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 簡體 傳統 |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
秦朝灭亡后,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并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18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楚汉之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前202年) 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后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楚汉英烈传》的作者刘洪胜绘制的楚汉战争地图———中原地区分图
《楚汉英烈传》的作者刘洪胜绘制的楚汉战争地图———河北地区分图
《楚汉英烈传》的作者刘洪胜绘制的楚汉战争地图———关中地区分图
楚汉之争历史背景
秦末农民起义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病逝,中车府令赵高等人发动沙丘政变,矫诏将长子扶苏、大将蒙恬赐死,立少子胡亥为二 世皇帝。秦二世胡亥昏庸荒淫,赵高又专权乱政,赋敛益重,戍徭无已,致使天下越发困疲,百姓苦不堪言。帝国每况逾下,十年暴政最终引发了秦末农民大起义。
9楼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首先发动大泽乡起义,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自称楚王,一时间天下群雄纷纷响应。九月,前楚国大将项燕之后项梁、项羽叔侄发动会稽起义,项梁自号武信君;同月,泗水亭长刘邦亦于沛县(今江苏沛县)起兵响应,称沛公。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失败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二月,项梁召集楚地各路义军首领于薛县(今山东滕州)议事,刘邦亦率部归附项梁。是时,燕、赵、齐、魏兼已自立为王,项梁于是采纳范增建议,拥立前楚怀王孙熊心为王,仍号“楚怀王”,都盱台(今江苏盱眙)。八月,项梁与秦军最高统帅、上将军章邯展开了定陶之战,项梁因轻敌,战死,章邯于是认为楚地已不足忧,遂领兵北上攻打河北义军集团赵国,围赵王歇于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平乡镇),赵王遂求救于诸侯(《史记·高祖本纪》)。
秦二世三年(前208年,秦制,十月为岁首)十月,楚怀王见项梁军破十分惊恐,于是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任沛公刘邦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领砀郡兵;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不久又任宋义为上将军,号“卿子冠军”、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同时派刘邦进攻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分楚地义军两路攻秦,并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史记·高祖本纪》)。
秦二世三年(前208年),宋义兵至安阳(今河南安阳东南)停46天不前,项羽便杀死宋义,楚怀王只好任其为上将军,项羽遂率6万楚兵继续北上,迎战章 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救赵诸军兼作壁上观,未敢出战,十二月,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王离所部20余万秦军主力于巨鹿城外,项羽威震诸侯,遂成为诸 侯上将军,统领诸侯之兵。次年(前207年)六月,章邯等被迫率余部20万人归降,巨鹿之战胜利结束。巨鹿之战对秦军主力的牵制并最终获得胜利,为西路刘 邦军能够得以顺利入关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经此一役,秦朝已名存实亡(参见巨鹿之战)。
八月,赵高杀死秦二世,拥立子婴为秦王。十一月,项羽在入关途中恐秦20万降卒哗变,于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将他们全部坑杀,举世震惊,这也使得项羽、章 邯等人极大程度的丧失了关中民心。与此同时,十月,沛公刘邦乘隙攻入关中,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刘邦灭秦之战
战争起因
项羽于巨鹿之战一举歼灭秦军主力40余万,自恃功劳最大,并取得了诸侯上将军地位,统率诸侯之兵,实力雄厚。与此同时,楚地另一路刘邦所率义军得以乘隙率 先进入咸阳,按照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之约,刘邦欲称王于关中。项羽亦率诸侯军40余万直奔关中。项羽自认功高,自恃强大,遂自行分封天下,并拒 绝把先入关的刘邦封为关中王,将其改封到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为王,最后引发战争。
