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
柳暗花明找报纸(1)
------------
柳暗花明找报纸
卢兄:
我接着把“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给你讲下去。
艾尔斯伯格试图通过美国政府的正规途径发表五角大楼文件的努力,屡遭挫折。其根本原因,
是国会议员们受严格的保密规则制约,即使是在特殊情况下,也不会越轨行动。因此,艾尔斯伯
格试图发动立法分支来制约行政分支的努力,无法得到预想的效果,这是很好理解的。在这样的
情况下,他自然想到要走的路,就是寻找更为民间的途径,这样的途径更为间接,但却是永远可
以走的,而且这样的途径受宪法的保护,因为涉及言论自由。权力制衡的路不通,就走言论自由
的路。这条路最有效的是新闻途径。
在这期间,艾尔斯伯格成为一个反战积极分子,多次出席民间会议,有些是反战组织的,有
些则是学术界的。同时,他还继续给报刊杂志写信,发表他对越南战争的看法。在这一阶段,艾
尔斯伯格的观点更加明确了。他不再相信很多人的观点,即美国是由于不了解情况,由于粗疏而
在“二战”后误入越南的泥淖。通过对五角大楼文件的研究,他认为,“二战”后历届总统一步
步踏入越战是有其主观原因的,他们有时明明知道决策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他们睁着眼睛往里走,
其根本原因是国内的政治逻辑,谁也不愿意在自己手上认输,谁也不愿意在下一次大选前表现出
失败。
艾尔斯伯格已经准备通过媒体把五角大楼文件暴露出来。既然国会议员们不公开五角大楼文
件,那么只有找新闻界,看看新闻界有没有这个胆量。因为他知道,新闻界有“新闻自由”的宪
法保护,或许胆量要大一些。可是,当他和一些律师朋友商量的时候,律师们无一例外地劝他还
是走国会的路。因为只要找到一个国会议员愿意在国会公布五角大楼文件,那么至少这个国会议
员由于立法豁免权的原因,还不至于进监狱,而他自己把文件捅到新闻界去,新闻界或许没事,
他却免不了要吃官司的。
艾尔斯伯格感到,他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只有走向新闻界。主意一旦打定,然后就是找
谁的问题了。他去找《纽约时报》华盛顿分部的尼尔·希汉。希汉是新闻界报道越战的一个名记
者,当年为合众国际社派驻越南的时候,艾尔斯伯格刚好也在越南,他们在越南的时候就相识。
希汉的反战观点和他对越战的报道是非常有名的。在亲临越战前线报道的西方新闻界,合众国际
社的希汉、《纽约时报》的大卫·霍布斯坦和美联社的布朗,被记者们誉为“三无畏”。希汉在《纽
约时报》的书评中指出,决策越战的美国领导人,根本就没有好好读过美国法律对战争权力的规
定,也就是说,他认为,美国领导人在指导战争中的行为,是违反法律的。
1971年春天,艾尔斯伯格要希汉到麻省理工学院所在的坎布里奇,交给他几千页五角大楼
秘密文件的复印件。
希汉拿到这批匪夷所思的秘密文件,立即向他的顶头上司《纽约时报》华盛顿分部主任福兰
克尔通报。他们俩商量下来,认为有几点是必须考虑周到的。第一,当然是这批文件的真实性,
即使它们是真的,它们是不是全面地、客观地反映了越战决策的真实历史?因为片面就不是真实。
第二,当时,尼克松总统已经开始逐步从越南撤军,在这样的时候,如果发表五角大楼文件,
民众的反应将会是什么?
