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必修)》编写说明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一、课程性质和理念
    (一)性质和地位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当代社会人类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对自然的利用、改造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加之世界各地区之间人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广泛。为此,按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高中地理课程的必修模块2,是在自然地理模块1的基础上,对人文地理学的阐述。
    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大基本分支。什么是人文地理学?比较完整而浅显的定义是: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人类在地表活动,与自然和人文环境,互有关系,连成一体。人类活动包括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一切行为,这些活动都和地理环境发生密切关系。地理环境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种: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的现象,如山河、雨雪、动植物等,便是自然景观;人文环境(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的现象,如农田、工厂、聚落等,便构成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地理景观。
    地理景观一方面反映环境的本质,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人类长期活动的烙印。人们常说的“南米北麦”“南船北马”,还有一些民间顺口溜,如东北地区的“烟囱安在山墙外”、云贵高原上的“火车没有汽车快”、西北地区的“泡馍大碗卖”,等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文地理现象或景观。人文地理正是研究人文景观(或人文地理环境)并阐述其规律的学科。地是现象和素材,理是规律和概念。地和理有机结合才能成为科学,有地无理不是地理,充其量是一本“辞书”;有地少理也不是地理。人文地理更应该透过现象找理,探讨人文地理现象的形成、发展与空间分布规律。
    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人口盲目增长、城市恶性扩张、资源供求失衡、生态环境局部改善但总体恶化。贫困、失业、国家和地区间差距扩大等。这对以协调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为主要任务的人文地理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课程标准》指出了《地理2》的目标: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由此看出,在高中地理课程的三个必修模块中,《地理2》承担了培养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的基本任务。
    《地理2》是高中地理必修课程体系中的人文地理课程,既包括了人文地理中的几个要素分支,又包括人文地理的人地关系理论。也就是说,人文地理模块既涉及人口地理、城市地理、经济地理等主要的人文地理分支,又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到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人文地理的层面上。必须指出,《地理2》虽然涉及人文地理的主要分支,但并不是人文地理各要素的拼盘,并不构成小而全的人口地理、城市地理、经济地理等分支学课程,而是通过人口、城市、工农业生产等最能体现人地关系的要素来反映人地关系。
    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分别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为主,三个模块相互联系,反映出现代地理科学的完整系统。人文地理模块处于自然地理模块与区域地理模块之间的枢纽地位,一方面以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为基础,因为人类活动是叠加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背景之上的;另一方面本模块的知识和原理能运用到区域地理模块的学习之中,例如,《地理3》讲到“区域的农业发展”需要联系农业区位因素,“区域的工业发展与城市化”需要联系工业地域形成与城市化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原理。
    (二)基本理念
    1.基础性与时代性。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当今时代精神的要求,精选基础教育阶段高中生今后适应社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精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内容。基础性与时代性要服务于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培养,高中地理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编写教材时更多地考虑到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并最终形成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生产的能力。例如,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对提高公民个人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贡献,地理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贡献,地理学对决策的贡献等。笔者认为,这是新课标地理教材的价值追求。
    地理学科集科学与人文寸一身。《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地理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2.综合性与地域性。综合性与地域性是地理科学的两大基本特性。在人文地理中,综合性表现得更明显,既要分析自然因素,又要分析人文因素,要在人地关系的高层次上加以综合。与自然地理相比,人文地理现象更复杂多变,空间差异更大,地域性更强。在分析人文地理现象时,一定要考虑到空间上的地域性,重视因地制宜观念的形成。例如,既要综合分析人口迁移的成因、城市空间结构的成因、工农业地域形成的条件,又要概括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特点、工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也就是把这些基本的人文地理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地域中。
    3.过程性与探究性。《地理2》以人类活动为中心,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力求体现基本的人文地理过程:人口变化过程、城市化过程、农业和工业地域形成过程、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等,初步探讨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二、教材编写原则与体系体例
    本册教材共六章十六节,主要包括人口、城市、生产活动、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等六大方面的内容,涵盖了人文地理学的基本内容,落实了《课程标准》关于各模块知识结构的相对完整性的要求。本册教材注意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力求突出以下特点。
    1.注重人文现象(景观)空间分布的阐述与分析。地理学最基本的概念是空间概念和区域概念。地理学的规律是以空间概念为基础的,只有落实到空间才能显现。例如,教材选取了江西省泰和千烟洲的立体农业素材,学生通过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示,就会发现这个地方在水塘里养鱼、在近水的低地种稻,果树种在丘陵的低层,往上有毛竹、经济林和用材林等,这些便是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教材还引导学生加以分析,从作物生长条件、地形等自然环境等解释这些事物空间分布的原因。
    2.突出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地球上凡有人类居住的地区,以人类和人类活动为一方,以地球表层,包括岩石、大气、土壤、生物为主体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另一方,组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即人地系统。人地系统中的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的核心。人对地具有依赖性,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场所,但人地关系中人居于主导地位,人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引起人地关系失调,从而带来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后果,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局部气候恶化等。
    教材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上述观点。其一,加强对人类活动地理环境背景条件的分析,如农业、工业、交通等区位因素的分析。其二,重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一方面说明人类如何利用、改造地理条件,加深和扩大了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程度和范围,另一方面也阐明人类活动施加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对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本身的影响。其三,突出人类活动的地域差异性和因地制宜,如关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城市发展等。在教材最后一章,还集中讲述人类与环境关系不协调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3.帮助学生理解和建立基本的地理观念,如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等。通过人文地理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具有积极作用。本次地理课程改革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统一起来,加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价值观念教育。
