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78X(2002)04-0098-04
一
发展和现代化是当今世界的最热门话题之一。而在许多情况下,发展和现代化这两个概念有被混用的倾向,严格说来,它们虽有联系,却又不尽相同。从字面上看,发展是一个不受时间维度限制的概念,或者说它并不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内的现象,只要是某一事物通过参照对比(可以是不同时间维度之间的参照,亦可以是超时空的参照)表明有提升、有进步了,我们都能称其为发展了。而现代化则必须与时间紧密结合才有意义,它特指最近时期(或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所出现的发展及其成果,特别是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发展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客观现象,是人们通过努力而取得的进步,它是具体的,既可能是某一局部、单独的现象(例如某种生产工艺的发展,某个人能力的发展等),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整体的趋势(例如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等)。但不管怎样,发展与否要以事实来证明,人为的、主观的因素不发生真正的作用。相比之下,现代化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话语,是人们对已存在的事实或预期出现的事实的一种描述和分析,带有鲜明的主观评述色彩和时代特征。对处于不同时期、不同状况下的人们而言,现代化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从原则上看,现代化的内涵应有如下几个组成部分:时间概念、内容水平设置、目标预定、性质判断等。(注:尽管各国学者在表述现代化概念时角度各异,措辞不同,但都从宏观的角度涉及到了上述几个方面。我国学者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为现代化下了这样的定义:“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就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工业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16~17页)。被称为美国现代化理论奠基人的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现代化既包括英、法、荷、德、美等先期发展起来的国家,也应包括那些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对于这些后发国家而言,现代化就意味着学习西方的私有化经济、自由市场理念、多元社会结构、法治国家、公民社会、政党政治、自治团体等等,从而最终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见周穗明等:《现代化:历史、理论与反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19~220页。))一般情况下,现代化是一个大概念,是对某一领域总体状况的概括性表述,如工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等。
毋庸置疑,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处于中心的位置,实现经济上的迅速发展并达到一定的水平,是衡量是否实现现代化的核心标准。一般说来,实现工业化可算是迄今为止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追求的现代化目标。以这个标准衡量,包括美、英、法、德、日等在内的西方大部分国家以及东亚、拉美约50个国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的过程,并向更高层次的“信息化”迈进,为现代化进程增加了新的内容。(注:学术界特别是科技界有人称此为第二次现代化。参看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与21世纪的中国》,《科学新闻周刊》1999年第28期。)
在讨论现代化问题时,人们逐渐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经济指标并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实现现代化的惟一标准。现代化并不仅仅表现为某一领域中的发展,包括文化(指狭义文化)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才是现代化的全部含义。罗荣渠先生指出:“现代化是工业化,这确是现代化的主要动力,也是现代化的经济层面的中心内容,但仅此是不够的,现代化还将包括从基础到上层建筑、价值观念等的全面变革。”[1](P93)美国学者艾凯(Guy S.Ailtto)也将现代化定义为:“一个范围及于社会、经济、政治的过程,其组织与制度的全体朝向以役使自然(World mastery)为目标的系统化的理智运用过程。”[2](P5)
上述认识一方面使人们对现代化有了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对现代化一词的广泛使用。在我国,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观念现代化等术语都有很高的使用频率。国外学者也提出了国家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理念。(注:1960年8月在日本箱根举行的近代日本研究会上,就提出了8条社会现代化标准:1.人口较高地向城市集中,整个社会日益以都市为中心组织起来;2.非生物能源高度利用,商品广泛流通,服务性行业发达;3.社会成员在广泛空间范围内相互作用,社会成员普遍参与经济和政治事务;4.村社和世袭社会普遍解体,个人社会流动性增大,个人的社会表现范围更加多样化;5.伴随个人非宗教地并日益科学地应付环境,普及读写能力;6.广泛的、具有渗透性的大众传播网;7.政府、企业、工业等大规模社会设施的拥有,这些设施的组织日益科层化;8.庞大人口集团逐渐统一在单一的控制(国家)之下,各国间相互作用(国际关系)日益加强。(见毕杰尔斯塔夫:“现代化—与早期近代中国”,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35页。))
文化现代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研究者提出的一个概念。“它体现在人们的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和更新上。综合地说,文化是一种价值,也是一种传统体系,是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提炼和结晶。因此,文化是抽象的,有时是具体的,无处不在的。文化的现代化特征更突出地体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接轨上,它一方面表现为接受新事物时的活跃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顽固的‘惰性’,或者说是对抗性。文化是人们的精神灵魂,因此,文化的现代化往往最突出的体现出变革的震撼性,同时也表现在传统对变化的抗拒性。”[3](P8—9)
