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古代的自由主义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中国古代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被国家收买:要么在做公务员,要么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穆瑞·罗斯巴德说过:“对国家来讲,最危险的是独立于国家机器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批判。”中国古代比较缺少的就是鲍敬言这样的,对君主制的全面的反思。

BQxN3Ys4VbyODiK_-08sDg==_7917075257243042534.jpg

谈谈中国古代的自由主义


摘要:中国古代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被国家收买:要么在做公务员,要么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穆瑞·罗斯巴德说过:“对国家来讲,最危险的是独立于国家机器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批判。”中国古代比较缺少的就是鲍敬言这样的,对君主制的全面的反思。


作者:布尔费墨


自由主义是什么?


自由主义这个词已经被用滥了。先说说自由主义是什么。自由主义是英文liberalism一词的翻译。在欧洲的历史上,liberalism是提倡人与人在权利、政治和法律上的平等,反对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阶级压迫(即保守主义的主张,在当时表现为维护王权)的学说。普遍认为,约翰·洛克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创始人。约翰·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直接影响了托马斯·杰斐逊和他的美国独立宣言。在美国独立宣言中,“我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证自明的……”就包含了约翰·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


Liberalism这个词也经历过一些演变。最开始的时候,liberalism指的是上面这个意思。但是20世纪,特别是罗斯福时期的美国发生了一个奇怪的情况,那些自称是自由主义者(liberal)的人试图通过国家来实现他们的愿望,变成了一种保姆式的国家主义(nanny state)。由于这些国家主义者(实际上是社会主义者,如民主党的克林顿夫人)厚颜无耻地自称是自由主义者,而且他们人多势众,已经扭曲了liberal这个词在美国的含义,所以坚持自由主义原本的含义的美国人必须寻找一个新的词。这个词就是libertarianism(自由意志主义)。


本文所指的自由主义,是指自由意志主义。20世纪最纯正的自由主义者莫过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集大成者路德维希·冯·米瑟斯的学生,美国20世纪自由意志主义的领军人物穆瑞·罗斯巴德。与他的老师,功利主义者米瑟斯不同,罗斯巴德直接继承了约翰·洛克的自然权利学说,并将洛克的财产权理论应用在诸多的方面,开创了罗斯巴德派的自由意志主义理论。这一派的代表作为罗斯巴德《自由的伦理》一书,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另外还有他的《For a New Liberty: The Libertarian Manifesto》一书尚未翻译成中文。


自由主义不是什么?


自由主义是基于个人主义的政治哲学。这就意味着,自由主义不是一种经济学。很多人会把自由主义误认为是一种经济学,甚至以奥地利学派来指代自由主义。这是完全错误的。奥地利学派是一种基于个人主义视角的的经济学。下面举例来说明这两种东西的区别。


一个典型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理论是这样的:政府增发无准备货币,会造成经济危机。一个典型的凯恩斯学派经济学理论是这样的:政府增发无准备货币,会避免经济出现危机。这就是经济学。凯恩斯学派也好,奥地利学派也好,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而自由主义是什么呢?自由主义的典型理论是这样的:政府增发无准备货币,是一种有组织的有预谋的盗窃抢劫行为,而经济危机是这种盗窃抢劫行为的后果。即使增发少量货币,不至于引起经济危机,我们仍然反对这种行为。


第二,自由主义也不是一个生活指南。自由主义无法告诉你,你去哪里居住,找什么工作,上什么学,找什么人结婚,或者不结婚,生个孩子,或者不生孩子,信仰宗教,或者做个无神论者比较好。有很多自由主义者往往把自由主义和某些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这是有很大的问题的。人群之中,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而相互鄙视,所以将自由主义和某些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既是错误的,也不利于自由主义的传播。


中国古代的自由主义


上面说了,自由主义的主张是人与人在权利上的平等。那么世界上是不是只有西方人才提出过人与人之间在权利上应该是平等的?当然不是。中国古人也提出来过。中国古代的自由主义者首推老子、庄子、杨朱和鲍敬言四人。严格来说,他们的学说还不是特别系统的自由主义学说。但是绝对可以说他们的思想已经有了自由主义的基础和雏形。


老子对政治最到位的看法,可以用下面的说法来概括:“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用白话说就是:老百姓饿肚子,是因为统治者搜刮的税收太多了,所以饿肚子。多清楚,多明白!


