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外语的汉语口语教材《朴通事》和《朴通事谚解》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朴通事》是十四世纪流行于高丽的一部汉语教材,朝鲜中宗朝时出现该书的注释本,此后注释失传。十七世纪七十年代,经学者考较证订编成《朴通事谚解》。本文从体例、内容、性质、语言特点和编写编排特色等方面对《朴通事》及《谚解》作出分析评介。作者认为,《朴通事》和《谚解》是传统语文学的辩音、识字和翻译法的教材,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朴素的功能意念法特别是功能法的某些特点,这些都反映出编着者对作为外语的汉语教学规律的留意和一定程度的领悟。在分析评介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在研究吸收现代语言教学理论的同时,对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探讨,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找寻合理的内核。这些在今天仍有着一定的教益。
  作者吴淮南,1944年生,现为南京大学留学生部副教授,汉语教研室主任。
     *        *       *
      §0 引言
  《朴通事》是朝鲜古代有代表性的着名的汉语口语教材之一(与之齐名的还有《老乞大》)。目前我们对该书着者及着作年代还没有确切的了解。从内容上看,其着作年代大约在高丽后期,中国是元末明初,在十四世纪,距今约六百年,其后朝鲜中宗朝时,崔世珍取《朴通事》“谚以释之,俾象dī@①肄业者皆得以易知而易学。 ”这样就出现了《朴通事》的注释本。此后,“龙蛇之变,书籍尽灰”,崔氏谚解因而失传。后来,译学周仲发现《老朴辑览》。《老朴辑览》是汇集《老乞大》、《朴通事》二书的重点词语加以注释的。在此基础上,边暹、朴世华等人经过考较证订编成了《朴通事谚解》,时在肃宗初年,清朝是康熙年间,十七世纪七十年代,距今给三百二十年。书成后得到朝鲜肃宗的关注,于是出版印行。当时的汉学教授李聃命在本书序言中曾指出:“自此习华语者不患无良师,而其为国家通梯航、驰玉帛之助又岂薄乎云尔。”就是说它是学习汉语的良师,对朝、中两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交流有重要作用。以下即从体例、内容、性质、语言特点、编写编排特色几方面对《朴通事》及《谚解》作一点综合评介,以获得对今天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借鉴。〔1〕
      §1 体例
  《朴通事》全书由106则会话组成(个别节次不是会话体), 分上、中、下三卷,其中上卷39则,中卷38则,下卷29则。每则会话都在一定的情节中进行,或者说是由会话反映出情节。谚解时在汉字下用朝鲜文字标音,接着用朝鲜文翻译句意,并有许多词汇意义和语言文化知识的注释。个别节次不是会话体是指下卷有一节(则)全是一篇申窃盗状(报案文字),是应用文,不是会话。
  《朴通事》及其《谚解》是传统语文学的辩音、识字和翻译法的教材,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朴素的功能意念法特别是功能法的某些特点。书中的功能项目是未经提练的,在编排上也不成严密的系统,但仍具有言语交际的实用性、参考性。这从下面关于内容的介绍上可以得到说明。
      §2 内容
  2.1 《朴通事》的内容(会话情节、话题)非常丰富。 上边提到全书有106则会话,涉及多方面的内容。 这里将卷上的有关话题(原书未标明话题,这是笔者标举的)不加选择地罗列如下:
  △春游野餐 △出公差(公诏) △雇人筑墙(因雨水大倒了墙)△关月俸(为脚钱讨价还价) △如何治脸上长疮 △买缎子 △打刀(与打刀匠人对话) △打“空中”、放风筝、斗鹌鹑、斗促织、踢毽子、打球(皆为民俗) △镶金银 △当物(去当铺) △河中洗马 △下棋 △中秋月会 △看午门外操马 △买@②皮(@②皮似为去毛之羊皮) △索债 △和尚偷弄别人媳妇 △针灸 △猜谜 △马病求兽医 △剃头 △婚嫁 △求妇女做护膝、荷包 △学堂生活 △为人捎物 △混堂洗澡 △谈论京都之行 △教场射箭 △育儿 △访人 △打弓 △写借钱文书 △买马 △官人伴当对话 △生日送礼 △西湖美景(此“西湖”在玉泉山下) △对换东西 △讨价还价 △听说佛法
