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到,近在咫尺的长门宫里的阿娇也被打入冷宫关了起来?人生的失意是不分你在南在北的。

   [出典] 北宋  王安石  《明妃曲》其二

   注:

   1、《明妃曲》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2、注释:

    本篇作于嘉裙四年(1059),是王安石的名作。

    明妃曲:占乐府旧题,是歌咏王昭君出塞之事的。明妃,即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汉元帝时宫女。竞宁元年(前33),汉朝与匈奴和亲,元帝以王嫱嫁匈奴王。晋人避晋文帝司马昭的讳,改称为明君或明妃。

   春风:指王昭君姣好的面容,用杜甫《咏怀古迹》组诗中咏王昭君一首的"画图省识春风面"语意。

   低徊顾影:低头徘徊,顾影自怜,不忍远去的样子。无颜色:指因伤心而失去动人的面色。

   不自持:不能自我控制,失态。

   丹青手:指画工。丹青是古代绘画的两种主要颜色,两字并用泛指绘画。

   意态:风采神态。由来:本来。

   枉杀:冤枉地杀掉。毛延寿:当时宫中着名画师。据《西京杂记》卷上说,王昭君被召入宫后,因不肯贿赂画工,被画得很丑,因而未能得到汉元帝召幸。此次遣派和亲,元帝见到王昭君如此美貌,怒杀画工,当时被杀者中有一位叫毛延寿。

   寄声:委托传递声音。塞南:边塞以南,指汉王朝统治的区域。

   毡城:匈奴单于所居之地。匈奴以毡帐为居所,故云。

   君不见:乐府诗常用语,意为"您难道不知道"。

   咫尺:极近的距离。

   长门:长门宫,汉宫名。

   闭:幽禁,秘密囚禁。

   阿娇:汉武帝的皇后,姓陈,小名阿娇。在她得宠时,汉武帝愿以金屋藏之,及其失宠,又把她幽闭在长门宫,虽近在咫尺,也不相见。

 

   3、译文1:

     当初王昭君要离开汉宫出嫁匈奴的时候,眼泪流湿了美丽的脸庞,鬓角下垂。王昭君徘徊留恋,顾影自怜且面容惨淡,还能够使君王不能自持禁不住动心。君王回宫后责怪画画的人,这么漂亮的人一生能看到几个。其实像王昭君这样的绝代佳人其美妙意态是画不出的,当年君王白白错杀了画师毛延寿。王昭君离开汉朝领土后就知道自己不能回来了,可怜她始终穿着汉朝宫女的服饰。王昭君写信询问汉朝的事,可惜都无回音,每年只有大雁南来北往地飞。亲人从遥远的家里给她传来消息:你要在匈奴城市里好好生活,不要惦记故乡;你没看到吗?当年受尽宠幸的陈皇后现在就被幽闭在离君王一点点远的冷宫长门宫里,人生要是遇到了失意的时候,是不分地点的。

    译文2:  

    明妃当时初起程出行离别汉宫时,泪湿桃花春风面鬓脚微微亦低垂。

    低头回看身影间周围无有此颜色,尚幸得到我君王当下之怒不可持。

    离别归来却责怪怪罪丹青画图手,美貌如此在眼中平生实未曾见有。

    天仙意态由自生画笔难以描摹成,当时冤枉曲杀死曲杀画工毛延寿。

    恨别从此一离去心知更不能回归,可怜还不能穿尽汉朝皇城之宫衣。

    万里寄语欲相问塞南遥远家乡事,只有年年日日里眼望鸿雁往南飞。

    家人虽然在万里传来亲人之消息,好好安心在毡城不要常将家相忆。

    您还不曾见近在咫尺长门里幽幽阿娇被锁闭,人生如果要失意无分天南和地北。

     

 

