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 10.美国的进口货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10.美国的进口货

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进口商品。超级市场也好,百货商场也好,货 架上陈列的商品中进口货大约占到1/4。视听设备,包括电视机、录像机、 磁带、收录机,至少有60%来自日本;马路上跑的汽车大约1/ 5 是日本货; 衣服多半是亚洲产品,其中中国货近年来增加得很快;电器(熨斗、吸尘器、 电子表等)多半产自香港或台湾。上面说的是大众化的中低档商品,它们的 价格都比相应的美国产品便宜,质量虽稍逊,但也美观耐用。至于高档商品 中进口货更占重要地位。法国的香水和酒,意大利的首饰,瑞士的高级表, 西德的豪华轿车,都是整版广告介绍的重点,也是中产阶级向往的享受。美 国虽然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占总出口量的约15%,但食品中也有大量进 口货。巧克力和奶酪来自瑞士,啤酒来自西德,中国的青岛啤酒也日见其多, 许多水果来自中南美洲和东南亚。进口商品对美国各个阶层人民的重要性可 以这样来估计:如果停止进口,一般群众就买不到价廉物美的用品,富有阶 级不能享受世界上最精美的产品。这会使他们支付更高的价格而又降低生活质量。

那么,是不是美国占了其他国家的便宜呢?不,这是一种交易,因为外 国同样从美国进口商品。过去MADEINUsA(美国制造)是商品品质的标记, 各国都喜欢用美国货。现在美国货的市场很大一部分被日本、德国和港、台 等产品挤占。MADEINJAPAN(日本造)成为大家追求的东西。但在某些领域里, 美国货仍独占鳌头。譬如民航客机,大型电子计算机,这些大件头商品一件 就值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美元。世界各国离不开美国的这些高技术产品。农产 品特别是粮食,也是美国大宗出口品,许多国家要靠美国粮食来吃饱肚皮。

美国从进口的商品得到利益,外国也从美国的出口得到利益。所以进出 口交易是同时有利于双方的买卖。按说,这是一个很容易明白的道理,可是 流行的关于进出口贸易的不少观点,却并不符合这个道理。

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常常对外国的制成品有浓厚的兴趣。另 一方面,自己的产品又不大能吸引外国客商,出口发生困难。其结果往往造 成外贸逆差。这就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印象,似乎是应当尽量争取多出口,争 取外贸有顺差才好。于是创汇本身就成了一项国家任务,可是如果我们考察 一下外贸有大量顺差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和台湾,可以发现他们的巨额顺 差也造成了国内的经济问题,主要是资金外流,影响国内扩大再生产的投资。 所以逆差顺差都不是好事。而且就全世界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各出超国的顺 差之和必等于各入超国的逆差之和。换言之,如果我们要争取顺差,必定要 逼迫某一国出现逆差。

美国从1976 年起外贸就出现逆差,而且逐年扩大,1986、1987 两年达 到1500 多亿美元的最高峰,以后逐渐降低,但仍有六七百亿美元之巨。这里 很自然地出现这样一个问题:进口商品是要拿钱去买的,从日本进口,就要 用日元支付。现在日美之间的贸易美国是逆差,这一事实证明美国有大量日 元购买力,那么日元是从哪里来的呢?

国际间支付手段(可以把它想象为钞票)的流动,除了商品交换为一渠 道,还有资本流动的渠道。近几年日本有大量资金流到美国。夏威夷岛避暑 胜地整片的房地产都被日本人买走;纽约、旧金山许多着名建筑物成了日本 人的财产;日本人不但买了不少美国企业,还在美国开办了新企业,汽车制

造厂是其中一个主要行业;日本银行还在美国购买美国政府债券,以赚得利 息。日本人在美国投资先要将日元换成美元,因此美国方面就有了日元结余, 可以用它来进口日本货。当然,获得日元的人未必就是日本货的进口商,这 里要靠银行和外汇市场帮忙。

