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观念——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探源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吕叔湘先生早在1986年就曾说过:“他不仅是个语文教育家,还可以把‘语文’二字去掉,说他是个教育家,他不光教书,还教人。他能使不爱学习的学生爱学习,使自甘暴弃的学生对前途充满信心。”这正说中了魏书生语文教学成功的真谛。在魏书生的心目中语文教学从来就不是字、词、句、篇的单纯知识的传授,它是一个极其广阔的天地。所以,他可以让整个社会都和语文课堂息息相通,可以把国民教育的整个目标都融入这小小的语文课堂。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站在时代制高点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高瞻远嘱的大手笔,做好语文教学改革这篇大文章。正如魏书生自己所说的:“改革的关键,是教育思想的改革。倘此项不变,单学怎么上一节课,怎样讲一课书,怎样留作业,怎样批作文,这样即使能奏效一时,但决不会持久。”魏书生正是抓住了教育思想更新的关键,建立了全新的“大语文”观念,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教书与育人之间,主体与主导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的种种矛盾,使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卓有成效;也使语文教学充满了生机。
  魏书生的“大语文”观念,首先表现在他的教学观上。
  教学,教学,老师教,学生学。但老师教给学生什么?魏书生认为,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其实,这个观点吕叔湘先生早就提过,他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序言中这样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只不过到了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个要求更为迫切罢了。
  魏书生认为,与其让学生埋在一条又一条现成的真理中,莫如交给他们寻找真理的能力。于是,他迅速摆正了“知”与“能”的关系,在教学目标上,完成了从传授知识到培养能力的转变;对教学主体的认定上,完成了从教师向学生的转变;在教学形式上,完成了从讲到练的转变。所以,他可以不给学生解说字、词、句,不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甚至不给学生具体分析一篇课文。但是,他却要不厌其烦地教给学生列生字、新词表,进行习题归类,写整册教材分析,画知识树和如何运用“四遍八步法”进行阅读;他可以根据“民主”的原则当堂放弃对一篇课文的讲解,或临时调整预定的教学内容,但却从不让学生间断每日一次的口头作文,每日一篇的日记和每日一期的班级日记的采编。他让学生自己留作业,自己批作业,自己出考试题。在这一系列的“自己”中,教师的系统化讲解被削弱了,而学生的积极性却被调动起来了;“知”的因素被淡化了,可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增强了。学生在这一系列的“自己”中,确实获得了寻找真理的能力,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这个效果,是把语文教学拘囿于知识层面的狭隘教学观永远达不到的。
  三个“转变”为学生将来独立地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提供了保证,也为他们将来能从容地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不断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崭新的教育观,使教师本人也从字、词、句、篇的狭小天地里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按照新时代的要求设计自己教书育人的蓝图,于是,教师在教与学的领域里获得极大的主动权,从而使他们的语文教学活动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其次,魏书生的“大语文”观念又体现在他的学生观上。
  学生是什么?魏书生的回答明晰肯定又出人意料:学生是人,是全方位的人。魏书生并不把学生看成是单纯的教育对象,他认为,学生是社会中的成员,时刻都在与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发生关系,并在不同的关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这就使他们有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喜怒哀乐和好恶心理,如果把学生这些复杂的情绪、心理一概看得与自己的语文教学毫不相干,那势必会使语文教学活动孤立起来,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从事教学活动的人都懂得,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师与生的双边交流,而交流又是以学生的期待和教师的满足期待为前提的。如果看不到学生的“全方位”,把学生的期待仅仅理解为单纯知识性的,语文教学就会进入封闭状态。魏书生的不同就在于他充分注意了这种“全方位”,于是,他不仅看到了学生期待中的知识性因素,还看到了那些感情性的,品德与风范的,性格与气质的种种因素。所以他的教学视野宽广,他的教学思路开阔,他的教学内容丰富,他的教学方式灵活。他最终使语文教学冲破了字、词、句、篇的局限,进入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魏书生要求自己走进学生的心灵中去,真正理解他们,让他们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课上讲什么,怎样讲,他要和学生“商量商量”,课后留多少作业,怎样检查,他要和学生“商量商量”,要不要停止或恢复课上七嘴八舌的“说话”,甚至要不要考试,怎么考,他也要和学生“商量商量”。学生不同意,就可以不做。在他的课堂上,有人写生字,有人做习题,有人划重点句,有人列文学知识简表,却没有人东张西望,无所事事。