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各栏目解读及教学建议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设置众多功能各异的小栏目,多角度、全方位地诠释教学内容,以体现新课程理念,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的一大亮点。那么,这些小栏目各有哪些特点?在教材中的地位如何?怎样强化它们在教学中的作用呢?笔者试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研究谈点认识,并在教学实践及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1 问题探讨
  解读 该栏目由背景材料和几个讨论问题组成,所提供的背景材料意在创设问题情境。而所提出的讨论问题基本上涵盖了本节的教学内容。本栏目每节都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背景材料的分析和对问题的讨论,产生疑惑,从而以问题(任务)驱动导入本节的探究与学习上来。其实质就是课题导入。
  建议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探究能力,而探究始于问题的发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提供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以后,最好不要立即呈现所要讨论的问题,而应首先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思考,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由于不同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同,所以还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和筛选,最后确定有探究价值的、能够反映本节教学内容的问题。此外,还可以选取一些学生熟知的、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经济社会的重大事例作为背景材料,替代教材中的一些不够典型的背景材料。例如,教材中关于蛋白质一节的问题探讨,是选用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作为背景材料的,假如我们选用“大头娃娃”事件作为背景材料,想必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动力。
  2 本节聚焦
  解读 本栏目是针对教学目标特别是认知目标而设计的,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即教学目标问题化,从而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明确。该栏目处于每节正文之首的位置,以引起师生的注意。
  建议 本栏目由于是教学目标的问题化、具体化,在教学中既可以在一开始(课题导入之后)出示,以明确本节学习的主要目标任务;也可以放在本节内容教学完成之后,比如结合本节小结,以复习提问的形式进行,这样同样能够达到明确和巩固教学目标的目的。
  3 思考与讨论
  解读 本栏目安排在正文中间,一般是针对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而提出几个问题,以供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没有特意提供背景材料,所提问题大都联系实际,有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建议 在所有栏目中,本栏目数量最多,所提问题富有探究意义和思考价值,很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对此,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该栏目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认真组织和实施好该栏目的教学;其次,要加强指导,特别是在问题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和点拨,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此外,由于该栏目中所提问题较多,因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很难完全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建议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分出主次,详略得当。
  4 实验
  解读 在本栏目中所要研究的问题已经明确,只是要求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包括明确实验思路及原理、选取材料用具、制定方法步骤)以及组织实施等加以完成。其中有些是观察实验,有些是验证实验,有些是探究实验,并且大多涉及使用显微镜。一般设计模式是:思路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组织实施→结果及分析讨论。
  建议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仅在《分子与细胞》中就安排了9个实验,可见实验的重要性。关于实验教学,首先要结合教学内容特点与教学实际去确定实验类型,是观察的、验证的,还是探究的,特别是要重视探究实验的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次要重视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包括明确实验的思路和原理,选择材料用具,科学制定方法步骤等。再次就是认真组织实施,即切实开展好实验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 探究
  解读 本栏目与实验栏目不同的是,所要研究的问题事先没有明确,而是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思考,自己去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然后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并组织实施,进行探究和解决。本栏目大多附有参考案例。一般设计模式是:背景材料→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组织实施→结果及分析讨论。
  建议 显然,本栏目更加接近科学研究,因而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为此,除了重视和认真组织实施以外,还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比如发现问题的意识、假设的意识、类比思维及方法、推理能力等,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素质。
  6 资料分析、资料搜集和分析
  解读 这两个栏目都要求学生对生产生活、社会及科技发展中的一些事实、现象或问题,特别是科学发现的一些史实进行分析讨论,或能解释某些现象,或能总结有关结论,或能有所感悟。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事先提供的有关资料的前提下进行的,而后者则要求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资料,然后再去分析讨论。
  建议 新课程标准在能力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多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这两个栏目就是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对教材中已经提供的资料,更要要求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资料,并且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加工和处理。在搜集资料以及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同样要加强方法指导。
  7 模型建构与课外制作
  解读 模型建构如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课外制作如制作生物膜模型,二者的实质就是建立模型,目的是通过建模从而掌握研究对象的共性特征。
  建议 这两个栏目都属于活动课程的范畴,既可以安排在课前完成,也可以在课后完成;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也能培养其实践能力。教学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因为怕麻烦或耽误时间而不去组织实施。
  8 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和科学、技术、社会以及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
  解读 生物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深入到经济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这几个栏目正是反映生物科学在农业、工业、国防、医药、人类健康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应用与价值,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建议 这几个栏目是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使课堂教学“活”起来的重要手段之一,只要课堂教学时间允许,我们都应尽量发掘和利用这些栏目的教育资源和价值。
  9 学科交叉、知识链接、“?”及相关信息
  解读 这4个栏目属于拓宽视野的范畴,其中“学科交叉”关注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知识链接”关注生物学科内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及“相关信息”则是提出需要拓宽和引申的学习内容与信息。
  建议 上述几个栏目虽然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但毕竟不是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因此,教学中不一定要给予格外的关注,甚至可以不去涉及,而留给学生课后去思考、讨论。
  10 科学前沿、科学史话与科学家的故事
  解读 这3个栏目分别介绍了生物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重大发现以及富有启迪作用的趣闻轶事等,很有感召力和鼓舞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崇尚科学、献身科学的意识。
  建议 由于课时和教学时间的限制,这些栏目大多只能放在课后让学生阅读,课堂上只能选取特别典型的事例作为教学和教育的素材。
  11 技能训练
  解读 技能训练主要是针对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内容进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训练探究过程中某种科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并熟练化,如设计实验,分析、解释数据,解读图表,解释现象以及系统分析等。
  建议 技能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栏目,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鉴于教材中单独提供的技能训练内容太少(如“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只安排了4个),故建议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多安排、多设计。例如,在蛋白质一节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栏目(即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时,脱掉几个水分子?形成几个肽键?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呢?)去进行设计和训练。其实教材的许多栏目中都包含技能训练的因素,关键是我们要注意发掘和利用。
  12 练习和自我检测
  解读 “练习”安排在每节后面,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两部分;“自我检测”安排在每章结束时,包括概念检测(实为基础检测)、技能应用和思维拓展3部分。大多都涉及教学目标的3个领域,并且有一定的梯度。
  建议 上述两个栏目内容全面,设计合理,很适合作为形成性测验使用。具体来讲,既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课后进行),也可以作为课堂检测使用。而在课堂上使用时,既可以安排在学完本节内容时进行,也可以穿插在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进行。例如,在探究完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后,紧接着就可以使用本节后面练习的第2题(即判别氨基酸)进行检测。当然,检测不是最终目的,在检测的同时还要注意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13 本章小结
  解读 本栏目主要是对各章所学知识内容的系统总结,适合于复习巩固、归纳总结。同时,也对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提出了要求。
  建议 该栏目可以作为复习提纲让学生课后自己去阅读,并结合看书复习巩固。如果时间允许,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复习总结。

中学生物教学西安20~21G382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王修建20072007
王修建,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22100)
作者:中学生物教学西安20~21G382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王修建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0:49:47

[新一篇]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2(必修)》編寫說明

[舊一篇]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習作編排特色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