   4、王安石生平见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和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5、在读此作品之前,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明妃是何许人也?
明妃,即王昭君,姊归人。晋朝为避司马昭之讳,而改昭君为明君,后人称明妃。汉元帝时入选后宫,数岁不得见帝王之面。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汉求和亲,昭君丰容靓饰,自请嫁于匈奴。元帝目睹昭君容貌后大悔,但又不能留之,所以只好放行。昭君嫁入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阈氏。
在历代文人繁多的题咏里,王昭君大抵是一位深可哀矜的悲剧人物,汉元帝是一个事先受蒙蔽、事后情意绵绵的多情皇帝,而毛延寿则是酿成悲剧的罪魁祸首。
元朝的马致远的《破幽梦孤鸿汉宫秋》杂剧,就集中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从这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女性的存在仅仅是为了赏心悦目,她们的光彩照人却并不照亮什么,她们存在于世俗生活之中,不论生死,永远是世俗生活的一部分。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王安石是怎样描写王昭君的?
王安石描写王昭君的作品共有二首,是在他任提点江东刑狱时所作的(宋仁宗嘉佑四年,即公元1059年),现在我们拿出其中一首作品来读一读,分析对比一下。
这首作品独出机杼,于传统见解中翻出新意来,所以该作品在当时很有影响。据载,欧阳修、司马光、刘敞等人都有和作。
王安石这首作品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部分。
从开头至“当时枉杀毛延寿”为第一部分,用正锋、侧锋的笔法描绘了王昭君的美貌。前四句着眼于昭君本身,后四句着眼于汉元帝。前人写昭君之美貌,往往在她的面容、体态上穷尽笔墨,而王安石此作品的笔锋虽有正、侧之别,但都没有直接描绘昭君的面容和体态,而是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美的感染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悲苦之情。前一种写法,似乎只能使王昭君在读者眼里成为一个画中人而已;后一种写法,王昭君就是一位呼吸可闻、音容毕现的活美人了。
接下来从“一去心知更不归”到“好在毡城莫相忆”这六句为第二部分,这部分写昭君出塞后思念故国之情。前人于此,留下的名篇和佳句都很多,不过,多数作品是以写昭君的哀情、怨情和渲染悲剧气氛为重点,而王安石此作品除了描写昭君可悲的身世之外,还揭示出了她那对故国、亲人深笃的挚爱之情与推已及人的善良心肠。于是,王昭君的形象就不仅仅是可悲的,而且是可敬的了。
第三部分则为最后两句,这两句是作者感情的直接抒发。这两句写得精警、含蓄。陈阿娇的失意与王昭君的失意,从本质上看,两人的悲剧本质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她们都是受害者。制造陈阿娇悲剧的罪魁祸首是汉武帝,酿成王昭君悲剧的元凶,当然就是汉元帝。正是由于专制帝王对嫔妃只有玩弄之意并无真实爱情的缘故,才导致昭君宁愿含恨远去。作者这一观点,在他的第二首关于描写王昭君的作品中表达得相当清楚,“汉恩自浅胡恩深”这一观点,在当时可算是惊世骇俗只论。
这首作品的语言矜炼深雅,缠绵婉丽,于王安石的作品可谓别一体。此作品的风格与他的其他作品则有所不同。

 

    6、在很多人意识中,似乎是画师毛延寿害了王昭君,这又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段故事来自于葛洪的《西京杂记》,它是一本小说,与《后汉书》相比,它里面突然出现了一个画师毛延寿。说“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独王墙不肯,遂不得见”。
    
    王昭君的故事自晋代石崇作《王昭君》乐府后,吟咏其事者,代不乏人。有的悲其远嫁,有的责怪画师,有的写昭君在胡地的寂寞,有的写昭君的汉宫之思,种种立意不一而足。王安石这首《明妃曲》别是一种立意。诗中的重心在于书写失意的怨恨。王昭君美冠后宫,但不被召幸。更有甚者,她被作为宫中不喜欢、不需要的女子而远嫁异族。红颜薄命岂不怨嗟?而在封建社会中失意的女子又岂止是远嫁的昭君?咫尺之间不也还有汉陈皇后的悲剧?但同情美人的失意还只是此诗的表层意思,更深层次的看,应当说作者是借了王昭君的故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诗人在写作此诗的前一年曾向仁宗上万言书,主张变法。但仁宗已是暮年,无意进取,对王安石的倡议置而不论。所以此诗的真正的用意是“托前代以自鸣所不平”。士不遇,这是古代诗歌中一个传统的主题,北宋由于党争激烈,不少知识分子都遭到反复贬斥,感士不遇,就因此成了知识分子的普遍情绪。王安石此诗只所以能震动当时文坛,引起巨大的反响,就因为它能言人之所欲言,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这是一首七古,全诗按情节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次是起首四句,写明妃离宫时的形象。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略去了许多身锁后宫的辛酸岁月,剪取明妃失意离宫的关键情节,鬓发散乱伤心落泪尚如此动人,使元帝激动不已,这是用反衬的方法写明妃的美丽。
    