广义的“文化”概念几乎包括了人类所有的观念、活动和行为成果。1989年和1999年版的《辞海》都对广义的文化作了这样的解释:“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了物质、制度、行为、精神与心态等多个层次。(注:关于文化结构,学界有物质、精神二层次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系统说等不同观点。)相对应地,狭义的文化定义则将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排除在外,专指人们在精神(或意识)领域中的活动及其结果。我国学者梁启超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文化是“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的界说就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如果我们将上述关于文化的不同解释与现代化联系起来考察的话,就会发现:广义文化意义上的现代化实际上已涵盖了我们所能考虑到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科技、政治、精神等等被人们习惯上划分为不同领域的内容都被装进了一个口袋,文化已成为凌驾于其他一切概念之上的总概念,因而也就失去了作为一种特定人类社会现象进行考察分析的意义。因为能与之相对应的只有非人类的文化(如果这种文化存在的话)、地球外其他智能生物文化等。在人们的认识中,非人类文化似乎并不存在是否现代化之说,人类对地球以外其他文化也仅处在一种寻找的过程中,尚无法判断其与我们地球人的现代化有什么关系。因此,我们认为,今天人们所说的文化现代化不应该指广义文化层面上的东西,而只可能专指狭义的文化,特别是与民族传统有关的上层建筑以及精神领域内的内容。从实践上看,人们在考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时,总是将文化与经济(包括经济活动、经济成果以及经济体制等内容)并列,分别进行分析评定。不少学者提出,仅有经济实力的增强、物质生产的丰富、现代政治制度的建立,而无相应的文化发展,就不能算是真正实现了现代化。这一观点的思考出发点就是将文化与经济放在了同一层次的范畴之上。
这就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什么是文化现代化?狭义的文化如何实现现代化?在英语中,现代化(Modernization)是一个名词,但又具有动宾含义,与动词Modernize同义,是“使成为现代的”(to make modern)之意,也可引申为接受、采纳现代的方式、观念、模式等(to accept or adopt modern ways,idea styles)。在汉语中,现代化是一个引进的概念,但从语法上讲,“现代”这个形容词之后加“化”,就成为一个动名词,与英语中的“to make modern”是同样的意思。可见,文化的现代化表现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文化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变化,正如美国现代化理论研究者布莱克所下的定义指出的那样“是历史形成的各种体制对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一个适应过程”。(注:这一说法由布莱克在《The Dynanvics of Modernization,a Study in Comparative History”》一书中提出,文中转引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第97页。)但是仅有这一层意思是不够的,因为这个过程是有目标的,是一个人们主动设置目标、实现目标的非自然过程,文化的现代化是对非现代化的否定。
所谓文化现代化的实现即指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极为丰富,表现出一种有震撼力的创新魅力:在道德伦理层面上应体现出人类理性的高度发展水平,代表人类最优秀、最美好的感情和心理取向;在观念形态上,是合理性、现实性与前瞻性的结合。文化现代化与经济等其他领域的现代化紧密相连,既与之相适应,又起到推动其他领域现代化进程的积极作用。从结构上看,文化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并列,构成现代化的第二级层,在其上是社会现代化(也可表述为国家现代化,地区现代化),在其下又可分为制度、法律、艺术、观念、行为、心理等等。(注:从语义上理解,上述议论既涉及到文化现代化的具体特征,又包含了它的内容及表现形式,这本身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题目,本文不准备展开讨论。)
可以肯定地说,文化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上层建筑领域内,作为一个与经济现代化并列的概念是可以成立的。它是人们对历史上现代化实践的一个总结,也是对现代化实践进行理论总结的成果。
二
文化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有着共同点,那就是“现代”,是时态上的新,是发展水平上的“摩登”。但是文化现代化还具有其自身鲜明的特征:即目标上的模糊性、方式上的继承性、性质上的适应性和表现形式上的多元性。
1.目标上的模糊性 如果我们认真考察一下被广泛认定已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人们会根据不同的叙述对象分别采取明晰的或模糊的评价标准。在经济发展领域,可以有极为精确的量化衡量指标,如GNP、GDP等。经济统计可以囊括大到经济规模,小到具体产品产量等各个方面,精确度也可以达到小数点之后多位数。在社会发展领域,许多指标仍然可以量化,例如城市化的比例、识字率、大学毛入学率、科技人员在劳动者群体中的比例、医生比例、参加选举投票人数比例、乃至人们的收支状况、健康水平等等。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就提出了10个参数作为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量化标准: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0美元以上;2.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2%~15%以下;3.服务业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45%以上;4.非农劳动力比重—70%以上;5.识字人口的比重—80%以上;6.适龄年龄组中大学生的比重—10%~15%;7.每名医生服务的人数—1000人以下;8.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9.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0%以上;10.人口自然增长率—1%以下。[4](P24—25)
