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  宁可做一个低级军官百夫长,也胜过做一个书生。

   [出典]  杨炯   《从军行》

   注:

   1、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注释: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公元681),西北突厥部族入侵固原、庆阳一带,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征。诗中就记录了这次征战的情况。

    蜂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从边境到内地,沿途高筑烽火台,有敌情就在台上点火示警,根据敌情之缓急,逐级增加烽火的炬数。照西京:是说报警的烽火已经照达西京(长安),表明敌情严重。

    平:难以平静。

  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

   凤阙: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上有铜凤,故称凤阙。后来常用作帝王宫阙的泛称。

     铁骑(jì):精锐的骑兵,指唐军。绕:围。

   龙城:汉时匈奴大会祭天之处,故址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塔米尔河畔。这里泛指敌方要塞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3、译文:

    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  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  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  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羡慕百夫长冲锋陷阵,  谁还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4、杨炯(650— 约695), 初唐着名诗人。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十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

  二十七岁应制举,补校书郎。高宗永隆二年(681)

  充崇文馆学士,迁太子詹事司直。他恃才傲物,因讥刺朝士的矫饰作风而遭人忌恨,武后时遭谗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后出为婺州盈川令,卒于官。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世称“王、杨、卢、骆”为“初唐四杰”。

  工诗,擅长五律,其边塞诗较着名。

 

   5、“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从军、出塞之作,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6、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

  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

 

   7、唐初,突厥等少数民族军事集团对边境地区的不断骚扰,成为我国西北部安全的最大威胁。许多爱国志士为国分忧踊跃从军,加入保疆卫国的战斗行列。

  据《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681),突厥寇原庆等州(今甘肃固原、庆阳一带地区)遣礼部尚书裴行俭率师讨突厥温傅部落。”当时正值杨炯充崇文馆学士,升迁太子詹事司直不久,《从军行》一诗借此抒发了他对温傅部落疯狂进唐犯边疆的愤慨之情,显示出诗人杀敌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歌在艺术上突出了感情奔腾激越的特色,然而诗情却把握得颇有分寸,整体艺术画面热烈奔放而不失之“散漫”,洋溢着一种跌宕婉转、起伏有致的含蓄美感。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战争烽火传报边疆遭劫而点燃诗人心中的愤慨之火,从而点明唐军挥师出兵是正义的自卫。长安与原庆诸州远隔千里,“烽火”之光焰无论怎样也不可能“照”到长安,但是,诗歌却运用强烈的夸张手法,囊四海于胸,笼千里于咫尺,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战火逼近的急迫。在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危难之际,诗人义愤填膺投笔从戎、杀敌报国,也就成为理所当然了。这两句将主观感受和客观的画面巧妙地联缀起来,既揭示了感情激荡的渊源所在,也为下文诗情的起伏“跌宕”做好了道义上的铺垫。

  次联“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描绘了唐军出发的威武英姿和直捣敌巢的压顶气势,“牙璋”指代携皇帝“牙璋”之令出征的部队,同时,也包含着此次兵发西北,负有保家卫国之重任的意味。一个“辞”字,简洁精当地把将士慷慨激昂的出师阵容再现出来。“铁骑”两字,不仅显示了唐军军力的强大,锐不可挡,而且隐含了必胜的自信和藐视敌人所向披靡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一个“绕”字则形象地刻画了唐军迅猛抄袭顽敌的气势,使人顿觉雄兵有如从天而降,伏兵四起,敌人插翅也难飞越金刚铁桶。这两句看起来,好象“景语”,但实际上却饱含感情,读后让人豪气荡然满胸。

  第三联“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重点勾勒的是唐军将士不畏苦寒鏖战疆场的图画。长风急雪的环境中战斗激烈的进行着。大雪飞扬,遮天蔽日,旗帜上的彩画在风雪交加中变得模糊难辨,但是,将士们尽管冰雪凝甲,仍然顶着呼啸的北风擂响战鼓奋力拼杀,勇往直前。诗歌从视听感官两方面来渲染血洒疆场的困苦,来烘托战士高昂的斗志和其激越难抑的报国热情。浅层次来看,这一联的画面似乎有些冰冷,其实,如果拂去外表景色的遮盖物反复咀嚼,我们就会感触到诗人炽烈的赤子之心,凸显出诗人借景喻情的高超手段。