    第二层“归来却怪”四句,写汉元帝问罪画师和作者对此的评论。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这是侧面的写法,从元帝平生所见反衬明妃的美。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这是作者的议论,他强调任务的风采是难于通过绘画来表现的。即讥讽了汉元帝的案图召幸的好色与愚笨,也强调了王昭君的精神风采之美。表现了作者对明妃失意的同情和对于元帝昏庸的讽刺。
    
    第三层“一去心知”四句,写明妃思汉情绪。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第四层“家人万里”四句写家人对昭君的慰藉。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7、 从文学角度总观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是,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也不失大家风范,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

   这首诗作于嘉佑四年(1059),诗人从政治家的角度鸟瞰人生,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人世间的苦乐。诗中对昭君出塞这一史实进行了穷形尽相的形象描绘,高度凝练地揭示出人生的哲理。
  
  本诗前半部分写昭君的美,不只是在容貌,而重在精神和气质: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昭君出塞,刚走出汉宫的时候,哭得满脸都是泪痕,甚至纷飞的泪水把鬓角都打湿了。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由于过度伤感,昭君自己低首徘徊,顾影自怜,觉得自己已失去了旧日的光彩,可是汉元帝见了昭君这时的容颜,还是依然控制不了自己激动的心情。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送走昭君后,元帝把没有早日发现昭君的责任归罪于为昭君画像的人,像昭君这样梨花带雨、赏心悦目的悲怨女子平生能遇见几个?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可是元帝并不懂得一个人的气质、风度是很难用视觉艺术表现出来的,毛延寿被杀实在是有点冤枉。
  
  后半部写昭君身在匈奴,但心中仍然关心祖国: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昭君心里自然明白,这一去大漠穷荒,不可能再回到故乡来了,她心中时刻不忘自己的家乡,随着时间的流失,从汉宫带去的那么多的衣服都已经穿完了。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昭君每时每刻都在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因远在万里,不能归去,想知道一些家乡的情况,只有年年靠鸿雁往来传递音信了。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家乡的亲人在万里之外传来了书信,嘱咐昭君好好地在塞外生活吧,即来之则安之,不要总是想念祖国,不要总是想念家乡的亲人。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家书上说:你没听说过汉武帝时的皇后陈阿娇失宠后,幽居在长门宫的故事吗?当时虽然只有咫尺之近,也是不能和亲人见面的。自古以来失意之人,是没有距离远近的界限的。
  
  歌咏昭君出塞的诗篇,从西晋一直到清末,层出不穷,各具风貌。“如何一段琵琶曲,青草离离咏不休”(元·虞集《昭君出塞图》),诗歌的主题或以感伤凄凉立意,或从昭君的境遇着眼,或嘲讽汉元帝的薄情寡恩,或咒骂毛延寿的贪利忘义,或直言不讳,哀叹国势不振等等。纵观众多歌咏昭君之作,王安石的《明妃曲》可谓是这类题材作品中的佼佼者。本篇立意高远,人物性格刻画形象饱满,寓意精警,耐人寻味。尤其诗中形象与议论相组合,使作品纵横跌宕,深含理趣,赋与了这篇诗歌不朽的艺术魅力。文 / 杨树临风

 