美国舆论界对于这种趋势颇为心焦,由于美国的法律并不禁止将土地出 售给外国人,所以这样发展下去,或许会有一天美国成了日本人的财产,这 还成何体统!所以舆论界号召要减少进口,增加出口,平衡贸易,外国人就 不容易有多余的钱来美国投资。可是美国百姓对这种号召似乎反应冷淡。

美国人一般是很爱国的,这从几件事情可以说明。1986 年挑战者号航天 飞机坠毁造成 7 名字航员死亡。事故的第二天,许多美国民宅不约而同地挂 出下了半旗的美国国旗,以示哀悼。每年 7 月 4 日国庆日,城市乡村都有许 多自发的纪念活动,晚上的烟火晚会都有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参加。其实, 烟火的色彩和数量都不及天安门放烟火的1/10,但人们一样热烈兴奋。每次 发生美国人在国外遭到暗算或被绑架,全国同仇敌忾,比之非美国人遭遇类 似事件时要激动百倍。尽管美国人很爱国,但他们对外国货却照买不误。在 这一点上华裔美国人就表现不同,多数60 多岁的华裔美国人拒绝买日本小汽 车,宁可买费油且可靠性也较差的美国车。一方面这是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对日本人的仇恨,另一方面他们幼年时在国内曾发生过抵制日货的运动。 美国人对于买日本货(或其它外国货)有他们自己的解释,他们认为如果美 国货不及外国货,为了爱国而买国货,结果反而惯坏了美国的企业。要爱国, 就要让美国企业到世界市场上去竞争。从这一点可以看到美国人对于爱国和 市场的看法。总的说来,美国人比较地认为市场是中性的,人们在市场上的 选择应由市场来决定,这和爱不爱国没有关系。我们从出入境的美国海关的 态度也可以看到这一点。不论是美国人或外国人,从国外买便宜东西进口, 或从国内买便宜东西出口,虽说超过一定限量也要上税,但限量定得很宽, 而且海关从来不把旅客自用消费品进出口纳税当作认真的任务。他们主要是 查毒品和武器。

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它具有生产优势的产品,并进口它只能有生产劣势的 产品,这称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原理。这个原理简单明了,但在实践上却 远不是简单的事。首先,什么是一国具有生产优势的产品,什么是生产劣势 的产品,判断起来就很不容易。我国就一直在发生同一种产品一方面在进口, 另一方面又在出口的怪事,甚至同一批货放在仓库里并未移动,却首先卖到 香港,接着又买回国内,白给港商赚了几十万美元。我国的石油该不该出口 的问题已经讨论了若干年,至今未有定论。其次,即使确定了某种产品应该 出口,可是应该出口多少最适当,则是一个更难口答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市 场经济国家内是极容易解决的——出口能赚钱的产品就是具有生产优势的产 品;进口能赚钱的就是只有生产劣势的产品。其理由很简单,在市场经济内 钱能买到一切商品,因此,从实践上钱可以作为商品价值的客观度量(理论 上的证明可以暂时不问)。赚钱就是增加了一国的价值。但当钱不能购买一 切商品,还需其它附带条件时,钱就失去了客观度量价值的特性,所以在非 市场经济国家内,赚钱的买卖未见得利用了比较利益。例如有的单位有外汇 指标,能以牌价购进外汇用来进口商品。此时进口赚钱未必真的为国家增加 了价值。另外一些单位没有外汇指标,当他们需用外汇时不得不亏本出口。 上面提到的怪现象,都是由于钱失去作为一切商品媒介的属性而引起的。除了依靠市场,没有别的办法可以判定一国应该进(出)口什么产品,以及进 (出)口多少。在“‘金钱万能’的经济学意义”一文中,我们再来作进一 步的讨论。

小结:迸出口交易的目的不是创汇,而是各方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劣势以赚得经济利益,一 国资金的流出流入不但与进出口商品有关,而且与相互投资有关。


茅于轼 2013-08-23 15:07:39

[新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9.再談超級市場

[舊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11.喜歡旅游的美國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