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第參章 蒋经国晚年的国内情势
蒋经国在蒋中正过世之後,接掌中国国民党主席,并在严家淦继任总统之 後,被任命继续担任行政院院长。蒋经国担任行政院长後到担任总统时,实施一 連串的政治改革,这些施政在国内受到政治、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本章 试图从台湾当时面对的情势以及国民党内、社会等面向观察蒋经国如何因应变化 至他的施政。 第一节 社会与经济狀况
一、经济上的困难与开拓 (一)台湾经济的发展
台湾在韩战爆发後获得喘息的机会。国民党政权了解到,对於中国共产党拥 有人數數倍於国军的军队,台湾必须发展经济以支撑军事力量,并且获得台湾省 籍人民(以下使用俗称的“本省人"以及相对的“外省人"称呼)的支持。丹尼‧ 羅伊(Denny Roy)在《台湾政治史》一书中提到台湾经济的发展得力於兩大政 治基础:「第一,政府减少阻扰教育与企业发展的障碍,释放台湾经济潜力,开 启更高层次的社会经济动员,为个别家庭提供向上的契机。第二,政府的行政引 导。」同时,「国外援助对台湾战後经济也是个具有意义的因素。……某些台湾 最成功的经济政策是植基於,接受西方教育的中国年轻世代将外国人的好建议配 合当地条件而修整成的。」1
台湾经济发展首先进行土地改革。「中国农村復兴聯合会」(简称农復会)规 划台湾土地改革计画,陈诚推动的动机在於削弱共产主义的潜在支持力量。土地 改革的三个步骤是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政策。原本理应大力反对 的地主们,因为国民党政权先前在二二八事件後的强力镇压而噤声不语,并且使 土地改革顺利进行。另外,台湾的经济也在美国每年提供一亿美元的非军事援助 2
与国民党的刻意发展之下稳健成长。政府推动经济提出的方针是「以农业培养
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若林正丈分析:
(一)藉由放出四大公营事业,将地主的土地资本转成产业资本,这是民 间资本确实发展的一个出发点;(二)改革的结果,透过「肥料换谷制」 (用国家独占生产和进口的化学肥料,跟米谷实物作不等价交换)等方法 排除地主,国家直接(不经过市场)掌握农民的生产剩余,以供养庞大的
党国体制要员(实施对「军公教人员」的米谷配给制);同时,透过低米 价政策等措施,使农业资本可能移向工业资本;(三)因改革而使获得土 地之农民提高生产意愿,同时配合利用美援推动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 性,使农村有过剩勞动力,以此累积未來丰富且廉价的产业勞动力(这是 台湾最优位的生产要素)。[1]
台湾农业生产在 1952 年來到战前的最高水准,并且土地改革、币制改革也 在这一年完成,台湾经济脱離混亂,开始稳定发展。同时,政府开始了第一个「四 年经济建设计画」,并且在完成第一个计画後,继续推动連续的经济建设计画, 每四年为一期,以计画方式配合公、私资本及美援,发展台湾经济。而被国家控 制的农业盈余,则被投入发展勞动密集性工业,以用來作为进口替代的产品。以 政策口号來說,是「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
1961 至 1971 年,政府以「以贸易促进成长,以成长拓展贸易」做为政策, 奖勵投资,发展对外出口,将市场由国内发展至国外。配合实施对工业投资的租 税减免,设立加工出口区,引进外资并对外销产品实行退税。劉进庆教授更指出 1964 年为台湾经济第二个转折年,依据是:
(1)台湾经济成长率从一九六四年开始进入兩位數字高增长,工业产值 首次超过农业产值;(2)一九六四年台湾的贸易收支第一次出现顺差,进 口贸易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第一次超过五○%;(3)台湾当局六○年 代初实行引进外资、面向出口的开放经济政策,到一九六四年开始产生效 果。台湾经济从此发生了由以内部循环为主导转向以外部循环为主导的结 构性的、质的转折。[2]
表 2-1 蒋经国担任行政院长後台湾经济成长率逐年统计表
年份 |
期中人口(人) |
经济成长率(%) |
1970 年 |
14,565,000 |
11.37 |
1971 年 |
14,865,000 |
12.90 |
1972 年 |
15,142,000 |
13.32 |
1973 年 |
15,427,000 |
12.83 |
1974 年 |
15,709,000 |
1.16 |
1975 年 |
16,001,000 |
4.93 |
1976 年 |
16,329,000 |
13.86 |
1977 年 |
16,661,000 |
10.19 |
1978 年 |
16,974,000 |