第三,希汉的消息来源,即艾尔斯伯格的动机是什么?他们必须确定,他们是在和怎样的一
个人打交道,这是不是一个正直的人。美国新闻界的道德标准是,他们必须保护他们的消息提供
者,为消息来源保密。这里不仅有新闻界利益的成分:你不为消息来源保密,久而久之就没有人
敢冒风险向你提供消息,等于断了长远的消息来源。还有在新闻业成熟之后,有一种自我要求的
文化和道德完整性:新闻报道是在做一件道义上正确的事,保护冒着风险提供消息的人,就是必
然的道德要求。即使这种道德要求和法律冲突,也要去做。《纽约时报》记者Caldwell曾经报道
过60年代闻名的黑豹党,后来在加州的一件刑事案件中,大陪审团要求Caldwell秘密作证,提
供关于黑豹党的消息来源,Caldwell断然拒绝,宁可以藐视大陪审团的罪名无限期入狱。现在,
同样,希汉和《纽约时报》明确约定,他将不公开五角大楼文件的来源,甚至连他的顶头上司也
不告诉。
第四,用这一批五角大楼文件作为材料写的报道,是否能提供足够的反面意见,也就是说,
《纽约时报》的规矩是,不愿意任何报道表现出自己有倾向性。这也是成熟的美国新闻业的行规。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纽约时报》写出来的东西,不能是苏联《真理报》的,不能一边倒。
对报纸的生存来说,当然是新闻性第一。希汉的顶头上司,华盛顿分部主任福兰克尔在读了
希汉提供的部分文字以后,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金矿”。他马上向《纽约时报》的总编罗森塔
尔等高层人员通报,说有庞大的阅读工作量,要求增援人手。
艾尔斯伯格告诉希汉,参议院富布莱特手里也有这套文件,他一直在促动国会公布这套文件,
只是至今暂时还不成功。他还告诉《纽约时报》,关于五角大楼秘密文件的事情,他已经在一些
学术界会议上提到过,有些民间反战组织也知道。这下,《纽约时报》更有了紧迫感,因为他们
知道,如果他们不动作,那么其他报社可能很快就会得到这批文件。特别是他们的竞争老对手《华
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
美国新闻界“刺探”政府机密来做有新闻价值的报道,这有着长久的传统。新闻界受宪法保
护的新闻自由权力,使得他们较少法律上的负担。他们主要是自己在新闻价值和客观影响之间做
出衡量,一旦为泄密而闯了祸,政府很难让新闻界记者因泄密本身负刑事责任而入狱。政府能够
抓的是那个把机密捅出去的家伙。而民众和新闻界在道德上的舆论则是,新闻界有义务保护消息
来源,这种保护是道德的。提供消息的人也确实往往受到新闻界的刻意保护。很多重量级的记者,
他们的主要力量就是在政府内部的一些内线关系,这是他们的饭碗,他们职业的资源。这样一来,
有些政府官员也就利用新闻界,故意把一些机密捅出去。“泄密”有时候就成了一种政治游戏。
保护新闻来源,一直是一个大的题目,也是法庭和新闻界经常发生冲突的焦点。美国有将近
30个州有保护新闻来源的相关法律,但是规定各不相同,也不适合于以联邦法审判的案子。由于
2004年,发生了几次相关的案子,从保护新闻自由的角度出发,最近又有参议员提出要制定联
邦法保护新闻来源,以期一劳永逸地免除记者为保护新闻来源而坐牢的危险。可是,联邦能不能
真的立法,仍然不那么简单。其原因是,这又是一个两难命题。
法庭要求记者交出新闻来源,往往是涉及对被告的证词。例如,某被告在法庭上,面对着记
者宣称自己调查出来的证据时,依据宪法有权要求面对证人。这个时候,法庭为了维持公平的审
判,就必定要求记者交出调查的来源。因为假如记者的来源是不可靠的,或是诬陷,就是侵犯了
被告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
因此,经常是法庭要求记者交出来源,记者站在新闻业利益和保护消息来源的道德立场上,
就可能拒绝交出。这时,法庭就必须依法判记者为藐视法庭罪入狱。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近期
都有过好几次。一般来说,记者入狱的时间不会太长,一般审判结束,对证据的需要消失,也就
放出来了。
------------
柳暗花明找报纸(2)
------------
《纽约时报》面对希汉手里的五角大楼文件,还有一些别的顾虑。虽然这些文件都是反映历
史的老文件,但是它们却会揭开美国陷入越战的伤疤,可能触痛各方面。他们会有什么反应?社
会的反应又会如何?另外,如此庞大的文件量,都是从国防部的机密中“盗窃”出来的,怎样用
来报道才是妥当的?这也是一个问题。
《纽约时报》的外交新闻编辑格林菲特曾经在国务院工作过,比较熟悉政府部门可能的反应,
他又是罗森塔尔的好友,罗森塔尔就要求他总体负责这个五角大楼文件的报道,定下一个名字:
“X项目”。
格林菲特立即派他的助手高尔德前往首都华盛顿协助希汉。1971年4月5日,高尔德就在
离白宫不远的16大街的希尔顿饭店订了两个房间。他们俩关在房间里通读五角大楼文件,想从
新闻报道角度理出一个头绪,怎样连续地报道这批材料为好。他们的初步想法是:在《纽约时报》
连续报道,每天10到12个版面。他们回到纽约向高层编辑汇报,高层编辑决定,以希汉为主继
续准备报道,报社提供必要援助。
《纽约时报》的发行人苏尔茨伯格一直到4月底才知道有这么回事。老板到底是老板,他和
几位总裁副总裁一通气,首先想到的是,这里头有没有对付不了的法律上的麻烦。这批机密文件
数量如此庞大,而且他们显然知道,这不可能是正经官方渠道来的,以后在法庭上会碰到什么问