我个人认为老子对人类几千年的政治最具颠覆性的话,是这一句:“大道废,有仁义。”为什么说它深刻呢?因为它明确指出了:正是因为正义的道路(大道)被废了,所以儒家等等才需要提倡仁义。被谁废了呢?结合上下文很容易明白:“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盗贼的增加归功于国家颁布的法令越来越多),就是被统治者给废了。也就是说,统治者既制造了贫穷和抢劫等社会悲剧,然后反过来又说自己是仁义的化身。真是太坏了。


庄子是一个奇葩。他老婆死了,他竟然表示祝贺。庄子对几千年的政治最颠覆的学说莫过于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八个字。这八个字的意思特别简单,用我的话来概括一下:


普通人认为,顺服于统治者的生活就是安定的生活,庄子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庄子认为,想要得到安定的生活,就不可以顺服于统治者。因为侵略者、颠覆者征服一小撮统治者,占有他们的子民,比征服一帮自由的人民更难。只要世界上有圣人(满口仁义的统治者)存在,就会不停地有人去窃取国家(发动旨在夺取政权的政变、叛乱和起义)。这就是所谓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杨朱的名言是: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就是说人对自己的身体(及财产)有绝对的统治权,哪怕是为了全天下,你拔我一根毛,也不行。从杨朱的个人主义哲学出发,可以顺理成章地推出最纯正的自由主义学说。


鲍敬言的主要思想可以用“君主靠谎言和暴力统治,太坏了”来概括。鲍敬言的思想非常接近于罗斯巴德主义。但是鲍敬言的问题出在,他指出了正确的问题,却提出了错误的解决方案。他受老庄影响太深,主张人们回到原始社会。这谁会愿意啊?结果呢,他的名气连杨朱都不如,被淹没在历史中了。


中国古代自由主义的缺点


说了这么多好的地方,来说说缺点。中国古代的自由主义有一个先天不足,就是喜欢托古。他们总是把古代描绘得很美好很自由,这当然离事实差得很远。这个和古人普遍崇尚古老的东西,觉得新玩艺儿靠不住有关。但自由主义恰好是新的,是人类的未来。所以说到底他们还是没有搞懂自由主义是什么(注:想搞懂自由主义是什么,看罗斯巴德的这篇文章《左与右——自由的前景》),只是用自己的很朴素的常识传达很朴素的理想。


他们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总是爱玩哲学,尤其是老庄。老庄之所以让人觉得“虽然很有名气啊!但是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就是因为这个。可见他们的理想不仅在于政治,而是想做一个哲学家什么的。但是他们的哲学,和中国古代的其他东西一样,缺乏理性认识,几乎全是断语式的东西。总是“A是B”。完了。什么是A?什么是B?A为什么是B?理性分析几乎不是他们的风格。


这是很要命的。中国古人虽然文明产生得很早,但是从秦始皇到慈禧太后重复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这其中必然很有问题。这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被国家收买:要么在做公务员,要么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穆瑞·罗斯巴德说过:“对国家来讲,最危险的是独立于国家机器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批判。”中国古代比较缺少的就是鲍敬言这样的,对君主制的全面的反思。


所以鲍敬言出现在世界上的时候,虽然他很牛逼,几乎说对了所有的问题所在,但是他的书竟然被遗失了!我们现在只有在他的辩论对手的只言片语中找到他的思想。这是一种何等的悲哀!


儒家不是自由主义


为什么说儒家不是自由主义?很简单,自由主义主张人人在权利、政治和法律上平等。注意,人人平等不仅意味着普通人、士人和君主在权利、政治和法律上平等,更主张所有人,包括夫妻、父子、兄弟在权利、政治和法律上平等。现在的儒家确实在鼓吹君臣之间是契约关系,而不是统治-被统治关系,我们现不争论这一点,就说夫妻、父子、兄弟,儒家是决不会让这些人拥有平等的人权的。


有些人说,儒家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所以儒家是自由主义。我不否认孔孟是有一些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但是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不等于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很好,但是不是自由主义,这要看反对者的立场是什么。如果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是站在被统治者的立场说话,那么这就是自由主义。如果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就不是自由主义。


