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浅阅读”教学的反思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先请看下面两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小露珠》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小动物是怎样与小露珠打招呼的呀?
  生1: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生2: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
  (多媒体出示“钻石”“水晶”“珍珠”图)
  师:同学们看,闪闪发光的就是“钻石”,哪是“水晶”呀?
  (学生迅速找到)
  师:从图中你能看出水晶是怎样的透明来吗?
  生:能!就是从外面能看到里面。
  师:对了,真聪明!再来看一看“珍珠”是怎样的美?
  生:圆圆的,很小,非常美丽。
  师:表面还很光滑呢!摸上去感觉像牛奶般的润泽。
  师:小动物们把小露珠说得这样的美,谁来有感情地学着他们的语气读一读?
  (学生纷纷举手)
  评析
  《小露珠》一文中,小动物与小露珠的对话,不仅美妙精致而且很有情趣。片断中,教师煞费苦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钻石”“珍珠”的图片,认识钻石的闪亮、珍珠的圆润,情趣的对话转变成直观理性的认识。教学的过程并没有提升学生的认识,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应该已有以上的认识。媒体的使用恰恰冲淡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情。图片实景远没有想象(透过语文文字所表现的景与情)的魅力大。主要是因为教师对文本的理解简单化,停留在文字表面的解读而导致教学浮于表面。殊不知小动物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与小露珠打招呼,蕴藏着对小露珠的喜爱、感激、赞美的美好感情,阅读下文还能发现小露珠有着钻石、珍珠那样纯洁的心灵、可贵的品质!
  片断二:《我们家的猫》
  师: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大花猫的淘气?
  (学生读)
  师:这么淘气的大花猫,你们喜欢吗?
  生:(齐声)喜欢!
  师:都喜欢,那让我们就带着这种喜欢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学生齐读)
  师: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一只淘气的大花猫,那可就错了!因为它有时又十分的尽职呢,你看出来了吗?
  (学生读)教师出示课文配图(大花猫正捉老鼠)。
  师:你们看,大花猫此时像什么?
  生:像勇敢的警察!
  生:像勇猛的战士!
  师:谁来再读一读大花猫尽职的语句。
  (一个学生读的语气不够有力)
  师:老师感觉大花猫还不够尽职,谁会读?让我们感到更尽职!
  (学生读)
  评析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如沐春风,最大的变化是课堂里有了更多的朗读声音,以读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但以读为本不应理解为只以朗读为本,更不能认为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以有感情的朗读”为本1读是为理解、领悟、积累与运用服务的,是为学生更好的学会、读懂文本。片断中教师给文本的语句贴上了情感的标签,作所谓的“感情朗读”的指导,并没有通过朗读深入到文字里面。要领悟老舍爷爷对大花猫的宠爱,感受大花猫给作者带来的生活乐趣,尤其不能忽略了充满情趣的语言表达方式体察、训练。
  通过以上两个教学片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的课堂较普遍存在着“浅阅读教学”的现状!所谓“浅阅读教学”就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纵观小学语文课堂,看似热热闹闹,有了民主和谐的氛围,注重了朗读的训练,也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悟与个性表达,但教学的过程往往是疏导课文式的解读,重复学生已有的阅读知识与生活体验,缺少的是有深度的导读,涵咏文字的功夫!课堂里学生真正渴望获得的应是一种新的阅读视野、一种从未有过的阅读体验。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打开一扇深入阅读的窗口,引领着学生从这扇窗口中窥视,捕捉到文字里面蕴藏的真情意趣,获得阅读的愉悦,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重新燃起深读文本的欲望和冲动!
  反思:如何构建深度阅读的平台
  一、课前教师不只是了解学生的学情,更要有意识发展学生的学情
  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是为了有针对性地没定教学的目标,确立教学的重难点。但只是了解学情则容易忽视学生阅读前的准备与努力,课前就有意识的促使学生自觉深入地阅读文本,让学生收集查阅与阅读有关的资料,课堂教学就有了一个较高的阅读起点,利于深入教学,提高阅读的效率。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草船借箭)时鼓励学生质疑,学生热情高涨,“周瑜是什么人”“诸葛亮为什么帮周瑜”“曹操有没有被周瑜捉住”……学生一下提了十几个问题,老师应接不暇,试想,如果课前老师就布置学生深入预习课文,要求学生研读原着或少儿版的《三国演义》,有意识发展学生的学情,课堂里可能就不会出现那么多浅层次的疑问了。
  二、批准“切入点”,教师要过文本关
  所谓“切入点”,就是教学的起点,一篇课文包含知识点很多,要在一二节课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讲授清楚,恐怕不可能,这就要教师深入地研读文本,根据文本的不同、学生的差异,确立教学的重点。“切入点”就要冲着这个重点来设计,以重点带动全部,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切入点”要有艺术性,叫得响,有深度,能够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透彻地理解课文,过好“文本”关,还要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如《望月》一文,很多老师把教学的重难点放在理解小外甥聪明好学的内容上,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停留在文本的表面。而“月”在我国文化中有其特有的民族情结与深刻内涵。文本中“我”眼中是“现实的月”多姿多彩,诗人眼中是“古人的月”多情多愁,而小外甥眼中是“幻想的月”多趣多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人,望见的月是不一样的,眼中的月其实就是心中的月。以心观月,月皆有情!教师只有审视文本,研读文本,深入浅出地预设教学的流程,学生才有可能从课堂中获得新的阅读视野,新的阅读体验!
  三、善于储备,强化“专业预设”的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到一位历史老师的课上得出奇精彩,课后他问那位教师这堂课备了多少时间。那位教师说:“我花在备课上的直接时间是15分钟,但我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多么富有哲理的话,正因为他一辈子都在专业预设中,他才能在短短的15分钟备出如此精彩的课。课堂是多变而复杂的,备好一节课需要短期与长期的准备,每一节课都需要教师课前不仅对文本要有深度钻研,还需要储备更多相关的知识,包括教授语言的准备。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在课堂里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更好地实现课堂里的精彩动态生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南宁31~32G39小学各科教与学赵源林20072007
赵源林 江苏句容市双语实验学校,212400
作者: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南宁31~32G39小学各科教与学赵源林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0:53:54

[新一篇] 讀寫結合·課外觀察——初中作文教學的體會

[舊一篇] 課堂創造要把握“度”  ——由教學循環小數引發的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