初生间隙
汉元年十月(前207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刘邦进至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依据反秦义军“盟主”楚怀王与天下“先 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理应称关中之王,又闻项羽欲立章邯于关中,号雍王,于是派兵驻守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老城东南北寨村之北),以防诸侯入关。同 时,宣布废除秦朝苛政,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破釜沉舟,消灭了秦军主力,注定了秦朝覆灭必然性趋势,自认为功劳最大。然而胜利在即之际,却被刘邦抢先进入关中,夺取了胜利果实,自然怒气冲天,于 是率诸侯军40余万入关。汉元年十二月(前207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项羽命英布攻破函谷关,进驻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意图消灭刘邦军。 刘邦军不足10万,自料力不能敌,于是还军灞上,并竭力拉拢项羽的叔父项伯请为调解,并亲赴鸿门谢罪,示以诚意,并表示归顺,项羽决心动摇,放走了刘邦。 这就是着名的“鸿门宴”的典故。
“鸿门宴”后,项羽引兵西进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火烧宫殿,大火三月不灭。时韩生劝谏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史记·项羽本纪》),于是烹杀谏者,放弃了建都关中形胜之地的良好抉择。
戏下分封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逼其迁都郴县(今湖南郴州),实不用其命。四月,项羽自恃灭秦巨功并凭借其在军事上的压倒优势,裂 土分封18个诸侯王,恢复封建割据,并自立为西楚霸王,统辖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
项羽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以“巴、蜀亦关中地也。”(《史记·项羽本纪》),乃封刘邦于巴、蜀、汉中三郡,为汉中王,定都南 郑(今陕西汉中)。又将关中地区分为三部,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雍王、塞王、翟王,合称“三秦”,企图通过他们控制关中,将刘邦困锁在汉中巴 蜀地区。
另外还同时分封了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殷王司马昂、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
项羽分封诸侯示意图 刘邦赴汉
刘邦被改封到汉中,初不欲就国,萧何进言曰:“汉水上应天汉。汉中,据有形胜,进可攻退可守,秦以之有天下。”,刘邦于是采纳萧何建议,屈就汉王封号,招 贤纳士以图天下,同时确定了收用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四川成都),还定三秦,东向以争天下的方略。四月,忍忿前往汉中 (郡治南郑,今汉中市城东)就国,项羽使卒三万人从。途中烧毁所过栈道,防止诸侯军偷袭,并借此表示无东向之意,以麻痹项羽。项羽亦于同时班师彭城。
诸侯走势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韩王成因无功,且韩相张良投归刘邦构成威胁,故项羽将其留在彭城,贬爵为侯,不久杀之。五月,齐相田 荣不满项羽分封,迎战回国就任的齐王田都,田都奔楚,项羽杀之。原齐王、新封胶东王田市畏惧项羽,前往胶东就国,田荣愤而追杀之,遂自立为齐王,不久又攻 杀济北王田安。八月,辽东王韩广(原燕王)因不愿迁徙辽东,燕王臧荼击杀之,并辽东地为燕国;同时,项羽改封郑昌为韩王。同月,未及分封的原秦龙川(今广 东省龙川县)县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割据岭南(今广东、广西大部及周边)。汉二年(公元前206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月,赵将陈馀因不满项羽分 封,联合已反的齐王田荣打败常山王张耳,张耳归汉。陈余迎立代王赵歇复为赵王,自为代王,命夏说为相守代,自己留辅赵王。同月,项羽密令九江王英布遣将杀 害义帝于郴县。
而在八月,汉军亦开始出兵三秦,至此,中原诸侯国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未及分封的岭南、闽中(今福建大部及浙江、江西部分区域)地,分别为南越王赵佗、闽 中郡长无诸所割据。这十八诸侯及南越、闽中二诸侯中,南越王相对独立,未参与楚汉战争,置身事外,保持中立。衡山王、临江王虽属楚国阵营,但从未介入战 事,楚汉战争末期衡山王归汉。原闽越越王、秦闽中郡长无诸曾从诸侯灭秦有功,因未被项羽封王,后亦率兵抗楚。其余中原诸侯以及演变而成的诸侯均直接或间 接、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了楚汉战争。