然而,量化的精确指标在对其他一些社会发展内容进行衡量时就无法完全适用了,特别是在文化领域,这种情况更加明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文化的特性在发生着作用,越是在纯精神的领域,采用定量的标准的难度就越大。
经济活动的绝大部分过程和结果可以由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当某一具体过程完结时,它是相对静止的,因而可以进行比较精确的度量。然而文化活动却同时具有物化和非物化双重特性,而且往往物化的东西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非物化的内容才是其核心。例如人们到书店去买书,在数量上是可以统计的,但人们并不以购买纸张以及上面的印刷符号而是以接受其中所包含的精神内容为这种文化活动的根本目的。因此,我们就不能仅依据书籍市场销售量的一个统计指标,来对读书这种文化活动的规模和效果做出客观的、精确的分析。如果再考虑到许多文化活动产生的“滞后”和“延续”效应,就更无法运用与经济分析完全一样的精确数量指标来进行衡量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现代化的目标是模糊的、概观的。
2.方式上的继承性 毫无疑义,所有的发展都包含有继承性的因素,但在经济、政治(特别是制度体系)领域中,创建是其核心。为了实现新的飞跃,往往需要从根本上打碎或者摒弃旧有的东西,从而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例如当西欧许多国家从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向近代大机器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就将旧有的模式打碎,建立起机制、结构、功能都发生了本质变革的新的经济制度。与之相比,文化的现代化就不同,传统文化不仅作为现代化的一个参照系,而且还是其发展的基础,是其实现现代化的起始点。许多成功实现文化现代化的案例并不表现为一种“文化的新建”,而是复古与发展的结合:例如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英美等国运用新教理论的原理发展而成的资本主义精神、新加坡等国对儒学传统的发扬等。从严格意义上说,完全摒弃传统文化而新建一种现代化文化的例子是不存在的。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上的继承并不采取经济领域中常见的那种保留形式而改变内核的方式,恰恰相反,文化的继承往往是要将传统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精华接受下来。马克斯·韦伯在分析西方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文化原因时就指出:“在苦修来世、禁欲主义、宗教虔诚为一方,以身体力行资本主义的获取为另一方的所谓冲突中,最终将表明,双方实际上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这种“旧日的新教精神和现代资本主义文化”的内在联系,可以在“纯粹的宗教品性中寻找。”[5](P28)
文化发展上的继承性是由文化本身具有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从总体上讲,任何文化都有一个极其漫长的形成和积累过程,由不断的渐进而趋于高峰。一旦某一文化体系形成,就具有非凡的坚固性内核和渗透性外延。同时,任何一种文化体系都是伴随着创造这个文化的人群(部落、部族、民族等)而存在,成为这个人群社会存在的一个组成部分。除非这个人群完全消失了,否则与之共生的文化是不会消失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文化只会发生变革,而不会彻底消亡。任何脱离了传统的文化都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连生存都很困难,也就更不能谈什么现代化了。
3.性质上的适应性 传统文化只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基础,只提供了现代发展的一个可能条件,文化现代化和其他领域的现代化一样,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换个角度说,并不是说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灿烂的传统文化就一定能自发地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衡量一种文化是否能实现现代化,惟一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适应经济基础现代化的需要。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处在一种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之中,当二者的关系协调时,就成为相互促进的积极力量,使经济、文化比翼齐飞。反之,就相互制约,带来经济的衰落、文化的凋零。与经济发展特别是生产力发展相比,文化远没有其活跃,只有当经济基础(同时也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发生根本变革之后,包括文化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大变革才可能全面展开。所谓适应也就是改变,即改变传统文化中那些落后的、保守的成分,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起到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否则,传统文化也就成了“陈旧”的同义语,非但不会有什么现代化,反而会成为一种现代化的阻力了。
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开始时间可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明治政府提出的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三条基本国策中,经济方面的占了两条,而且在以后的发展中,日本经济力、军事力方面的发展远远快于其在社会政治、文化方面的现代化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已有能力在亚洲称霸,但是其在社会文化上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守旧和落后色彩,正如一些日本学者指出的,这种只学习西方技术而拒不接受西方现代精神的做法,最终导致日本近百年的建设成果毁于自己发动的战争之中。这种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使日本长期处于“一流的经济,三流的政治”的尴尬境地,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类似日本这样的例子在世界上并不鲜见,对大多数努力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领域的建设和进步往往最先启动,最易见效,也就会吸引最大的注意力,但当这个进程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包括文化在内的社会上层建筑领域中的改革问题就会凸现出来,这也正好印证了生产力最为活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这样的理论总结。
