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英语口语测试看中学英语教学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高中英语新教材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试用后引起了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深刻变化,调动了教师和学生训练英语听说能力的积极性。为了全面考查学生中学阶段具备的听说能力,部分省市在2001年的英语高考中增加了口试部分。这一改革适应了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中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高考英语口语测试也反映出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应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下面笔者将围绕高考英语口试口头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一、部分考生的语言基本功较差
  口头作文中所考查的语言点主要包括各种时态、语态、句子结构、动词非谓语形式、常用词汇及相关短语等。这些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但部分考生在经过6~10年的英语学习后,对语言知识的掌握仍不够扎实。口头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时态不一致、句子结构不完整、动词搭配不正确等。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较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与旧教材相比有大幅度增加,而课时却减少了。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许多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删减课本内容,在节约教育时间的同时也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语言知识点。其次,新教材中语法知识的编排比较分散,部分词汇练习的针对性较差,且对知识的巩固和扩展不够。这些都给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尤其是对学习和掌握常见的语法现象和一些关键词汇的常见用法增加了困难。更重要的是,有些教师对以学习语言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和以运用语言为核心的交际型教学模式缺乏全面的认识。他们在从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到交际型教学方法的过渡中有意识地避免系统讲解语言知识,致使学生对一些复杂语法现象的概念不清,对语言点的理解和积累不成体系,严重影响了其听说能力的提高。
   二、考生的表达能力差别较大
  除了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外,考生表达能力的差别还表现在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所表达的内容上。笔者采访了五位考官,他们普遍认为,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层次:1)比较优秀的考生可以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流畅地表达思想,语音和语调也符合英语的韵律。2)中等水平的考生能按命题要求完成作文,但语言的准确性、灵活性、连贯性和生动性都比较差。3)水平较低的考生发音不准,用词不当,句意含混。对20名不同水平考生的抽样调查也表明,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与其个人兴趣、学校活动、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有实际锻炼的考生能熟练驾驭所学知识,而学习仅局限于课堂和课本的学生运用语言时则有较大困难。
  2001年口语测试的命题与考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大部分考生有与试题的内容相似的生活经历,但他们的表达在内容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例如,在描述丢东西的经历时,有些考生能交待清楚时间、地点、当时的情景、在场的人物、事情发生的经过、丢东西后自己的心理感受以及从中吸取的教训等,而且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而有些考生只能用几句话介绍大致情况,缺乏对主要细节的描述。又如,在描述发生火灾后怎么办时,许多考生想到了打电话报警、用灭火器灭火、用自来水浸湿衣物自救和寻找安全出口撤离等一系列措施。虽然他们运用的词汇不很准确,但包括了与试题相关的大部分要点。相比之下,一些考生除了提出打电话报警之外,没有其它应付火灾的办法,还有的考生甚至连火警电话号码都想不起来。考生在表达内容上的差异说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积累对他们的表达能力有很大影响。只有不断积累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学生的表达内容才能生动和具体。
   三、部分考生的心理素质较差
  口语测试对考生,尤其对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能否被理想的院系录取有一定影响。因此,部分考生心理压力过大,以至于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他们中有的双手颤抖,声音变调;有的额头不停地冒汗,眼睛盯着桌面不敢看考官一眼:有的在慌乱中碰翻了水杯;还有的考生一句话翻来覆去说了四五遍还想不起来下面要说什么。这些现象往往是考生的性格、对考试的态度、心理承受力以及平时的训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考生要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除了具备必要的知识外,还需要重视对其它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和培养。
   四、部分考生以背诵范文代替口头作文
  笔者发现,部分考生在讲故事或表达观点时,能做到句子脱口而出,各句之间几乎没有停顿、犹豫或重复。更有的考生可将口头作文“一气呵成”,所用词汇准确,句型多变,整个过程听起来象在流利地朗读一篇文章。而当笔者询问有关这些考生的家庭、学校和业余爱好等方面的情况时,他们回答时却结结巴巴,有的只能“蹦”出几个单词。这种强烈的反差表明考生与其教师为这次口语测试做了许多努力,但为拿高分而猜题、压题或让学生背诵范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首先,口语测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而考生背诵口头作文并不能体现测试的真正意图。其次,这种做法容易使部分靠背诵范文获得高分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忽视真正的口语训练,这对他们的长远发展不利。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将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三个方面谈谈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1.帮助学生建立英语知识体系
  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较差与教材、课时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等诸因素密切相关。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应该认识到,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为弥补新教材在知识编排上的不足,教师可在学生对语法和词汇知识等有了初步感知后及时进行系统归纳。这里所讲的系统归纳不是由教师列出语法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死记硬背后套用,而是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例如,在讲解语法时,教师可收集相关例句,要求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所学的语法规则。在讲解新的语言点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内容并将其归类记忆。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要求学生把相关内容放在一个文件夹中,待学完这部分后进行整理归纳,并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还可通过组织“虚拟语气周”、“非谓语动词对抗赛”、“常见错误诊断会”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全面系统地掌握语言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顺利完成跨文化交流的任务,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这里所说的运用不是让学生做机械的语法练习,而是让他们在一定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创造性地完成某项任务。例如,在复习阶段,教师可提供最近教过的语言点或关键词让学生复述课文、讲故事、描述图片、编对话或写简短的文章。在语言知识的扩展和运用活动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讲述与本课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叙述自己的某段经历,或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组织这些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四点:
  (1)为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用提纲形式列出自己的发言要点,而不是逐词逐句写出发言稿。
  (2)为帮助学生独立交流,教师应给每个学生布置具体的任务,并抽查其完成情况。特别是在小组活动时,教师应加强监督和指导,让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帮助英语能力较差的学生,而不是代替他们完成任务。
  (3)语言交流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学活动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点滴积累生活知识和感受,使他们能言之有物;另一方面能使学生走出课堂后仍有机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并在运用中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4)知识点的积累和运用是相辅相成的。积累为运用打基础,运用可以发现积累的不足。因此,在口语训练中,教师要在学生能流利表达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对其表达准确性的要求。纠正学生口语表达中的语法错误时应讲究方法。对于由一时疏忽造成的错误,教师只需提醒学生注意,而不必一一纠正;对于学生普遍出现的错误,教师可以做简单笔记,在不影响学生表达、不挫伤其表达积极性的前提下,利用重复句子或总结的方法间接纠正,并在以后的练习中让学生注意巩固相关的知识要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四、五个人的小组中单独发言。对于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教师可选择他们熟悉的材料或他们喜欢的活动,通过提问、征求意见等方式引导他们发言;对于紧张、拘谨的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学生适应在小组中自我表现后,听众逐步扩展到全班同学、学生家长或其他来宾。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学生在许多人面前的一次失败会在其心里留下长期的阴影。
中小学外语教学京G381中学外语教与学景丽珍20022002景丽珍 北京外交学院英语系 作者:中小学外语教学京G381中学外语教与学景丽珍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0:49:55

[新一篇] 從高考命題改革的特點看中學歷史教學的改革

[舊一篇] 他山之石    ——美國高中語文教材評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