还定三秦之战
五月,未被项羽封王的齐国贵族田荣不满项羽分封,于齐地(今山东大部)起兵反楚,逐走项羽新封的齐王田都,杀胶东王田市,自立为齐王。不久又杀济北王田 安,并王三齐。又赐给彭越将军印,令其反于梁地,同时借兵给陈馀协助其攻打常山王张耳,策反赵地。项羽于是发兵击齐。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和三秦王立足未稳 之机,“决策东乡(向),争权天下;”(《史记·高祖本纪》)。令萧何收取巴、蜀租赋补给军队,得萧何大力举荐,任命韩信为大将,并以曹参为前锋统兵数 万,积极部署东进。
八月,汉军以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潜出故道(因临故道水得名,治今陕西风县北风州之西),兵至陈仓(今陕西宝鸡),袭击雍国,进围章邯军于雍都 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同时分兵攻取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北地(郡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亡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鱼河堡),迫降塞 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迅速还定三秦,袭占关中大部地区。随后,命部将薛欧出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向楚地进军,被楚军阻于阳夏(今河南太康)。
彭城之战
项羽得知刘邦已兼并三秦,且准备东进伐楚,而齐、赵地都已反叛,大怒,乃立原吴县(会稽郡治所,今江苏苏州)县令郑昌为韩王,以抵御汉军。此时张良以书信“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以及齐、梁地反书“齐欲与赵并灭楚。”呈给项羽,项羽在两面受敌的情势下,遂无西顾之意,于是采取“先齐后汉”的战略方针,继续攻齐,主力被牵制在齐国。
刘邦再度抓住战机,一面巩固关中,一面扩张势力,亲自率军由函谷关出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东进。迫降河南王申阳和项羽新封的韩王郑昌;西魏王魏豹率军归附,继而俘虏殷王司马昂,迅速占领了今河南及山西中、南部广大地区,造成东进的有利态势。
汉二年(前205年)四月,刘邦乘齐、楚两军胶着之际,在洛阳接受董公“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资治通鉴·卷九·高帝二年》)的建议,以项羽杀害义帝为口实,为义帝报仇讨逆为政治号召,令三军发丧,缟素三日,发檄文布告全国:“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史记·高祖本纪》)”,联络各地诸侯王,率本部及塞、翟、河南、殷、西魏五国诸侯联军56万攻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高祖为义帝发丧”,并一举攻占楚都彭城。
项羽留众部将继续击齐,自率精兵3万疾驰南下。时刘邦等众诸侯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整天置酒高会。项羽乘刘邦陶醉于胜利,戒备松懈之际,率军绕至彭城 西,于清晨时发动突然袭击,战至中午,大破汉军,汉军往泗水方向溃逃,楚军紧追不舍,杀汉军十余万人,一直追击至灵壁(今安徽灵璧县)东濉水,汉军相互拥 挤、践踏,加上楚军追杀,汉军十余万人皆入濉水,濉水为之不流(《史记·项羽本纪》)。
此役,汉军被歼数十万,刘邦也险些被虏,仅率数十骑突出重围,逃回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经此一战,汉军元气大伤。 京索之战
安邑之战
汉二年(前205年)八月,魏王豹踞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反汉归楚,威胁汉军侧翼。刘邦先派郦食其游说未成,即命韩信率军进攻。九月,韩信突袭安邑,生擒魏豹,灭魏国。
井陉之战
安邑之战后,刘邦继而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少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书·韩信传》)的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开辟北方战场,以消灭楚的羽翼,实现对楚的战略包围。同年闰九月,韩信首先破代国,生擒相国夏说,代亡。
汉三年(前205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月,韩信、张耳率领汉军越过太行山,与楚的羽翼赵国战于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南),韩信一反常规,背水设阵,大败20万赵军,斩杀赵军主帅成安君陈余,生擒赵王歇,一举灭亡赵国。随之乘势不战而迫降燕国。
井陉之战
潍水之战
汉四年(前204年,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十一月,韩信又大破齐、楚联军于潍水(今山东潍河)之滨,平定齐国。至此,韩信东进2000余里,从东、北两面形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态势,直接威胁楚大后方。
