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及其政治功能分析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发展起来的,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思想提出到现在,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当代西方政治意识形态集中体现着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体制和政治价值观,对西方各国的内政外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
  何谓意识形态?当代西方学者认为,政治活动以及许多社会生活,都涉及在变化的环境中使用权力以实现目的。对这个过程来说,极为重要的是关于世界目前性质的信念和人们所持的对其未来的希望问题,即目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制度如何运转,其原因何在,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运转的情况怎样,应该对此做些什么和怎样做,这类信念和希望就可以称之为一种“意识形态”。同时,他们还用三个基本范畴来表述和分析各种意识形态,即(1)世界观,即关于经济和政治制度为谁运转和如何运转的总观点;(2)价值观念,即以为这种意识形态所提出的最合乎需要的目的;(3)策略,即这种意识形态所造成的社会变革过程的概念和它根据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念和目的以及变革概念而认为适当的策略。当代西方政治意识形态包括有民主主义、法西斯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等等许多流派,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民主主义意识形态。它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以资本主义关系为基础,在当代西方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是当代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
  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14~16世纪,资产阶级刚刚形成,本身的力量十分软弱,尚不能直接提出夺取政权的要求,他们首先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斗争,用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神学,以理性为武器批判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另一场反封建反教会斗争——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发展。通过这种斗争,资产阶级初步形成新的意识形态。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有马基雅弗里的共和政体论,马丁·路德的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思想,加尔文改革教会的民主思想,在宗教改革时期的一些思想家提出的人民自由、人民主权等思想,法国的浩特曼和菲力普·莫耐提出的自然状态、自然权力、人民主权、政府源于契约思想,等等,为近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
  17至18世纪,在欧美许多国家相继发生了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反封建革命运动,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为适应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立新社会制度的需要,提出了以“自然权利”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思想为核心的学说。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所体现的人权原则和包括的公民基本权利,构成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其最显着的特点,是把各项权利,诸如自由权、平等权、参政权、财产权等,均说成是一切人的、普通的权利。而且将这种原则和思想写进了后来本国的宪法中。所有这些为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重要内容。
  任何类型的社会意识形态,都是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反映,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以保障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为目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代替了封建宗法式的自然经济,因而资产阶级就用自由竞争来取代封建特权等级制。资产阶级要求雇佣劳动自由、贸易自由。从表面上看来,劳动力的买卖是通过契约自由的原则进行的,资本家和工人处于平等的地位,“等价”交换,而实际上却是不等价交换。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带有虚伪性和欺骗性。凡是以民主主义为主导意识形态的国家,都在其宪法中宣布人民主权原则,都确认自由、平等原则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都把这种意识形态粉饰成全民的民主意识。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领域最活跃的、占主导地位的民主主义意识形态有两大流派,即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它们成为当代西方支配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意识形态力量。
  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自由主义是19世纪以来西方意识形态的主流,也是对西方国家社会政治事务最有影响的两大社会意识之一。长期以来,它作为保守主义的对立面或制约力量存在着,共同维护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不仅影响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政策,而且推动了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等政治思潮和政治运动的发展。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L·D·布兰代斯、J·杜威、F·D·罗斯福、J·罗尔斯等。
  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经济自由是政治自由的保证。其主要代表人物布兰代斯认为,没有经济上的自由,就没有政治上的自由。他说,一个人如果经济上不自由,即使他完全享有宪法上规定的一切权利,但仍不能说他拥有完全的自由。因为,一个公民在决定严重影响其生活的问题上没有发言余地,而必须接受那个付给他工资的主人的命令,那他不能被认为是有自由的。
