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译文]  请问老兄,自从分别以后 为何如此消瘦?恐怕都因为,这一段岁月里,作诗大费辛苦。

   [出典]   李白  《戏赠杜甫》

   注:

   1、《戏赠杜甫》 李白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斗笠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2、注释:

   借问:请问。

   别来:一作因何

   太瘦生:长得太瘦。

   3、译文:

     至今记得,在饭颗山上, 遇到老朋友杜甫,头上戴着竹笠,日中刚好是中午。请问老兄,自从分别以后 为何如此消瘦?恐怕都因为,这一段岁月里,作诗大费辛苦。

 

   4、杜甫有很多写李白的诗,而李白诗中写到杜甫的,只有四首。其中还有一首是否李白所作学术界尚存争议,它就是这首《戏赠杜甫》。

  这首《戏赠杜甫》大约作于公元746年(天宝五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兖州最后一次相遇时。此诗幽默诙谐,甚至滑稽梯突,类似于打油诗。其实这并不是李白嘲讽杜甫作诗拘束迟缓,更不能说李白看不起杜甫。李杜二人自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年)在洛阳相识并结下深厚友谊,直至公元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李白去世,彼此十分了解和尊重。他们交往密切,曾同游齐鲁,此后虽难相见,但仍相互关心、思念,杜甫“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春日忆李白》)成了千古名句(“春树暮云”已成歌颂友情的成语),二人的友谊成了我国文学史上的千古佳话。《戏赠杜甫》是朋友间的游戏文字,谑而不虐,体现了李白对杜甫的知己和关爱。一方面,杜甫“穷年忧黎元”,写作极认真,“语不惊人死不休”,正如宋人葛立方在《韵语阳秋》里说的那样,“杜诗思苦而语奇”(接下来的一句是“李诗思疾而语豪”)。另一方面,他又仕途坎坷,穷困潦倒,可能营养不良。李白显然了解这些,而自己的处境也不比他好,不过达观些,随便些,又大了十一岁。因此,李白实际上是以此诗劝慰杜甫,诗歌当不了饭吃,不要为了写诗太苦了自己,太瘦了不好,要注意自己的健康。

  李白作诗比较洒脱,信口拈来即是诗,而杜甫作诗向来是苦费心思的,苦用心的结果在李白的眼里便成了身体消瘦的原因,这样不仅作诗苦的“苦”字有了着落,连太瘦生的“瘦”字也有了来历。诗的后两句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新颖别致,给人以亲切之感。

  李白是把人生的诗情揉得最好的人之一,从《戏赠杜甫》这首诗中可见一斑。

 

   5、李白《戏赠杜甫》一诗,实际上,这首诗的真伪情况本身就存在问题。
   
    首先,在文献方面,《戏赠杜甫》一诗的文献来源不明。在《本事诗》以前李白诗集中都没有收录这首诗,说明它的真伪情况值得怀疑。重要的是孟棨从何处辑来,他没有说明,也没有旁证。既然它的来历不明,其可信度便存在问题。许多学者早就指出这是一首伪作。洪迈说:“所谓‘饭颗山’之嘲,亦好事者为之耳。”仇兆鳌则云:“李杜文章知己,心相推服,断无此语,且诗句庸俗,一望而知赝作也。”
   
    其次,在史实方面,《戏赠杜甫》一诗与李杜交游经历不符。饭颗山又名长乐坡,位于长安城外。按《长安志》:“后周明帝二年……于长安城中置万年县……天宝七载改万年县为咸宁县,……长乐坡在(万年)县东北十里,即浐水之西岸。”故《唐摭言》又称“长乐坡前逢杜甫”。李杜订交是在天宝三年四月,时李白从长安被“赐金还山”,途经东都洛阳方与杜甫相见。此后李白至陈留依其叔,杜甫返家归葬其从祖母于偃师。后李、杜、高同游梁宋。次年秋,杜甫再游齐鲁,与李白会面,并在石门相别,甫即西归长安,而白南下,自此一别,二人遂不复见。且李白从长安失意放归,此后再也没有回过长安。显然,李、杜在长安长乐坡根本没有会面的可能。
   
    最后,在心理方面,李杜没有“互为讥诮”的动机。李杜“互为讥诮”最大前提必须是当时李杜齐名,杜甫有足够的名气能威胁到李白的地位,就像明代的李、何之争一样。但是,前面已经辨明,李、杜在当时齐名不可信。当时他们一个是才华横溢,以匹夫而动九重,出入宫闱,名满天下的旷世逸才;而一个却是初出江湖,峥嵘未显,尚在苦苦干谒,希求引见提拔的文学青年。名位既然两不相当,“名既相逼,亦不能不相忌”就无从谈起。更何况,以李白的飘逸豪情,以他对富贵名爵的淡薄与蔑视,他不可能对尚在穷途求仕、名位不显的杜甫心存嫉妒。李杜不同于明代的李何,他们天才纵横,胸怀博大。对于时代的苦难与沧桑,对于身世的沉浮于坎坷他们尚能独具一份伟大的担荷,在他们的内心岂会存此龌龊之争?
   