主力战线
成皋争夺战
刘邦于彭城之战战败后,诸侯纷纷复背汉归楚。为摆脱被动局面,刘邦争取张良“联络英布,重用韩信、彭越”的方针,从各方面联合反楚力量。军事上,则利用荥 阳、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有利地形,分兵扼守险要,以争取时间,发展自身实力,待机再战。同年五月,刘邦在荥阳得到萧何征得的关中兵员补充,韩信 亦率援军赶到,于是在荥阳东一举战败楚军,阻遏了楚军的西进攻势。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进行了长时间的拉锯战,战局总体相对稳定。
楚汉战争示意图
六月,刘邦回返关中,引水攻破雍都废丘,迫雍王章邯自杀,剪除后方一大隐患,尽占关中。同时,英布与龙且战争,不得胜利,与随何往见刘邦。刘邦收取士卒, 会合关中萧何派来的援军,加上韩信赶来会合,于京县(今河南洛阳附近)、索亭(今河南荥阳附近)之间击败楚军,将楚军击退到荥阳以东。
随之又采取立太子、赦罪人、立法令、设县邑、加强边塞守备等措施,以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八月,又回到荥阳前线。九月,采纳韩信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让其开辟北方战场。 汉三年(前204年)初,楚军对汉军正面防线发动攻势,数次切断汉军运粮甬道,攻占荥阳、成皋。刘邦败逃关中。为调动项羽,分散其兵力,摆脱固守城池,被 动挨打的局面,刘邦采纳谋士辕生建议,于五月率军出武关,兵至宛(今河南南阳市)、叶(今河南叶县西南)。项羽急于寻汉军主力作战,果然率军自荥阳、成皋 南下宛、叶。汉军坚壁不战。此时,彭越攻占楚后方重镇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古邳镇),迫使项羽回师解救。汉军乘机迅速北上,收复成皋。六月,项羽回军,对汉 军发动第二次攻势,再占荥阳、成皋,并挥军西进。汉军败至巩县(今河南巩县西南),深沟高垒,阻击楚军。为减轻正面压力,刘邦遣刘贾,卢绾率兵2万增援彭 越,在楚后方攻城略地,断楚粮道,迫项羽第二次回兵东击彭越,汉军再次收复成皋。
楚汉之争总体形势图
广武对峙
汉军再次收复成皋后,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山(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长期对峙,相持不下。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羽患之。于是置刘邦的父亲太 公于鼎镬上,告诉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今天不赶快投降,我就烹煮了你父亲),刘邦却回答道:“吾与汝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 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我与你曾都是楚怀王的臣子,结拜为异姓兄弟,那么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一定要烹煮我们的父亲,就请分给我一 份羹吧),项羽见无济于事,只好作罢。又有一次,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天下 纷争动乱数年了,是我们两人的缘故,愿意与你单独挑战决一雌雄,何必连累天下百姓的父亲和儿子呢),刘邦却笑着拒绝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史 记·项羽本纪》)。
鸿沟议和
汉三年(前205年)十一月,刘邦在正面对楚作战的同时,遣谋士随何游说九江王英布叛楚归汉。英布据有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庐江(郡治舒县,今 安徽庐江西南)二郡,具有相当实力。英布归汉,项羽侧翼危急,忙遣龙且进攻九江军。刘邦达到了在南方牵制、分散楚军之目的。项羽第二次率军东击彭越,兵至 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闻汉军再次收复成皋,急忙引兵回救。
汉军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山(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对峙。是时,楚军北有韩信据齐地威胁都城;腹地有彭越游动作战,又须分兵南据九江,以致兵力分散,腹背受敌,粮草匮乏,欲战不能。刘邦则据荥阳、成皋之战坚守不战。
汉四年(前203年)八月,楚军粮尽,项羽被迫议和,刘邦亦未能调来韩信、彭越援军,于是双方订立和约“中分天下”(《史记·项羽本纪》),划鸿沟(古运河,位于今河南荥阳以东)为界,东归楚、西属汉。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两年零五个月后,休兵罢战。
固陵之战 垓下之战