题,只有天晓得。再说,如果他们在报纸上公开这批秘密文件,公众是不是理解他们的苦心,会
不会吃力不讨好,这也只有天晓得了。
这个项目如此大的规模和风险,苏尔茨伯格一开始显然心里很不踏实。他对新闻部说,你们
继续做起来,等到你们手里的东西成了文,可以登出来了,再来找我。到底登不登,必须我来决
定。转身他就去找为《纽约时报》处理法律事务的LDL律师事务所咨询去了。
下面这帮人怎么做呢?X项目是围绕希汉进行的,希汉是资料的获得者,是未来报道的执笔
者,文章将以他的名义刊登,他在读者中的名气是其他人、在幕后的人,都无法取代的。但是,
围绕着希汉,有大量工作要做。
首先是,由于格林菲特在国务院工作过多年,甚至亲自出席过五角大楼文件里涉及的多次国
防部会议,是一个了解一些内情的人,他的任务就是要站在政府部门的立场上来看这个项目。也
就是说,他被派了一个扮演白宫和五角大楼的工作。他和罗森塔尔收集了国务院和五角大楼系统
主要官员公开发表的着作,像梳子一样地梳一遍,看看这些高官在以往的着作中是不是已经公开
了五角大楼文件里的内容。这一手很要紧,只要预先有了这方面的证据,将来给告上法庭,就可
以拿这个来抵挡了:政府负责官员早就在书里公开了这个内容,凭什么说我们是泄密呢?他们发
现,实际上关于越战决策的历史过程,在以往的公开出版物里,陆陆续续、零星地早就有所反映。
政府高官在公开发表的着作中,常常透露所谓机密资料。所以,对于《纽约时报》的X项目来说,
泄密的问题是程序性的。也就是说,这里的关键不是机密是否会损害国家利益,而是文件本身确
实是定为保密级别而偏偏是偷出来的。
同时,《纽约时报》动员了很多人力,将以往十年来的《纽约时报》全部整理一遍,把十年
来《纽约时报》对越战问题的报道,和五角大楼文件进行比较,也就是说,要看看十年来的陆续
报道和现在打算拿出来的重磅炮弹是不是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话,是什么原因,怎么解释。这也
非常重要,涉及《纽约时报》的形象,它必须对自己的报道负责。报道不可能一点不出错,但是
出错也要有根有据,新闻业的中立和客观原则不能动摇。
《纽约时报》还动员人力仔细查找,将要发表的内容里是不是有涉及国家安全的东西,比如
战场计划、武器计划、正在进行的外交谈判等等。这样的东西也必须剔除。
X项目一开始在靠近时报广场的《纽约时报》大楼里进行,后来为了安全原因,租了纽约希
尔顿的几套房间。《纽约时报》派去了自己的保安。每个房间里任何时刻都必须有人。并且调兵
遣将,把《纽约时报》在世界各地报道战争和国际事务的能人,都调集到了X项目。
参与X项目的所有人都得到警告,只能利用五角大楼文件本身和报社的其他资料,不能打电
话向任何人核实。所有人都要保存自己的交叉参考记录,也就是说,将来发表的每一句话的出处,
都要立即能查到。根据报社新闻性的原则,他们决定,希汉的系列报道不是顺着时间次序进行,
而是根据新闻价值来报道。第一期将是约翰逊总统关于轰炸越南北方的决定是怎样做出来的。这
显然是美国政府行政分支在越战中最重要也最有问题的一个决策。
另外,《纽约时报》专门调了一个图片编辑,整理了一套越战照片资料库,虽然后来发表五
角大楼秘密文件系列报道的时候,一张照片也没有用上。
就在这准备的过程中,《纽约时报》内部对于要不要发表五角大楼秘密文件,发表是否会损
害国家利益的问题,产生了分歧和争论。
哈定·班克罗夫特是《纽约时报》实际权力仅次于苏尔茨伯格的第二位人物。他像格林菲特
一样,有长期为政府工作的背景,是“二战”中的海军军官,后来是国务院的官员,在杜鲁门总
统时代是美国派驻联合国的副代表,是日内瓦国际劳工组织的法律顾问。他在《纽约时报》的地
位是苏尔茨伯格的直接副手,当发行人苏尔茨伯格不在的时候,他就顶替这个位子。班克罗夫特
反对发表五角大楼秘密文件,他认为,公开发表五角大楼秘密文件,会使美国的外交谈判代表处
于不利。他的意见和LDL律师事务所的意见一样,而这个事务所的律师中包括艾森豪威尔时期的
美国司法部长。他们一致告诉《纽约时报》,打消公开五角大楼文件的主意,发表如此秘密文件
毫无疑问会引起政府方面的强烈反弹。
可是,《纽约时报》的执行编辑们还得听听自己的法律部的意见,这个法律部头头是一个38
岁的人,叫郭代尔。他原来是通过LDL律师事务所介绍到《纽约时报》工作的。他把自己看做是
一个新闻从业人员,而不是律师。他也有政府工作的经历,曾经在陆军做过情报分析工作。对于
新闻法规,他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他的观点是:到你手上的无论什么消息,总是可以有一种合适
的方式印出来的。也就是说,新闻是没有禁区的,但是,对于负责任的新闻业来说,有一个方式
方法问题。
郭代尔给编辑们做了一个详尽的备忘录,关于怎样保证发表五角大楼文件在法律上的正当
性。
在《纽约时报》最高层,副总裁J 莱斯顿是坚决主张发表的。莱斯顿曾经是《纽约时报》
声誉的标志。他在1954年从国务院得到雅尔塔会议文件,为《纽约时报》挣得了极大名声。可
是在1961年中央情报局策划入侵古巴猪湾事件时期,莱斯顿和当时的发行人不顾其他编辑的愤
怒反对,决定把美国政府涉入此事件的消息压下来,不予披露。可是后来猪湾事件成了美国政府
的丑闻而暴露,读者们对《纽约时报》为何没有及时报道事件真相而不满。连肯尼迪总统都说,
也许《纽约时报》是“过分”保护国家利益了。他甚至还说,如果《纽约时报》及时披露它得知
的消息,猪湾入侵很可能就此取消。言下之意是,美国就不必为此出丑了。莱斯顿为此非常懊恼。
------------
柳暗花明找报纸(3)
------------
不过莱斯顿还是主张首先要区分什么是正在进行的国家机密事务,公开这些机密会直接影响
