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晚年政治改革的背景 第壹章 绪論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壹章  绪論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司马光的《资治通监》中,将歷代君主依才能分为五种類别:创业、守成、

陵夷、中兴、亂亡。[1]中华民国建立後,領导者不再是世袭的君主;但是对於領 导者的才能,我们仍可以司马光的标准來检视。蒋经国的晚年,在政治上进行了 一連串的改革,对中华民国往後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本論文将从蒋经国 个人的特质着手,并从当时的时空环境了解他改革的背景。

 

中华民国政府在 1987 年 7 月 14 日,宣布将於隔日(7 月 15 日)零时起, 解除实施近四十年的戒严令。[2]并在当年宣布自 1988 年 1 月 1 日起,报纸限证(限 制在二十九家)、限张(每份三大张)的束缚解除,[3][4]同时也开放民众登记政治团 体。4台湾自此走上了新的道路。

 

这一切的成果不是一蹴可几的。其中最重要的靈魂人物就是蒋经国。蒋经国 自 1972 年 5 月 27 日接任行政院长;於 1978 年 5 月 20 日担任中华民国第六任总 统,直到 1988 年 1 月 13 日因心脏衰竭病逝於第七任总统任期内为止,蒋经国主 导了台湾整体的发展。台湾走向政治转型,进行一連串的改革,都与蒋经国的意 志有关。在身份上,蒋经国在 1972 年时虽然只是行政院长,但是当时的总统蒋 中正因为身体因素已经不大处理国事,而副总统严家淦深知蒋中正欲培养蒋经国 为接班人的用意,因此国政均由蒋经国处理。1975 年 4 月 5 日蒋中正病殁後, 严家淦虽然依照宪法继任总统,可是在 4 月 28 日,国民党选出蒋经国担任国民 党主席,仍兼任行政院长。身为党国体制下执政党的主席,至此,蒋经国成为台 湾的实际掌权者,严家淦仅是挂名总统而已。[5]蒋经国在这段时间掌握台湾政治 实权,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來推动,又受到他的哪些思想影响,而他又做了哪些 改革,这些都是論者想要去探讨的。

 

在蒋经国主政的这段时间,在国际环境上,民主化的风潮冲击着全球,(学

者称之为第三波),[6]未实施民主体制的国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对象。而在台、 美、中的关系上,美国与中共陸续发布三大公报,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台、美 间的正式外交关系结束,台湾前途未卜。而在国内环境,由於受到石油危机冲击, 国内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行政上政府效率不彰;社会上则是党外反对力量崛起。 国民党内也因决策结构问题,显得心态保守。兩岸关系上,中共即使由「武力解 放台湾」转变成为「和平统一」,但是仍然不放弃以武力解决兩岸问题的底线, 因此兩岸尚不能解除敌对狀态。

 

在这一連串的危机与压力下,蒋经国在行政院长期间进行了诸如行政革新、

十大建设等政治、经济、社会等层面的改革与建设。担任第六任总统时,更积极 推动四项改革:民主化、政府开始本土化、维持经济繁荣、向中国大陸开放。[7]但 是蒋经国并没有以急进的方式去推动这些改革,而是采取温和、稳健的方式慢慢 來推动。因为蒋经国认为必须先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政治安定的环境,才能够以 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台湾的民主化。[8][9]而政府开始本土化 [10],则是为了加强在台湾 的统治基础,并且因应已产生变化的政治环境。[11] 而 1987 年 7 月 15 日的解除 戒严是蒋经国晚年政治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项。政党政治因为有了规则而产生雏 形,媒体自由的解放也为资讯不受限地快速流通提供基础;这些都是迈向民主的 重要凭藉。[12]

 

国民党來台後,所建立起的威权体制可称之为「权威性的政党体系」或「现

代威权体制」。此体制是由党的領袖掌控党机器的权柄,再分别控制民间社会、 政治社会、统治社会,由於只有一个党,所以是一党威权体制,党像伞柄一样, 控制三个像伞骨的社会。统治者仅需掌握党,便可控制社会。胡佛教授称之为『现 代威权政治的伞狀理論』(The umbrella theory of modern authoritarianism)。[13]蒋 经国於国民党來台後,在蒋中正刻意培养下,逐渐掌握了党、政、军、团、特等 机构。等到蒋中正因身体因素逐渐退出台前,蒋经国变成主角,透过政党控制整 个社会,蒋经国必须面对的是來自社会各方面的不满压力。蒋经国的任何措施都 影响着台湾的发展,因此本論文第一部份即聚焦蒋经国,透过了解他的政治歷練 与政治思想,去找出蒋经国进行政治改革的动机。这是本論文的第一个目的。