13.59 |
1979 年 |
17,308,000 |
8.17 |
1980 年 |
17,642,000 |
7.30 |
1981 年 |
17,970,000 |
6.16 |
1982 年 |
18,297,000 |
3.55 |
1983 年 |
18,596,000 |
8.45 |
1984 年 |
18,873,000 |
10.60 |
1985 年 |
19,136,000 |
4.95 |
1986 年 |
19,357,000 |
11.64 |
1987 年 |
19,564,000 |
12.74 |
1988 年 |
19,788,000 |
7.84 |
资料來源:中华民国行政院主计处中华民国统计资讯网
资料网址: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511171894671.xls
1979 年至蒋经国逝世这段时间,政府主要政策是「加速经济升级,积极发 展策略性工业」。制订〈促进产业升级条例〉,由政府研发高科技後转由民间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并规划设立了新竹科学园区,发展高科技产业,将勞力密集性工 业转向为技术密集性工业。
(二)蒋经国面对的经济问题
1.农业部分
(1)农作物增长率停滞。台湾农业生产年增率,在 1971 年之後产生了停滞 的现象,1971 年的年增率为 0.5%。[3] (2)农民家庭所得降低。农产品价格偏低,造成农民家庭所得降低。农家 所得占非农家所得的比例,由 1966 年的 69.7%,降低到 1970 年的 60.15%。
2.工业部分
(1)基本设施落後
台湾资源不足,许多工业原料诸如石化工业所需原油、钢铁工业所需原铁,
都需依赖进口,而经济的发长亦促使产业必须自国外进口更多的原料。例如钢铁 在 1967 年进口总值为 0.74 亿美元,至 1974 年增加为进口总值达 6.29 亿美元。
(3)电力不足
台湾工业用电量占总用电量的 80%以上,在七○年代初期已经有輪流限电 的情形,影响工业的发展。水力发电受到雨季变化的影响,火力发电则受限於能 源必须进口,因此受限油价与媒价波动而影响供电。
3.石油危机
1973 年 10 月 6 日,爆发了第四次以阿战争,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家组织(Arab
国际油价上涨,造成运输成本增加,工业成本上升,也使得全球物价上涨,
(2)外销市场收缩。
(三)解决问题与规划未來
1.农业
2.十项建设
十项建设实施的同时,正好是石油危机造成物价上涨,民间投资意愿低落的
时期,蒋经国不但没有停止兴建十大建设,反而继续推动,投入的大量公共投资, 刺激了经济的復苏(參見表 2-2),创造就业机会外(參見表 2-3),亦完成了许 多经济基础设施的更新与兴建。而当时有许多的国际观察家认为台湾没有办法完 成这个计画,他說:「今天不做,明天将会懊悔。」[10]对於十大建设造成的影响, 劉宜良写道:「事实证明,没有当年的远見和魄力,後期经济的起飞,和工业产 品结构的升级,那就是缘木求鱼。」[11]不过,当时担任财政部长的李国鼎认为, 蒋经国内阁是一个「大有为的政府」,却不愿意「大有为的收税」,只能落得「好 大喜功」的称号。[12]因此十项建设的推行是在事先没有足够经费下完成的。
表 2-2 十项建设投资对加速经济成长之贡献
(单位:%)
年别 |
十项建设投资 占全国投资之百分比 |
实现之经济成长率 |
由十项建设所达成之 经济成长率 |
1973 |
4.5 |
11.9 |
0.6 |
1974 |
4.5 |
0.6 |
0.03 |
1975 |
19.3 |
2.4 |
0.5 |
1976 |
19.6 |
11.5 |
2.6 |
1977 |
13.1 |
8.5 |
1.3 |
1978 |
8.1 |
12.8 |
1.2 |
资料來源: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十项重要建设评估》,页 5。
表 2-3 十项建设对创造就业机会之贡献
单位:人
职业别 |
共需人力 (1) |
原已雇用之人力 (2) |
净增加之人力 (3)=(1)-(2) |
工程师 |
5,021 |
1,224 |
3,797 |
技术员 |
4,140 |
1,092 |
3,048 |
領班及监工 |
2,364 |
304 |
2,060 |
技工 |
60,450 |
5,076 |
55,374 |
普通工 |
81,800 |
— |
81,800 |
合计 |
153,775 |
7,696 |
146,079 |
资料來源: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十项重要建设评估》,页 6。
3.因应石油危机