正在展开的国家利益,什么是已经成为定局的历史机密,公开这些机密已经不会对现在正在为国
家工作的人带来不利。后者是民众有权知道的,新闻界有权发表的。
怎样发表这些文件,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纽约时报》内部比较保守的人主张,为了
避免政府方面的反弹,可以只在报道中介绍文件的内容,或者摘引一些词句,最多引用一些段落,
而避免全文发表政府列为高度机密的文件本身。但是多数编辑认为,这样做损害了《纽约时报》
的声誉。
最后,一直到《纽约时报》发表有关五角大楼秘密文件系列的前两天,发行人苏尔茨伯格才
最终决定,搞一个连续十天的系列,每天六个版面,由着名记者希汉的文章打头,然后是选择发
表的五角大楼关键性文件。
1971年5月13日,星期天,《纽约时报》开始连续刊载五角大楼文件。
《纽约时报》的五角大楼文件系列,选在星期天刊登第一期。周末,政府官员都在家里,政
府部门的反应就慢了一拍。当年参与五角大楼文件的人,比如盖尔勃,看到五角大楼文件竟然在
报纸上以通栏标题登出来,吃惊得几乎昏过去。当然,国防部立即就警觉起来,可是它什么也做
不了。今天的美国政府和老百姓都认为天经地义的规矩是,国防部是对外国防,不能对国内的事
务随便说三道四,更不能动武。哪怕是派一个兵去抓一个人,也是违法的,不管你抓的是什么人。
那么,国防部怎么办呢?国防部得先通知司法部,告之利害,让司法部来对付这件事情。司
法部是管国内治安和起诉罪犯的。偏偏司法部以前对五角大楼文件一无所知,大概隔行如隔山,
也不感兴趣。所以,司法部的副部长罗伯特·马甸星期天读到《纽约时报》,并没有什么反应,
想一切等星期一上班再说。
星期一,《纽约时报》登出了以希汉的报道打头的第二批五角大楼文件,大标题是:研究证
明,轰炸北越的决定在1964年大选前就已做出。马甸上班后看到《纽约时报》,打电话给司法部
长米歇尔。这个米歇尔看到《纽约时报》报道,也没有什么反应。这时候,国防部长莱尔特来电
话了,这位国防部长下午要出席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听证会,他知道记者们一定会追问他对
五角大楼秘密文件的报道怎么看,他必须和司法部长通气,因为政府方面的一切,要由司法部来
决定怎么做。
这时候,司法部长米歇尔对五角大楼秘密文件到底是什么,还摸不清门。国防部长应他的要
求,赶紧令人写了一个备忘录,解释五角大楼文件是什么,什么人参与的,最终的15套文件都
到什么地方去了等等。这个备忘录立即就定为最高机密。但是,国防部长一下子也找不到一个完
全熟悉五角大楼秘密文件的人,事实上以前除了盖尔勃和还在幕后的艾尔斯伯格,谁也没有去研
读过整套文件。所以这个备忘录还只能是非常简单的介绍。司法部在周一下午拿到备忘录,立即
研究是不是要采取法律行动。因为,看《纽约时报》的这个劲头,明天就要出第三批文件了。
与此同时,华盛顿的共和党政治家们也忙碌起来。他们看到,这批文件的暴露,揭了联邦政
府行政分支的丑,实际上对共和党却是有利的,因为这批文件研究的阶段,特别是越战陷入很深、
决策过程大可置疑的阶段,是在约翰逊总统和前任肯尼迪总统期间,而这两个总统都是民主党的。
现任共和党的总统尼克松当政期间,没有包含在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涵盖的时期里面,也就伤不到
他。所以,有些共和党人就敦促尼克松和他的班子,不要采取法律行动阻止《纽约时报》。取这
一观点的包括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杜尔。
尼克松总统从第二年即将到来的大选出发,也倾向于这种意见。反正揭的都是民主党的短,
有何不好。但是最后的决定却是相反的,关键是基辛格。
因为这个时候,1971年的6月,可以说是美国外交史上最微妙的时候。基辛格正在巴基斯
坦政府的帮助下,安排秘密访华,并策划尼克松的访华,同时,基辛格还在巴黎与越南北方当局
展开秘密谈判。这一切都是高度机密的,不仅美国民众不知道,立法的国会议员们也不知道。基
辛格要尼克松总统想想,如果五角大楼秘密文件在报纸上公开刊登,政府连这点秘密也保不住,
人家中国人是不是会有所顾忌就不和你谈了?尼克松一直很自豪的是他和苏联关于限制战略武
器谈判的成功,而且深知谈判成功有赖于保密做得好。
因此,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事实上民众的知情权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战争、军事行
动、政府的外交,都可能在一个阶段里有确需保密的必要。可是另一面,保密又可能是政府遮盖
错误的危险外衣。
星期一整整一天,司法部和国防部之间来回商量,到晚上,司法部长米歇尔和副部长马甸凑
在一起,先给《纽约时报》发了一份电报。这份电报是以司法部长个人的名义发的,说根据国防
部的通报,你们这两天发表的五角大楼文件中,含有对国家安全至关紧要的高度机密资料。发表
这样的文件,是违反了美国刑法中“反间谍法”的某某条某某款。继续发表将严重危及美国的国
防。所以,请你们停止发表这一类文件,并且告之你们将怎样把文件归还国防部。
在晚上7点半,马甸决定把电报内容用电话告诉《纽约时报》的发行人苏尔茨伯格,可是苏
尔茨伯格到英国开会去了,现在是班克罗夫特当家。在电话里,马甸把司法部的警告告诉了班克
罗夫特,班克罗夫特答应过一个小时打回来,他得回去商量一下。结果,过了两个多小时他才回
电。这两个多小时,他干了些什么呢?