  从上边的标目看,内容确实很丰富,不但有春游、出差、治病、购物、下棋、讨债、猜谜、学习、洗澡、婚嫁、育儿、讲佛,连和尚不规矩也作为一个话题了。如果再看中卷、下卷,那末,观杂技、看摔跤、谈恋爱、带孩子、进饭店、买珠宝、叙乡情、说丧事,等等,话题就更多了。
  2.2 反映夏文化特色包括华夏民俗的内容占有一定比例。 比如菜饭名称的列举,服饰打扮的描述,以及午门操马、中秋月会、打球摔跤、勾栏杂技、北京城门、普陀佛事、打春塑牛、年前做衣等,都有华夏文化的鲜明特色。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引入,《朴通事》可作一例。
  2.3 不回避社会的消极面。前边说到有和尚偷媳妇的话题,此外,还有打架骂人的,骂官人的,骂衙门的,人身买卖的(卖小孩),等等。看来编着者比较注重实用性,内容上也就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当然,历史的烙印还是脱不掉的,所以这本书的第一节第一句话就是“当今圣上,洪福齐天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样的历史口头禅。
  2.4 有几篇谈应用文的,比如谈写借据(借钱文书)、 写房契(租房合同)、写状子、写寻马启事等。这说明编着者对读写技能的注意,也是本书注重实际应用的体现。
  2.5 中下阶层的生活场景占主导,生活气息很浓, 庄重场面不多。这一点大概同当时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实际生活有关,同时也同本书的性质有关——本书的性质是生活会话读本,主要是为了满足在中国的日常生活的需要。
      §3 性质
  《朴通事》是一本实用口语会话教材。其实用性可以从上述的内容特点看出。这些内容包括日常交际、学堂生活、外出旅游、应用写作等。内容如此广泛是同历史上外国留学生、外侨参与中国社会生活程度较深的情况相适应的。比如唐朝时朝鲜留学生不少曾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从公元9世纪到10世纪中叶,朝鲜人在中国科举考试及第的有90 多人。明代不及唐代开放,但仍设有国子监,这是历代公派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地方。《明史》记载:“官生入监读书,辄加厚赐,并给其从人。”学生要回国探亲也悉听其便。正是在这种较为开放自由的情况下,外人在华接触的社会面也较广,教材也就相应地包括进了许多会话素材,以资实用。
  朝鲜人很早就开始了对汉语的学习。朝鲜国家正式设立太学讲授汉语是在公元372年(我国东晋时代)。 这种汉语学习是出于实用的交际需要(不同于对一种死语言的学习)。《谚解》的序言(李聃命)一开始就说:“上而事大,旁而交邻,有国之所不免,而达其志、通其好,非辞令莫可,则译之为用,曷可小之哉。海东礼俗,肇自太师,文物之盛,一变为夏,而特言语不相通耳。于是乎置院设官,教诲而劝课之。”《朴通事》的实用性正是决定于国际交往交流的实际需要。
  本书口语性质、实用性质和会话体的采用还同汉文化典籍的学习与汉语口语学习在功用和方法上的区别有很大关系。
      §4 语言特点
  4.1采用通行的口语。《朴通事》的会话,采用的是当时通行的、地道的口语。由于这种口语的应用范围广,富于交际功能,因而使《朴通事》成为当时的普及性教材,在汉语学习上产生很大影响。比如朝鲜在李王朝时于科举考试中设立译科,译科的汉语考试项目之一就是背讲《朴通事》(还有《老乞大》等)。
  远在六百多年前就这样鲜明地采用口语,这还同历史上汉语书面语与口语脱离和学习汉学的特殊方法有关。历史上,朝鲜(还有日本等别的国家)学习汉文化时,一般青年学子首先是以中国经书作教材的,他们也要读《五经》,读《史记》、《汉书》、《文选》等(用音读或训读)。但这些都是文言,读它们可以吸收传统汉文化却不能顺利地进行实际的语言交际。要进行实际的语言交际就得学习口头语言,就得有专门的口语教材,《朴通事》的出现就是出于这种需求。
  4.2语体上相当开放。书中的语言切合会话人的不同身分。 会话人大部分是社会中下层人物,工匠皂隶、青年老叟、哥们姐妹、学生官人、十分多样化,语体风格也富于变化,或粗俗或文雅,各尽其妙。
