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序 高效低耗  ——谈高中课改中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国家教委于1997年秋季开始,在三省市(天津、江西、山西)进行高中课程改革试验。期间,下乡听课,收集试教反馈情况,三省市相互交流,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是试验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有识之士早就提出,要向课堂教学的45分钟要质量。遍布全国的各种试验项目,也大多把此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口号。而事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为21世纪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高中课程改革试验,更强调这一点。就语文学科来说,周课时减少(由每周5节减为高一、高二4节,高三文科4节,理科和就业预备2节),而教学容量则没有减少,如果不扎扎实实抓好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势必会出现两种结果:要不增加课时,要不保证不了教学质量。下面我想就语文学科如何科学有序、高效低耗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紧紧围绕训练重点 教学中,无论是否采用目标教学的方法,教师都会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包括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文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在高中统编教材使用阶段,语文教科书在编辑说明中的课本单元教学要点以及课文前面的预习提示(教读课文)、自读提示(自读课文)中,主要内容是知识的了解和运用,缺乏或者说很少有能力训练的内容。教学目标的设定范围大,针对性也不强。新教科书根据新大纲能力训练项目,阅读部分有明确的训练重点,如第一册围绕总的教学要求“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文和文言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现代文三个单元,训练重点依次为: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和揣摩语言。文言文三个单元,训练重点为: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熟读或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虚词或句式。教读课文的“训练重点”和自读课文的“自读提示”都突出了单元训练重点。仅就这一特点来看,就说明教科书的编写有了大的突破。它的导向性十分明显:教学要紧紧围绕训练重点,与此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尽可以不顾或舍弃。训练重点落实了,授课任务就算完成了。这无疑对教师、对学生都可以说是一个大的解放,一次大的减轻负担。
  那么,实际教学情况如何呢?不少教师反映课时少,教学任务完不成,特别是现代文阅读部分。而他们的对策主要有两种:一是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利用自习时间补课,一篇仅安排2课时的《记念刘和珍君》,足足用了4课时还有遗留问题;一是采取快节奏授课方式,一节课几乎没有学生活动,全部由教师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被动地记。两种方式的效果在学生那儿得到了验证:“老师讲得太多太快,讲完了,我们的印象也模糊了,既没有明确重点,也没有提高能力。”
  仔细分析,造成课时紧的原因不能说与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无关。比如,把《记念刘和珍君》这样一篇语言含蓄内容又很长的文章放在第一单元让理清思路;将两篇因译文不太过关的外国散文放在一起让1课时自读。这无疑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但是,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瞄着高考加大练习量的做法,字、词、句、段、篇、语、修、逻面面俱到的倾向是否得到纠正?况且,即使讲得再全再精,学生记得再熟再细,高考阅读语段全部选自课外,你缺乏起码的阅读能力,又如何能应付得了?笔者有幸聆听了教材编写者张必锟先生所作的一篇文言文自读课《五柳先生传》。老先生千里迢迢由北京到南昌开会,江西省教委的同志得知后出面邀他讲课,老先生慨然应允。课前,他既未与学生见面,又未布置预习,然而仅仅用了1课时不只完成了理解文意、背诵全篇的训练重点,还有意激发学生对南昌古代诗文和文物古籍的热爱之情,对他们进行文化熏陶。训练重点完成后,老先生即兴背诵了王勃的《滕王阁序》,他声情并茂的吟诵博得了师生热烈的掌声。我没有作课后跟踪调查,但凭推测,学生们将终生牢牢地记住了这节生动的课,也会利用课余积极地背会《滕王阁序》甚至更多的古诗文名篇。把两课时的教学内容压缩为1课时,用时可谓少矣!生动形象教法灵活,给学生的印象可谓深矣!既无课外作业,又无含混模糊之处,学生负担可谓轻矣!当然,张先生渊博的知识基础,厚实的古典文学功底,是他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注重突出训练重点,彻底抛弃逐字逐句讲解、翻译的做法,才是最根本之处。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多方面的,需要逐课、逐单元、逐册地进行培养训练,任何置训练重点于不顾,急于求成,生填硬灌的做法都只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不仅违背了教学原则、试验的初衷,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