  第二,主张以和谐竞争代替自由竞争。自由竞争必然导致垄断。资产阶级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打破垄断,增加竞争机会,恢复“公开”待遇,减少失业和遏制通货膨胀。最早在社会领域和具体行动中实施新自由主义“社会改良”方案的,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他当政的头四年里,积极地运用了联邦政府的力量,搞所谓“社会再分配”,颁布社会保障法,设立工程振兴局。“新政”把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转变成为社会政策和改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和社会的危机。
  第三,民主的中心目的和伦理依据是自由。新自由主义提高国家的职能作用,但又不想背弃西方社会的民主原则与自由价值观。他们既要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的“自由”,又不能让自由牺牲资产阶级统治权力和政治秩序。他们虽然主张国家干预,但反对把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手里。当牵涉到私人占有制领域时,他们宣称:在私人主动精神占主导地位的私人企业,用不着将政府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在分配上,霍布豪斯认为:只要不危害他人利益,给社会稳定造成危险,个人拥有积累财富的无限权利。可见,新自由主义者希望在不违反代议制政府公认的民主原则的条件下,个人自由应当得到政府保护。
  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形成于二次大战后。新保守主义有不少重要的代表人物,如美国的D·贝尔、密尔顿·弗里德曼、S·M·利普塞特、A·兰德、N·格拉塞、M·戴蒙德、P·伯杰、塞缪尔·亨延顿。他们靠写文章,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来进行宣传,影响舆论,以争取人心和为当政者献策。新保守主义者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政府的范围必须有限、权力必须分散。新保守主义认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是建立一个自由经济市场。然而,政府仍有必要实行统治。密尔顿·弗里德曼说:自由市场的存在当然并不排除对政府的需要。相反地,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市场所做的是大大减少必须通过政治手段来决定的问题范围,从而缩小政府直接参与竞赛的程度。
  第二,主张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理解自由。平等与自由的关系,是保守主义理论的核心。当代西方的新保守主义者认为,“公正的平等”就是保证人们在施展各自分明不平等的才能方面,有平等自由的一种平等。由于各人的才能不同,所以任何使人们所得的结果真正均等的尝试都是“不公正的”,只有“机会均等”的原则才是“公正的”。新保守主义认为,自由和平等是美国民主理想的两个方面,但它们不是一个东西,它们对所有的人并非时时刻刻都是平等的,它们也总不是相行不悖的。自由就是要求每个人去碰自己的运气,展现自己的才能。平等就是机会均等,就是对自由的要求,不排斥生产竞争。机会均等总是意味着结果的不平等,迈耶克说:自由和平等是对立的。人越自由,他们就越自由地显示他们之间的不平等,任何政治或社会企图促使平等,最终不可避免地造成对自由的限制和摧毁。
  第三,实行适度民主。新保守主义主张要限制民主。在他们看来,美国民主发展到60至70年代“民主浪潮”那样的极端形式,其结果必然造成思想上的大混乱,发生了信仰危机。他们认为,信仰危机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丧失了文明,丧失了自觉服从法律、尊重别人等素质。美国着名的保守主义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延顿认为:“民主的混乱包括两个方面:政府活动的膨胀和政府权威的下降。民主的混乱进而对政治体系的功能产生了严重后果。”(注:米歇·克罗齐等:《民主的危机》,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91页。)政府活动的膨胀与政府权威的下降是互为因果的,它表现政治体系的功能减弱,来自社会的政治参与太多,民主已经过剩了。他说:“今天在美国有关统治的一些问题正是因为民主过剩引起的。”(注:米歇·克罗齐等:《民主的危机》,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100页。)面对所谓的“民主过剩”,保守主义者提出了建立平衡的民主的保守观点。这就是要求对人民群众对政治活动的参与加以压制,摧毁一部分民主制度和秩序,以阻止大众民主运动的发展蔓延。亨延顿为此论证道:“政治民主的无限扩大也潜在地存在着一些合乎需要的限制。如果民主在一个更为平衡的状态下存在,其寿命会更长久一些。”(注:米歇·克罗齐等:《民主的危机》,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102页。)
  第四,由“新阶级”管理社会。贝尔分析认为:正在兴起中的新社会里的主要阶级首先是一个以知识而不是以财产为基础的专业阶级,社会的支配体系不在代代相继的职业阶级中,而是在政治秩序中。知识阶级虽然按其地位(社会尊重与承认,可能还有收入)而论,在新社会中可能是最高的阶级,但从这种社会结构的性质来看,知识阶级却没有什么内在的理由可以在某种内聚力或共同的一致性的基础上,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利益的阶级或者变成一个企图获得权力的新的政治阶级。这就是后工业社会中,由知识分子组成的新阶级的特点。在后工业社会,只有新阶级才能维持资产阶级的传统民主制。贝尔把新阶级视为杰出人物。他们是社会的支柱,代表“爱国主义”、“中庸”、“矜持”、“自我节制”、“对国家和社会负责”,而人民则是“无理智的”。社会统治权应落在杰出人物身上。只有新阶级才能保护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免遭有意或无意的破坏。
  第五,崇尚早期传统伦理道德。在新保守主义看来,普遍的和无条件的道德的存在是绝对的,现存秩序的核心是以基督教为代表的伦理秩序,因而他们相信基督教伦理和道德秩序,相信基督教的“原罪”学说。霍罗威茨说:“新保守主义的空想是建立在下述坚定信念的基础上的;国家是绝对必要的,这种必要性产生于这样一些根深蒂固的习惯,如私有制、宗教、家庭和爱国主义。”(注:J·L·霍罗威茨:《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1956-1976》,纽约1977年版,第154页。)因此,为了防范世俗主义的虚无态度以及个人主义的享乐和贪婪腐蚀社会根基,导致西方社会的没落,新保守主义力图恢复宗教、家庭、亲族、村社等传统价值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权威。
      二
  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
  美国政论家J·扬(J·Yong)说:美国仍然存在着矛盾,国内不满的根源渐趋成熟、对抗性也正在尖锐化,“而号召某种形式的革命正在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主题”,只有意识形态是“使人们在周围世界中确定方向和控制行为的工具。”他还建议不是从认识论观点,而是根据其对支持社会生命力的实际效用评价意识形态。他们从分析美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得出结论:意识形态是当今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起作用的主要力量。在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政治运动,并衍化出多元化的政治思想。从盛行的民主社会主义、福利主义等政治思潮和政治运动中,都可以看到其广泛的影响。在实践中,这种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于:它倡导的改革方案成为英、美等国政府的官方政策,从而使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诸如普选权的逐步实现,劳动阶级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会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合法化,对垄断组织的某些限制,若干国际和平组织的建立等。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政治功能具体的有:
