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  分手容易再见面时艰难。落花流水随春天离去,天上与人间相隔太远。

      [出典]  李煜   《浪淘沙》

     注:

     1、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译文: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娱欢。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了,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3、【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亲):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⑥一晌(音赏):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4、李煜字重光,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个国君,所以历史上称他为李后主。生于西元937年,逝于西元978年,年42岁。他在即位之初,就面对了北方日益强大,虎视眈眈的宋王朝,他采取了年年纳贡,并降格称臣的方法,求得了一时的苟安。后来宋朝还是发动了十万大军,围攻南唐京城将近一年,最后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在他四十二岁生日那天,被宋太宗派人毒死。   

    李后主的仪态俊美,天资聪颖,精通音律、能诗善画,又浪漫多情,他与大、小周后,两位绝世美女间的爱情故事,在历史上传颂一时,而在文学艺术上,又是一个奇才。可惜他生在帝王世家,一生从九五之尊,沦落到成为极尽屈辱的阶下囚,所历经的大起大落、苦难无常,使得他的文学生命也峰回路转,因而落尽繁华,更显出动人的力量。 

    5、词的上片,是从倒叙开始的,描写夜半梦醒之后的光景:“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阑珊”,是衰残之意,“春意阑珊”,就是说春天将要逝去了。“罗衾”,是绸缎的锦被。晚春的深夜,在枕上听到珠帘外一片潺潺的雨声。眼看着,这美好的春光又要过去了。可是在这夜半的五更天时,却只感觉到连锦被也抵挡不住的萧索春寒。  

   6、上阕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但美梦易醒,帘外潺潺春雨、阵阵春寒惊醒了美梦,使词人重又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 

   7、“帘外雨潺潺”,这雨似乎更是词人心间下起的泪雨;“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好,可是已经衰残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难返;“罗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仅来自自然界,更来自凄凉孤冷的内心世界。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此处表达情感更显委婉含蓄。

   8、“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身是客,指自已被拘在汴京。一晌,一会儿。贪欢,贪恋梦中的欢乐。刚才在梦中啊!暂时忘却了自已的苦难,仿佛还依旧是在往日的宫中哪!那儿的灯火通明,薰香缭绕、自已被雪肤花貌的嫔妃簇拥着,通宵达旦的欢乐直到天明,多么欢畅得意!悠扬的凤箫丝竹,声彻水云,明艳照人的周后依偎在身边,这片刻的欢愉,好不让人依恋哪!  

   9、“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莫”一作“暮”。“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无限伤感,令人无以面对;“暮凭栏”意谓暮色苍茫中凭栏远眺,想起江山易主,无限往事,“暮”也暗指词人人生之暮。两说都可通。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写下“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

   10、“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独自晚眺着,这无尽的江山遥远,深感到故国已是“别时容易见时难”。这其中蕴含着所有的留恋、绝望……等等的情绪,真是字字血泪,令人感慨难以自已。 

   11、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是多么难舍难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最是仓皇辞庙日”一句表达的正是这种情感。这里却说“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见时难”似也包含着好景难再,韶华已逝的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就象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

   12、“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里后主以灵动的比喻,进一步把所有的悲怆和痛苦,推向了最高峰。眼前的这落花凋零的春天残景,已经尽皆付诸东流水了。逝去的时光,永远不可能再回来了呀,破碎的梦怎能再重圆呢?就像是天上和人间,永远有着严不可破的巨大屏障啊! 

 

 

   13、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一说“天上人间”是个偏正短语,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1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千百年来,人们一再叹息着,后主错生在帝王家的遗憾,而更令人欣赏的是他的才气,及他那气象深沉,余意绵绵的词作,更珍惜的是他为中华文化所留下的这些无价的宝藏。 

   1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从这个评论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中流传下来的,这些文学上的瑰宝——“词”,正是由于后主的出现,让她由俚俗之曲,变成了真正有血肉、有深度的的作品,也为宋词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境界。  

     16、中国的词是在隋唐时兴起的,发展于唐朝,成熟于五代,繁荣在宋朝,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美丽的明珠,至今仍有千百位词人留下了许多的佳作。如果论词的发展,后主当为开山宗师,后面再续之以晏殊、柳永、陆游、姜夔等名家;到了苏东坡、辛弃疾时,整个气象又为之一变,开启了豪放一派,宋词发展到这样,在历史上真可说是不朽了!而后主在词学上表现,又是那样的独特不凡,使人的心灵震撼,难以忘怀,对于后世词的发展,更有着空前绝后的影响。  

     17、这首词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

  18、在这里“阑珊”借用了李群玉的诗“丝管阑珊归客尽”,即衰落的意思;“别时容易见时难”改用李商隐的诗“相见时难别亦难”;“梦里不知身是客”引用李白的诗。“天上人间”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天上人间”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

   19、本词以景起,由景到情,将梦境与现实、欢乐与愁恨交织抒叙;结尾深入一层,以自然界花落、水流、春归比喻自身面临的厄运。语言生动,纯用白描,但却具有很大的感染力量。 

  20、“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后主的这半阙词,恰如其分地写出了我们和台湾之间的魂牵梦萦。曾几何时,我们天涯相隔,只在梦忆和想象里彼此琢磨。

      台湾,你是我们曾深情向往的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梦。而今梦里的情景都不期然在身边历历在目。未经历分离就难见得重逢时的欣喜。梦里不知身是客,便认他乡是故乡,而今的乡愁已经不再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们的宝岛台湾已经不再遥远。这里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天上人间……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4:18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