 

蒋经国主政期间,国内外环境有着各种不同的因素影响着蒋经国,许多学术 論文均已提出見解,但多以政治理論为解释型模 [14],再去寻找符合的要素,与歷 史学研究不同。本論文的第二个目的即是试图从文献资料中,找出影响蒋经国做 出政治改革的背景有哪些,并加以深入分析,为何造成影响。

 

蒋经国的政治改革措施,以自由化、民主化作为他晚年改革措施的目标。为 了实施自由化与民主化,蒋经国按部就班地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做了一番 改革,以便未來走向民主自由的道路。本論文的第三个目的即试图探讨蒋经国的 政治改革措施,以便了解台湾在他晚年的转变。

    

二、研究范围与时间断限

    本論文以蒋经国晚年的政治改革作为主题,以蒋经国个人求学经验与政治歷 練、党外反对运动、台美关系、兩岸关系作为背景主轴。因此研究范围部分以 1975 年接任国民党主席,开始进行的一連串政治改革措施之背景作为主要研究 范围。

       蒋经国推动中央级民意代表增补选的决定,让反对国民党的人士有了发挥的 舞台。透过选举,党外运动的活跃份子进入中央级民意代表机构,监督国民党政 府的施政,同时得以增加党外人士的知名度。而选举的过程中,蒋经国逐渐将限 制范围缩小,党外人士的言論与理念得以更为广泛的宣传,也为党外运动扩大了 基础。党外运动逐渐组织化,最终得以突破戒严令的限制,成立民主进步党。 这段时间的亚太情势,台、美关系 [15]在中共、苏聯矛盾之後开始走下坡。冷 战时期的军备竞赛,已使美国渐感吃力,因此当中共与苏聯交惡,美国便提出了 反苏不反[中]共的新政策。在此情形下,中美发布三大公报,台、美结束正式 外交关系,但交流则另以美国在台协会与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的方式处理。[16]并 且以美国国内法的形式,制订〈台湾关系法〉,让台湾与美国仍能维持实质的同 盟关系。

 

而兩岸关系的发展,台湾方面自国民党來台,歷经四个时期:军事反攻大陸 时期;政治作战反攻大陸时期;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时期;国家统一纲領时期。[17]不过国民党的军事行动,在 1954 年签订中美防御条约之後便受制於美方态度, 因此反攻大陸的政策变成了政治意涵。1967 年元旦文告中,蒋中正明白指出解 决中国问题是政治重於军事。该年国庆时进一步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三 分敌前、七分敌後」的大陸战略。到了 1981 年,为了因应中共提出的统战攻势, 国民党於 3 月 29 日的第十二次全代会通过了「贯彻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案」,积 极对中国大陸采取政治攻势。[18]而大陸方面因为本身内部斗争与运动的结果,对 中华民国政府的政策从血洗台湾、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再歷经三通、四 流、六不,葉九条、邓六条,到最後的一国兩制。[19]虽然从武力犯台改变至一国 兩制,但是不排除以武力解决兩岸问题,却是一贯立场。

 

      劉少康办公室可說是这种情形下的产物。陶涵的《蒋经国传》提到,蒋经国 在 1979 年 1 月 29 日,在国民党中常会提议成立一个高阶小组,研议反制中国共 产党政治攻势的战略与战术。会後他召見王昇,由王昇領导这项任务的特殊单 位,发动对大陸的统战攻势,目标是在中国境内制造以台湾经验统一中国的力 量。[20]但是因为王昇进行的秘密行动伤害台湾的国际形象,加上王昇本人被视为 蒋经国的接班人而受邀访美,造成蒋经国对其起了戒心,而在访美回來後先调 职,後來乾脆派赴巴拉圭担任大使。劉少康办公室的任务则转派国安局。蒋经国 也在党内将妨碍改革的人事布局做出调整,以加速改革的推动。 蒋经国主政期间,经济发展系透过计画性自由经济的方式來规划发展。它是

自由与计画的调和,西方学者称之为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或者二重经济

(Dual Economy)。目的在导引社会经济发展,防止所得集中趋势的成长,达成社 会均富的理想。[21]经济发展带动了社会中产阶级的崛起,扩大了政治參与。[22]他 们造成了国家前所未有的改革压力,要求在政治上拥有更广阔的空间。[23]这样的 要求,促成控制权力松动,与开启自由化改革。