刘邦退守固陵后,采纳张良建议,分别给齐王韩信、魏相彭越承诺“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许以割地封王。十二 月,果然调集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淮南王英布、刘贾等各路大军40万人,以韩信为最高统帅,以并本部共60万人,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 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数重。
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四面楚歌,军心瓦解。项羽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夜起慷慨悲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 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参见《垓下歌》),“歌数阕,美人(虞姬)和之(参见霸王别姬)。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史记·项羽本纪》)。乌江自刎
于是项羽率800余骑趁夜突围南逃,天明后刘邦发觉,遂派数千骑兵追击。渡过淮河后只剩下百余骑,逃至阴陵(今安徽定远县西北)时因迷路,问路一田父,田 父诓骗而左行,结果陷于沼泽,致使汉军追上。至东城(今安徽定远县境内),仅剩下28骑,项羽自度难以脱身,却依然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逃至乌 江(今长江,位于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时,乌江亭长力劝项羽过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 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上天要灭亡我,我何必还要渡江呢!姑且不说我项籍当初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起事 渡江西征,今天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便江东的父老兄弟们同情而拥戴我为王,我哪里有脸面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自己难道心里不愧疚吗?)(《史记·项 羽本纪》),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在力杀汉军数百人后,自刎而死。32楼
战争结果
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获得最后胜利。项羽败亡后,楚地陆续平定。楚汉战争末期,属楚国阵营的衡山王吴芮、九江王英布先后归附汉王刘邦,唯临江王仍不听 命,同月(十二月),汉军又攻破临江国都江陵(今湖北荆州),俘虏项羽所立的临江王共尉,至此,除岭南割据势力外,天下归于一统。公元前202年2月28 日,刘邦在定陶正式称帝(即汉高祖),建立了西汉王朝。
历史影响
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的,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民战争虽然胜利地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但曾经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 项羽,却不得不走封建统治的老路,遂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在这场角逐中,项羽具有强烈的旧贵族意识,不善于用人,不能重建统一王朝。刘邦知人善任, 因势利导,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建立了汉朝。
项羽分封刘邦于汉中(汉水之滨),为汉王,直接或间接导致“汉”成为了汉朝的国号。汉王刘邦胜利后,便以“汉”为国号,建立了统一的西汉王朝,为后来的 “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又经汉武帝一朝,达到了西汉的巅峰时期。楚汉战争的结果,直接或间接地造就了统一的西汉王朝,后历王莽短暂篡国后又进入东汉时 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余年的长期统一局面,促进了汉民族的融合和经济的发展。
后世刘姓政权多附会汉朝,又以“汉”为国号,如蜀汉、汉赵(前赵)、南汉、后汉、北汉等。连带赋予汉民族等寓意,许多非刘姓也取“汉”为国号,如成汉、侯 景政权、陈友谅政权等。类似渊源,后世分封诸侯王也多以“汉”为号。因为汉朝统一多民族的融合以及汉文化的发展,汉朝国号“汉”又被衍生扩展命名于汉族、 汉人、汉字、汉语、汉文、等,影响广泛而深远。
楚汉战争及前后时期诞生了许多着名的成语典故以及词语、地名,最着名的有如指鹿为马、取而代之、破釜沉舟、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约法三章、衣锦还 乡、先发制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四面楚歌、一决雌雄、楚河汉界、十面埋伏、江东父老、东山再起、霸王别姬、多多益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鸿 沟、冠亚季、冠军、虞美人、二世祖、三秦、三齐、等等,影响十分深远,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34楼