儒家的出发点是什么?是反对统治者,还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想要帮助统治者找到更好的统治术?恐怕是后者。熟读儒家经典的人都会同意这一点,不必赘言。


儒家虽然不是自由主义,但是


虽不能说儒家的主张是自由主义,但是在了解了儒家的经济政策主张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经济政策要比现在的中日欧美的经济政策自由很多。儒家在历史上屡次为自由经济说话,包括在盐铁垄断的辩论中,站在反对垄断立场上的恰好是儒生。虽然中国在2014年才废除盐业垄断专营,但是至今,宝钢等国有企业还在钢铁市场上呼风唤雨。所以说哪怕是今天,中国的经济自由仍然没有达到汉代儒家的理想状态。


所以这看起来就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儒家为统治者说话,反而会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支持经济自由?因为在儒家产生的年代,中国人的技术水平非常低下,生产效率非常可怜,除了个别统治阶级外,老百姓很多都在死亡线上挣扎。统治者一旦干预经济,就容易干预过度,很容易造成饥民遍野的大规模经济灾难。所以儒家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是为了统治者着想。


孔子在论语中亲口否认自己是自由主义者


当然了,作为春秋时期的思想达人,孔子和他的弟子对杨朱、老子一派的思想还是有所耳闻的。论语里就有记载: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孔子的弟子子贡说:“我不希望别人把什么强加给我,我也不把什么强加给别人。”)


这句话用杨朱的话说,就是“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用现代汉语翻译一下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还记得自由主义的定义吗?自由主义提倡人与人在权利、政治和法律上的平等,反对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阶级压迫。那么子贡的这段话,就可以说具有自由主义的思想了。


这种具有朴素的自由主义思想的话,你猜猜孔子是怎么回答的?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孔子告诉他:“子贡啊,这是你做不到的。”)


孔子在这里玩了个花招。他既不说这是错的,也不说这是对的,他说这是你做不到的。那么这就有问题了。这到底是人类不可能达到的状态,比如长生不死,七十二变,所以是做不到的,还是子贡这个人的能力有差距,所以这是他个人做不到的,但是别人可以做到?孔子没说。就这么过去了。


不管怎么说,孔子还是明确表达了这个意思:他不是这路人,他不是“人人平等、不互相侵犯”原则的信奉者,他不是个自由主义者。


延伸阅读:


自由意志主义在古代中国(上篇)——老庄(1) 

作者:穆瑞·罗斯巴德 

时间:大约在1990年代 

(本文收录于《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学思想》一书 


三个主要的政治思想学派:法家、道家,和儒家,均于公元前六到四世纪建立。大体说来,法家是三个主要学派中建立最晚的,仅仅相信最大化政府的权力,并建议统治者如何扩大权力;道家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批自由意志主义者,实际上相信政府不干预经济或社会;而儒家在这个关键议题上则走了中间道路。儒家学派的开山祖师名字叫丘仲尼(2)(551-479BC),是一个博学的人,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祖上是殷王室后裔,先祖曾做过宋国的大司马。实际上,尽管远更为理想主义,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儒家主要致力于建立一个受过教育的意识形态上的官僚体系来治理中国。 


迄今最令人感兴趣的中国政治哲学家们是道家,由无比重要,身形却虚无飘渺的老子创立。关于老子的生平人们知之甚少,不过很显然他是孔子的同时代人,和孔子相熟。和后者一样,他祖上也是宋国,相传是殷王室的下层贵族后裔。两人都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战火纷飞,集权主义盛行的年代,不过两人的反应却极为不同。因为老子发展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即个人及其幸福是社会的关键组成部分。如果社会制度阻碍了个人发展和个人幸福,那么那些制度就应该被削减或者统统废除。对个人主义者老子来说,政府,凭着它“多如牛毛的法律和规章制度”(3),是在恶意压迫个人,而且“比猛虎还要可怕”(4)。政府,总之,必须被被限制在尽可能最小的规模;“无为”(5)成了老子的口头禅,因为唯有政府的无为才能让个人自由成长并获得幸福。政府的任何干预,他声称,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都将导致混乱与动荡。老子,作为最早发现政府干预的整体后果的政治经济学家,在指出人类的共同经验之后,得出了他鞭辟入里的结论:“世上禁忌和限制越多,人民就越贫困……法律和规章制度越多,盗贼和强盗就越多”(6)。 