《纽约时报》这时候已经闹翻了天。一派坚持不理睬司法部,此时马上就得给明天的第三期
定稿付印了。但是还有一些人认为,在司法部如此警告以后,继续发表后果将无法预见。处于中
间立场的人则一方面担心《纽约时报》遭到更大的法律麻烦,另一方面担心,如果停止发表,则
给公众以《纽约时报》在政府压力下屈服的印象,这是报人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班克罗夫特打电话给LDL律师事务所咨询,对方回话说,应该服从司法部长的要求,立即停
止发表五角大楼秘密文件。这时候,罗森塔尔坚持认为,只有发行人苏尔茨伯格才能最后做决定,
必须通知发行人。
苏尔茨伯格这时候在伦敦的旅馆里,半夜给电话从睡梦中叫起来。罗森塔尔对苏尔茨伯格说,
我们不能停止发表,《纽约时报》的前途付不起这个代价。苏尔茨伯格沉思良久,随即发出继续
发表第三期的决定。《纽约时报》的编辑迅速地起草了一个声明,发还给司法部,并且向公众发
表。声明说,《纽约时报》拒绝司法部长的要求,并且相信,坚持民众对此系列报道资料的知情
权,是符合这个国家人民的利益的。至于司法部决定要法庭发出禁止发表的禁令,《纽约时报》
声明说,《纽约时报》将服从“最高法庭的最后决定”。这个项目的发起人、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
拉虽然认为这套资料应该用于今后的历史研究,而不是马上公布;但是,他却鼓励《纽约时报》
继续发表。在他的建议下,《纽约时报》将声明中服从“法庭的最后决定”改为“服从最高法庭
的最后决定”,避免了一个对自己不利的错误。
------------
柳暗花明找报纸(4)
------------
6月15日,星期二,《纽约时报》发表了希汉的系列报道第三期:越南档案——研究揭示约
翰逊怎样秘密开辟通向地面战争的道路。但是在这篇报道的后面还有一篇报道,标题却是:米歇
尔要求停止发表越南系列,《纽约时报》拒绝。
罗森塔尔在几个月以后提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说:想一想这对于美国新闻史意味着什么。要是
那文章的标题是“司法部要求停止发表越南系列,《纽约时报》服从”,美国新闻业的历史就此将
完全不同,因为游戏规则就变了:前者等于是报纸说,你有你的要求和利害,但是我说了算;后
者则是,我有我的打算,但是规则是你说了算。
《纽约时报》不知道司法部将采取怎样的法律行动,但是既然司法部长的电文里提到了反间
谍法,这是一个线索。《纽约时报》的法律部主任郭代尔已经准备了一个备忘录,但是他自己的
水平和力量还不足于在法庭上完成辩护,他立即打电话给LDL律师事务所。LDL经过一番通话
研究以后回答,由于从一开始LDL就反对发表五角大楼秘密文件,而《纽约时报》对此事的处理
完全没有听从LDL的意见,所以LDL从明天早晨开始不再代表《纽约时报》出庭。
郭代尔在半夜11点得知这个回话,顿时惊呆。面临着一场法庭较量的关键时刻,正是最需
要律师的时候,律师却不干了。郭代尔万般无奈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耶鲁大学的法律
教授亚历山大·比盖尔。比盖尔是一个宪法专家,他当天午饭时恰好见过比盖尔,比盖尔当时表
示他支持《纽约时报》发表五角大楼秘密文件,并且认为《纽约时报》有权发表。
可是,明天很可能一早就要出庭,必须在出庭前找到他。他只能半夜里先打电话找到比盖尔
以前的一个学生,通过这个现在纽约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学生,找到比盖尔。
比盖尔同意为《纽约时报》出庭,立即约了这个以前的学生,半夜2点在办公室见面,通宵
准备一个法庭陈述。早上9点半,他们拿着十页纸的法庭陈述出现在郭代尔的办公室。几乎同时,
电话铃响,联邦检察官打电话通知,《纽约时报》代表必须在半小时内出席位于Foley广场的联
邦法庭。
司法部方面,鉴于必须立即阻挡《纽约时报》继续发表,这种阻挡又必须满足法庭的一套手
续和文件要求,所以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司法部副部长马甸所提供的调查报告就像证词,按规矩
必须公证。马甸只好半夜里开车出去,找到附近的警察局,为文件盖章公证。可是,司法部对五
角大楼文件实在是无所知,他们读到的就是已经发表在报纸上的那些,所以,提出“继续发表将
危及美国的国防外交”,理由在什么地方,他们也说不出来,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还没有发表