    8、《明妃曲二首》作于宋仁宗嘉嘉佑四年(1059),曾引起很大轰动。当时着名诗人如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刘敞、曾巩等都有和作。这是其中第一首。北宋边患频仍,辽夏交侵,朝廷委曲求和,每年输出“岁币”百万。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对王昭君事迹的歌咏折射出他对时事的思考,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梅、欧的和诗中就直斥“汉计拙”,借汉言宋,批评宋室屈辱求和的政策。不过,王安石的原唱并没有赋予这个题材过多的政治内涵,而是从人生际遇的角度再现这千古悲剧,探讨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
    【句解】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去国离乡,一往不返,佳人于此诀别生离之际,面容自然是憔悴而哀怨的。昔日那宜嗔宜笑的美丽面庞被泪水沾湿,秀发蓬乱,鬓角低垂,但她无心修饰容貌。“春风”,“春风面”的省略语,比喻美丽的容貌,语本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昭君的悲剧生涯始于选人汉宫,而“初出汉宫”、和番远嫁则是这出悲剧的高潮。作者直接将镜头切入这一场景,可见其剪裁功力之深厚。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她伤心地徘徊着,望着自己的影子自怜自爱,脸色苍白,没有生气。这句承上文,从动作神态上进一步刻画王昭君的憔悴失神。下旬将镜头转到观者的身上。汉元帝刘夷看到这伤心憔悴、姿容大不如常的昭君,仍然不禁被她的绝世美貌所打动,竟然抑制不住自己,几乎要失态。这是用烘云托月的手法,侧面衬托昭君之美。《后汉书·南匈奴传》对此场景的记载是:“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王安石揣摩昭君当时心理,敏锐地意识到“靓饰”是礼仪上的要求,但“丰容”却不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当时的情态。所以他参照南朝江淹《恨赋》中“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的情境,着重写昭君眷恋故国的缱绻柔情。昭君“无颜色”之时其美尚且如此动人,那光彩照人时又当如何呢?诗人止笔于此,为读者发挥想象留下余地。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汉元帝在朝堂上送别昭君远嫁归来,越想越后悔。他责怪画师,说这样的美人平生从来没有见过,那些进呈给他的宫人画像到底是怎么画的!元帝不曾明白,绝色佳人的美丽不全在于五官位置,骨肉停匀,而更重要的是其内在的气质精神的表露。而这种神情意态,是绘画所难以表达的。在他的震怒之下,毛延寿等宫廷画师白白送了性命。
    关于杀画师的记载,见《西京杂记》卷二:“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这些画师的代表为毛延寿,“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云云。这个故事后世广泛流传。而在这首诗里,诗人虽用其事,却扬弃了贿赂画工的情节。“丹青难写是精神”,是王安石一贯坚持的美学观点。他采用小说家言,不是试图去考证评论史实,其意在于进一步刻画明妃的意态而已;同时又指出了她的失意是不可避免的,这便加重了悲剧的气氛。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正如欧阳修和诗中所说,“上马即知无返日,不须出塞始堪悲”。自离开故国的时候,昭君心中就已经明白此生绝不会再返汉宫。然而她仍然眷眷于汉,不改汉服。上句先打破了一切希冀,从而使下文“着尽汉宫衣”的情节得以不掺杂个人得失利害的因素,而表露为纯粹的爱国爱乡的真挚情感。比较白居易《王昭君》中“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之句,就可知两位诗人笔下的两个昭君,其思想境界的高下有云泥之别。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想寄个口信询问汉朝的事情,但交通阻隔,无人传递消息,只有每年鸿雁春秋时节往来于二地之间。“塞南”,边塞以南,指汉朝的疆域。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亲人从远方传来消息:“你就安心待在匈奴吧,不必挂念我们。你不要以为远在毡城,就觉得自己很失意。你难道没有看到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她倒是与皇帝近在咫尺了,但失去宠爱,幽闭在长门宫内,也是失意之人,与你又有什么区别呢?可见人生是否失意,不在于地理上的阻隔啊!”这是诗人设想的昭君家人慰藉她的词句。“毡城”,游牧民族居住的羊毛帐篷所组成的群落,这里指匈奴单于的宫廷。
    评解
    咏史诗贵在立意。诗人的两首《明妃曲》都是以识度超卓为旨归的。他不愿驻足于事物的表象,而从对前人定论、共识的反思中感悟人生、社会的规律。他用冷静从容的态度、直白刻露的手法、议论迭出的笔调,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严肃思考。
    以议论入诗,不仅难在直截透辟,更难在议论与情景有机地交融,表现得含蓄蕴藉。此诗之所以高出众作,就是因为它既给人以哲理的启发,又不损害人物形象的亲切可感。王安石像是一个技术高超的剪辑师,他先撷取了昭君初出汉宫的三个镜头,写昭君之低徊顾影,写元帝之倾倒移情,写元帝之后悔迁怒;层层笔墨,烘托出昭君举世无匹的国色天香,又极度渲染出悲剧的氛围。其后,他没有对昭君数十年紫台朔漠的塞外生活加以形容和描述,而是引虚人实,即小见大,仅从“着尽汉宫衣”这一细节剥离出复杂难言的情感积淀。最后借昭君家人勉强宽慰的口吻,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王安石/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9、王安石在《明妃曲》里感叹道: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人生寂寞失意,千古同音。
  如果说人是一个社会动物,那么对他的处罚莫过于把他与人隔绝,所以即使鲁滨逊被抛到荒岛,作者还是要给他找个“星期五”陪他。孤独、寂寞是人生一大主题,也是必须要经历的,无人幸免。
  有时我对整日在大街上露着笑容走来走去的弱智者感到好奇,他眼中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灭绝了失意痛苦?他是另一个世界?

