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郭湖海,湖南常德市第一中学,中教一级,常德,415000)
  摘 要:创造性思维要求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高水平地有机结合。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这两种思维的积极性,首先应充分开掘教师的创新能力,其次应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及判断、推理能力入手,激发其聚合思维,从培养学生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入手激发其发散思维,并促使二者有机结合。
  关键词:中学 历史 教学 创造性 思维 结合
  * * *
  创造性思维是指改组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获得新颖的思维成果的思维。目前更多的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并非是一种单一的思维形式,而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高水平的有机结合。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从某一点出发,不依常规,寻求变异,进行放射性联想的一种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是对已知信息比较分析,概括出最优方案或共存的根本问题的思维,它是发散思维综合信息的反馈。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在人才素质的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有效地发展中学生的创造力,追求创造思维的积极性,已成为历史教学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应怎样激发这两种思维的积极性,并发挥其创造功能和效应呢?笔者略谈浅见,以就教于广大同行。
   一、教师创新能力的充分开掘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前提
  前苏联着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1 〕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教学的水平直接联系、互为反馈、相得益彰,如果教师拘泥于传统的机械性教学思维,就会扼杀学生创造思维的健康发展,使学生的创造力萎缩而失去生命。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追求并能动地运用发散、聚合思维进行教学,以实现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
   首先,教师应精心设计创造性的教学方案。
  历史教材只为教学提供了基本内容,历史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各种教法的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精心地科学地构思教案的整体结构,认真推敲每一个教学细节,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性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比如,设计英国工业革命一课的教学方案,就可以一反传统的先因后果、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罗列法,而采用以图表、文字、数据展示英国工业革命的新成果,让学生在惊讶中追寻其历史根源的方法进行教学,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新情景与新问题之中,适应了学生带有理性色彩的好奇求新心理,激发了学生的逆向求索与发散思维。
   其次,应该精心设计阶梯型和发散型问题情景。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师精心构建一系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阶梯型问题,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教师辅设好的阶梯拾级而上,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从而取得在探求方向、思维深度诸方面异乎寻常的突破;教师还应创设发散型问题,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方位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能从更多的途径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关于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就可以从不同角度多层次设计下列问题: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表现在哪里?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清朝前期的封建专制统治是怎样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试论清政府的经济政策政治制度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通过这些设问,不仅能从多方位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点燃学生心灵中创造的火花,先运用发散思维,使分析精辟新颖,再依靠聚合思维,达到理解的精深透彻,最终求得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
   再次,应精心组织第二课堂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课外阅读,写作历史小论文,举行历史报告会,历史故事会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活跃第二课堂,教师应注意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一方面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展开思维的翅膀,决不能要求学生把书本当“圣经”而不敢“离经叛道”越雷池一步;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广泛地涉猎历史知识,开阔视野。可以充分运用实物、图片、录相、录音、电影、文献资料,让他们从中寻觅和探索历史奥秘。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2〕笼中之鸟是不能高飞的。
   二、聚合、发散思维的有效激发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基础
  “创造性思维是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在最高水平上实现的、多种思维形式协调活动的综合性的思维,”〔3〕它是建立在聚合、 发散思维有效激发的基础上的,“只有发散度高,集中性好,创造性思维的水平才会高。”〔4〕
   激发学生的聚合思维主要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及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应单纯只要求学生记住科学的历史结论,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帮助他们对教材中提供的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加工,“探幽索隐”。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善于聚合思维的人,往往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找出多样性中的统一性,特殊性中的普遍性。
   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应从培养学生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入手。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项目越多,反应越迅速,思维的流畅性越好。历史现象之间及其内部,无不存在着各种复杂的联系,其发生发展也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原因,因而在分析解决历史问题时,一方面要求学生的思维活动应畅通、少阻、迅速,另一方面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多种多样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应多进行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的训练,比如,分析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原因,要求学生进行急骤性或暴风雨式的联想,象夏天的暴风雨一样迅速地抛出一些结论来,不要迟疑,也不要考虑质量的好坏,评价在结束后进行。于是,学生在短时间内从根本原因与具体原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内因与外因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而具体原因又可以从领袖、纲领、军队素质、人心向背、对手消长等各个角度进行联想,从而形成一个纵横交错、丰富多彩的“意识之网”。联想愈快表示愈流畅,讲得愈多表示流畅性愈高。