政府干预里最坏的形式,根据老子的说法,是苛税和战端,“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身居高位的窃贼们消耗了过多的税收”(7)以及“军队驻扎的地方,荆棘蔓生;大战之后,艰难的饥荒岁月必然随后而至”(8)。 


最明智的路线是保持政府的简单和无为,由此世界得以“自化”(9)。 


就像老子说的:“因此,圣人说:‘我什么都不做而人民自会变革,我喜好安静而人民自会规正自己,我没有任何做为而人民自会富裕……’”(10)。 


抱着极度悲观的心态,也看不到有任何纠正苛政的群众运动的希望,老子规劝到,也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道家处事信条:隐居,避世,和限制个人的欲望(11)。 


两百年之后,老子的伟大门徒庄子(前369-286年),在大师“清静无为”(12)的理念基础上发展出了它们逻辑上的结论:个人无政府主义。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的庄子,一位杰出的用寓言和比喻写作的文体家,也因而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位无政府主义者。学识渊博的庄子是蒙国(13)本地人(今天很可能是河南省),祖上也曾是古老的贵族。庄子在他的家乡当一个小官,由于他名声远播到国外,以至于楚国的国君楚威王派遣他的使者带着丰厚的礼品邀请他担任王国的首相。庄子轻蔑回拒国王的聘请成为了历史上一段着名佳话之一,意指象征着邪恶的国家权力以及与之相应的象征着美德的无官职的生活。 


“一千两黄金的确是一份丰厚的奖赏,首相的职位也的确是一个很高的官位。但是,先生,难道你没看见在皇家祠堂等待献祭的祭牛吗?被精心喂养好几年,用华丽的锦缎盛装打扮,就是为了让它做好被送进太庙的准备。当那个时候到来,即使它愿意和一只孤独的小猪调换位置,能够做到吗?所以,您赶紧打消念头走吧!不要弄脏我。我宁愿在污浊的沟渠里闲逛和无所事事,自得其乐,也好过在统治者强加给我的约束下过活。我绝不会接受任何官职,也于是我(会自由的)按自己的心愿行事。”(14) 


庄子重申和发挥了老子“清净无为”的信念,反对国家集权:“只有过任天下自在的发展,不曾有过治理天下(而成功的)”(15)。庄子也是第一位发展出“自发秩序”(16)的思想家,这个思想在十九世纪里被蒲鲁东(17)独自发现,后来在二十世纪由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发扬光大。于是,庄子说:“当任由事情自在发展时,就会自发实现良好的秩序”(18)。 


但是,尽管人们在他们“天然的自由”(19)下可以很好的过他们自己的生活,但是政府的法规和法令扰乱了天然的秩序,人为创造出了一张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20)。就像庄子写下的,“普通人有一个共同的本性;他们把布织成衣服穿上;他们耕地种粮吃饭……这就是所谓的他们的‘天然的自由’”(21)人在天然的自由下自生,自灭,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没有争吵也没有纷乱。如果统治者要制定仪式和法律来治理人民,“这就和拉长鸭子的短腿与截去苍鹭的长腿没什么区别”(22)或者是“给马套上缰绳”(23)。规章制度不仅没有益处,反而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总之,庄子总结到,这个世界“简单的说不需要治理;事实上它不应该被治理”(23)。 


庄子,更进一步,也许是第一位把政府比作一个显而易见的强盗的理论家:“小偷被抓进监狱,大盗则成了国家的统治者”(25)。所以,国家的统治者和不折不扣的强盗头子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劫掠的档次高低。就像我们见到的,这个把统治者比作强盗的主题将被西塞罗,以及后来中世纪的基督教思想家们重复论述,尽管当然的是,这些思想家们都是独自发现的。 


注释: 

(1)罗斯巴德本人应该不懂中文,根据《论朝清净无为社会转变中知识分子的角色》《Concepts of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s in Social Change Toward Laissez Faire》一书的参考书目,他对中国古代史的了解很可能是来自:萧公权(Kung-chuan Hsiao), 《中国政治思想史》卷一(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9); 艾尔伯特·托马斯(Elbert D. Thomas),《中国政治思想》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纽约:Prentice Hall出版社,1927);E. R. 休斯,《古典时期的中国哲学》(1942,修订版,1954) ;以及葛拉奇亚(Sebastian de Grazia)《中国政治思想大师》(纽约,维京出版社,1973)。 


