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本次课程改革和以往课程改革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就是把知识技能、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视为一个整体。它不是一次单纯的知识技能方面的改革——这样的改革在以往经历的较多;以往,课改强调的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强调知识的删繁就简——现在的课改虽说仍然很看重知识技能的改革,但不是从学科中心的角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从学生的生活和身边经验学起,并且还很看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下是笔者就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学习方式的变革,谈几点学会体会:
一、美术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可以概括为“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我们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在下列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1)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2)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3)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4)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5)看到了成功的机会;(6)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7)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其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美术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就作了明确要求:即把《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而且在各个阶段目标中都有相应的介绍和描述。如第一学段(1~2年级)“造型·表现”——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各种素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现造型活动的乐趣,在活动中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充分展示自主性。
二、美术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于创设合作学习方式的环境可谓是许多,如第一学段(1-2年级)“教学活动建议”中就列举了合作学习方式:
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或美化教室。
根据儿歌、童话设计和制作头饰或面具等,并演舞蹈、童话剧等。
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型商品,并布置成小小超市或集市,模拟商品交易过程。同时在“评价建议”中也提出“能否与同学合作”,作为评价美术学科成绩的因素。设想一下以上教学活动的开展,美术课堂教学定会成为师——生、生——生之间友好、团结、合作的教与学氛围,让学生在合作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增强审美情趣,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三、美术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学习方式的改革——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美术课程标准之学习领域中“综合·探索”领域,就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其三个层次为:1.融美术各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通过探究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一、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生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同时,探究学习对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探究领域”的课程。
总之,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我们新世纪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努力按照《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付诸实施,课改必将取得新的成果,新世纪的中小美术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新的飞越。
现代教育科学四平G39小学各科教与学陈朝峰20032003 作者:现代教育科学四平G39小学各科教与学陈朝峰20032003
网载 2013-09-10 20: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