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创造 第二十一章:不要再自怜了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二十一章:不要再自怜了

有些人实难察觉自己生活中有何不对劲之处,另外有些人自认为知道,但其实他们也是不怎么清楚。
汉克逢人就解释:“我被迫在十七岁时为了供养弟弟而辍学,因此我从来没交过什么好运。”
艾莎老跟你说;“我从小就患小儿麻痹症,不能象别人走得那么好,所以你不能期望我获得良好的工作。”
琼恩则自认:“我已老了,要是我的生活一片空白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你不能期望我……”及“假如..…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以上话很明显地含有自怜成分在内,另外也表示说者对自己的问题谈得过多,无时无刻不在考虑自己的困扰,希望引起他人的同情。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世上只有我才能了解困苦之所在。”
日常生活里,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遭遇到麻烦——有些人则更是祸事连连境遇不佳。例如缠绵病榻、失去爱人、没有住屋、工作不顺,或是身有残废。这些人为自己难过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对一个经常为其境遇悲伤的人,你的反应又是如何呢?你真能同情他吗?我想每个人的反应都会是过不了多久就会厌烦他。最后,你或许是劝他对环境妥协,不然就是不再理他。
自怜产生的第一个问题是引起他人的反感。别人刚开始可能会同情你一阵子,但不久后,他们就会被你激怒了。亲戚或好友或许还会继续同情你,不过他们也终将会觉得没有义务再理你。一天到晚光谈自己有多不幸的人,没有人喜欢跟他在一起,跟这种人交谈总令人挺不起兴致,而且也找不出什么方法可以帮他忙。
其实那些厌倦于倾听自怜者大诉其苦的人,并不是没有怜悯心,而只是证明自怜根本不会有任何结果这项事实罢了!自怨自艾只会使你站在原地大问:“我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若不去寻求出路,而只一再地自认无望,悲观地认定凡事都已安排好了,你根本就无从改善。这样的想法不但错误,而且于谁都无益。如果你能不再自怜,还是有办法得救的。
想发觉你的问题有多严重,可以先试试下面的三个测验。
在三个星期之内:
1.不要对任何人提起你的问题。
2.不要因你的处境而责怪别人或任何事情。
3.不要说别人的处境较你为佳。同时要尽量加入或大谈自己喜欢的活动。
如果你能轻易地做到上面的三点,你就不必担心自己有自怜的倾向。倘若你发现自己没法或很难坚持三星期之久,即表示你有自怜的倾向。
一个人为什么会产生自怜之心呢?通常都是由于孩童时期造成的。如艾莎七岁时染上小儿麻痹症,当时病得很厉害,终于成了跛脚,父母、 兄弟姊妹、老师,几乎人人都为她难过,她常听到他们大叹:“可怜的小孩!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呢?”
上学时,她总比其他的同学受到更多的同情,由于她既不能跑,路也走不快,所以别人都不让她一起玩游戏,父母为了补救这一点,特别为她购买别的小孩会想跟她一起玩的昂贵玩具,生日时也替她举行别开生面的庆祝会。
于是艾莎不知不觉地就归纳出两个结论来:第一,只要她提及自身的残废,就永远可以获得家人的爱;第二,唯有别人替她难过时或她拥有别人想要的东西时,别人才会爱她。
艾莎所患的小儿麻痹症虽改变了她的生活,然而她内心的创伤,却是她自己及父母造成的,因为他们都相信一个女孩要是跋脚了就无法过正常的生活,一切做法都在逐步加深这种想法。造成艾莎在三十年当中,一味地执着于唯有表现得很无助的样子才能得到别人的同情。
自怜之情可能起自象艾莎这种真正的不幸,但也可能出于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象朱蒂因未获得全年甲等,于是,便放弃原来想当律师的计划,认为找个秘书的工作也就行了。泰德不善于运动,他总觉得别人一定在偷偷地笑他这点,于是干脆决定自己也加入笑自己的行列中,他变成了班上的小丑——而且每当他讥笑自己时,他就更觉得自己一无所长,除非他能表演得很好,否则没有人会喜欢他。
蓝斯每次生病时,即使是不怎么严重的病,他的爸爸妈妈总是小题大作,而且担心异常,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蓝斯不但喜欢父母替他准备的点心,更期望得到他们的同情,于是他就开始夸大病情,最后他变成了忧郁症病患,而且善于自怜。每次要做什么事时,就推说身体不太舒服,最后导致他唯有得到别人同情才会满足。但是他却觉得无法完全满足自己,别人对他的关怀好似永远不够,而每次他制造理由去引起同情,却更使他觉得需要同情,于是他的需要变得无法满足。同时,他一直不愿去追求同情以外的东西,其实他是在浪费生命。