 

研究范围即以此时期为基础,对蒋经国的政治改革背景作研究分析。

 

时间断限则自 1975 年蒋经国担任国民党主席开始,至 1988 年蒋经国病逝为 止。因为本論文以蒋经国进行政治改革的背景为重点,因此研究的时间断限即定 於 1975 年至 1988 年。

 

三、研究回顾

    依据本文的题目,与之相关的学术研究可分为兩類。一是就蒋经国的个人特 质去分析他推动的政治改革。另一類则以时间为断限,研究该段时期的政治发展 与民主转型。

 

第一類有兩篇。一是陈世岳的的〈政治領袖与政治转型:蒋经国与台湾政治 转型〉。[24]本篇論文除第一章绪論与第八章结論外,第二章首先探讨蒋经国的个 人特质,从政治思想等层面切入。第三章分析蒋经国主政时的政治环境。第四章 为蒋经国与本土化,探讨政策的推行与检讨。第四章为蒋经国与自由化,探讨开 放组党与解除戒严。第五章为蒋经国与政治參与,探讨选举与国会的充实。第七 章为蒋经国与兩岸解冻,探讨兩岸关系与开放探亲。本文以政治領导分析蒋经国 在台湾民主转型的角色,并从中分析蒋经国政治領导起的作用。

 

二是杨福如的〈蒋经国先生改革开放思想与影响之研究(1972~1988)〉。[25]本 篇論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論。第二章讨論蒋经国改革开放思想的形成内涵与实 践。第三章将蒋经国主政下的台湾分为主政初期(1972-1978)、主政全盛期 (1979-1984)、主政晚期(1985-1988)这三个时期。第四章至第七章分别探讨 蒋经国改革开放思想对台湾政治、台湾经济、台湾社会发展、兩岸关系发展的影 响。第八章结論综合分析此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兩岸的发展经过与成果。最 後提供建议给政府作施政參考:政治民主稳定与国家安全至上并重、政治经济上 的互动原则、政治与经济革新策略、改善兩岸关系以确保台湾和平繁荣等四点。

 

第二類有四篇。一是羅俐雯的〈台湾民主转型(1980~2000 年)之研究-以 Samuel P. Huntington的理論作验证〉。[26]本篇論文题目直接指出作者以杭廷顿的理 論研究台湾的民主转型,探讨台湾政治发展经验系符合变革(transformation)、 置换(replacement)、移转(transplacement)三种民主转型類型中的何种類型。 第一章绪論提出理論并建立分析架构。第二章起,将政治发展歷程分为民主沈寂 期(1950~60 年代);民主准备期—蒋经国执政前期(1975~1985 年);民主起飞 期—蒋经国执政後期(1986~1987 年);民主奠定期—李登辉执政时代(1986~2000 年)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除了分析政经情势外,重点在於利用杭廷顿的理論,观 察执政党与在野势力兩者的相对重要性,來判别民主转型的類型。因此结論指出 台湾民主在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可以說是接近於杭廷顿所說的变革模型,即一个 国家走向民主转型乃是由於执政党带領改革而來,是一种由上而下的转型。

 

第二篇是胡兴梅的〈中华民国在台湾地区的政治发展(民国三十八年至八十 二年)〉。[27]本篇論文讨論自国民党政权來台到民国八十二年间,台湾政治的发展 歷程,并讨論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希望透过对此一「台湾经验」的研究,提供 事实证据,让世界上其他新兴国家,可资借镜的政治发展模式。本文共计六章。 与本論文相关者在第四章与第五章。第四章的时间断限为民国六十一年至民国七 十五年,以蒋经国担任行政院长为开始,到解除戒严前一年为止,作者称此一时 期为「转型时期」。首节分析国内外环境的转变。第二节探讨此时期国内政治体 制的调整,从选举、法规变迁与反对运动來看政府的反应。第三节探讨此时期经 济、社会与政治的转变。第五章的时间断限为民国七十六年至八十二年,即以解 除戒严该年为始,此时期作者称之为「解严以後时期」。由於此时期横跨蒋经国 与李登辉兩人主政期间,因此作者於分析时会将兩者分开讨論。首节探讨国内外 环境的转变,国际上推动实质外交与弹性外交,拓展因中共打压而日益缩小的国 际空间。国内环境则探讨解除戒严与终止动员戡亂时期为主。再來讨論与中国大 陸的互动交流。第二节探讨解严後的法制变革,以及党、报禁的解除,还有李登 辉时期的增修宪法与终止动员戡亂时期。第三节探讨解严後的政治參与,讨論经 济社会的转变、政党政治的形成与国家认同危机。第六章结論,将民国三十八年 至八十二年间政治政治发展特色归纳出來,并证明三民主义作为台湾政经发展的 准则,造就了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新兴国家借镜。