蒋经国在 1974 年 1 月 27 日颁布了〈稳定当前经济措施方案〉,以因应石油 危机带來的物价上扬和通货膨胀等问题。方案依据:(1)必须巩固经济发展之基 础;(2)必须保持国家财政之健全;(3)必须照顾大众生活之利益;(4)必须增 进军公教人员之福利等四项原则,分兩方面处理。解决能源短缺方面:限制石油 供应,以及限制用电量。财政金融方面:从积极方面充裕财政以支援发展,消极 方面防止通货膨胀以协助稳定。[13]
4.工业升级
政府在 1980 年为了配合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实施了「十年经济建设计 画」,其中为了因应我国勞力密集性工业因为工资上扬而渐渐失去竞争力的事 实,而将工业升级列为重要项目。实际作法包含了改善工业结构、加强人力发展、 加强技术发展、加强财力支援及扩大民间參与等五项。[14]主要是希望将我国工业 由勞力密集性升级至资本及技术密集性工业。
在这样的目标下,政府在 1973 年 7 月 1 日成立了工业技术研究院,将经济 部底下的聯合工业研究所、矿业研究所聯合起來改组为财团法人,可以自由选择 仪器设备以及聘请优秀人才。工业技术研究院成立後,投入资金及人力开发积体 电路,藉由积体电路引导电子业发展,促使工业升级。
而蒋经国在 1978 年 12 月 30 日及 1982 年 2 月 8 日召开了兩次的全国科学技
术会议,蒋经国在第一次会议上提到召开会议的原因: 全国上下都已经确认,我们的经济结构正在迅速转变之中,工业的脱胎换 骨,更是当务之急。我们不但已投资於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要更加速、 加强技术密集工业在国内向下紮根、向上成长。因此,技术的引进、应用、 发展和创新,是最高优先的课题,而整套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体系的建立和 充实,更是我们不可或忘的重点任务。[15]
蒋经国的经济措施,促使台湾的经济持续发展,这得力於经济计画的规划与
实施。蒋经国对於经济建设计画有这样的說法:
我们的计划性的自由经济,才能符合国民的利益。 所谓「计划性的自由经济」,自由,在保障每一个人的私有财产及其应得 的利益。计划,则在使国民更富、国家更强,兩者非但没有冲突,并且把 不协调的、有浪费的人力与财力,做更适当的运用。[18]
我们今天民生建设和国民经济的指标──均富,就是要於富中求均,於均 中求富,均和富没有先後,而必须同时并举。所以我们要以各种平易的、 合理的经济手段,求国家资源的有效发达运用,求每个人的才能的充分发 挥,求偏远地带的优先开发,求低收入者的所得提高,求奢侈糜爛风气的 自我压制,这种理性的扩充和物慾的分限,就是『建设之首要在民生』的 首要作为。自由基地社会贫富的所得级距,最高百分之二十与最低百分之 二十之间,二十年來,已由十五与一之比,缩短到了四、四与一之比,循 此渐进,一定会走上民生主义的盛轨,那亦就是一个最安全、最乾净、最 健康和最发奋的社会的來臨。[20] 二、台湾地区的社会变迁
自国民党政府來台之後,社会逐渐变迁,以下根据《中华民国史‧社会志(初 稿)》[21]一书的内容制作表格以显示变化。
表 2-4 台澎地区 1946 至 1991 年人口數
年代 |
人口數 |
1946 年 |
6,090,860 |
1949 年 |
7,396,931 |
1951 年 |
7,869,247 |
1961 年 |
11,149,139 |
1971 年 |
14,994,823 |
1981 年 |
18,135,508 |
1991 年 |
20,556,842 |
资料來源:《中华民国史社会志(初稿)》上册,第一章:人口,页 79-80。
表 2-5 战後人口教育程度及不識字率与学龄儿童就学率统计表
单位(%)
年份 |
大专以上 |
高中及高职 |
国小及国中初中 |
其他 |
不識字 |
学龄儿童就学率 |
1951 年 |
1.06 |
2.47 |
37.75 |
3.82 |
34.62 |
81.50 |
1961 年 |
1.55 |
3.81 |
49.99 |
3.35 |
20.48 |
96.00 |
1972 年 |
3.79 |
9.01 |
56.37 |
2.81 |
11.39 |
90.72 |
1982 年 |
7.29 |
16.48 |
52.91 |
2.05 |
8.34 |
95.89 |
1992 年 |
11.76 |
24.23 |
48.12 |
0.98 |
5.56 |
96.96 |
资料來源:《中华民国史社会志(初稿)》上册,第一章:人口,页 115。 說明:1.教育程度其他一项,系指私塾或自学(自修)者。
2.学龄儿童指 6 至 14 岁儿童。
3.不識字率中之人口數,不包含学龄儿童人口數。
