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半开放型”问答题的特点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学教师把高考历史科的材料解释题叫做“开放型”试题,把出自教科书内容的问答题称作“半开放型”试题。高考1996年的第一道问答题是“半开放型”的代表,该题目是:“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答案要点行文形式分为“原因”和“特点与历史地位”两大部分,而每一部分又分为“概括”和“说明”两组列出,让人一目了然。原因:
  概括           说明
  1.政治稳定  全国统一,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
  2.经济发达  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出现盛世景象。
  3.对外开放  和朝鲜、日本、印度、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1997年两道问答题仍属这种类型,如第一道题为“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也是“兴衰过程”和“历史地位”两大部分,但答案行文未分组列出,而是叙述式的。如其中“历史地位”部分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条件之一。”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式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为了说明起见,笔者将行文形式仿唐文化题分两组列出,则是:历史地位:
  概括               说明
  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有 1.它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利于社会进步。          2.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
                   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
                   3.它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的条件之一。
  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难以独立发展。 1.它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
                   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
                   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
                   不尽合理。
                   2.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
                   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
                   力和官僚资本主义。
  经笔者改过的行文方式,与唐文化题的答案对照,这两题的设问,作答方式与要求,基本上一致。有如下特点:
      一、答题要概括说明并做到史论结合。
  概括说明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要做到语意准确,文字精炼;作答方式和要求是史论结合,或前一部分为概括结论,后一部分对概括的结论作出说明,或前一部分叙述史实,后一部分得出概括性的结论。唐文化题的答案属于前一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题的答案则两种兼而有之,改变行文方式后则与唐文化题一致。
  “兴衰过程”高考的答案不过200多个字, 是按时期先概述兴或衰的社会背景,即原因或条件,后概述兴或衰的表现。整个答案的文字用词非常准确。如:“前提之一”、“在一定程度上”、“逐步解体”、“一度迅速发展”等等,如果考生缺乏历史的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就不可能有如此的准确表述。
  由此可知,史论结合,可先摆史实,后归纳出结论,也可先提出结论或观点,后用史实加以说明,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这是回答这种题型的基本要求。
      二、考核内容来自教科书,而且是一个“专题”的内容和知识联系。
  “半开放型”的问答题不偏不倚地来自教科书上的知识,比那种“小切口,多层次,深分析”的试题相对来讲要容易一些,更切合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因此,总复习中仍要“以纲为纲”、以课本知识为依托,而不要脱离教材另搞一套,卷入题海战术,浪费金钱去购那些追求市场效益的五花八门的复习资料。从两年的四道问答题内容来看都是一个“专题”的内容和知识联系。所谓“专题”是指把相同性质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纵串起来,如中国近现代民族资本主义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专题。这些专题具有“小综合”的特点。专题复习可帮助学生克服史实的张冠李戴,弄清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寻找带规律性的知识。特别是隐含在其中的知识联系。如在中国古代文化专题复习中,提及唐文化灿烂辉煌的成就,就必然要点明为什么会达到如此程度,也会引发与其他朝代的比较。再如复习世界近现代的国际关系,教师一定要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矛盾,专题的设置与复习在总复习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和学生都应重视。
      三、既考显性知识,又考隐性知识。
  历史教科书中存在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在课本文字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而实际上又隐蔽在其中的那些知识。高考属选拔性考试,考隐性知识是为了更好地选拔和培养智能型人才,因为那种只具有简单的“再认、再现”能力的人是不适应竞争时代的需要了,所以历史高考,即使考显性知识,也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复述,而要求概括或概述等等。
  隐性知识靠挖掘和分析。如唐文化繁荣的原因中社会政治的稳定,必然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达,而社会经济的发达,又会带来社会政治更稳定;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是文化繁荣的基础。这些就是隐蔽在教科书中的知识联系。这样的知识靠死记硬背是得不到的。这种知识联系是平时学习中培养出来的。如果在平时学习中能多注意挖掘和分析隐性知识,这样的问题就显得很容易了。
  高考“半开放型”问答题难度比较适当,因此还有可能在今后的考试中出现。同学们要从这种题型的特点出发,进一步研究复习方法,才能提高总复习的效率。
  
  
  
历史学习津19~20G32中学历史、地理教学王刚19981998 作者:历史学习津19~20G32中学历史、地理教学王刚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0:54:29

[新一篇] 高等院校音像出版工作探析

[舊一篇] 高考復習 中心契入延展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