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品位:教学口语的灵魂——中学语文教学语言研究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最近,着名学者程千帆先生在自撰学术生涯的《闲堂自述》中,深情地写道:“我至今怀念在中学时代给我教益的几位语文教师,带着浓重安徽口音的张剑秋先生,他的诗人风度和抒情性的讲授是非常富有吸引力的。泰州林从周先生永远是那么容止闲雅,谈笑从容,知识便在不知不觉中流进了学生的心田脑海。余姚黄云眉先生,向来是海内外知名的明史专家,在上高中三年级的课时,一个学期就只为我们讲了一篇曾国藩的《圣哲画像记》,事实上却是以此为纲,上着国学概论的课。这种概论式的宏观论述是我在私塾学习所不曾接触的,所以‘受之者其深思’。由于我在作业中发表了一些对李商隐诗的谬论,黄先生还特地将我叫了去,勉励有加。这些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是我难以忘怀的。”这是程先生对他当时几位中学语文老师的讲授——文化品位高雅,人生价值博大的由衷赞誉。这段文字,我们每个中学语文教师读来,也无不怦然心跳:今天,我们的语文课都能像程先生追忆中的张剑秋老先生那样,讲得富有“诗人风度和抒情性”,像林从周先生那样,“容止闲雅,谈笑从容”,像黄云眉先生那样,从容论道,概而宏议,善于“从宏观上论述”,那该是很道地的“素质型”教学,那样的教学口语该是文化高品位的。由此,提高教学用语的文化品位,当是中学语文“素质教育”这一时尚课题中的一个“子项”,亦非掠美之举。
      —、教学口语:文化因素的自然融入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言是什么?说是‘工具’。什么‘工具’?说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可是打开任何一本讲语言的书来看,都只看见‘工具’,‘人们’没有了。语音啊,语法啊,词汇啊,条分缕析,讲得挺多,可都讲的是这种工具的部件和结构,没有讲人们怎样使唤这种工具。”这至理名言,可谓是一面偌大的镜子,从中可以窥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瘤疾,最明显的有:一是“为语言教学语言”,所教语言带留在静态“工具”规范层面,而忽略“人们怎样使唤这种工具”的言语实际行为。二是“就知识讲知识”,所教知识成了一堆干瘪的概念,把知识载体的文化意蕴、丰腴内含抽没了。
  其实,语文教学并非单纯的语言“工具”的规范,始终离不开“人们怎样使唤这种工具”,并以此为旨归。教学语言,除了传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外,语言本身对学生的知识迁移、文化熏陶诸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从严格意义上说,教学语言是密集型文化信息的载体,与日常交际中的语言理应有雅俗之别,也即是文化品位的区别。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教学语言,十分注重语言与社会文化的联系,教师在“使唤这种工具”时,适时、适量地导入或融入与该语言承载的文化因素,使自己的语言实践行为、过程和结果,从整体上渗透出一种秀雅、典丽之气,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更好地浸染感化学生,培养他们的文化气质。每个有造诣的教师,无不在钻研、把握学科内容信息的同时,精心选炼自身输出内容信息的方式,尤其是输出信息的语言载体。下面,我们将钱梦龙老师上的文言文《愚公移山》课堂实况,部分节录:
  师:好。那让我们回到本题上来,再来看看老愚公。他做的事看起来好像是很傻的。他要移山,可他已经多大年纪了?/生:就要到90岁了。/师:这么大年纪了,他自己能看到山移走吗?/生:看不到。/师:这一点愚公自己也知道。你们看,他是怎么说的?/生:“虽我之死”。/师:你能解释一下好吗?/生:即使我死了。/师:这里的“虽”为什么不解释“虽然”?/生:“虽然”,说明他已经死了。/师:对,这里要用个假设的意思。可见愚公移山时早就想到在自己手里是移不了山的。他自己能享受移山之利吗?/生:(齐)享受不到。/师:这看起来似乎有点傻了,对不对?但我们用另外一种观点来看,用什么观点呢?(一学生插话,为子孙……)啊,很好,请你讲下去,为子孙什么?/生:为子孙后代造福。/师:哎,讲得真好。同学们都讲得这样好,真叫老师高兴,我们如果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他不仅不笨,而且还不是一种小聪明,而是……/生:(接话)太聪明。/师:对了!有句成语就叫“大智大勇”,还有一句成语也许你们还不知道,叫做“大智若愚”(板书)。你们看看,这个成语谁能解释?/生:大聪明的人看起来很像愚蠢的。/师:为什么?知道吗?/生:因为他有远见,深谋远虑。