的文件是些什么,而法庭却是要证据的。另外,到开庭前,司法部发现,他们在陈述文件中引错
了反间谍法的条款,得重新来过。这样一拖两拖,终于拖到午后才开庭。
法庭辩论是简短的。司法部的代表赫思指控说,这样发表国防部秘密文件,会严重伤害我国
的外交关系和国家利益,所以,至少法庭应该命令《纽约时报》稍微延迟发表,等法庭进一步听
证以后再做决定。《纽约时报》代表比盖尔则反对这种说法,说这是一个经典的“预检”措施。
我以前介绍过,就是美国新闻自由的规则是,对媒体是不能做“预先检查”的。
比盖尔还说,在国会通过反间谍法的时候,根本就不是用来针对报纸的。他反对延迟的命令,
“报纸生存就是发表,而不是服从美国政府的发表日程”。
法官在简短地和助手商讨以后做出了决定。他对案件双方的对错不做任何判断,但是同意发
出一个法庭禁制令,认为《纽约时报》延迟发表所可能带来的伤害,比不上继续发表秘密文件可
能对美国政府造成的伤害。但是法官拒绝了司法部关于没收《纽约时报》拥有的五角大楼秘密文
件的要求。法官要求双方都回去做准备,星期五上午再开庭听证。
这个禁制令,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一份报纸在法庭命令下搁置发表一篇特定的文章。
我们以前聊起过,新闻业的权利和政府的保密,两者之间如何平衡,这始终是一个问题,特
别是在危机时期。在历史上,报纸都具有地方性,所谓报纸,都是地方上的报纸。由于地方自治
的传统,报纸就天生有一种欧洲自由城镇的文化基因,说什么是无所顾忌的。我在以前的信里已
经讲到过,美国现代新闻业是逐步建立起来的,所以在报纸和政府相处的早期,游戏规则更不正
规,冲突就更多了。南北战争期间,北军的谢尔曼将军就曾经命令把纽约的《先锋报》记者抓起
来当间谍毙掉,还幸亏林肯总统的干预才救了这记者一命。
1942年6月,芝加哥的《论坛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详细描述了美军在中途岛战役的胜利。
问题是,对懂行的人来说,这文章的描述透露了美军最近成功破解了日军的密码。军方说,如果
日本人知道这个消息,必然会全部变换密码,美军在往后的军事行动中就失去了这次破解密码获
得的行动优势。在海军部的要求下,罗斯福总统的司法部长展开了大陪审团调查。为了避免沾上
政治斗争的嫌疑,司法部长甚至任命了原来共和党执政期间的司法部长来担任此案的检察官。调
查结果,大陪审团不同意起诉。幸亏,很多年以后得知,当时日本人根本没有注意到这篇文章。
美国新闻制度的游戏规则是,如果媒体触犯法律,确实泄密而损害了国家利益,政府是可以
起诉追究法律责任的,但是,这必须是在媒体确实发表了违法泄密的东西以后。这是一种事后追
诉惩罚的制度。但是政府不可以有禁止报纸发表消息的动作,不可以搞预检。道理很简单,事后
追诉是由法庭来做出判断,法庭只有在犯罪行为发生以后才可能接受指控、立案审理;而政府行
政部门没有权力来确立新闻标准,所以事前预检在制度上不能存在。但是,这并不是说,预先禁
止某个特定文章的问世绝对不可能。
由于技术的发达,对现在发展的电视直播的实战军事报道,就自然有种种限定。在最近的伊
拉克战争中,随军记者的摄像镜头的方向等等,要遵守军方的一些规定。我们看到,一些其他国
家的新闻从业人员表示不理解,说有这样的规定,美国还有什么新闻自由。其实,军事行动必定
有秘密,这是常识。电视不光是你看,对方军队也在看啊。
《纽约时报》刊载五角大楼秘密文件的特点是,它是系列报道,已经发表了一部分,还有一
部分即将发表。司法部要寻求的是,让法庭发布禁制令,来阻挡《纽约时报》继续公布政府秘密。
这就相当于预检或预禁的措施。
1931年,联邦最高法院在“尼尔对明尼苏达”(Near v Minnesota)一案的裁决中,对政
府阻挡报纸发表某文章的权力,规定了极为严格的条件。
------------
柳暗花明找报纸(5)
------------
尼尔是明尼苏达州首府明尼阿波里斯的报纸《星期六新闻》的发行人。这是一份反犹太人的
报纸。检察官指控这份报纸主要刊登恶意的和诬蔑、诽谤的文章,造谣说一个犹太黑帮操纵了明
尼阿波里斯和圣保罗市的赌博、私酒和讹诈等黑市交易,而当地的民选官员都已经被犹太黑帮收
买。检察官向法庭起诉要求禁止报纸发表这样明显是恶意诽谤的文章。此案经过激烈的司法较量,
政府检察官最后在州最高法院赢得了支持,尼尔败诉,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