  末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首尾遥相呼应,言志抒怀。本来,诗人少年得志,仕途青云,生活优裕无忧,可是他不以功名利禄之事为己念,而欲展鸿鹄之志,报效国家,脚踏实地干一番保国安邦的赤诚事业,诗人觉得假如真能从戎报国,御险杀敌,即使只让担任一名低级军官,也胜过埋首于故纸之中、老死于蓬窗之下的愚腐儒士。在这个选择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杨炯的人生观比之那些一味偷机取巧、舍义逐利置国家民族利益于己之下的人来说,的确有天壤之别,不可相提并论。末联是诗人胸臆抒怀的点睛之作,也将全诗感情的高潮推向了极致。至此,在全诗感情洪流的奔泻之中,一个充满血肉富于立体感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随即呼之欲出。

  除此以外,该首诗歌风骨雄健,在形式上也独有建树。《从军行》原来是乐府旧题,以叙述军旅战争为本色,杨炯却创造性地把它移花接木,借旧题而抒心意,并且写得对仗工整,明快简练,浑然一体。故王夫之高度赞赏杨炯“裁乐府作律,以自意起止,泯合入化。”这一评语不愧是中肯之谈。

 

   8、“江南的才子塞北的将,关中的黄土埋皇上。”这首中原一带的歌谣高度概括了古往今来、南北两地的男儿风貌。我生在北国,见惯了塞北的马嘶风起,看惯了北国男儿的刚健豪气。
在北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向来是不缺乏血性的。胡杨黄沙,大漠孤烟,羌笛如咽,胡管似泣。男儿的豪气与侠气在这里可以体现得淋漓尽致。“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这是北方游牧民族血管中流露出来的一股秉性,是力与美的强健写照。风吹巨石,雪掩苍山,金戈铁马,倚剑问天。历史在这里没有退却,没有屈服。这里是热血男儿建功立业的传奇世界,是古老东方的特洛伊战场。
于历史的长河中循声望去,我似乎听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歌声激越。而勇士荆轲,身上闪着剑光与血气,脸上写着英武与惨烈,就那样傲然地站在历史的尽头,俯瞰着沧桑变幻的历史长卷。一曲“士为知己者死”的悲歌,在人们口中和笔下代代相传。

回望塞北的大漠荒沙,处处写满了古战场上“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迈悲壮。真正的男儿,即使是经历着艰苦战争,也豪迈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秋风塞北的铁血男儿亦有情到深处之时,亦有纤细缠绵的一面。塞北历古以来就是流走着两种主题,两处情谊:战火与诗篇,豪情与人情。在古曲《龟兹乐》的意境流向之中,我们可以听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是友情的风范;“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是乡情的召唤;“羌笛更吹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是爱情的遗憾。
唐代杨炯诗中云“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我想这就是古人对真正男儿的最好评价吧。
塞北代表了激流勇进,江南则代表和谐安定。塞北象征着建功立业,江南则象征了颐养天年。塞北通透着豪气,江南充盈着文气。塞北曰刚,江南曰柔,塞北曰动,江南曰静。塞北的历史是风起云涌,江南的主流云淡风轻。

 

   9、诗圣美名光照千秋的杜甫曾在其名诗旅夜书怀中云:“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杜甫认为人的声名不是靠文章来显扬天下的,只遗憾自己老病而无法做官无独有偶,另一位大文豪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羡慕周瑜建立的功业自愧“早生华发”。“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更是在其从军行中直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翻开古代典籍,流露这种建功立业愿望的文人和作品不在少数可以说,建功立业的价值取向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是一种普遍现象。

   在中国古代文人心里,奋斗的目的,不外乎是获得现世的回报或万世尊崇的声名古人曾说:“人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甚次有立功,甚次有立言。”立德,就如古之圣人尧、舜、禹、孔子那样,建立万古不灭的德性典范立功,就是建立不朽的事功,其最高境界便是封侯拜相,如名将郭子仪那样功盖寰宇,并最终封王立言,就是着书立说,如老子道德经那样被万世尊为圣典,垂训千古。立德、立功、立言如启明星,照亮了古代文人奋斗的道路。

   在这“三不朽”中,古代文人还是有所侧重的。立德重于立功,立功重于立言。立德太难,立功便成为个人奋斗的首选。

   所以古代文人必然的价值取向就是出仕,所谓学而优则仕”、“达则兼济天下等即为这种价值观的体现这使文人们往往怀有治国平天下”、“大济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有着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希望能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对立功的不朽追求使众多文人具有了沉重的历史责任感,而当他们苦苦拼争、上下求索仍立功不成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悲怆便统治了他们的精神领域如渊明选择田园,试图以抱朴守静的素志,忘却难以施展的抱负李白政治上受挫后,借酒消愁,感叹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苏轼不容于改革派和守旧派,屡次遭贬,退隐之念油然而生,希望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但即便如此,也并不等于他们放弃了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渊明在隐逸中仍然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念念不忘少年时期的政治理想。李白于失落中仍然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对积极入世仍抱着一线希望,当他四十一岁奉诏供奉翰林时,以为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来了,曾欢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苏轼被贬密洲,仍渴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谪居海南,又写下了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表达他虽历经磨难却不忘使命,仍要报效国家的政治抱负;辛弃疾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在深夜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以此作为一种慰籍……可见,无论是还是”,建功立业始终是中国古代文人不忍割舍也割舍不下的追求,这种追求在他们心头扭结成了一个永恒的情结