  从片断实录中可以看到:(1)钱老师适时地提出“虽我之死”关键句,并对“虽”的义理进行考辨,揭示出隐含义,令众生彻悟。(2)顺势用学生的答案“为子孙造福”来论理,以情语来激情,情理融融。(3)由“小聪明”引出“大聪明”,再推引出成语“大智大勇”、“大智若愚”,从已知推及未知,认知在深化,词义在扩张,文化的张力正洞开学生理智的新天地。可见,整个教学用语的高品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
      二、教学口语:文化意蕴的整体提升
  高品位的教学口语,其文化意蕴丰润可触,是“人师”们学识积蓄、品德修养的深厚功底的外象,为了教学言语文化意蕴的整体提升,许多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弥足珍贵。现撷取二、三。
  1.“标准”的职业口语。口语规范是职业规范的一部分。教师的口语规范为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法律上确立了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理应成为推广普通话——汉语最规范、最标准的有声语的坚实阵地,讲台是“推普”的最佳景点。这就要求广大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下番真功夫,切实过好普通话关。就目前口语情况而言,广大方言区的教师所说的“普通话”都可视为普通话口语的变体,与广播电视、电影话剧的播音员、演员的口语相比,有不小的差异,即使说普通话时声、韵、调都咬得比较准的教师口语,也少有北京话所独有的大量儿化、轻声以及某些特殊语调,总感觉缺少北京话的特殊韵味。但只要刻苦磨砺,年复一年,这种差异定然会缩小,北京话的特殊口味也会多起来。在普通话的学习、磨砺中,先要以《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等为基本教材,练好普通话声、韵、调基本功。与此同时,有意识地学习、摹仿广播电视、电影话剧播音员、演员的普通话,端正自己的口语,使之咬音准确,行腔舒缓,抑扬顿挫,轻重分明,和谐中听。实践表明,说普通话往往比说方言显得文雅和更有教养,因而方言区的教师能否说一口准确、清丽、柔和的普通话,可以作为衡量其文化程度、文明涵养、师德水准的标尺。从这个意义上说,能说“标准”的普通话,是语文教师职业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
  2.接近书面语的精粹口语。口语活动是语言和思维的综合活动,是全身心的协同投入,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过程。在这过程中,语言的运用和思维的反应,往往在几分之一秒的瞬间完成,口语的强弱也集中体现在一个“快”字上,也就是通常说的“现想现说”、“口若悬河”、“对答如流”。由于口语交际的“快速”运行,加上其问答充满着复杂变化,便容不得人们像写文章那样反复推敲、广事搜寻修辞手段等,因此口语的遣词造句难免有些粗糙、芜杂、冗余、不连贯等瑕疵。这些语弊正是教学口语之大忌,是对中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的偏离。教学口语,在“庄重、正式、通常、脱略”四种口语风格中,显然归属于“正式”类:既有日常语的通俗平易、自然活脱的优点,又十分讲究得体、集中及匀称性、洗炼性,它要大步走近书面语,摄取书面语的严谨、精确、典雅,又形象生动、创新活用等精华,常常散溢出冲鼻的“书卷气”。下面,看个实例——
  上海于漪老师讲《雨中登泰山》,是这样导入课文的:“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溢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月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五律《望月》就是其中之一,诗中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绝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今天,我们学习李健吾同志的《雨中登泰山》一课,请作者作向导,带领我们去攀登、游览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
  这则导语,文化意蕴丰厚:词句典雅,不少工整的对偶句,还着意征引杜甫的佳句,激起学生“神往”之情。选用的辞格句、描述句,增添不少文气。“描述句”是指在中心语前修饰、限制成分的句子,以表达更为丰满的信息内容,且层次清晰,思维缜密,有着日常的口语所不及的表现力。教者如此开讲,足以看出其文化品位。