联邦最高法院做出了5∶4的裁决。首席大法官C E 休斯代表法庭多数意见写的裁决书
说,明尼苏达州法律里关于阻止报刊文章发表的条款“即使不是独一无二,也是很不平常的,它
提出了一个超越此案在当地之意义的极其重要的问题”。休斯承认,“言论的自由,以及新闻的自
由,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权利”,滥用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政府是可以予以惩罚的。但是,他谴
责了明尼苏达州法庭对尼尔的裁决是一种“事实上的预检”。休斯大法官补充说,即使是那种专
门恶意地搜罗炒作丑闻的人,也有“新闻自由的保障”。在休斯大法官起草的裁决书里,有一段
话成为后人惟一可以看做是衡量“预先禁止令”合法性的话,他说,“没有人会反对说,政府可
以阻止报道那种实际上会妨碍征集军队,或者有关出征日期、部队人数和地点(的消息)。”
有四个大法官反对尼尔一案的裁决,他们在反对意见里指出,对预先禁止令施加如此狭窄苛
刻的条件,将把社区之和平与良好秩序及个人之私人事务置于某些报刊发行者的无穷无尽的恶意
骚扰之下。可以想像,这样的警告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个裁决同意和反对意见的接近比例,以及
双方意见都具有的合理性,可以使我们体会到,许多问题都面临着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做出
一个选择之后,往往是要支付代价的。
但是,休斯大法官的那段话,还是成为后人对“预检”或“预禁”的要求标准。报纸文章的
“泄密”必须到了就像公布军队行动日期、人数和地点那样的程度,政府才有“预禁”的合法理
由。这就是所谓尼尔标准。
到1971年,尼尔标准已经实行了40年。在《纽约时报》的五角大楼文件案前一个月,最高
法院首席大法官W E 波格还在一件案子的裁决中重申了尼尔标准,重申对任何企图预先禁
止新闻的合宪性,必须施加严格的限定。
可是,这个案子的法官的判决显然有一定的理由的。事关国防部绝密材料,他没有立判禁止,
而是判了延迟发表,还是一种很合理、也很谨慎的做法。
美国新闻界和联邦政府的关系,集中在政府方面的行政分支,新闻界方面的几个大报和电视
新闻网之间,是一种亦友亦敌,互相依赖,又互相警惕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决定于国家所
处的状态。一般地说,在危机状态,比如战争状态,政府和新闻界的关系就比较好。同时,也在
很大程度上受到新闻从业人员对政府行政官员个人好恶的影响。
这种关系时好时坏,人们记忆中最好的时候是“二战”时期,新闻记者们就像拿着笔杆子和
照相机的士兵一样,和政府配合得非常好。一个经典的故事是,罗斯福总统是一个轮椅总统,但
是他不愿意让民众知道他们的总统是一个不能站立的健康不佳的人,他要求新闻界帮助他保持这
个秘密。新闻界配合默契,从来没有透露他的瘫痪状态,从来没有刊登过一张他坐着轮椅的照片。
特别是在电视直播的就职仪式上,他在大群政府高官和家人的簇拥下慢慢“走”出来,其实是被
后面扶着的人托着“架”出来的,周围的人用自己的身体遮挡住总统瘫痪的下半身,电视和新闻
记者们把镜头拍得一切正常。难的倒不是记者们居然能做到这一点,难的是,所有的新闻记者都
一致地来做这一点。现在想来,简直匪夷所思。那也是表现了“二战”期间美国人的同仇敌忾吧。
后来的总统再也不会有如此好的新闻人缘了。
一般地说,新闻从业人员由于职业和见识的缘故,总体上比较自由开放,比较关心下层民众
的疾苦,对政府的权威抱一种挑剔的态度。在两党之间,民主党比较容易和新闻界建立良好关系。
当然这和总统、副总统、内阁成员,以及他们的新闻发言人的个人风格也很有关系,毕竟,政府
的新闻是他们给出来的。行政官员和新闻记者,就像天天要见面的店员和顾客一样。
在一般情况下,政府要让民众理解他们的政策,须得利用新闻界的报道和分析解释,因为政
府自己没有媒体。法律禁止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在民众中搞宣传,推销自己的主张。所以,搞好和
新闻界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新闻界也需要保持和政府的良好关系,特别是在白宫从事报道的大
媒体机构的常驻记者。但是,他们和政府意见太贴近的话,是一种不符合专业形象的事情,他们
必须形象上保持中立,在行动上显示客观,并且取一种批评的态度,这样才能获得读者或观众的