象棋棋盘“楚河汉界”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
象棋“楚河汉界”
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末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常有一区空隙,上写有“楚 河”、“汉界”字样,这是以下棋比况历史上的“楚汉战争”。据史料记载,“楚河汉界”在古代的荥(xing)阳(今属郑州)成皋一带,该地北临黄河,西依 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战场。
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项羽粮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至今,在荥阳广 武山上还保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边那座叫汉王城,东边的叫霸王城,传说就是当年的刘邦、项羽所筑。两城中间,有一条宽约300米的大沟,这就是 人们平常所说的鸿沟,也是象棋盘上所标界河的依据。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 “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象征着中军帐。
历史评价
楚汉战争历时3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名将韩信在战争中显示了其卓越的统帅才能。先 还定三秦之战、再破代、攻赵、降燕、伐齐,最后在垓下全歼楚军,其还定三秦之战暗渡陈仓;井陉之战背水一战、拔帜易帜;潍水之战以水冲敌、半渡而击;垓下 之战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韬略之丰富,用兵之灵活,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的光辉的篇章,亦为历代兵家所推敬借荐。
项羽摒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实行分封制,恢复战国时期的封建割据,疆土分裂,天下不能真正统一,埋藏战争隐患。楚汉战争的结果,造就了西汉王朝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刘邦与项羽争天下,为什么项羽失败了?项羽不会知人善任,不信任手下,不爱听意见,又吝于封赐,不会识别和笼络人才,以致韩信、陈平、英布等先后归汉,不 善于团结利用反汉同盟,致使魏王豹、代相夏说、赵王歇与楚各自为战,魏、代、赵国相继灭亡。且刚愎自用、优柔寡断,不会抓准时机,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好哄。 他嗜杀残暴,坑杀20万秦兵、屠掠咸阳、弑杀义帝,大失人心。时有人谏言建都关中,他不听而烹杀谏者,误中陈平离间计,致使谋士范增愤而告退。平定齐国叛 乱后,杀戮过重以致齐地复叛。不都关中,放弃形胜之地。他分封不公,导致诸侯叛乱,疲于应付。又封秦朝三个降将于关中,因曾坑杀20万秦兵,三秦王在关中 很难立足,以至汉军得以轻松平定三秦。
刘邦则是海纳百川,只要说得有道理,他都会听。他善于笼络利用诸侯以及手下将领,大家乐为其效命,韩信为齐王时,楚使说齐而韩信不反可略见一斑。
时刘邦先入关中,派兵守住函谷关,抗拒诸侯。本来项羽已经准备灭掉刘邦,就因为项伯说情就放了他。鸿门宴上,形势有利,只要他一声令下,刘邦就必死无疑, 可他优柔寡断,迟迟不发令。所以项羽失去了所有有利的时机,“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因此,项羽败给了刘邦。
项羽、刘邦的得失
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项羽的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除了政治上、经济上的得失,以及其他因素外,就军事角度而言,双方在作战指导上,即战略指导思想以及 战役指挥诸方面的得失,也导致了汉胜楚败的结局。现分析如下:先说项羽。项羽虽然英勇善战,但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缺乏深谋远虑,因而导致他在战役指挥上出现 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误,丧失了一个又一个致胜的良机。