 

第三篇是曹祥炎的〈经国先生主政期间的政治经济分析(一九七二~一九八 八)〉。[28]本篇論文与本論文的时间断限相同,作者探讨蒋经国主政期间,如何因 应国内外环境改变的因素,带領国人走向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的境界。第一、 二章探讨蒋经国主政前的国际政经情势。第三、四章探讨主政时期,国际间的政 经情势如何影响我国。以及国内政经情势的变化。国际政治环境主要有美国与中 共加强交流,进而建立外交关系,对我国的冲击,以及中共对我国不断进行以武 力为後盾的和平统战。国内政治环境则为民间活力渐增,中产阶级增加,对政治 參与的热衷,促成反对势力的兴起。第五、六章则探讨蒋经国对於国内外政经情 势,如何做出因应。蒋经国的政治改革,作者分为三个方面來探讨:政治整合、 解除戒严、大陸政策。最後是结論,提出四点发现:成长稳定并重、政治民主与 国家安全并重、混合型的改革策略与政治安定与经济繁荣的互动原则。

 

第四篇是颜志荣的〈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经验(1972-1983)〉。[29][30]本篇論文因 写作於民国七十五年,因此时间断限与本論文划契合处仅转型前期。本文第一章 分析政治发展的外环境因素,分为对出聯合国、台美关系与中共的统战三部分。 第二章探讨内环境因素,分为社会动员发展程度,政治參与的扩展兩部分。第三 章探讨政治体系的功能发展,锁定在选举的參与、选罢法的制订与国民党的提名 政策。第四章探讨理性抉择的政治文化取向。第五章则为最高領导者的領导。最 後结論以政治发展运作界說,去测定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程度。再加上其他学者 对政治发展的見解作为补充。

 

以上几篇研究成果,均属於政治学研究的領域,不論是以領导人的領导性格 作分析,或者以政治发展理論模型为出发点,均配合观察当时发生的史实,以找 出符合其目的所需要的因素。这与歷史学不预设立场,寻找所有相关史实,加以 归纳分析的方式不同。因此,即使已有相关学术論文的出现,但是在新出现的歷 史材料与不同的研究途径之下,仍可获得与政治学研究方式不同的呈现效果。

 

 

 

 

 

四、研究方法与史料

研究方法   本文系探讨蒋经国主政时期,由蒋经国主导进行的政治改革。因此必须在蒋 经国的政治歷練与人格特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国内外环境因素及重要措施做重点 回顾,因此采用歷史研究法加以分析。

 

歷史研究法是指:对歷史文献的收集、整理,进行外部考证、内部考证。外 部考证决定了文献的真实性(authenticity),主要是确认证据的可信度,特别重视 原作者和产生的时间。内部考证决定文献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它的可信度

(credibility),包括文献中是否有自相矛盾之处,在情理上完全违背事实的陈述, 以及文献写作的思想和结构;包括:(1)作者报导的能力;(2)写作时间和观察时 间的事件之相关性;(3)记錄此事件之意图。29具体作法为可能收集的资料加以整 理分析,重建歷史事实,提出合理的解释,作为理解当时制度、措施与动机的歷 史背景。

 

史料

    本論文使用的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類,分别是: 传记、回忆錄

    蒋经国的一生,有许多人为他留下相当多种的传记史料,包括江南(劉宜良) 的《蒋经国传》、李松林的《蒋经国大传》、陶涵的《台湾现代化的推手-蒋经国 传》、漆高儒的《蒋经国的一生》等等。这些人对蒋经国的评价有正面、有负面。 例如江南的《蒋经国传》便将蒋氏父子描写成负面评价的极权统治者。而李松林 的《蒋经国大传》则带有大陸方面对蒋经国的评断。陶涵的《蒋经国传》则是近 年來被形容为写的最好的一本蒋经国传,可惜即使已访问许多人士,收集许多资 料,但仍有些许错误。藉由这些写蒋经国的传记资料,我们可以从这些人的角度 去观察蒋经国的思想演变与行为特质。而除了蒋经国本身的传记,蒋经国主政时 期的党政人物之回忆錄也是很好的參考。如梁肃戎、李焕等人的回忆錄,或者是 像美麗岛事件的口述歷史访谈,都是可以作为佐证的史料。