信任。
双方对这种关系的性质其实都很清楚。所以,一般情况下,总统是尽可能地避免批评新闻界
的。
尼克松当政期间,是美国政府行政分支和新闻界关系最不好的时候。尼克松历来和新闻界关
系不好,他特别不满意新闻界在他几次竞选时期对他的报道。偏偏尼克松还摊上了一个和新闻界
关系更糟的副总统阿格纽。
阿格纽这个最终因丑闻先于尼克松辞职的人,对几家大报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
一些有自由派名声的报纸,在1968年大选期间对他不利的报道耿耿于怀。他甚至说要到法庭去
控告《纽约时报》诽谤,说了好几次,最终却没有行动。因为谁都知道,他这样的公众政治人物,
要告动一家报纸诽谤是非常难的,几乎不可能。以后,阿格纽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经常地持续
不断地抨击美国新闻业。我们现在熟悉的一些左派人士对美国媒体的攻击,30年前这位右派阿格
纽其实都说过了。
他指责美国大媒体操纵在一小撮人手里,比如《华盛顿邮报》公司除了拥有这家大报以外,
还拥有四大电视台之一,拥有华盛顿的一个新闻电台,以及《新闻周刊》杂志。他攻击说,这些
媒体是四个巨大的声音听命于一个老板,即着名的《华盛顿邮报》女老板凯瑟琳·格雷厄姆。他
指责美国媒体由于并购而集中,形成庞大的媒体集团。这是事实,但是他对媒体因此导致舆论统
一的批评却不是事实。所谓“听命于一个老板”的四大媒体,其作业是独立的,其声音并不一致。
凯瑟琳·格雷厄姆回忆说,“当我第一次听说他的断言,即公司所有的分支机构都要对我负责时,
我对他如此缺乏了解感到目瞪口呆……我仍然坚持我们公司各部分不要‘在同一评论路线上走’。
相反,每个分支机构都有其自主运作的权力,他们相互激烈地竞争,甚至在许多问题上都持有不
同看法。”
根本的原因是,美国读者和听众不在乎报纸的老板是谁,他们却在乎舆论是不是一律,他们
不信任一律的舆论,不管这种舆论是不是说了他们喜欢的话。听到总是有不同的声音,他们就比
较放心。所以,老板即使做得到让手下的各种媒体舆论一致,他(或她)也犯不着这样做,这样
做长远来说不合算。更何况,根本就做不到,因为作业是各自独立、互不干扰的。
阿格纽指责媒体的“一小群精英”滥用自己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可是他找不到证据。他指责
说,电视评论员“眉毛一抬,或者嗓音一转,在广播过程中插入的一句挖苦话,都能在成百万民
众心中造成对公共官员能力或政府政策智慧的怀疑”。这话不能说一点没有道理,但是作为一个
副总统,对媒体的指责到了这个地步,就给人不遗余力的印象了。
阿格纽在全国各地,对他所认为的坏报纸展开攻击。美国的新闻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报纸和
电台始终是地方性的,电视网在政治倾向上也不尽相同,但是面对阿格纽的攻击,反而都有同舟
共济的反应了。有些记者认为,阿格纽的攻击太过分,干脆不要理他,让他自己表演,民众不难
看清事情的本质。但是,也有人担心,如果新闻业不做出适当的反击,阿格纽毕竟是副总统,久
而久之,民众就会相信阿格纽说的话,就会怀疑宪法第一修正案对新闻自由的保护是不是非要不
可,就会认为新闻界不是在反映社会的问题,而是在制造社会的问题。假如阿格纽的人把媒体单
位告上法庭,会对媒体造成更大的干扰。至少,法庭在听证的时候,会要求媒体单位提供证据,
这些证据涉及消息来源,往往是媒体不愿公开的。法庭在这种情况下,会发出传票,强迫媒体提
供,如果媒体不从,就犯下了藐视法庭罪。这样的麻烦会对媒体造成震慑。从1969年1月到1971
年7月,CBS和NBC就拿到过122张法庭传票。
位于曼哈顿的联邦法庭法官古尔芬(Gurfein)的禁制令是命令《纽约时报》暂停刊登五角大
楼文件,等待进一步听证以后决定。由于是暂停而不是禁止,《纽约时报》服从了法庭禁制令。
1971年6月16日星期三的《纽约时报》,在原来要刊登第四期五角大楼文件的地方,刊登了一
条新闻,大标题是:应美国政府申请,法官下令《纽约时报》停止刊登越战文件,等待听证。这
一事件立即成为全国性的一大新闻。在星期二法官宣布这一延迟发表禁制令的法庭上,挤满了记
者。在美国,政府对新闻的案件,不论大小,从来就是戏剧性的。
好了。明天再给你写。
祝好!
林达
林达 2013-08-20 08:27:3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