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健笔还原文字狱始末)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作者:史景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3-01
ISBN:9787549502240
开本:大32开
页数:292
字数:157000
装订:精装
印刷:黑白

作者:史景迁

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世界着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36年生于英国。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的观察与研究结果。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成为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

书的由来、内容、形式与风格: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1374691701

满清政权何以维持长达二百六十年的统治,其中的重要关键是满人入关之后即逐渐意识到,单凭武力是不足长治久安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长期而有效的思想统治,使汉族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上接受满人的统治。雍正刊刻印行的《大义觉迷录》一书,除了政治动机之外,更蕴含了内在深层的文化意义。本书讲述了《大义觉迷录》这部奇书的形成、流传、禁毁的细腻过程,乃由其间横生的诸多耐人寻味、匪夷所思的枝节,从而反映了中国古代君权与知识份子的关系及旧文人的宿命。

史景迁以《大义觉迷录》的内容为经,辅以大量的奏摺,复参酌各家说法,只见他在庞大的资料交织下穿针引线,不违逆资料,又营造气氛,维持叙述张力,这是他的过人之处。

翻翻目录:

总  序
妙笔生花史景迁 / 郑培凯  鄢 秀
前  言
资料来源说明
单位换算说明

楔  子 
第一章    投  书
第二章    皇  帝
第三章    行  踪
第四章    湖  南
第五章    凤  鸣
第六章    驳  斥
第七章    炯  戒
第八章    赦  免
第十章    付  梓
第十一章    探  源
第十二章    异  议
第十三章    宣  论
第十四章    枝  节
第十五章    重  审
译后记  历史、认同、权力
参考书目 

看看书评:


他在其中每一个世纪都选择了一、两个专门题目,写出生动的叙事(narrative)长篇,从正面或侧面勾勒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这是史学家的真本领,也是史学的最后归宿。就我阅览所及,在并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学者之中,好像只有史景迁一人具有这一特殊的本领。为什么呢?我想这是因为他不但史学的功夫深厚,而且文学的造诣也超出侪辈。——当代华人世界着名历史学者 余英时

(史景迁)描写历史人物的性格,也往往从细节见到性格,于是这些人物不是平面的面谱,而是有笑有泪的活人。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都在他的笔端复活了。……中国史学的祖宗,太史公司马迁,其文笔之优美,使《史记》不仅是历史记载,也是文学作品。这一传统,自清代考证之学独擅胜场,文章之美,已不受重视。史景迁先生的着作,堪为我认借镜。——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许倬云

读读书摘:


前   言

读史其中一个用处就在于提醒吾人,事情可以匪夷所思到什么程度。曾静谋反的奇案,还有《大义觉迷录》的刊刻印行、通颁天下,似乎正是这句话的脚注。但是读史另有一个用处,就在于让吾人看到,人可以这般实际地应对如此匪夷所思的情境。曾静与雍正又再一次说明了这点。

在1720年代到1730年代之间,清朝的儒士或目睹此事,或在其间推波助澜,并以惊人的细密面对之,因此留下极为庞大的*,见证这段历史。从如雪片般呈禀朝廷的奏折,可以大致勾勒出各地封疆大吏遇事决断的梗概,也可窥知奏折往返递送且有皇上批语溜依循的流程,还可看到官员为博圣眷而附上所掌握到的谋逆材料。这些文件是由朝廷主掌*的官员世世代代保管,对史家弥足珍贵。1912年,清朝覆亡,这些文件每每得在遭受战火波及之前装箱封存,辗转流落各地。到了20世纪末,这些*终究得以分别藏于台北、北京两地温湿度受控制的场所,出奇逃过接二连三的摧残。

曾静一案始于1728年,在1736年由朝廷终审了结。但是几乎在案发之初,此案的原委便可上溯至遥远的过去,部分是在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的军事冲突与知识论辩中,部分则可远溯至古代,甚至迄于孔子之前中国哲学、历史文本粗具雏形的年代。同样的,朝廷终审结案之后,回响仍久久不衰,不仅历经了清末民初的分崩离析,而且还延续到我们所处的年代:中国有一家出版社于1999年集结出版了本案重要源文件的抄本,满足观众在看了《雍正王朝》电视剧之后所产生的好奇心。

曾静案所讲的不只是皇帝与其死敌的故事,它还旁及《大义觉迷录》这本奇书,此书幸赖朝廷的饬令,得以在1730年代初风行天下、广为摘引。而拙着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本有关书籍如何被书写、刊行天下,有关巡回驳斥,有关自我宣传,有关眩惑听众与大肆抨击的书。

这则离奇的故事讲的是18世纪的中国人,他们一方面汲汲营营于儒士的名位,另一方面又身陷于科考的迷惘之中:他们一方面皓首穷经,但又得对上位者所做在他们看来是专横、负面的决断逆来顺受。在文士精英圈内失败者之中,有许多人打心底否认他们是上位者所断言的那种知识分子,曾静就是这类的典型,而许多无端被牵连进曾静这个案子的人也是其中之一。

 


史景迁 2012-04-18 02:31:43

[新一篇] 貳時代——解剖文化界的100個關鍵詞

[舊一篇] 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