4.表现形式上的多元性 如前所述,经济发展可量化的特点决定了全世界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某国家某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但其适用的范围是有限的,文化领域中标准的模糊性更决定了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种模式、一个标准。以研究文明文化问题而着名的美国学者亨廷顿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他认为尽管现代化概念主要是一个美国式的概念,但西方文化并不如许多西方学者所主张的是什么“普世文明”,因为“使西方区别于其他文明的主要特征产生于西方现代化之前。”[6](P60)他明确指出:“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非西方社会在没有放弃他们自己的文化和全盘采用西方价值、体制和实践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6](P71)新加坡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个在20世纪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跻身世界前列、多次被评为最具竞争力的东南亚小国,并没有全盘照搬西方文化模式。新加坡坚持传统的儒教伦理与世界文化发展大趋势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种带有鲜明东方色彩的文化样式,其人文发展指标也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7](附录)
亨廷顿的下面这段话十分精彩地阐述了文化现代化的多元化特征:“正如布罗代尔所说,持下述看法几乎是‘幼稚的’:现代化或‘单一’文明的胜利,将导致许许多多世纪以来体现在世界各伟大文明中的历史文化的多元性的终结。相反,现代化加强了那些文化,并减弱了西方的相对权力。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变得更加现代化和更少西方化。”[6](P71)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文化的现代化是没有止境的,从纵向看,它上承历史,下继未来,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进步的过程;从横向看,它内守自身精华,外融他家营养,呈现一种日益丰富、提升的态势。同时,每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也与经济全球化同步,不断向外辐射、扩充着自身的影响,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据着一席之地。
思想战线昆明98~101G0文化研究赵伯乐20022002文化现代化特指狭义文化意义上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上层建筑和精神领域内,是与经济现代化并列的一个范畴。文化的现代化指其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极为丰富并表现出创新的震撼力;在道德伦理层面体现出人类理性的高度发展水平,代表人类最优秀、最美好的感情和心理取向;在观念形态上,是合理性、现实性与前瞻性的结合。从它的历史和趋势看,文化现代化具有目标上的模糊性、方式上的继承性、性质上的适应性和表现形式上的多元性四个特征。文化现代化/涵义/特征/cultural modernization/implication/characteristics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Impl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Modernization Zhao Bole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Yunnan 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091,ChinaCultural modernization as a term used in this paper refers,in a narrow sense,to the updating of what belongs to the superstructure and spiritual field of a culture,and as such it is in juxtaposition with economic modernization.More specifically,the modernization of a culture means that both in its form and content this culture shows a great richness and a stunning newness,that it features a highly rationalized moral and ethical system which embodiesthe best of mankind's feelings and pursuits,and that in ideology it is characterized by a combination of rationality,reality and far-sightedness.Viewedhistorically,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featured by a fuzziness in its objectives,a hereditariness in its approaches,an adaptability in its nature and aplurality in its way of expression.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云南 昆明,650091 赵伯乐(1952—),男,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世界历史、宗教文化研究。 作者:思想战线昆明98~101G0文化研究赵伯乐20022002文化现代化特指狭义文化意义上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上层建筑和精神领域内,是与经济现代化并列的一个范畴。文化的现代化指其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极为丰富并表现出创新的震撼力;在道德伦理层面体现出人类理性的高度发展水平,代表人类最优秀、最美好的感情和心理取向;在观念形态上,是合理性、现实性与前瞻性的结合。从它的历史和趋势看,文化现代化具有目标上的模糊性、方式上的继承性、性质上的适应性和表现形式上的多元性四个特征。文化现代化/涵义/特征/cultural modernization/implication/characteristics
网载 2013-09-10 20: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