从表 2-4 及表 2-5 可以看得出來,随着台湾情势的稳定,人口數也稳定的上 升。同时因为教育政策的推展与规划,台湾地区的民众教育程度也逐渐提高,不 識字率降低,让国民知識水平的提升提供产业经济升级的动力。
表 2-6 1951 至 1992 年台澎地区人口职业组合比率演变表
(单位:%)
年份 |
农渔畜牧林业 |
矿及砂石业 |
工业 |
商业 |
交通运输业 |
服务业 |
金融保险业 |
其他 |
1951 年 |
62.0 |
1.2 |
7.2 |
8.7 |
2.0 |
12.2 |
— |
6.7 |
1961 年 |
55.8 |
1.1 |
10.2 |
9.0 |
3.0 |
13.3 |
— |
7.8 |
1972 年 |
40.0 |
1.1 |
18.7 |
8.2 |
3.8 |
26.9 |
1.3 |
0.1 |
1982 年 |
27.2 |
0.6 |
30.6 |
12.3 |
4.9 |
22.3 |
2.1 |
0.0 |
1992 年 |
20.2 |
0.2 |
35.3 |
16.2 |
4.4 |
20.0 |
3.7 |
0.0 |
资料來源:《中华民国史社会志(初稿)》上册,第一章:人口,页 118-119。
表 2-7 台湾地区就业人口行业比
(单位:%)
年份 |
农 |
工 |
商 |
1951 年 |
56.7 |
16.3 |
27.0 |
1956 年 |
53.2 |
18.3 |
28.5 |
1961 年 |
49.8 |
20.9 |
29.3 |
1966 年 |
45.0 |
22.6 |
32.4 |
1971 年 |
35.1 |
29.9 |
35.0 |
1976 年 |
29.0 |
36.4 |
34.6 |
1981 年 |
18.8 |
42.2 |
39.0 |
1986 年 |
17.0 |
41.5 |
41.5 |
1991 年 |
12.9 |
40.1 |
46.9 |
资料來源:《中华民国史社会志(初稿)》上册,第六章:社会阶层与流动,页 508。
表 2-6 与表 2-7,显示台湾地区的职业结构,随着政府推动工业化发展,逐 渐由农业转移至工业,提供工业所需的人力与资金。而第三類型产业的商业与服 务业亦在 1980 年代後期超越农业与工业,成为台湾产业经济的主力,显示台湾 已经迈向已开发国家之列。而土地改革後消失的地主阶级,不是转向都市的工商 业者便是没落,农村多余人力转向都市的工商业後,使得社会阶层产生流动与变 化。工业化带來了大量的勞工阶级,企业的干部、技术人员亦随之增加,再加上 为數众多的中小企业主与军公教人员,遂组成逐渐扩大的中产阶级,成为蒋经国 主政时期的改革力量。
表 2-8 1951 年至 1991 年平均每人所得
(单位:元)
年别 |
新台币 |
美元 |
1951 年 |
1,407 |
137 |
1956 年 |
3,296 |
133 |
1961 年 |
5,666 |
142 |
1966 年 |
8,848 |
221 |
1971 年 |
16,407 |
410 |
1976 年 |
39,559 |
1,041 |
1981 年 |
89,868 |
2,443 |
1986 年 |
137,992 |
3,646 |
1991 年 |
219,637 |
8,189 |
资料來源:中华民国行政院主计处中华民国统计资讯网
资料网址: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511171894671.xls
表 2-8 则显示台湾平均每人所得由 1951 年的 137 美元,提升到 1976 年的突 破一千美元,此後更是一路上升,显示台湾地区的人民平均生活水平已由贫穷逐 渐脱離,人民基本生活水平逐渐上升。同样地,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台湾地区 也显现出都市化的的现象,表 2-9 可以显示在台湾地区的都市化情形,人口向都 市集中,满足都市人力的需求。
表 2-9 台湾地区人口五万以上及人口兩万以上市镇人口 占总人口數比例演变表
年份 |
五万以上市镇人口數占总人口比例(%) |
兩万以上市镇人口數占总人口比例(%) |
1956 年 |
31.14 |
54.34 |
1961 年 |
40.00 |
57.35 |
1971 年 |
52.89 |
61.87 |
1981 年 |
60.39 |
66.53 |
1991 年 |
63.54 |
68.73 |
资料來源:《中华民国史社会志(初稿)》上册,第五章:都市与农村,页 331。
表 2-10 台湾地区全国性人民团体數及个人会员數
年份 |
团体數 |
十年增加率 |
个人会员數 |
十年增加率 |
1951 年 |
94 |
|
25,946 |
|
1961 年 |
262 |
279% |
253,638 |
978% |
1971 年 |
533 |
203% |
327,165 |
129% |
1981 年 |
901 |
169% |