  当然,可能由于教学中突出了训练重点,对一些譬如语言方面的疑难来不及解决。且别着急,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说过:“如今读书且平平,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就是说,对于一些无碍于整体的问题,不要死抠住不放,且等日后再去解决,不能因小失大。有些问题可能会在学习其他文章时得到解决,即使解决不了也没关系,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自己解决吧,怎么能奢想让学生处处明白、课课透彻呢?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体现课型特点 按不同的教学要求组织单元,或按文体组织单元,或按内容组织单元,单元内设教读课和自读课。这种编排体例并不始于高中试验用的教科书。但是教学中真正能够体现出两类课的课型特点,对试验来说却非常重要。顾名思义,“教读课文”是让教师运用课文这个例子教会学生阅读此类文章,“自读课文”则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读提示”自己阅读。阅读能力哪里来?自然是从教读课文中获得的。如果教师能对两类课文采取不同的教法,体现出各自的课型特点,使自读课真正成为知识迁移能力训练课,学生的语文能力无疑会得到锻炼,逐步提高,逐步获得。
  试验中不如人意的是,有些教师的课型没有明显的区别,教读课怎么上,自读课也怎么上,惟恐一旦放手,学生会放任自流,完不成教学任务。我到过一所学校,听一位教师讲自读课文《外国散文两篇》之一的《到尼亚加拉大瀑布》,按说,两篇散文仅安排1课时,应该引导学生运用诵读和比较阅读的方法,启发他们从语言表达的品味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但这位老师的做法是:解题、简介作者、给课文分层次,然后是逐段讲解,板书采用图表式,密密麻麻,不厌其详。结果可想而知,一节课连一篇也没能讲完。事后询问,这位老师说:“对新课文真不知道如何处理如何教,到一所重点中学听课,恰巧听了这篇课文,也就照搬过来了。”教学方法是可以借鉴的,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是虚心和上进的表现,但借鉴要有标准,取舍应有原则。不管正确与否地全盘接受,则是要不得的;不作思考,甚至错了还茫然不知所以更要不得。试想,那种教师不厌其详的授课方式不要说自读课,即使教读课也是不合要求的,也会以自己的讲解淹没训练重点,代替学生的主动学习。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严重违背试验精神的。
  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明天的技术需要的不是几百万粗通文墨,只会同步地从事没完没了的重复性工作的人,它不需要只知盲从,只知机械地服从上级以保住饭碗的人。它需要那种能作出批评判断,能在各种新奇的环境中开拓前进,能在急剧的变化中敏锐地识别出各种新关系的人。”让学生学会学习,就不能不考虑课型特点,就不能不考虑教学方法。你可以将课文分析得头头是道,讲解得活灵活现,但却不应忘记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仅仅是从教师的讲解中获得的,更多的则需要在阅读实践中培养。教师的讲解是一种示范,这种示范作用应该在教读课中体现。学生依据这种示范后获得的感性知识解剖阅读自读课文,才能逐渐形成阅读能力。当然,我们不排斥自读课上教师的作用,比如,学生的阅读不太顺利时,在一些微枝末节上纠缠不休时,教师可作适当点拨,也可纠正学生不恰当的阅读方法,只是不要用现成的答案代替学生的思考和分析,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批评判断。否则,我们很可能会给21世纪培养一批“粗通文墨”“只知盲从”,不会“开拓前进”的“文盲”。
  分清课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的积极意义还在于能够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语文课不同于数理化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可以说,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更多的得益于课外,得益于广博的阅览。从这点看,自读课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还远远不够。也是在高中课改试验开始以后,我到了一所地区所属学校,听一位年轻的教师讲《邹忌讽齐王纳谏》。嗬!课堂哪里是讲堂,简直成了热火朝天的会场。学生你问我答,你解释我补充,引经据典,言之成理。讨论范围涉及课文的内容理解,思想意义的把握,实词、虚词义的辨析以及句式的特点……课后,不少人感叹:这个班的学生真好!我承认,这个班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强,但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归根到底还是教师平时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培养,还在于教师不仅教法恰当,还力求将学习内容向课外拓展,否则,学生是不会引用《古文观止》《历代散文选》《东周列国志》等书中的例子作为论据参与讨论的。引导学生课外学习语文,进行广博的阅览,是所有有思想,有见识,在教学上取得较大成功的教师的做法。高中课改试验的语文教材编写就注意了学生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的特点,除教科书外,还编写了《语文读本》,书中阅读篇目内容分延伸性的、鉴赏性的、知识性的三类。延伸性的,指那些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文章,比如学习《内蒙访古》,可以课外阅读《内蒙访古(节选)》,还可阅读其他访问记一类的文章,以把握访问记的写法。如《访沈园》《法门寺》《西安这座城》《访西安古城墙》等。鉴赏性的文学作品,可以增进学生的文化素养;知识性的文章,有助于在充实学生的语文知识的同时,增强其读写听说能力。《语文读本》的编写确实有利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但是能否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凭借,教师在教学中的有意联系、启发诱导是一个方面,利用不同的课型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是一个不可低估的因素。