    总之,无论在哪一方面,李白都没有作《戏赠杜甫》一诗的可能。李杜相互讥诮的文献基础及其动机并不存在。

 

    6、很多人讳言此诗,并声称此诗乃是伪作,并非太白所写。其实也不尽然,以太白“敏捷诗千首”般的才思,自然瞧不上杜甫这等脑筋迟钝的苦吟派,李白曾有诗云:“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何况当时李白早已成名,杜甫和王维、李白等人比起来,当时只是小弟弟,所以杜甫对李白钦佩不已,李白却不会把杜甫看得太高,这也很正常。而且杜甫早年,说实话,诗写得确实也不是多好,和后来的老杜比起来判若两人。(江湖夜雨)

 

    7、李白《戏赠杜甫》,戏谑的意味是明显的,这是亲密好友之间的玩笑。李白这首诗,并不是孤立的作品,而是和杜甫的酬唱之作。杜甫有《赠李白》,是对李白的回答:“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首诗,和李白《戏赠杜甫》风格相近,也是夸张而戏谑。这样无拘无束的酬唱,恰恰证明了李白和杜甫之间交情的笃厚。

 

   8、杜甫访范诗以“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开头。将南朝诗人阴铿比拟李白。李白便讥杜甫以“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因此,杜甫放言谓李白飘泊无定、愧对葛洪、空度时光、“飞扬跋扈”,似嫌过分之语,也正是两人交情笃厚的见证。其间夜同眠,日同行,长时相聚,亲如兄弟,这两首兼带戏谑的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

    以“痛饮狂歌”“飞扬跋扈”写李白,以“作诗苦”写杜甫,道出各自的特征,皆极真切。此二绝,真情毕现之外,可窥得人物个性、形象、语言。确是重要的作品。唐人未选入集,大概因诗句率意之故。

 

   9、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于是就有人评价:杜厚李薄。

其实李白“斗酒诗百篇”,才华横溢,挥洒自如,如江河之决堤。

杜甫则是“新诗改罢自长吟,语不惊人死不休。”李白诗自然天成,气势不凡。杜甫诗至工至美。两人的诗在中国诗史上是并峙的两座最高峰。他们本不会文人相轻,喜欢李白或杜甫,仅仅是个人喜好而已。李白表扬、承认杜甫也不会贬低了自己。从文学角度讲,我个人认为世人可学到杜工部的沉郁工整,李太白的神韵却是学不来的,千秋以来独此一家

 

 

10、杜甫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经验之谈。李白在【戏赠杜甫】诗里说“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杜甫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绚丽的诗篇,就是用苦读,用容颜槁瘦换来的。

 

       11、文人之“苦”一在写作过程。写作过程往往是一个漫长的旅途,能将一个人的青春和热血耗之殆尽。为了表达出心中汹涌澎湃的情感,为了寻觅那不知安在何处的灵感,真可谓是劳心废神。

    清代曹雪芹所着《红楼梦》一书,血泪交融,感人至深,堪称他呕心沥血之作。当他放下手中的秃笔,望着自己用生命的全部热情换来的文字,禁不住发出了“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清·曹雪芹·《自题红楼梦》)的感叹其创作之苦,“谁解其中味?”呀。就是一代诗仙李白面对杜甫清瘦可怜的模样,也禁不住写下了“借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写作苦”(唐·李白·《戏子美》)的诗句。创作之苦,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创作的劳心,生活的贫困,并不能阻挡一代代文人对文字的挚爱。“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从“天涯握手皆文人”(清·龚自珍·《已亥杂诗》)到“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宋·晁冲之·《夜行》),无论在都市还是在乡村,总有人愿意把生命和文字连在一起,“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明

·于谦·《观画》)。毕竟,精神上的升华是可以敌过物质的清贫的。

 

    12、咱们先看看古人说读书的好处有哪些?

    宋真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关于读书好处的最普及最实用最庸俗的讲解语句~~
    陆游:“酒是治愁药,书是引睡媒。”这确实是实话,许多人临睡看书就相中书的这点好处。  
   李白:“借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做诗苦。”原来常看书摆文弄墨竟可以减肥,保持住消瘦体形,呵呵~~~
    卢照临:“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对于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即使 住所寂寥冷清有满床的书陪伴也不会孤独无聊的。对于独身的朋友们很适应的啊~~~
   杜甫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的多了,脑海里灵思自然足够。写文章就象行云流水,有如天神在旁相助。 

   看到了吧读书的好处太多了,书籍真的是我们的好朋友了。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3:57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