本来灭秦后,项羽一直把刘邦作为头号敌手,甚至打算在鸿门宴上杀掉他,最后虽未杀刘邦,但也将他分封到地处边远的巴蜀、汉中地区,并以 三秦 扼阻其东进的道路。但是后来当项羽面对田荣叛齐与刘邦东进的局面时,在攻齐还是击汉问题上竟然轻信刘邦的谎言,采取了 先齐后汉 的错误方针,甚至在刘邦已基本占据关中之地,并继续向东发展,楚军将陷于两面受敌的被动境地时,仍然坚守此方针不改,最后终于坐视刘邦的势力不断扩大,甚 至攻陷了自己的首都彭城;彭城大战后,项羽夺回了战争主动权,在战略上重占优势,但是他不从战略全局着眼,只顾专与刘邦主力在正面战场撕杀,不注意巩固后 方,结果始终未能摆脱腹背受敌、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被刘邦牵着鼻子东奔西跑,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结果将战争主动权逐渐让出,最后落得主动媾和,进行战 略后撤的结局;鸿沟媾和,楚军已处战略劣势,但项羽居然轻信一纸空文的约束力,不作任何戒备即领兵急速后撤,从而给刘邦乘胜追击创造了难得的战机;退守垓 下,不返江东,是项羽战略上的最后失策。当时尽管项羽在中原争霸的失败已成定局,但从固陵后撤时他尚有十余万的精兵强将,如果他能早下决心,迅速将人马带 回江东,以江东的人力物力,加上长江天险的阻隔,与汉对抗,甚至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东山再起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项羽引兵至垓下便驻兵不前,企图以士气 严重受损之兵与三面围来的优势追兵决战,岂有不败之理。
纵观楚汉战争中项羽用兵,多为走一步看一步,缺乏全盘考虑,没有长远的战略策划,加之他又不愿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以致处处被动,终至全军覆没,自刎身亡。
反观刘邦的战略指导思想始终运用正确。
秦亡以后,刘邦能认清汉弱楚强的客观形势,在鸿门宴上及项羽分封时,采取忍让待机的策略,不作以卵击石之举,以图东山再起。待田荣等起兵反楚,项羽北上击 齐时,刘邦又能抓住战机,迅速挥军东进,顺利夺取关中,并乘虚攻占楚都彭城;彭城兵败后,刘邦及时变进攻为防御,以持久战对项羽的速决战,在正面战争积极 防御的同时,还开辟了北方、南方、敌后3个战场,极力摆脱被动,争取主动,终于使强弱易势,为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待项羽智穷力竭,形势发生根本变化时, 刘邦又能迅速集中优势兵力,转入追击,最后终于全歼楚军于垓下。
在战役指挥上楚汉双方均有许多成功之处。如项羽破田荣于齐,大败刘邦于彭城,击败英布于九江,破荥阳、下成皋,两败彭越,固陵反击等,甚至垓下突围后,在 东城以区区28骑,打得数千汉军溃不成军,不能近身,临死前还徒步杀伤汉军数百,这些均显示出项羽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叱咤风云、雄冠诸军的英雄气概。但 是这些局部性的胜利,对战争全局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刘邦在战役指挥上,如成皋相峙,两次调动项羽回军东顾,一次调动楚军南下,使楚军疲于奔命,自己则变被 动为主动;指挥韩信、彭越,争取英布开辟北方、敌后、南方3个战场,分散楚军兵力,缓解正面压力;乘项羽回军,两次失而复得成皋;最后指挥几路大军,聚歼 楚军于垓下等等,也均为成功之例。
楚汉双方在战役指挥上也各有失败之举,如。项羽失败之举,如:刘邦东进,只派曾任吴县令的郑昌,以少数兵马西拒汉军,导致刘邦长驱直入,郑昌也被俘;彭城 大捷后,没有穷追刘邦,使其得以喘息,在荥阳、成皋一线扼阻了楚军的西进;楚军兵到荧阳、成皋后,未采纳范增急攻2城的建议,最后虽下2城,但已在战略上 丧失了两三个月的宝贵时间;固陵之战取胜后,没有乘胜扩大战果,全力猛攻固守待援的刘邦军,而是与其相峙,坐等几路大军来攻,从而丧失这最后一次可以致胜 的机会;垓下被围,中张良 四面楚歌 之计,弃全军10万人于不顾,仅引800骑突围而逃,为自己留下了一个不光彩的结局。刘邦失败之举,如:下彭城后,为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在楚军主力丝毫 未损的情况下,毫无道理地只知饮酒高会,而疏于戒备,结果56万大军被楚3万骑兵横扫,惨败而逃,众诸侯也背离而去,战略上由主动变为了被动。不过由于刘 邦有众多谋士、良将的扶助,他本人又能采纳部下的正确建议,及时纠正失误,终于取得楚汉战争的最后胜利。
楚汉时期大事表
相关成语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三户亡秦
亡秦三户
一饭千金
胯下之辱
破釜沉舟
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背水一战
拔帜易帜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解衣推食
汉中高对
萧何月下追韩信
推陈出新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楚河汉界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独当一面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中原逐鹿
略不世出
居常鞅鞅
百战百胜
作壁上观
勋冠三杰
一决雌雄
沐猴而冠
约法三章
不赏之功
匹夫之勇
妇人之仁
十面埋伏
伐功矜能
鸟尽弓藏
锦衣夜行
衣锦夜行
衣锦还乡
战无不胜
国士无双
半渡而击
置之死地而后生
功高震主
人心难测
无颜见江东父老
取而代之
江东父老
先发制人
付之一炬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东山再起
网载 2013-07-23 10:23:4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