  1.调节西方社会政治观念。
  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政治观念的调节,一方面是正面排斥其他意识形态,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当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仅作为一种政治运动、一种社会制度,而且也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相抗衡的力量,使资本主义转为守势时,西方社会就提出“非意识形态化”,把“非意识形态化”作为处于守势时的一种策略和意识形态宣传。以非意识形态化为名,适应资产阶级官方意识形态“和平演变”的战略需要,维护资产阶级政治意识和垄断资本的统治。对此,费耶尔(L·S·Feuer)说得很明确,“我们当代西方反意识形态者的主要靶子是马克思主义”。(注:L·S·Feuer:《超越意识形态》,载于C·I·Waxman编《意识形态终结的辩论》,第641页。)另一种情况是当西方政治势力处于优势时,都会直接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排斥。西方民主主义和新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家,都直截了当地主张反共意识。意大利社会运动一建立便宣布:“反共产主义是我们运动的支柱。”西德“德国人民联盟”声称:“每个共产主义者都是宗教的罪人和潜在的杀人犯,不应当让共产主义存在。”(注:H·别泽缅斯基:《战犯239》,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91,192页。)
  另一方面,提出替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念、政治目标和战略。在这方面,民主社会主义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提出一种可以替代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政治观念和战略的设想,就是建立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相结合的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即在社会政治领域实行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反对一党制,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在社会经济领域,主张实行包括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共同参与”和资本构成民主化等内容的经济民主。认为马克思的“剥夺剥夺者思想已经不再适用”,“我们时代的特点之一是几种所有制可以并存”。(注:《当代西欧社会民主党》,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394-395页。)反对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革命。在社会领域实行社会民主,就是所有的人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人都有权平等地分享社会的公共财富,都有权过富裕的生活,都有人得到别人和社会的帮助以及帮助他人。其具体目标是建立起“全民福利国家”,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制度前提下,改善劳动者受剥削、受压迫的雇佣者的地位。主张通过和平民主道路实现社会变革。
  2.调节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行为。
  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政治经济行为的调节,主要是涉及对个人和政治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的调节。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强化的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政府和国家的行为,格林认为,国家是社会的最高形式,是社会观念的体现;没有国家就无所谓个人,因而个人无权对抗国家。他说:“个人作为道德的体现者要追求人类共同的善,而国家的存在是为了个人实现道德进步提供条件,作为社会关系的协调者,国家法律对个人有绝对的权威。”(注:阿·穆霍帕德希亚:《西方政治思想概述》,求实出版社1984年版,第202页。)他否认国家是根据社会契约和个人自愿承诺而产生的这类说教,认为国家是社会进化过程的自然产物。同现代人一样,原始人也追求自由和平等,但在那种野蛮、愚昧状态里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自由和平等。随着人类变化,社会关系日趋复杂,自由、平等的权利需要法律作保障,便有了国家。权利在原始社会的家庭、部落里已具雏形,尔后受到法律体系的提炼和维护才变得真实了。
  而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强化的则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个人的行为。他们强调要限制政府的作用,认为在经济上政府干预太多,应该放松管制,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能再提重新分配物质财富以达到“经济公正”的口号。国家需要对经济进行调节,但是要大力限制国家干预的规模,要实行自由经济政策,以便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活跃和发展市场经济;主张国家需要掌握调节经济的杠杆和实现一定社会纲领的手段,从而把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国家计划与市场力量结合起来,通过转向市场领域,寻求解决有关问题的办法,减轻国家过重的社会负担。总之,“每个真正的保守主义者坚持一个观点:最好的政府是最少管理的政府”(注:J·L·霍罗威茨:《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1956-1976》,纽约1977年版,第136页。)
  3.调节指导国际政治行为,指导国家对外政策。
  在这方面西方意识形态的不同主流思想各有所侧重,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侧重于反对帝国主义和战争。在国际关系领域支持民族自决、平等合作与世界和平。新自由主义认为,帝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为自己的目的而控制国家制度和生活的一种政策。它往往导致对外扩张,使民主国家的精神堕落。由于战争气氛,人道主义被践踏,信奉弱肉强食的生物社会学观念会盛行。军国主义是自由民主制度的潜在威胁,战争刺激民族虚荣心,军国主义和权利主义,造就千百万无独立见解、行动受人摆布的“群氓”,这无疑给普选权和以政党制为中心内容的民主制度构成危险。此外,对弱小民族和落后国家的征服欲望,自然而然地培植出傲慢和专制心理,助长了政府的官僚主义作风。帝国主义政策只是少数人利用国家的财力和军力为自己利益服务,人民大众不仅一无所获,而且要饱受战争之苦。