  3.贴紧生活的鲜活口语。目前正处在新旧经济体制的转机时期,开放性、高效率是它的显着特点和实际要求。对口语来说,在准确无误的前提下,以最简洁、明快、易懂的手段,达到理想的效果。顺应这一社会的要求,大批新词新语不断涌现。1992年,“专家们估计,近年来国内已出版和即将问世的新词新语词典不下20种”;“与此同时,台湾也出版了新词语辞书,国外(日、韩等)也陆续有一些汉语新词语词典问世。”至于报纸、杂志、影视等媒体所载用的新词语,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如“影视”、“失控”、“的士”、“香波”、“优胜劣汰”、“广而告之”、“老化”、“持平”等,或是新复合词,或是新外来词,或是新四字格,或是固有语语的衍化等,它们在言语天地,有如滚滚春潮。在创构新词的群体中,青少年尤其是城市青少年群体创造的流行语最令人注目。这个群体,包括数量庞大的中学生在内。在新时期,面对富有创新求异精神的中学生群体,教师的教学言语必定要贴紧社会发展实际,注意社会文化心理诸因素,以发展的眼光多角度的审视现实语言生活,既强调口语的形范,说成段成篇的有条理,且连贯呼应的话语,又正视、研究各种变异。至于词语,只要运用得体,不必太多地计较它本身的规范性。吕叔湘先生说:“有些新词新义是来去匆匆的过客,还是要就此定居下来,也准以预测。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意见是与其失之过严,无宁失之于宽。”可见,课堂用语运用新词语的环境,宜宽松、忌苛求。笔者有次到市一所重点中学听课,老师讲到陈胜起义“天下云会响应,赢粮而景从”时,板书“赢粮景从”四字,并解释说:“‘赢粮景从’是什么意思呢?赢,背、担;景从,像影子跟随物一样。如果按时髦话说,这就是‘自赏造反’”顿时,笑声满堂,这种训释及“新调套用”,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确,有取舍地应用新词新语,教学用语鲜活有力,容易在学生中产生语用共振,但要审慎而为,绝不可让那些常态变异词进入教学语,影响口语的文化品位。
  4.应接趣雅的机智口语。口语的过程充满着复杂的变化。即使课前周密的准备,也会有临场的变异、曲折,甚至出现“冲突”或偶发事件,打乱、干扰原教学计划。因此,权宜的处置,即言语的反馈、检验和调整、修改,以致交际过程向着预定目标持续发展。这是每位成熟的中学语文教师所必备的教学机智。笔者有过这么一段亲历:
  一位教师讲《赤壁之战》,叫一名学生简单介绍作者。这位学生脱口而出:“作者司马迁,宋代人,……”话音未落,班里笑声四起。这位同学察觉口误,十分尴尬。待稍稍平息,老师平静地说:“虽是一字之差,却让司马迁从汉代活到宋代,多活了一千多年,但这能全怪我们同学的错吗?谁让司马迁、司马光两人名字挨得这么近——只一字之别?谁让他俩又都是史学家、文学家?谁让《史记》、《资治通鉴》又都是史学经典、文学名着?谁让我们刚学完司马迁的文章旋即又学司马光的文章?”学生的误答经老师的弥合后,教学井然,情绪昂然。课后,不少听课老师喷啧称赞这种“教学机智”:一是对学生问答中的偏差,并非简单、粗劣地否决或不满,而是及时“转移”,保护和珍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借机”拓宽知识面,作些横向比较,辨析一、二;三是“委婉”其言,四个“谁让”的设问而非问句,很有理趣,应该说,课堂上教师口语应接得如此雅趣横溢,其背后的深层因素是平时思维能力和意识修养的广博积蓄。
  5.饶有情味的幽默口语。教学呼唤幽默:为加强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口语,不仅要追求科学性、准确性,还有讲究艺术性。大思想家罗素在《教育的目的》中说:“教育就是获得运用知识的艺术。”在这门艺术中,教学口语的“幽默情趣”,似为其中应有之义。
  例如,一次,钱梦龙老师在武汉给近千名教师上示范课。课前,气氛显得过于严肃、紧张。上课时,钱老师从容走上讲台,面带微笑,亲切地对学生说:“我打个谜语给你们猜一猜,好不好?”经过刹时的惊谔,学生高兴地回答;“好!”“‘虽然发了财,夜夜想成才,——打一人名,你们认识的人。”场上静得出奇。一会儿,一位女生举手,站起来,信心十足地回答:“钱梦龙”。顿时,全场欢声雀跃,紧张气氛即消,钱老师这个有趣的“谜语”,给学生留下风趣幽默、可亲可敬的师长的美好记忆。这堂课始终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
  言语千古事,功夫寸心知。教学口语的文化品位,说到底就是教师学识和修养的品位。德国着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养,在多大程度上使这种教育和教养成为自己的财富,他就只能在这样大和这样多的程度上对别人发生培养和教育的影响,而且必然会发生这种影响。”所以,提高教学口语的文化品位,必须着眼于教师学识、修养整体素质、自身文化意蕴的提高。言如其人,人如其言,道理斯是。
  本文获全国首届教学与管理论文评选一等奖
教学与管理6太原28~30G31中学语文教学张冠湘19981998湖南省郴州 作者:教学与管理6太原28~30G31中学语文教学张冠湘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0:52:03

[新一篇] 文化與中學英語教學

[舊一篇] 文化的創新與保守  ——大學教授的艱難選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