    生来此世,失意是永远的过客,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通向失意的路标提醒着你,此处通往人生。它是你的伴侣。愁也罢,痛也罢,泪也罢,人生天地间,总难免失意与得意齐飞共舞。它并不在乎你地位学识。
  我想得意时的喧哗是一个危险点,它象一场雾,遮蔽你的眼睛,或许象象服了兴奋剂,以为这正是自已的你。但得意又短处的让人感到失意,就象华宴客散尽而对残杯冷酒。
  而失意时更接近你的本原。你会面对自已丑恶、缺点,这时万千小虫吞噬、撕咬着你,你比任何时候都能正视自己,看清自己,它象一面镜子,面对赤身的你。你定定地看而又不得不看,如此,失意是一付清醒剂。
  钱钟书曾说:“得意的人可以高谈阔论指点江山,而失意的人若不想牢骚,就只好象“狗戴了嘴套,说话都不痛快了”。但失意的人如想到“不经过失意的人不懂得人生”这句话,再把失意放在时间上秤量,失意还真是小孩子家营生。《围城》从这方面来说不正是谈论的失意的主题吗?多少人从方鸿渐身上得到失意共鸣,多少人又带他的性格影子呢?
  有得意忘形,有失意忘形。这是一把双韧剑,能找到你自己,也能伤了你自己。孙钦礼

 

     10、王安石所写《明妃曲》,语言矜炼深雅,缠绵婉丽,概括了王昭君悲苦酸楚的人生:“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人眼平生未曾有。仪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归不得,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首诗独辟蹊径,采用正、侧有别的笔法,从昭君的风度、仪态之美、以及她内心悲苦之情等几个方面着力刻划,使一个呼吸可闻、音容毕现的活丽人跃然纸上。作者描写了王昭君的可悲身世、对亲人的挚爱之情和善良心肠,塑造了一个可悲可敬的人物形象。末两句精警、含蓄,揭示了王昭君宁愿含恨远去的深层缘由,简言之,就是帝王后宫没有真实的爱情。这在当时可算是惊世骇俗的观点。