  顺便指出,书中的粗话、詈语不少,如“那厮”、“狗骨头”、“驴养下来的”、“养汉的老婆”、“诓猾贼”、“他不敬我时,我敬他什么屁!”、“夹着那屁眼东走西走”之类。不过也有限度,一些太粗太脏的字眼并未出现。
  4.3有大量汉文化色彩鲜明的词语。 这一点是同本书内容的特点相适应的。比如反映饮食文化的饭名、菜名,有时一个劲儿地列举,“金银豆腐汤、鲜笋灯笼汤、三鲜汤、鸡脆芙蓉汤”等等。再如“打‘空中’、斗鹌鹑、斗促织、踢毽子、打球儿”这些文娱体育词语也是成串儿出现的。
  4.4常言俗谚大量出现。如:好物不贱,贱物不好。 人不得横财不富,马不得夜草不肥。高棋输头盘。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一年经蛇咬,三年怕井绳。养子方知父母恩。因风吹火,着力不多。大人不见小人过。人离乡贱,物离乡贵。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妻贤夫省事,官清民自安。家富小儿娇。命来铁也争光,运去黄金失色。福不至,万事难。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夜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好儿不看春,好女不看灯。这些常言俗谚大量出现。反映了汉语口语的实际,同时也使书中的一段段情景会话更加凝练有味。
      §5 编写编排特色
  5.1 对话富有情节性、趣味性和人情味。 这一点使教材的使用者避免了枯燥感。就是现在读起来,那一则则的会话故事也是相当引人入胜的,因为其中有人有物,有情有景,有幽默又有哲理,似轻松却又感人,真是一幅幅生动的人生百态图。笔者以为,会话编写得轻松有趣、生动感人是本书得以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
  5.2 虽然采用的是会话体,但有时又不拘泥于甲乙对话, 如卷中《放债财主》一则便是一个人讲故事的形式,听众则是教材的使用者。这样处理可使故事情节更为紧凑完整,也符合某些特定场合的听说实际。当然,由于使用的仍是口语,所以并不违背口语教材的性质。
  5.3 某些应用文体的书面语出现在会话体的课文中。通过这种形式,学习者既可提高听说能力,又能省悟某些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和语体特点。这种书面不同于经书的语言,而是当时较为流行的浅近文言,有一定的交际实用性。
  5.4 常言俗语一般在每一节的最后出现,很有规律性。 这样出现的常言俗语对全节的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便于学习者结合情景准确理解常言俗语的含义。
  5.5 篇幅长短没有明显过渡,语言难易也没有清晰的梯度。 这一点同现代一般的语言教材有别,但同某些带有强化、提高性质的练习性教材相近。
  5.6 《谚解》除了音义注解,还有大量的构词理据、 文化语言学和语言国情学的知识。比如卷上第一节在“做一个赏花筵席”后注云;“凡宴会常话曰筵席,文话曰筵会,吏语曰筵宴,盖取肆筵设席之意。”“张三买羊去”下注云:“三,或族次,或朋友行辈之次,或有官者职次相呼,或称为定名者有之。李四、王五亦同。”“长春酒一捅”下注云:“《质问》云:春分日所造之酒,永久不变其味,方言谓之长春酒。又云:以春分日蒸糜,下酒三日后封闭了瓮,待夏后方榨。”这是传统语文学的诠释语义的方法,但更注重文化语言学、语言国情学的知识。显然是为了有助于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
  5.7 以上几点, 反映出《朴通事》和《谚解》在编写编排上的匠心,说明编着者对作为外语的汉语教学规律的留意和一定程度的领悟。
      §6 几点思考