1,067,320 |
326% |
资料來源:《中华民国史社会志(初稿)》上册,第七章:人民团体,页 691。
表 2-11 台湾地区政党依成立年份统计
成立年份 |
數量 |
成立年份 |
數量 |
成立年份 |
數量 |
成立年份 |
數量 |
1949 年以前 |
7 |
1983 年 |
1 |
1989 年 |
22 |
1994 年 |
1 |
1953 年 |
1 |
1984 年 |
1 |
1990 年 |
17 |
1995 年 |
1 |
1960 年 |
1 |
1986 年 |
1 |
1991 年 |
8 |
不详 |
1 |
1978 年 |
1 |
1987 年 |
7 |
1992 年 |
4 |
|
|
1979 年 |
1 |
1988 年 |
6 |
1993 年 |
2 |
合计 |
83 |
资料來源:《中华民国史社会志(初稿)》上册,第七章:人民团体,页 759。
[1] 若林正丈着,洪金珠、许佩贤译,《台湾──分裂国家与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4), 页 112。
[2] 劉进庆,〈台湾的经济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收入《南北经济关系的现行结构》一书的第五章, 日本评論社,1983 年 7 月版。转引自段承璞等着,《台湾战後经济》(台北:人间出版社,1999.2), 页 108,注 1。
[3] 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编印,《Taiwan Statistixal Data Book》,1985 年,页 62。
[4] 茅家琦,《蒋经国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变》,页 350。
[5] 茅家琦,《蒋经国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变》,页 350。
[6] 胡兴梅,〈中华民国在台湾地区的政治发展(民国三十八年至八十二年)〉,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 义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页 190-192。
[7] 〈蒋院长行政工作口头报告〉,《中央日报》,中华民国 62 年 11 月 29 日,版 5。
[8] 杜麗英,〈李国鼎与台湾产业经济〉,桃园:国立中央大学歷史研究所硕士論文,2007,页 74。
[9] 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十项重要建设评估》(台北: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1979.11),各 项计划总计得出。
[10] 蒋经国於 1974 年 3 月 5 日在立法院答覆立委胡钝俞的质询。《聯合报》(台北)中华民国 63 年 3 月 6 日,版 1。
[11] 劉宜良,《蒋经国传》,页 450。
[12] 康綠岛着,《李国鼎口述歷史:话說台湾经济》(台北:卓越文化,1993),页 216-217。
[13] 《聯合报》,中华民国 63 年 1 月 27 日,版 3。
[14] 胡兴梅,〈中华民国在台湾地区的政治发展(民国三十八年至八十二年)〉,页 193。
[15] 蒋经国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辑,《蒋经国先生全集》,第十一册,页 437。
[16] 茅家琦,《蒋经国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变》,页 371。新竹科学园区於 1980 年 12 月 15 日正式 开幕,由蒋经国亲自主持。見《聯合报》,中华民国 69 年 12 月 15 日,版 1。
[17] 《经济日报》(台北),中华民国 71 年 2 月 12 日,版 1。
[18] 蒋经国 1975 年 3 月 24 日在全国经济会议时所說。蒋经国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编辑,《蒋经国 先生全集》,第十册,页 218。
[19] 行政院长蒋经国对行政院经济设计委员会所說。《聯合报》,中华民国 62 年 8 月 16 日,版 1。
[20] 《聯合报》,中华民国 65 年 11 月 14 日,版 3。
[21] 国史馆中华民国史社会志编纂委员汇编,《中华民国史社会志(初稿)》(台北:国史馆,1998)。
葉集凯 2013-08-28 15:58:2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