    我国历史上存在着各族统治者的“和亲”政策。昭君出塞就是汉匈“和亲”政策产生的历史佳话。对于“和亲”政策,史学界长期存在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西汉初年的和亲是对匈奴的忍辱退让,结果反而使匈奴更加骄横,连年侵扰。第二种观点与此相反,认为和亲是封建社会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最好办法,它导致民族间的和解,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第三种观点既不全面否定也不全面肯定。第四种观点认为要考查社会状况和历史环境,不能一概而论。历史上的和亲有不同的类型,其一,是针对敌对的民族,例如西汉初年与匈奴的和亲。其二,用于友好的民族,例如西汉中期与乌孙的和亲。其三,用于已经内附的少数民族,如西汉末年与南匈奴的和亲。昭君出塞时南匈奴已经归汉内附,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存在,属于第三种类型。各族人民渴望和平,天下安定,反对战争,反对民族隔阂,这是民心所向。在封建社会,民族之间的了解及和睦相处,往往是通过封建统治者之间的和解来完成的。因此,和亲政策总比战争政策好。为什么王昭君深受各族人民的爱戴和景仰?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就在这里。人们把昭君墓美誉为“青冢拥黛”,列入呼和浩特八景之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映生辉,锻造出中华文明的希世珍宝。“青冢拥黛”已融入时代精神,进入当代各民族人民的现实生活,成为民族融合,千秋和睦,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美妙乐曲。

 

   11、王安石的“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以理度情,从人性角度着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后的悲苦之余,也未尝没有另一种迷离心情,也未尝不是人生价值的另一种实现。

 

   12、尽管那句载入史册的金屋藏娇是一个人皆尽知的成语故事,是一个流传千古的婚姻传奇,是一个男人对自己的发妻许下的承诺,但是这段传奇的结局却是悲惨的。曾经风光无限,风华正茂,聚三千宠爱于一身的阿娇因其无出而渐渐失宠,继而以失序,惑于巫祝,被责为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最后在冷宫里孤独死去。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王安石的这一句诗,写尽了自己的失意,更写尽了对那位美丽却悲惨的女子的同情。或许,这也是千百年里,很多失去爱情的女子的真实写照。

 

   13、在街的转角劈面看见绨,人潮汹涌里有几分恍惚。

   几年了,伊的样子与神情一无改变,

   而我曾想象,以为她会逐渐靠拢寂寞清苍。

   遂记起某个消息,忽觉悲凉,心有寒意,

   花谢水流总无情,最后还是要屈服于最卑微的生。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14、“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面对现实,我们姑不说那当权者识不得人才,就是贤才在位,却勇而无功,信而见疑,仁而获罪的故事还少吗?还依然任那些投机者荒淫奢侈、恣情纵意,却熟视无睹、放纵妄为。耐何耐,皇恩浩荡,福荫者能有几人?恨却恨,机遇难得,成功者谁又如何?于是身边的那些正人君子也好,奸诈小人也罢,个个违心作为,投其所好,为贪得一时之利而伤筋费神,用尽心机,到落个世风日下,为名利尔虞我诈的虚假世界。诸不知潇洒人生路,几时得意几时悲?
      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自嘲与感慨的:不要喟叹人情的无情,不要逃避生活的磨难,所有的坎坷和磨难,我们无法取舍,与其无奈,不如接受。也许经历过痛苦和磨难后,我们就会更加的坚强。再说经不起磨砺,存在的价值又在哪里?不要感叹过去的得失,历史只是永恒的瞬间。施展才华的舞台,历来属于那些不甘寂寞者。当你勇敢的面对无奈,战胜无奈的自我,抛开一切私心杂念,你会发现风雨过后,彩虹依然绚烂,人生依然美丽。
      没有经历过得意失意的人,是难以体会到人生真谛的。人世间也不能没有得意失意,否则那才叫人生的确乏味。世界上没有不弯的路,得意与失意总象亲兄弟一样,并存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人只要活着,就会常遇到自己难以想象的风风雨雨与得意失意。没有失意就没有生活,离开失意,人生就会变的索然无味,人生就会变的苍白无力,不堪一击。因此,得意失意是磨练人意志的砾石,是激发人自信的基础,是开掘人自强不息的生命源泉。得意失意是我们每个人走完人生履历的一笔厚重的财富。
      说到底社会才是人生的真正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用血、用汗、用泪编织着生活。有的人在得意与失意中沉淀了,无声无息;有的人在得意与失意中崛起了,欢声笑语。而我既没有沉淀,也没有崛起,仍然在得意与失意的路上蹒跚着,任蹉跎的痕迹在脸上深深浅浅地勾画着不规则的起跑线,依旧以平静的心态,继续在得意与失意中一无反顾地寻找着平衡。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4:54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