    例如,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人口的基本过程之后(动态地分析问题),用一节的篇幅阐述了“人口的合理容量”,重点说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这是建立正确的人口观的基点。教材设计了这样两个内容:其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并说明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综合地看待问题);其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个“活动”,让学生阅读一篇短文,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课文虽然没有直接阐述我国的人口政策,但是通过思考和分析,会加深学生对我国的人口政策的理解,并且逐渐变为一种价值判断的依据。
    再如,通过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应辩证地、发展地看问题;通过不同地域人类活动特点的讲述,使学生具有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尊重其他地区文化的思想;通过自然环境及环境问题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珍爱地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等。
    4.满足《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中必修课程《地理2》的“内容标准”是本册教材内容选择的依据(见下表),全书基本上是把“内容标准”中的基本要求逐一落实到教材的各章节中。
      各章节与《课程标准》的对应表
    附图{G32P308.jpg}
    5.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方法。本册教材结构设计上的一个创新就是选用了一些案例来说明问题,以推动地理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全书一共采编了22个案例。“案例”这个新栏目使教学内容比较新颖、充实,成为本册新教材的特色之一。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中的案例
    附图{G32P309.jpg}
    “案例”随课文要求相对独立出现,主要目的有两方面:(1)以案例分析为依托,讲述不同的人文地理原理。教材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即教材不直接叙述所学内容,而是通过对某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从中感悟和体会其中的道理。(2)对课文所述原理起诠释、实证、应用的作用,并为学生探究问题提供素材。
    教材中“案例”力求具备以下四方面的特点。(1)激发性,能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改变教材单一的、严肃的面孔。(2)真实性,案例中提供的材料是真实的。通过真实案例的学习,联系现实问题,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是案例编写的一个出发点。(3)时代性,能反映时代气息和现实问题。教材通过一个个案例,达到教育“面向生活、面向学生”的新理念。(4)情景性,使知识与案例提供的情景紧紧结合并互动,让学生在案例学习中,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力。
    6.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了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本册教材与现行教材相比,在栏目设计上有了一些变化,在原来“阅读”和“活动”两个栏目的基础上,新增了“案例”和“读图思考”两个栏目。这些栏目的设计力求联系社会实际,以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三、具体问题说明
    1.《课程标准》中的个别要求,在教材中由一章或两章共同完成,例如,“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分散糅到了第一章和第二章中。
    2.教材在处理案例陈述与原理分析的关系时,并不是千篇一律地遵循“一事一析”的格式,而是更多地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来设计。例如,讲述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区时,都分别从世界范围内选取一个典型区域进行详细分析,并借此种分析说明该类农业地域类型或工业区的一些共性知识。第三章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其中有两个案例,一个是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另一个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两者对照,写法不完全相同。季风水田农业分析得比较细致,而商品谷物农业则讲得比较概略,重点是让学生仿照对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自主分析、归纳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生产的特点。在这里,分析能力的迁移更显重要。
    3.教材中大部分章节,都会涉及中国和外国的实例。在中外内容的比例上教材给予了充分的考虑。例如,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分别讲了国际和国内的人口迁移;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从典型性的角度确定案例,更多地选择了国外的例子,但是在“活动”中,大部分都有结合中国的题目设计。
    4.对于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区的分类,学术界有多种方法。教材既参考多家方法的共同部分,又考虑教学的需要。例如,教材为便于学生了解,将工业区分为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两类。
    5.对于留民营的生态农业,现在学术界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教材本着案例选择的典型性原则,仍用留民营作案例。
      四、教材体系、体例
    (一)体系与内容框架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本章内容框架]
    附图{G32P310.jpg}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三节《城市化》
    [本章内容框架]
    附图{G32P311.jpg}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本章内容框架]
    附图{G32P312.jpg}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本章内容框架]
    附图{G32P313.jpg}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本章内容框架]
    附图{G32P314.jpg}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本章内容框架]
    附图{G32P315.jpg}
    (二)体例结构
    各章基本的体例结构如下:
    附图{G32P316.jpg}
    (1)内容提要。每章篇章页用设问的形式导出内容提要,帮助学生掌握本章所学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再现和灵活应用。
    (2)“读图思考”的设计。“读图思考”一般安排在图后,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图像内容的进一步探究,注意其开放性和拓展性,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改革等提供条件。
    (3)“案例”的设计。“案例”的选择注意其典型性和说明性。
    (4)“阅读”的安排。“阅读”是对知识的必要扩展,体现教材内容的层次性和选择性,体现了教材的弹性。
    (5)“活动”的设计。“活动”在课文中适时安排,一般是就一个地理现象、事实或原理,引导学生探究。主要有资料分析、动手、辩论等活动形式。
    (6)“问题研究”的设计。“问题研究”安排在每章之后,就本章重要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条件,并使学生通过探究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附图{G32P3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文科)京25~29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刘健20052005本文是一篇怀念美国前总统里根的文章,让我们通过普通百姓的眼光来看一下美国民众心目中的伟大形象。本文为美国波士顿学院菲利普·阿尔特巴赫教授所着,原文发表于2004年3月的《变化》(change)。转发本刊,获得作者授权。在此感谢北大蒋凯老师的联系与帮助。张东生/何华峰李春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Memories of a Friend in the Park刘健 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作者: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文科)京25~29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刘健20052005本文是一篇怀念美国前总统里根的文章,让我们通过普通百姓的眼光来看一下美国民众心目中的伟大形象。本文为美国波士顿学院菲利普·阿尔特巴赫教授所着,原文发表于2004年3月的《变化》(change)。转发本刊,获得作者授权。在此感谢北大蒋凯老师的联系与帮助。张东生/何华峰

网载 2013-09-10 20:49:47

[新一篇]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 上)評介

[舊一篇]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各欄目解讀及教學建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