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两个转化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吕叔湘曾说:“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习一道技能。”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者对现成信息的接受和贮存,而应是学习主体对信息的主动加工而有所创新的过程。我们培养的是21世纪的建设人才,他们应该具备准确、迅速地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的,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实现两个“转化”。
      一、由感知型向思维型转化
  人类的认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感性认识阶段,一个是理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包括感觉、感知、表象等各种形式,是认识的初始阶段。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并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改造,从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的过程。这种理性阶段的认识活动就是思维。思维不同于感知活动,感知所反映的仅仅是事物的现象和事物的外部联系,而思维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思维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的培养,那么就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性的工具学科,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判断推理的思维方法和准确、周密、敏捷、灵活的思维品质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但是,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却很难令人满意。由于工作性质,我每年都要深入课堂听课近百节,听课的一个总体印象是,大部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仅停留在感知阶段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少,或者说思维量不够。在教学内容上,照搬教学参考书或其它教学辅助用书上的结论,重课文“写了什么”,轻“怎么写的”,重结论的传授,轻结论得来的分析,很少指导学生品味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和表现形式上的艺术性。在教学方法上,“启发式”庸俗化,形式主义泛滥,由过去的“满堂灌”而变为“满堂问”,经常出现一个问题老师还没有说完,学生就已经把答案说出来了。有的问题虽然也带有一定的思维性,但学生大都是根据自己手中的材料照本宣科地回答,虽然也显得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很高,但是起不到思维训练的作用。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只能是高分低能,不会学习,不会思考问题。
  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思维必须和语言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思维活动。叶圣陶说过:“语言与思维分拆不开。语言要说得正确,有条有理,其实就是头脑里想得正确,有条有理。因此,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要同时并举。”(《致范守纲》)叶老的话为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指明了方向和途径。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必须发展学生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它们结合的范围也很广泛,可以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发散、概括,让学生的大脑经常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使他们在分析、联想、概括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在这种训练中,如果让学生学会了系统思维,他们就能够由点到面地去分析问题;如果学会了逆向思维,他们就掌握了反面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如果学会了辩证思维,他们就能够一分为二地去分析问题;如果学会了发散思维,他们就掌握了全方位立体性地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语文老师设计问题,一定要从能否训练学生的思维出发,把握好角度、坡度、难度,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扎扎实实地搞好学生的思维训练。
  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由感知型向思维型转化,不是完全摈弃感知活动,而是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感知形象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二、由动口向动手转化
  语文教学提倡讲、练结合。“讲”是基础,“讲”是指导;“练”是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上的能力转化手段。语文能力的培养着重在“练”。义教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非常重视语文训练,对读写听说能力训练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并强调,在训练中要“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因此,语文教学中,“练”的层次、“练”的方式、“练”的水平,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尤其是动好手,是最主要的训练形式。动脑、动口、动手,三个层次,两次飞跃。动得了脑,不一定动得了口,动得了口,不一定动得了手;只有能动好手,才算有了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较高水平的语文能力,才有助于学生动好脑、动好口。因此,在语文训练中,一定要在指导学生动手方面下功夫,尤其是写作训练,应该从小加强,并和“读”很好地结合来。
  当前,一些学校语文教学中的“练”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首先是“练”得浅易,无效劳动多。课堂上,老师一般“讲”过之后,利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写上几道练习题,诸如源于课文内容的选词填空,或者关于课文内容理解的选择题等,操作时往往不待老师读完题学生就回答出来了。这就是课堂练习?其次,“练”的层次低,学生动手少。现在语文课堂上很难见到让学生上黑板或者在座位上动手写点什么,即使偶尔见到,也只不过是让学生写写几个生字、词语,或者给几个加点字注上音,一般都停留在让学生口头回答几个问题上。而大部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思维准备不充分,又很少有老师去点拨、启发、扶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组织几句像样的话回答问题。语文训练轻“写”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再者,以“讲”挤“练”,“练”,得不到时间上的保证。不少老师认为,课堂就是留给老师讲的,似乎课堂上安排一点“练”就冷了场了。更有甚者,课堂45分钟基本上都被“讲”挤占了,等到那边下课铃响了,这边才慌慌张张把小黑板挂起来,草草处理几道练习题就收场了。我想,这种重“讲”轻“练”、重“说”轻“写”的做法,应该是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语文教学中的“动手”主要指“写”。自古以来,“写”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件大事。引导学生练好“写”的基本功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由动口向动手转化呢?我的感觉,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把“写”引进每一课书和每课时的教学中去,做到课课有写作,堂堂有动手。汉语教学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两千多年汉语教学的传统训练方法就是学书作文。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实,学生动手的过程就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把“写”引进课堂,让学生很好地动起手来,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根本点。但是,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背离了这一点,走入了误区。语文教学轻写、轻动手的现象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这里,我所说的“写”是广义上的写,既指书写训练,也指写话、作文。课堂教学中的写应该和读结合起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和“写”是语文教学的两个根本点,而且,从某种意义说,读也是为了写。把写和读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堂上,根据“读”的不同而安排形式不一的写,一般以十几分钟为宜,侧重写理解、写体会、写感情、写场面、写景物、写人物、写片断,或改写,或扩写,或缩写,或迁移性地写,用“写”来直接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增强直观性,便于指导、矫正,耳听面谕,感受深,记忆牢,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避免抄袭现象的发生。再者,学生练好了片断写作,掌握了各种文章的部件写作技巧,那么连缀成文的能力也就上来了。
  总之,事实将证明,语文课堂教学实现了这样两个转化,必定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参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文基本功。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两个转化,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造语文教学的新天地,以适应21世纪语文教学发展的新需要。
  
  
  
学语文L芜湖G31中学语文教与学牛家彬20002000牛家彬,安徽濉溪 作者:学语文L芜湖G31中学语文教与学牛家彬20002000

网载 2013-09-10 20:53:49

[新一篇] 語文課堂教學的“宜”與“不宜”

[舊一篇] 語文課堂教學診斷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