正因如此,“立言成了古代文人立功不成后不得已而求其次的追求,但即便可凭立言不朽,立功不成仍是人生的遗憾。李白早年曾向贺知章献过诗文,贺知章对他大加赞赏,称他为谪仙人”。“诗仙才名满天下,却仍因为无法一展抱负的遗憾而举杯消愁”、“抱月而眠”,最终在写下了着名的临终歌之后,郁愤而亡。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杜甫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的悲叹、苏轼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自嘲了。

古人虽以立功为上,“立言为下,但穿过历史的云烟,我们却要说:立言绝不逊色于立功!无论是陶渊明,还是李白、杜甫、苏轼等,这些伟大的文人虽没有以贤相名将的文治武功而流传后世,但是,与那些孤寂无名的文人相比,他们终究已经以自己的作品光耀千秋、名垂千古

如果从更深的层次上来看,正是坎坷磨难,正是立功不成,才使他们对世事、人事产生了更独特的体验、更深刻的感悟,从而丰富并开阔了他们创作的意境,使他们的历史责任感更多地以意绪的形式,外化为审美情趣,造就了他们在创作上的伟大成就,奠定了他们在中国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假如泉下有知,李白、杜甫和苏轼能听到后世如此之多的溢美之词,其中不乏建功立业的贤相名将,也不乏激扬文字的文坛泰斗,我想,他们一定会知足了

 

   10、静的夜晚,有点微风,百无聊赖的翻阅着眼前的书,感叹着生活的波澜不惊,感慨着锐气的渐行远去。突然眼前一亮,一句话映入眼帘: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心一下子尖锐的震颤起来,神情激慨热血沸腾的感觉就被这一句话轻轻的勾了上来。
    乏味的现实生活,我逐渐被平庸吞噬的锐志,面对这一切,我该怎么办?彷徨?挣扎?抑或顺其自然随波逐流泯然众人矣?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胸膛中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灼烧着我的身体。想痛下杀手改变自己却又不知从何开始,于是开始不满,开始困惑,开始压抑。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这是怎样一幅辽阔动荡的画面啊?!龙城绕铁骑。凤阙辞牙璋。一触即发的战争啊,撩拨着多少热血男儿的心弦。枕戈待旦的夜里,刀光映着清冷的月光,铁甲凝了微薄的清霜,这时候,好男儿们在想些什么,是登坛拜将封妻荫子还是早日罢干戈快马归故乡,无从问起啊,也无人问起。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战地上空纷飞的雪花铺天盖地,暗淡了天空,凋零了旗画。塞外的寒风呼啸着将出征的鼓声打乱。写到这,很多小时候被老妈强逼着记下的诗句不受控制的在脑海中欢快跳跃,急于诉诸笔端。青海长天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等等等等。金戈铁马的生活啊,嗜血如命的战士啊,我的梦的另一端连着你们。魂牵梦绕中我浑身是血站在空寂的战场上手扶着将军的大纛。
    厌倦了现实的生活,可是又无法摆脱这种死气沉沉的状态,这种痛苦谁人能解?这种生活就像是一锅正在升温的水,我们都是青蛙,只不过有的人没有意识到危险,于是依然优哉游哉欢快无比,而我是一只离经叛道的青蛙,不甘心这样死去,于是拼命挣扎,最后痛苦万分的死去,眼中满是遗憾。
    夜,一切繁华喧嚣归于沉寂。背上书包往回走。风有点冷。突然有一个疯狂的念头,于是一路小跑回宿舍,扔下书包,换下衣服直奔体育场。在那个环形塑胶跑道上,在这个有风的夜里,在这个寒冷的北方的深秋时节,我跑啊跑,跑到汗流浃背,一边跑一边喊: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最后,我躺在了足球场的草皮上,仰望着天空的繁星,心中一片空白。灵台澄彻,心如明镜。

    11、读书日久,闻一言,“百无一用是书生”,又见杨炯先生且歌且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静心做个读书人,个中滋味有谁知?每逢风霜雨雪,只把长风破浪会有时,牢牢记在心头。看老友亲朋,花前月下,把酒临风,而自己……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5:50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