  变通性是发散思维的第二特征,它是指面对问题情景时能随机应变,不拘限在某一方面。当解决问题的某一思路受阻时,能迅速地转移到另一思路上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关键要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因此,培养思维的变通性,首先要对学生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所谓逆向思维,即改变正常思路,遇到问题“倒过来思考”。童年时代的司马光砸缸救小孩,不是采用通常的让人离开水的办法,而是破缸让水离开人,就运用了独特的逆向思维。采取这种思维方式,不尽是“观流之去向”,而是“寻流之源头”,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一味正向思维的机械性,克服线性因果律的简单化,活化了学生的思维。其次,要注重进行侧向思维训练,即利用知识间的相似或相近部分进行联想与类比,以获得新的启迪。比如,从李自成流动作战失败来思索工农红军建立巩固革命根据地的意义;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城后的骄傲享乐思想来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反骄破满、谨防糖衣炮弹的重大意义。采取这种侧向思维,学生可以纵横比较、交叉发散,发展思维的变通性。
  发散思维的又一个特征是独特性。独特性指发散的项目不为一般人所具有,表现出某些独特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在这里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因循守旧,而是运用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发表出与众不同的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思维的独特性需要更有力的措施来激发:一是要求学生敢于大胆质疑。质疑是产生独特见解的前提,教师应鼓励学生不囿于旧有的结论,而是对已知事物刨根究底,多问几个为什么。大疑大进,小疑小进,不疑不进,只要思维的驰骋不是根本不着边际的幻想,而是遵循了事物的内在规律,任何大胆的质疑都是积极的,都有助于发展思维的独特性。二是组织学生辩论,造成竞争气氛。通过辩论,学生能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扩大信息交往,对问题的研究更深入;还可彼此启发,拓宽思路,引发灵感,从而获得新发现。三是鼓励学生自编练习题。组织学生自编习题,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聪明才智,同时,在自编习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完全独立的、自由的,为了编出具有典型性、灵活性、新颖性的练习题来,学生在认真领会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的基础上,广泛接触各种与命题知识点有关的材料,并从中寻找新材料,思考新角度,思维就得到了充分发散,并包含某些独特与新颖的成份。
  发散思维的这三大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同时又表现出层次上的区别。思维流畅是思维变通的基础,反过来思维变通又促进了思维的流畅。而思维独特离不开思维流畅特别是思维变通。三者之中流畅为基础,变通是关键,独特是目的。善于发散思维的人,其思维敏捷灵活,思考问题能够随机应变,不拘限于一种方法或一种结论,也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因而常常能够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构思,求得光芒四射的智慧,产生标新立异的成果。提倡发散思维对于增强历史学习效果,培养开拓性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三、不断追求聚合、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关键
  在创造性思维中,发散、聚合思维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双方辩证统一。发散思维对问题的探讨和解答,不限于一种方法或结论,而是在现有的知识和史料的基础上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向四面八方去辐射,以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打破一般思维定势的常规,从而产生标新立异的思维成果,然而,仅停留在发散思维上是完全不够的,还必须经过逆向聚合思维,反馈新信息,经过思维的选择、定向、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获得最佳思维成果。在这两种思维矛盾运动的全过程中,发散思维往往产生某些新奇、独特的思想,因而在创造性思维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通常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聚合思维也并非无所作为。不管发散思维的信息如何新颖,离开了聚合思维的作用,发散思维最终将一无所获。总之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共处于创造性思维这一矛盾的统一体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发散与聚合思维的矛盾运动,使人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创新,并贯穿于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始终。由发散提出尽可能多的新见解,到经过逆向聚合选择最优化的思维成果,一个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整个创造性思维过程就沿着发散——聚合——再发散——再聚合……的轨迹,循环往复,不断地发散与不断地否定非最佳答案,直到获得最佳创造性结果。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虽然也能大胆地运用发散思维,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只抓住了重点而忽视了两点,只抓住了发散而忽视了聚合思维的返流作用;只注重了培养某一种思维的单项训练,而忽视了聚合与发散思维相互结合的综合训练。毛泽东指出:“将来有将来的两点,现在有现在的两点,各人有各人的两点。总之,是两点而不是一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5〕所以, 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学习历史,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既同中求异,在发散中把握事物的个性特征,认识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又异中求同,在聚合中把握事物的共性,认识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创造性思维就是一个不断寻求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二者有机结合的过程,“只有当这两种思维同步共振、协同活动于变融升华中才能解决历史学习中复杂深奥的问题,从而获得新颖、高品位的思维成果。”〔6〕
  需要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应坚持民主、平等和实事求是两项原则。要允许学生发表与教材和教师不同的意见,并给予鼓励、指导,在清新自由活泼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容易动脑筋想出比较独特的问题。要允许学生改变一下看问题的视角和方法,引用一些异于教材的史料,但决不可离开具体、真实、准确的历史而去胡思乱想。还应尊重学生实际,决不能脱离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心理特征和思维能力强弱等实际情况,片面强调创造,否则,不仅华而不实,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影响正常学习,产生平原驰马易放难收的负效应。*
  收稿日期:1996年10月30日
  注释:
  〔1 〕况平和:《让学生从学习重负中解放出来——沙塔洛夫教学法评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87页。
  〔2〕《陶行知全集》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7月版, 第527页。
  〔3〕〔4〕刘寅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
  〔5〕《毛泽东着作选读》下册第740页。
  〔6〕郑日昌:《创造力的测验》,《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 年第1期。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长沙73-76G32中学历史教学郭湖海19971997 作者:湖南教育学院学报长沙73-76G32中学历史教学郭湖海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0:49:23

[新一篇] 中學歷史教學中應滲透環保教育

[舊一篇] 中學歷史教學如何適應高考歷史問答題的能力要求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