  6.1在研究吸收现代语言教学理论的同时, 对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探讨。现代的外语教学法是门独立的科学,涉及哲学、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许多学科的知识和原理,对于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现代的外语教学法是传统的外语教学原则和方法的发展。为了推进对外汉语教学,有必要认真总结传统方法和历史的经验。传统的东西往往较为粗糙,但粗糙的东西也可能是浑金璞玉。这是因为传统的东西里有较长时间的经验、智慧和灵感的积累,有不少至今仍然行之效的方法可供采纳。中国历史上译学的发展和历史上中国周边国家汉学研究的成果说明传统方法不乏合理的内核。有时候古老的方法说不定还比时行的方法更见成效。从前赵元任先生在美国学德文,德文教师照当时美国一般大学习惯的方法来教。赵元任不管,还是用老法子,按中国的老习惯,跟背《四书》、《五经》一样,书拿来总是哇喇哇喇的念(赵元任从前学英文也是这样念)。最后考试,他的成绩“不差于”同班同学的成绩。德文教师在课堂中讲英语,用的是其他同学的第一语言,而对赵来说英语还是第二语言,可他的德文成绩反而是领先的。〔2〕这当然同赵先生的个人天赋有关, 但同时也跟“哇喇哇喇的念”这个中国传统的念书方法有关。“哇喇哇喇的念”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同许多理论都挂上钩,比如行为主义心理学、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生理学、直接法、听说领先法(听说法注重语音刺激,出声念书也是语音刺激)等等。这样说并不是要轻视教学理论,而是希望不要忽视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在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含有对于理论研究的启示。《朴通事》和《谚解》虽然出现于几百年前,是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份历史遗产,但它在语言选择、内容材料、编写方法等方面都存有长处,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6.2 要发展对汉语教学事业,必须下功夫编好教材。 《朴通事谚解》能流传下来并受到人们的重视当然同这本书本身的长处有关系。作为外语教材,《朴通事》比较突出的长处是采用通行口语,材料丰富,功能场景多样,情节生动有趣,内容切合实际。《谚解》部分也严谨详实,不是泛泛之作。前面提到,朝鲜李王朝在科举考试中规定要背讲,《老乞大》、《朴通事》等书,说明这类书质量好、流行广,是当时学生的基本教材、必读教材,在培养李王朝的译学人才上起了重要作用。
  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编选也应特别注意语言、内容、情景功能等方面,要力求语言地道标准,内容丰富、能反映当代生活,情节要尽量有趣些,情景功能也应更全面。在词语注释上,包括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知识介绍都要准确可靠,这是保证教材质量的重要方面。《谚解》的注释可靠实用,这一点与该书的广泛流传一定大有关系。而且,正因为《朴通事》和《谚解》的编着比较严谨,所以它们不但对我们研究历史上的对外汉语教学有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汉语史(包括语音史、语法史、词汇史)的重要资料,并且对于朝鲜语、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6.3 希望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能够再开放一些。所谓开放, 包括两方面,一是教材,一是教法。教材方面,改革开放以前,课文语言普遍拘谨,政治色彩过于强烈,日常生活气息不浓,生活语汇贫乏单调,外国人不太满意,我们自己现在也知道是个问题。改革开放以后,语言趋于活泼,内容上禁忌较少了,受到肯定。但是我们觉得,选材还可以再开放一些,只要不违背国家政策法令。《朴通事》就比我们的一些教材开放。比如某些消极的东西,如果是外国人在华生活中也常常遇到的,为什么不适当有一些?在许多教材中,买东西都是买卖公平客气,彬彬有礼。实际上留学生上街购物也常有不愉快的遭遇。你去买一本书,营业员站在远处不过来,你指一本书,他生硬地要你报书名。日本学生说,有的书名我看到了,明白,但有时一下子说不出汉语,看营业员这样,自己生气还不知说什么,只好转身不买了。在小摊小贩处购物,有时还会受到欺骗(中国人也一样)。这一类的场景在教材中出现一些,教学生怎样应付这种遭遇,如何讨价还价,作为礼貌待客、公平买卖场景的补充,看来并无什么坏处,也许还会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只要编得好。