(2)古代人物译名:老子——Lao Tzu;庄子——Chuang Tzu;孔子——Ch'iu Chung-ni 


(3)“多如牛毛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原文是“laws and regulations more numerous than the hairs of an ox”,道德经里应该并没有这句话,至少译者没有找到。 


(4)“比猛虎还要可怕”:原文是“more to be feared than fierce tigers”,同样,译者在道德经里没有找到,按上下文这句话也许是指“苛政猛于虎”,然而却不是老子所说。 


(5)“无为”:inaction 


(6)“世上禁忌和限制越多,人民就越贫困……法律和规章制度越多,盗贼和强盗就越多”:“The more artificial taboos and restrictions there are in the world, the more the people are impoverished — The more that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given prominence, the more thieves and robbers there will be.”出自《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原文是“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7)“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身居高位的窃贼们消耗了过多的税收”:“The people hunger because theft superiors consume an excess in taxation”,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五章,原文是“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8)“军队驻扎的地方,荆棘蔓生;大战之后,艰难的饥荒岁月必然随后而至”:原文“where armies have been stationed, thorns and brambles grow. After a great war, harsh years of famine are sure to follow.”,出自《道德经》第三十章,原文是“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 


(9)“自化”:“stabilizes itself” 


(10)“因此,圣人说:‘我什么都不做而人民自会变革,我喜好安静而人民自会规正自己,我没有任何做为而人民自会富裕……’”:原文“Therefore,the Sage says: I take no action yet the people transform themselves, I favor quiescence and the people right themselves, I take no action and the people enrich themselves—”出自《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原文是“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11)隐居,避世,和限制个人的欲望:“withdrawal,retreat, and limitation of one's desires.”,此处也许是指老子的“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里的第三宝,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12)“清静无为”:laissez-faire,这个词很多地方译为“自由放任”,而在这里罗斯巴德的意思十分明确,就是无为的意思。有种说法是无为思想先是传到法国,产生了法语的这个单词,这个单词再传到美国,再经米塞斯、哈耶克和罗斯巴德的一番解释,转了一大圈才又在今天回到了中国;另一种说法就是罗斯巴德在后面所指的,同样的思想在不同的年代被不同的人物各自提出,所以,不管采信哪一种说法,“自由放任”都是对中国传统思想无知的译法。 


(13)蒙国:这里罗斯巴德用了“state”,很可能他把蒙县当成蒙国了,事实上当时蒙县隶属宋国。 


(14)“一千两黄金……行事”: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原文是“千金重礼,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15)“只有过任天下自在的发展,不曾有过治理天下(而成功的)”:原文“There has been such a thing as letting mankind alone; there has never been such a thing as governing mankind [with success].”出自《庄子·外篇·在宥》,原文是“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 


(16)自发秩序:spontaneous order,当代的这个名词概念来自于哈耶克。 


(17)蒲鲁东:Proudhon,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1809-1865),貌似是个无政府主义者。 


(18)“当任由事情自在发展时,就会自发实现良好的秩序”:原文“Good order results spontaneously when things are let alone.”,也许同样出自《庄子·外篇·在宥》:“绝圣弃智而天下大治”;或者是“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庄子·内篇·应帝王》。 


(19)“天然的自由”:natural freedom 


(20)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Procrustean bed,源自希腊神话故事,一个名叫普洛克路斯忒斯的人终日守在路边,迫使过路人躺到他特制的床上去测量身高,凡是身长超过床长的均要被锯掉,不及者则要硬拉成与床一般的长度,后为雅典的忒修斯所杀。 


(21)“普通人有一个共同的本性;他们把布织成衣服穿上;他们耕地种粮吃饭……这就是所谓的他们的‘天然的自由’”:原文“The common people have a constant nature; they spin and are clothed, till and are fed — it is what may be called their 'natural freedom’”,出自《庄子·外篇·马蹄》,原文是“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命曰天放”。 


(22)“这就和拉长鸭子的短腿与截去苍鹭的长腿没什么区别”:原文“it would indeed be no different from stretching the short legs of the duck and trimming off the long legs of the heron”,也许出自《庄子·外篇·骈拇》,原文或许是“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和英译有所不同。 