 

档案史料

    这部分受限於档案法的限制,因此能使用的原始档案有限。本論文主要使用 的史料包括《蒋经国先生全集》、《蒋经国先生言論选集》、《蒋经国先生讲词集》 等等。然而蒋经国本人因为留学俄国,受到共党思想的影响而甚少表达心中的想 法,因此无法直接从文字中得知蒋经国的想法,仅能从演說、文章、指示等推测 蒋经国的动机。例如《蒋经国先生全集》提供了许多蒋经国主政时期的言論、說

                                                 

29 Robert Jones Shafer 原着,赵甘城、鲍世奋译,《史学方法論》(台北:五南,1996),页 41、

话与所写的文章,对於蒋经国的思想与进行改革的措施提供很多的证明。而政府 出版品对於收集改革後的法规、会议记錄以及实施狀况提供很好的參考文献与统 计资料。

 

报纸与期刊文章

    报纸類以《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聯合报》为主,时间则以研究的时间 断限作为搜寻资料的范围。选择这三家报社,系希望能平衡报导的角度,同时可 呈现中央看法与民间的意見。期刊類主要有《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必须注 意的是部分期刊因为有时效性,短期间内便出刊,因此比较属於新闻性质的文 章,运用上便必须注意是否有追求时效而出现错误的地方。另外在使用这些史料 上也必须考量到出版者及文章作者的态度与立场,避免因为采用偏颇的立场而影 响对事实的判断。

 

五、章节安排

本文第一章是绪論。第二章是探讨蒋经国崛起的背景;从蒋经国留学俄国的 教育谈起,并讨論蒋中正对他的期许与要求;再从蒋经国的从政经歷中,去寻找 蒋经国进行政治改革的原因。第三章是分析蒋经国晚年的国内情势;从党外运 动、三大命案以及蒋经国的党政变革措施等,去了解当时蒋经国面对的环境。第 四章是分析蒋经国晚年的亚太情势,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美中台关系,从歷史事件 与过程中,去探讨蒋经国如何因应外在的压力。第五章为结論。



[1] 仓修良,《中国史学名着评介》(台北:里仁,1994),页 746。

[2] 对於实施戒严,蒋经国指出系政府於三十八年來台之後,为防制中共的武力进犯与渗透颠覆, 乃将台澎金马列为戒严地区,來维护国家整体安全,保障一个安定行宪的环境。而长期实施戒 严虽给予安定的政治环境,促使经济与教育的发展。但也对国家形象造成伤害,并且人民的政 治权利受损,基本人权亦饱受批评。曹祥炎,〈经国先生主政期间的政治经济分析(一九七二~ 一九八八)〉,台北:政治作战学院政治研究所硕士論文,1989,页 241。

[3] 除限证、限张外,尚有限印(不得在发行地点外印刷)。1987 年 12 月,在经过近十个月的讨 論後,新闻局宣布自 1988 年元旦起,开放报禁。胡兴梅,〈中华民国在台湾地区的政治发展(民 国三十八年至八十二年)〉,台北: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页 261~263。

[4] 年 11 月 5 日,行政院院会通过人民团体组织法草案,将政治团体列为人民团体的一類, 并受该法约束。但是送至立法院审查时,因为民进党针对条文内容的杯葛,直到 1989 年 1 月 20 日才三讀通过。在此之前已有數个政治团体成立,包括在 1986 年 9 月 28 日成立的民进党。 胡兴梅,〈中华民国在台湾地区的政治发展(民国三十八年至八十二年)〉,页 253。

[5] 李松林、王树荫编,《最高权力人物 民国歷届总统 Men of supreme power eleven presidents of

ROC》(台北:风云时代,1994),页 264~265。

[6] 从 1970 年代开始,全球政治发展经歷了巨大的变迁,有三十多个国家从非民主体制转变成为 民主体制国家,美国哈佛大学的杭廷顿教授(Samuel P. Huntington)描述此一政治发展趋势为当 代世界的「第三波」民主化。羅俐雯,〈台湾民主转型(1980~2000 年)之研究-以 Samuel P.