  三、教师心目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针对因受旧的教育思想影响,不少教师对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原则”中规定;要做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学习语文,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学能力”。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在心目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看作一个自觉能动的、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的人。
  试验前经过对高一所有教师的培训,大家认识到要搞好试验,首先要更新观念,包括:教材观,要把教材看作一个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法观,摒弃面面俱到的做法,围绕训练重点教学;学生观,就是我们在上文说的,不能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要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但是,这种主体地位究竟如何体现,不少教师还是心中无数。于是出现了不需思考只求热闹的“满堂问”;不用探究只图花样的大小结合式讨论……表面看,学生动起来了,气氛活跃了,但整堂课却显得杂乱无章,让听者和学者都惶惶然不明底里。有的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教法,当然深感课时太紧,倘苦再放手让学生动起来,大概课时再增加一倍也完不成教学任务。这两种做法归根结底是没有从根本上承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课堂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主导性的发挥。钱梦龙先生说过一句话,叫“观念决定方法”。认识到要更新观念是一个方面,将观念落实到教学方法上才是真正做到了更新学生观。我们听过魏书生老师的课,他接受全国各地邀请,所到之处肯定不会有教学中配合过的熟悉的学生,但他三言两语的开场白,看似不经意地让学生猜学习的课文篇名,板书课题的不同字体的运用……这一切,其实已经迅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课还没有开始,师生的感情已经融洽了,再加上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他发挥教师主导性时,语言中蕴含着“尊人原则和民主性”,更使学生消除了对他这位名师名家的陌生感和神秘感,由衷地感到了他的和蔼亲切和值得信赖。在这样对自己充分信任的师长面前,学生自然会对他的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也不用担心答问出错挨批评,只会积极配合教师的讲解,让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
  可以说,要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首先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课堂教学中的“所学材料”是教科书中的一篇篇课文。试验用的教科书中的课文尽管是“文质兼美”的,“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文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典范性”,但是由于知识和年龄的关系,学生不可能初接触课文就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沟通,这就需要向魏书生老师学习,在导入教学内容时下一番功夫,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一个个的教学环节中,发挥其主体作用,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积极的、平等的,涉及知识、内容、训练重点的丰富多彩的讨论。经过讨论、思考,师生达成共识,教学的难点也就突破了,训练重点也就完成了。我们衡量一节课效率的高低,不能只看教师讲解了多少内容,学生记了多少笔记,做了多少练习,而要看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多少。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无论学校的教学大纲编得多么完善,学生在毕业后必然会遇到他们不熟悉的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技术。那时候,他们将不得不独立地迅速地弄懂这些新东西并掌握它。只有具有一定品质,有较高发展水平的人,才能更好地应付这种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才会在学习探索中、质疑解难中,逐步成长为“具有一定品质,有较高水平的人”,才能符合试验对培养21世纪人才的要求。
  当然,要做到科学有序、高效低耗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真正搞好高中课改试验,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如前面我们提到的张必锟先生、魏书生老师,正因为他们有良好的语文素质,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上都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应以高中课改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以保证培养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的创造型人才。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1~23G31中学语文教学张春莲19981998山西省教委教研室 张春莲 作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1~23G31中学语文教学张春莲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0:52:41

[新一篇] 社會轉型期高中語文教育的文化使命

[舊一篇] 突出基礎性與自主性促進歷史課程的革新  ——讀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實驗教科書有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