以上那几个人——艾莎、朱蒂、泰德、蓝斯,皆认为自己有个悲剧性的弱点,破坏了他们走向幸福及成功。其实我们说一个人有没有残障,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假如说你真有缺陷——如瞎眼啦、跛了一脚啦,或长期缠绵病榻啦——别人就会更加时常地同情你,于是你可能会自怜起来,但是你也不必一定要有这种反应——因为这不是最佳的反应。
如果你是个自怜者的话,要找出你自认为可怜处。很可能你早就知道,而且还时常向人提起呢!赶快停止.在三星期之内不向人求取同情,然后想想看什么事情令你害怕?当你看清楚了自己的缺陷后,就明白这些缺陷不会毁了你的一生。首先你需尽可能地表现出,你没有什么缺陷的样子,如果你不这么做,反而每次都现出一副无助或一无所长之状,就更会相信自己有差劲之处而觉得羞耻。
下面的六种行为你要特别注意避免,尤其在你困难无法克服时!
1.不要让别人攻击你或利用你。假设你失业了,一天到晚待在家中,这时千万不要让你的配偶或双亲提醒你这种生活有多不好,或说:你有他们养你真是太幸运了。
你或许会说:“有一天要是我真生病了,或是真成了他们的负担,我是不是就该听他们的呢?”其实也不必,他们应该都很关心你才对,所以你可以要求他们不要以你的处境来侵扰你,尚且目前的处境只是暂时的,而且错也并不在你。如果他们不答应你的要求,你可以另做打算,但别用各种方法,讨好他们,否则的话,你便是在让自己相信,发生的事情是件降低你的人格的大不幸,而这种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
2.不要降低你的热望。或许你早已认为自己家境不够宽裕或者你有一耳聋了,因此不敢期望成就会有多大,于是从未真正地去努力过——也就更加深自己能力不足的想法。
下次你可以采取相反的步调,一想到要做什么或学什么,或到某个地方去,或寻觅一份上好的工作,就强迫自己尽力而为,这也可能是把你从自怜中转变为自尊的第一步。
3.别为你的缺陷觉得抱歉。贝丝因臀骨摔伤了,躺在床上好几个月。在此期内,她一再地对她的先生、孩子、探病者表后抱歉。她因太多的医疗费用及无法照料家庭而大感不安,这些举动使她觉得意外会毁掉她的整个生活。当然我也不是说你不该表示感激之情,但是不必花太多时间或精力去表示,否则不但伤了自己,也破坏了你与他人间的关系。
4.不要成为家务事的奴隶。如果你认为应该不断地煮饭、洗衣、缝补、照顾小孩等,那你的潜意识一定是相信自己没什么长处。能够不被赶出门外已够谢天谢地了,所以你每次愈是在做那些家事,就愈是有这种想法。
5.不要自认有缺点而攻击自己。我认识一位长得很矮的男士,他总是叫自己“矮子查理,”我第一次跟他说他这种习惯反而会比他的身高更对他不利时,他还半信半疑的,但是他纠正了几个月后,不再叫自己是“矮子查理”就开始不再为他的身高担心。而活得更加愉快。
6.不要因你的缺陷而受不必要的罪。在尚未发明隐形眼镜之前,很多女人因为不愿意戴眼镜.于是整个世界在她们眼中就成了一片朦胧。这样不但使她们原本近视的眼睛看起东西来更如吃力,而且还贬损了她们的身价,因为她们一直相信一种无稽之谈,以为如果男人看到她们戴眼镜的话,就很可能不会爱上她们。
你不妨好好地静下来想想你的缺陷使你失去了什么,看清楚你的弱点是什么,况且那些根本就不是你的弱点。一方面别限制自己去追求合理的目标,但也别把心放在不可能的事上,就象你有口吃,就别一心只想当个播音员,不愿面对事实比事实本身更可怕,而且会使得不能做的事变得比其他能做的每件事更重要。当你花很多的心力补偿自己的缺陷时,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比如说,你告诉自己:“要是我没有这个弱点,那真不知道该有多好!”于是你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克服这个弱点上。结果呢?或许你真能除去一个形体上的缺陷,但却比从前更不喜欢自己了。
尔文就是这种情形。他是个长得瘦高的少年,但他一直深为其外表所苦。于是他决定唯有增加体重才能免去心中的困扰,一天到晚都在实施这计划。最后,他终于变成一个身强力壮的人,以前认为的“缺点”已不存在,但是正如所料,他更加担心起自己的外表及体力,他害怕会变老、生病或受伤。因此他以前只是担心自己不够健美,现在却害怕更多的事。
不过也不是说你不该努力以求改进,如果说你能克服口吃的习惯,或使自己看来更年轻、更迷人,那又有何不可呢?只是别把它看成能把你从一个比死亡更糟的命运中解救出来,也别期望它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唯一的办法是把你的精力同时发挥在其他目标上,另把整个生命投在一件事情上。
要把自己想成没有什么不对劲之处。不要对你的缺点做任何补偿——除非是能带给你快乐、力量及成就的积极事情。除去某些有明显规定不能做的事之外,不要假想有些事是自己做不来的,而且要去寻求你能做得好的事去做,如果你表现得很有能力,那么你对自己就会更有信心了。


独眼易龙编辑 2013-08-26 14:46:33

[新一篇] 自我創造 第二十章:你的善舉是真慷慨呢?

[舊一篇] 自我創造 第二十二章:如何歡度老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