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呼唤绿色课堂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绿色”,一抹让人清新至心灵的色彩,一股充满希望的生命活力,一种返璞归真、大道自然的和谐境界。绿色,这里用来形容课堂的境界,旨在说明语文课堂应追求浓浓的“绿意”:本色、真实而又充满生命活力。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习者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文字组合的诀窍,转化为自己的(书面的、口头的)表达,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的。说白一点,语文是学习怎样把“话”说美、把“文章”写美、把“字”写美的一门课,在此同时,提升精神境界。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这块主阵地上,教师应引领学生积极地、主动地与文本对话,品味、积累语言,课内习得学习方法,为广泛地进行课外积累、运用语言奠定基础。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语文老师或解读“语文”内涵的不确切或不到位,或课堂操作能力还不够等,导致课堂中出现了一些非“绿色”的现象。
  现象一:学习主体错位——非学习主人
  典型表现为老师是阅读的主体。老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体验感受,精心设计话题,提问引路。一堂课中几个问题“环环相扣”,给学生的阅读过程造成了一种被动的强制性的外在环境,给学生的阅读思维编织了一个樊笼。这种提问的结果是全体学生在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学生在这种背景下的阅读,实际上读的不是真正的文本,而是老师的提问;读的不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而是老师对文本的感悟。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学生的思考,但这是一种在老师提问背景下的思考,只是对“老师对文本的理解结果”的再思考,而不是学生作为主体自主阅读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对“文本本身”的思考,因而具有极大的限制性。
  现象二:学习过程泛化——非语文学习
  典型表现为语文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或教材受到冷落,无限度地向课外延伸、拓展;或者异化为思品课、历史课;或挖深挖透,高唱人文主义;或背离了教学目标,为表演而表演;或集中大量的声音图像信息干扰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之对文本言语的感悟在多媒体的富有动感的演示中浅尝辄止……“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此类泛语文的教学现象漠视了那人事、情感、性灵背后的“言语”,学生亲近的只是语文的“壳”。
  现象三:学习效率低下——无生成发展
  典型表现为学生经历了一堂课的学习以后,在语文的知识、能力、素养方面的收获很少——不会正确地默写文中的生字新词;不会读意境优美文字;不会品深刻语句;更不用说通过此课积累的语言运用于生活中的语境,较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了。
  如何构建绿色的课堂呢?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南宁7~9G39小学各科教与学吉春亚20082008
吉春亚 北京市北京小学,100051
作者: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南宁7~9G39小学各科教与学吉春亚20082008

网载 2013-09-10 20:53:43

[新一篇] 語文教學需喚醒語言的原初詩性

[舊一篇] 語文教師的使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