(23)“给马套上缰绳”:原文“haltering a horse”,也许出自《庄子·马蹄》,原文是“连之以羁馽”。 


(24)“简单的说不需要治理;事实上它不应该被治理”:原文“does simply not need governing; in fact it should not be governed”,庄子似乎在很多地方提到过这个观点,求出处。 


(25)“小偷被抓进监狱,大盗则成了国家的统治者”;原文“A petty thief is put in jail. A great brigand becomes a ruler of a State.”,出自《庄子·外篇·胠箧》,原文是“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自由意志主义在古代中国(下篇)——鲍敬言和司马迁(1) 

作者:穆瑞·罗斯巴德 

时间:大约在1990年代 

(本文收录于《亚当·斯密前的经济学思想》一书) 

接上篇 


道家思想盛行了几百年,最终由最坚决的无政府主义思想者——鲍敬言集道家思想之大成,他生活在公元四世纪早期,生平事迹不详。鲍敬言详尽诠释了庄子,把上古时期无统治者无政府的田园般的生活方式和当今由统治者造成的悲惨世界进行了对比。在上古时期,鲍写道,“没有统治者也没有官僚。(百姓)掘井取水,耕田吃饭。日出时出去工作;日落时回来休息。没有任何妨碍的安定和平的过着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极大的让自己获得了满足感”(2)。在无政府的年代,那里没有战争也没有纷乱。 


“在无从召集骑士和猛士的地方,也就不存在战事——利用力量来获得优势的想法尚未露出萌芽;没有灾难和混乱;盾牌和长矛没有用武的地方;不用修建城墙也不用挖掘护城河——百姓随意地享用着他们的食物,自得其乐;他们既无忧无虑又心满意足。”(3) 


在这片安宁与知足的田园里,鲍敬言写到,随着政权的建立暴力和欺骗也因此被制度化。政府的历史就是暴力的历史,就是强者欺凌弱者。邪恶的暴君纵情于暴力;身为统治者的他们“能够恣意妄为”(4)。此外,政府制度化的暴力意味着寻常生活中的小打小闹将被急剧扩大和提升到一个更宽广的层面上。正如鲍得出的: 


“普通百姓之间的矛盾只不过是一些很细小的摩擦,寻常人等之间的角力又能造成一个多严重的后果?他们没有招致贪婪的不断扩张的土地——他们没有可支配的权力以升级他们的冲突。他们的力量也不是这种能够召集大群追随者的力量,何况他们也不值得人们去敬畏,去讨伐他们的对手。他们如何能够与帝王的愤怒相比,如何能够布置和调动军队,让无怨无仇的百姓进攻没有做错任何事情的国家?”(5)。 


对于普遍的指责说他忽视了善良和仁慈的统治者,鲍回应到政府本身就是强者对弱者的暴力剥削。体制本身才是问题,且政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造福百姓,而是为了控制和掠夺他们。从道德上说没有统治者可以与无政府下的环境相比。 


鲍敬言也对政治心理学进行了一次出色的研究,指出正是由于国家制度化的暴力存在才在百姓中间造成了相仿的暴力。在一个幸福和无政府的世界里,鲍声明,百姓会自发的转向产生良好秩序的想法,而不会对抢夺他们的邻居感兴趣。但是统治者在压迫和打劫百姓而且让他们“日夜劳作没有休息并无止尽的掠夺他们的劳动果实”(6)。如此,在不幸福的百姓中间偷窃和土匪行为就酝酿而生了,还有兵器和盔甲,本意是安抚公众,却被盗匪们偷去让他们得以变本加厉。“所有这些事情的产生都是因为有统治者的存在”(7)。鲍总结到,那种普遍的想法即认为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与百姓之间的无序和混乱作搏斗,那其实是犯下了倒果为因的严重错误。 


在更严格的经济学领域里唯一一位观点值得注意的中国人,就是公元前二世纪杰出的历史学家司马迁(145-90 BC)。迁是清静无为思想的拥护者,而且指出最小规模的政府,就像一个有节制的不与私人竞争的政府那样,能促成一个丰衣足食的社会。这类似于道家的观点,不过迁,一位阅历丰富和见多识广的人,摒弃了百姓能够通过把个人欲望降至最低程度来解决经济问题的想法。百姓,迁坚持到,除了安逸和舒适,更喜欢最好的和最易得到的商品和服务。人也因此在习性上就追求财富。 