  新保守主义则侧重于对社会主义采取强硬政策,支持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战略。主张采取坚决反共的不妥协立场。70年代以来,美国的保守主义者们以及由他们组成的为数众多的“思想库”,智囊团,如胡佛研究所、传统基金会、外交政策研究所、美国战略研究会,为美国政府制订和提供了一系列世界战略和对外政策。其核心是一方面应大力加强核军备、发展战略武器,增加在全球战略热点的军事存在和实力,以遏制共产主义“扩张”。另一方面依靠民主示范作用,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的手段,将西方意识形态和传统观念渗透到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促成和平演变,使资本主义制度“不战而胜”。
  4.维护西方社会政治制度。
  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对政治制度的维护,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西方政治制度辩护。他们主张三管齐下:第一,尽一切可能宣传资本主义的个人自由、民主、人权等基本社会价值观念,宣扬资本主义优越性;第二,利用现代资本主义商业文化,稳定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演变社会主义制度;第三,寻找一切机会歪曲和丑化社会主义制度,其中也包括利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和失误来诋毁社会主义。保守主义认为这种意识形态的斗争不能局限于西方的范围,它们进攻目标和主战场都应在社会主义国家之内。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十分概要地表达了保守主义的战略主张,他说:“我们的信仰一定要同一种发动十字军们的热忱结合起来,不仅保护住我们自己,而且要改造世界——包括共产党世界在内——并且不经过一场热战,而赢得力争自由、个人尊严和真正经济进步而进行的战斗。”(注:理查德·尼克松:《六次危机》,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10页。)
  另一方面是主张通过实行温和的改革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当然变革只能针对制度的非本质方面,而不能触及本质,不能违反原则。70年代以来,这样一种保守的变革观,影响甚至是指导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实践,发挥了实际的政治功能。新保守主义强调对传统资本主义的复归和对固有价值的重新肯定,实行保守改革,从而给陷入困境的资本主义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新保守主义政策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80年代中美国历届共和党政府奉行保守主义政策,避免使用激进的改革,重新肯定了资本主义的一些传统做法,实际上是采用了温和的、渐进的改良代替了对资本主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结果这种温和的改革稳定了资本主义并使其有所发展。美国着名政治评论家托马斯·戴伊评论说:“里根政府的成员代表并重新肯定了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念,而不是为这个国家带来什么‘新的价值观念’。”(注:托马斯·戴伊:《谁掌管美国——里根年代》,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99页。)另一位西方学者也对保守主义作了积极的评价:“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保守主义因素存在,它只能变得极端不稳定。”(注:亚当·库珀等编:《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42页。)肯定了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西方社会所发挥的政治功能。
  总之,历史和现实的大量事实都表明,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质,就在于为制定和施行符合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要求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的依据和形成舆论环境,以便资产阶级更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好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安定社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确保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人地位,以利于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加强资本的统治,维护和进一步发展资本家的最大经济利益。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广州16~22,48D0政治学应国良19981998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是西方社会政治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十分广泛。本文追溯了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概括分析了它的主要形态,即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主要内容。本文认为当代西方意识形态之所以是西方政治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就在于它作为一种统治阶级意识,调节着西方社会的政治观念、政治行为和维护着西方政治制度,为西方统治阶级利益服务。主流意识形态 新自由主义 新保守主义 政治功能(应国良 中山大学法政学院政治与行政学系 讲师 广州 510275) 作者: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广州16~22,48D0政治学应国良19981998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是西方社会政治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十分广泛。本文追溯了当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概括分析了它的主要形态,即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主要内容。本文认为当代西方意识形态之所以是西方政治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就在于它作为一种统治阶级意识,调节着西方社会的政治观念、政治行为和维护着西方政治制度,为西方统治阶级利益服务。主流意识形态 新自由主义 新保守主义 政治功能

网载 2013-09-10 20:59:07

[新一篇] 當代蒙古族小說中的自然風景描寫

[舊一篇] 當代西方宗教語言研究方法論分析(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