Huntington 的理論作验证〉,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論文,2002,页 2。

[7] 李洁明於 1982 年元旦,赴台北履新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一职前,蒋经国透过美国国 家安全会议的亚洲事务主任席格尔,转述台湾将进行的四项政治革新方案。李洁明觉得:蒋经 国认为,台湾必须发展出政治、经济的典范,在政治上朝多元开放发展,可以促使对岸出现相 似的发展。李洁明着,林添贵译,《李洁明回忆錄》(台北:时报,2004),页 245。

[8] 颜志荣,〈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经验(1972-1983)〉,台北:政治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士論文,

[9] ,页 73。

[10] 本土化政策并无此名称,是当时传播界对蒋经国引用台籍菁英所用的通俗用词。本土化有兩层 意义:一是指政府机关人事增加台籍人士比例;一是就兩岸关系而言,加深对台湾的认同,以 台湾的发展为中心。简言之,即是强化政治整合,以获得台湾民众更大的支持。曹祥炎,〈经

国先生主政期间的政治经济分析(一九七二~一九八八)〉,页 230。

[11] 王力行、汪士淳,《寧静中的风雨—蒋孝勇的真实声音》(台北:天下文化,1997),页 126。

[12] 蒋孝勇表示,蒋经国的一連串民主改革措施,为台湾社会日後的安定祥和开创了先机。王力 行、汪士淳,《寧静中的风雨—蒋孝勇的真实声音》,页 100。

[13] 胡佛,〈威权体制的伞狀结构〉,《二十一世纪》,卷 5 期 6,(1991),页 36。

[14] 解释型模(explanatory model)。一个科学的”解释”系由兩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解释项

(explanans),一个是被解释项(explanandum)。解释项包括了一组先在条件的陈述,以及一组普 遍定律。被解释项则是研究者企图解释的经验现象之描述。易君博,《政治理論与研究方法》

(台北:三民,2003),页 174 ~175。

[15] 中华民国与美国间的外交关系,一般均以”中美关系”简称之。但在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交後,一般均以”美中关系”简称此兩国之外交关系。为避免混淆,以及研究之便利,特以”台 美关系”简称中华民国与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16] 陈世岳,〈政治領袖与政治转型:蒋经国与台湾政治转型〉,高雄: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 博士論文,1998,页 71~73。

[17] 杨福如,〈蒋经国先生改革开放思想与影响之研究(1972~1988)〉,页 153、158。

[18] 颜志荣,〈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经验(1972-1983)〉,页 35。

[19] 曹祥炎,〈经国先生主政期间的政治经济分析(一九七二~一九八八)〉,页 249~250。三通:通 商、通航、通邮。四流:经济、体育、文化、科技交流。六不: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不 改变台湾现有生活方式、不降低台湾人民生活水平、不更动现有军队、不更动现有法治制度、 不更动经济制度。

[20] 陶涵(Jay Taylor)着,林添贵译,《蒋经国传》(台北:时报,2000),页 378~379。

[21] 杨福如,〈蒋经国先生改革开放思想与影响之研究(1972~1988)〉,台北: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 研究所硕士論文,2003,页 134~135。

[22] 政治參与(political participation),政治成员以各种方法直接、间接介入政治事务,其主要目的 是希望由政治參与满足自我心理、物质的需求,或尝试影响政府决策,以促成自我或团体目 标的达成。林嘉诚、朱浤源编着,《政治学辞典》(台北:五南,1994),页 276-277。

[23] 林柏州,〈国民党政权的台湾化:国家体系转换的内涵与起源之分析〉,台北:东吴大学政治 学系硕士論文,2002,页 41。

[24] 陈世岳,〈政治領袖与政治转型:蒋经国与台湾政治转型〉,高雄: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 博士論文,1998。

[25] 杨福如,〈蒋经国先生改革开放思想与影响之研究(1972~1988)〉,台北: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 研究所硕士論文,2003。

[26] 羅俐雯,〈台湾民主转型(1980~2000 年)之研究-以 Samuel P. Huntington 的理論作验证〉,台北: 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論文,2002。

[27] 胡兴梅,〈中华民国在台湾地区的政治发展(民国三十八年至八十二年)〉,台北:台湾师范大学 三民主义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

[28] 曹祥炎,〈经国先生主政期间的政治经济分析(一九七二~一九八八)〉,台北:政治作战学院政 治研究所硕士論文,1989。

[29] 颜志荣,〈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经验(1972-1983)〉,台北:政治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士論文,

[30]

 


葉集凯 2013-08-28 15:35:40

[新一篇] 蔣經國晚年政治改革的背景

[舊一篇] 蔣經國晚年政治改革的背景 第貳章 蔣經國崛起的背景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