由于迁几乎就不考虑限制个人欲望的想法,所以他被驱使,远甚于道家,去调查和分析自由市场活动。他因此看到市场上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在以一种有序的方式生产商品和服务。 


“每个人仅仅只需听任他发挥他自己的才能和运用他自己的力量去得到他想要的——当每个人都在他自己的位置上不停地工作,而且对他自己的行业乐在其中,那么就像水流而下一样,商品自会日夜不息的被生产出来而不用征召,百姓也自会生产商品而不用要求。”(8)


对迁来说,这是自由市场的自然结果。“难道这不是理性的结果吗?难道它不是自然的结果吗?”(9)更进一步,物价会由市场来规范,因为过于便宜或过于昂贵的价格会倾向于自我调整而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但是如果自由市场在自我规范,迁敏锐地问到,“那政府引导,劳工动员,或定期征召的需要又在哪里呢?”(10)确实需要的是什么呢? 


司马迁也阐述了冒险精神在市场里的作用。企业家通过预期环境(比如预测)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积累财富和运作。总之,他“用敏锐的眼光来把握着时代的机遇”(11)。 


最后,迁是世界上最早的货币理论家之一。他指出了政府增加铸币总量和减少铸币成色的做法贬低了货币的价值并且使物价升高。而且他也看到政府本质上倾向于从事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12) 


注释: 


(1)鲍敬言——Pao Ching-yen;司马迁——Ssu-ma Ch'ien 


(2)“没有统治者……满足感”:原文:“there were no rulers and no officials. [People] dug wells and drank, tilled fields and ate. When the sun rose, they went to work; and when it set, they rested. Placidly going their ways with no encumbrances, they grandly achieved their own fulfillment”,出自葛洪与鲍敬言之辩《抱朴子·诘鲍篇》,原文是“曩古之世, 无君无臣, 穿井而饮, 耕田而食,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泛然不系, 恢尔自得”。(以下同上) 


(3)“在无从……心满意足”:原文是从一段话中摘录而来“士众不聚, 则不相攻伐——势利不萌, 祸乱不作, 干戈不用, 城池不设——纯白在胸, 机心不生, 含食甫而熙, 鼓腹而游”。 


(4)“能够恣意妄为”:“could give free rein to all desires”,这句话包括文中前面一句原文是“使彼肆酷恣欲, 屠割天下, 由於为君, 故得纵意也”。 


(5)“普通百姓……国家?”:这段话原文是“匹夫校力, 亦何所至, 无疆土之可贪, 无城郭之可利, 无金宝之可欲, 无权柄之可竞, 势不能以合徒众, 威不足以驱异人, 孰与王赫斯怒, 陈师鞠旅, 推无雠之民, 攻无罪之国”。 


(6)“日夜劳作没有休息并无止尽的掠夺他们的劳动果实”:“make them toil without rest and wrest away things from them endlessly”,这句话原文是“劳之不休, 夺之无已”。 


(7)“所有这些事情的产生都是因为有统治者的存在”:“All these things are brought about because there are rulers”,这句话原文是“此皆有君之所致也”。 


(8)“每个人……不用要求”: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原文是“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下同) 


(9)“难道这不是理性的结果吗?难道它不是自然的结果吗?”:“Does this not ally with reason? Is it not a natural result?”,原文续上,是“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10)“那政府引导,劳工动员,或定期征召的需要又在哪里呢?”:“what need is there for government directives, mobilizations of labor, or periodic assemblies?”,此句接在(8)之前,原文是“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 


(11)“用敏锐的眼光来把握着时代的机遇”:“a sharp eye out for the opportunities of the times”,根据意思,也许对应的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 

(12)此段话详见讲货币的《史记·平淮书》。汉兴时甚至允许私人铸币,为历代所罕见,所以“文景之治”这段清净无为的几十年间是中国人自秦以降两千年来最自由的一段时间,中华文明也由此达到了她的鼎盛时期,遂有了后来的这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本文来自译言网,译者为Mark Greene于2010-02-24 19:55:07翻译)



综合 2022-01-09 19:06:15

[新一篇] 為什么人民會熱愛統治者?

[舊一篇] 甲午戰敗是中國人的恥辱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