这种“各行其事”的结果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学生对知识接受得更快,掌握得更扎实,因为学生自己选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更适合自己的需要,在这里,因材施教的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还在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进行了能力上的自我培养,他们在自主中学会了自治与自制,这恐怕是封闭式的语文教学永远都难以企及的。既然是全方位的,就会有消极的一面。魏书生对学生的弱点同样了如指掌。他要对他们因势利导,化消极为积极,只不过“化”的方式依然以学生们乐于接受为原则。所以,伴随着理解、尊重、民主精神的,还有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法制”,伴随着学生自学的,还有教师灵活生动的启发引导,学生有惰性,他让他们每天都统计自己“三闲”(闲话、闲思、闲事)的时间有多少,还要推选出“冠军”,以此督促他们达到自我约束的目的。学生对抽象的概念不易接受,他就让他们打开大脑的电视机,在想象的天地里邀游。魏书生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又一个属于自己的活动天地,在这里,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天赋得到发挥,个性得到解放,以“真我”的心态与精神面貌步入语文学习的天地,使他们的语文学习步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魏书生的“大语文”观念还表现在他的哲学观上。
  他自己曾说:“正确的哲学观点,科学的思想方法,可以使人的眼界望到几十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然后,再从那个角度上来看今天的一切,就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这大概就是魏书生的“大语文”观念形成的思想基础吧。他不仅可以站在跨世纪的高度和社会总体需求的高度来审视今天的人才培养方向,而且能站在语文知识总体构造的高度来审视每一册书,每一篇语文和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这样,就保证了他的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设计都能与整个初中语文知识体系紧密相连,以适应总体目标的要求。语文知识树的形成,正是他的这种哲学观点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结出的硕果。原先孤立的静止的零乱的一个个知识点,一下子变得清晰了,相互连接了,井然有序了。不仅能迅速确定它们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而且能准确找出它们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种认识知识、掌握知识的角度和方法无疑是科学的,这种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式将从根本上开启学生的心智,给他们提供一个正确认识世界的思想方法。使学生一生都受益无穷。
  教学中“知”与“能”的关系,长期因扰着一些语文教师,因为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这二者对立起来,魏书生的成功就在于他不把“知”与“能”对立起来,而是把它们看成是一个事物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侧面,而“能”则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所以他敢于大量压缩课堂讲授的内容和时间,给学生创造自学的条件,他敢于冲出教材的限制,搞起什么报告文学日、 文学欣赏日,知识讲授少了,学生所得却多了,不能说这种以少胜多的教学效果与他的哲学观念毫无联系。
  魏书生说过,培养一个好的习惯需要时间,克服一个坏的习惯也需要时间,所以,他不急于求成,他总是用各种方式为学生的长期积累、循序渐进创造条件,以求达到最后的质的飞跃。就拿被他称为“道德长跑”的日记来说吧,开始写时学生不适应,要由老师命题、限定字数,逐渐地,学生可以自立了,再后来,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发挥了。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自省自勉,自得其乐。每日一篇,三年下来就是一千多篇。以每篇五百字计,就有五十万字之多,一部自传体的长篇巨着!这样雄厚的积累,还愁写不好文章?此外,每天五百字的作业,每天一次的口头作文,每日一期轮流采写的班级日报,等等。这种令人吃惊的量的积累,哪能不导致质的飞跃?魏书生总是强调要注意过程,淡化结果,其实,有了如此 大量的“过程”,结果早已不待言说。我们说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正是他这种哲学家的气质使然。他成功地处理了教学活动中种种矛盾关系,他将各种矛盾活动都置于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他以宏观的战略眼光去处理微观的问题,使他的语文教学步入了一个完全自由的境地。
  魏书生成功了,他成功于思想观念的转变,他的“大语文”的观念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语文教学的全新境界,这个思想高度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然而,他更成功于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变革实践。他把问题想清楚了,就立即果断地去做,一点一滴地去开拓,去实施,去完善。他承受了初期人们的怀疑的目光,也承受了整个变革过程中无数的艰辛和痛苦。他的过人之处,不在于什么超乎常人的特异功能,而在于他那一颗诚挚的、拳拳的公仆之心。他始终把自己看做是学生的服务员,为塑造一个个完美的灵魂而尽心竭力。正是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才使他有胆有识,有智有恒。研究魏书生的“大语文”观念,恐怕不能不顾及于此吧。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53~55G31中学语文教学穆丽媛19981998 作者: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53~55G31中学语文教学穆丽媛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0:49:09

[新一篇] “大語文”與“小語文”

[舊一篇] “學生是人”——王筠《教童子法》語文教育思想的核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