也只是因了这雨的关系吧。
15、春去春又回,多少感伤事,令人潸然落泪。
·唐诗名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古来青史谁不见, 今见功名胜古人。 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岑参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4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