  在教法上,怎样让留学生更充分地利用中国的汉语环境,更充分地利用丰富多彩的实际语言情景来学习汉语,实在很值得研究。这个问题需要从语言教学理论上加以探讨,同时也离不开政策开放程度的影响和制约。从《朴通事》的内容上看,好象那时的留学生深入中国社会生活、深入民间的程度还是比较深的,这种情况对他们学习汉语、精通汉语是十分有利的。我们现在除了课堂教学,也开展不少语言实践活动,这对留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同样很有好处。我们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来华留学生会有更多的接触中国社会生活实际的机会,使他们能置身于更多方面更多层次的、更生动更丰富的实际汉语环境中,从而也使对外汉语教学更富成效,为世界各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汉语通、汉学通、中国通。
  6.4 要发展对外汉语教学,就要国家兴盛、社会开放。 《朴通事》出现在数百年前。那时候中国对一些周边国家是学习甚至朝贡的对象。(明朝时,朝鲜对中国还保持朝贡制度。)从中国历史上看,国家兴盛强大,对外一般采取开放政策,对外(外国或外域)汉语教学也往往处于兴旺发达时期。西汉比较强盛,西域有许多国家的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汉语和汉文化。唐朝强盛开放,日本、朝鲜、暹罗等来中国学习的人很多。唐代中央政府还向外国留学生提供衣粮和马畜食料。接收留学生是要花钱的。到了宋元时期,对外汉语教学就差一些,明代也没有唐代开放,但毕竟在当时对周边国家还称得上是强大的国家,所以在一些国家还是保持着汉语热。如果国家衰败,这个国家文化的吸引力就可能减退,也就不会引起别国民众学习这个国家语言文化的高度热情。《朴通事》和《朴通事谚解》是中国相对强盛、对外汉语教学兴旺发达的一个历史证据。对外汉语教学同一般的语言学习和研究不尽相同。清代非常闭关自守,对知识分子一直高压,但是清代的小学却是中国语文学发展的高峰。对外汉语教学却要受国家实力和对外政策的直接影响。现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蓬勃发展,中国的实力和国际影响也不断加强和扩大,汉语和汉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我们热切希望,也有理由相信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会随着改革开放的滚滚巨浪而进一步推向高潮。
  注释:
  〔1〕本节引文见李聃命撰《朴通事谚解序》, 序文见《朴通事谚解》,奎章阁丛书第八,京城帝国大学法文学部,朝鲜印刷株式会社,昭和十八年。又,笔者写作此文时曾参阅张亚军先生《历史上的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3)一文;1993年8月在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宣读。
  〔2〕参见赵元任《语言问题》第十一讲,商务印书馆,1980。
               (责任编辑 蒋荫楠)*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革加是,左右结构
  @②原字为犭加典,左右结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126-131H1语言文字学吴淮南19961996 作者: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126-131H1语言文字学吴淮南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0:50:01

[新一篇] 作業評語  ——英語教學中常被遺忘的角落

[舊一篇] 作為意向存在的音響經驗實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