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的“手”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文学大师们在描写人物时,十分注意对其手的刻画。本文试以中学教材中的鲁迅小说为例,看一看鲁迅小说中刻画“手”的作用。
      一、通过“手”透视人物的心理
  在《药》的开头,华老栓准备为儿子去买“药”,他接过华大妈给他的一包洋钱,“抖抖的装人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走到半路,又“按一按衣袋”,等到买时,“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两次“抖抖的”,把华老栓即将花掉这含辛茹苦、来之不易的血汗钱的局促不安和花去这笔钱后将会“收获许多幸福”的激动兴奋的复杂微妙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几次“按”,又活画出他谨小慎微、生怕丢钱的惴惴不安的心理。“慌忙摸出”“却又不敢去接”则既写出了他的愚昧落后,又写出了他的忠厚善良。总之,鲁迅先生通过对华老栓买“药”时手的动作的细致描绘,活脱脱地勾画出他复杂微妙,难以言状的内心世界。
      二、通过“手”凸现人物的性格
  《药》中的刽子手康大叔的出场便是如此。随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一声吆喝,出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康大叔那一双充满罪恶的手——“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这犹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般鲜明、突出,把这双罪恶的黑手放大在读者的意识屏幕上,使得一个粗野凶残、贪婪无耻的刽子手形象一下子就凸现在我们面前。随着情节的发展,他见华老栓不敢接人血馒头,焦急起来,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这里通过对康大叔的“手”所做出的“抢、扯、裹、塞、抓、捏”等一系列动作的描写,把刽子手行动的有条不紊、干净利索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来了,从而凸现出他粗野蛮横的流氓本质和贪婪无耻的性格特点。
      三、通过“手”反映人物的遭遇
  《故乡》中,当“我”回到阔别20多年的故乡,见到少年时的好友闰土时,发现他的变化非常大,文中着意描绘了闰土的那双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从“红活圆实”到“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变化如此之大,形成强烈对比,形象地概括出闰土从活泼可爱的“小英雄”到“辛苦麻木”的“木偶人”的变化过程。可以说,闰土20多年来所遭受的痛苦折磨,所经历的苦难生活全都浓缩在这一双饱经风霜的手上。“手”,在此成了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和欺榨广大农民的有力佐证。
      四、通过“手”预示人物的命运
  在《孔乙己》中,作者两次细致描绘了孔乙己买酒付钱时“手”的动作。第一次孔乙己买酒时是“排出九文大钱”,而第二次却是“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两次动作截然不同。“排出”,固然有爱虚荣、摆阔气、故意炫耀的一面,但还表明他当时毕竟还有几个钱儿,并非穷得叮dāng@①响。而“摸出”,则表明他囊中羞涩、所剩无几。从“排出”到“摸出”的变化,就充分暗示了孔乙己穷困潦倒已到了穷途末路的窘境。鲁迅先生正是通过孔乙己手的变化,形象地表明孔乙己最终将会被这个冷漠、残酷的封建社会所吞噬、所毁灭的悲惨命运的必然性。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口右加当
  
  
  
中学语文武汉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山20002000 作者:中学语文武汉G31中学语文教与学高山20002000

网载 2013-09-10 21:01:12

[新一篇] 魯迅小說中人名意義探微

[舊一篇] 魯迅小說啟蒙主題新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