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教育的“五四三”学制可以改改了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我国教育改革正在走进一个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时期,目前大家关注得比较多的可能是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但我认为学制和课程的设置可能更重要。所谓“树从根脚起,水从源处流”,我国基础教育的学制与课程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这里可以向国外教育学习和借鉴。


“五四三”学制从八十年代末延续至今


就学制而言,上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人口高峰,小学的规模容纳不了适龄学生人数,就把小学六年级放到中学,名称为初中预备班。这本是权宜之事,但由此导致了延续至今的“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上海模式。人口高峰过去之后,小学生明显减少,也没有恢复小学六年制,宁愿关闭、兼并小学以缩小规模,最近几年又出现小学入学高峰,又开始扩大小学规模。


随着人口高峰从小学移到高中,大约在2000年左右,所有办学成就比较良好的重点中学全部初高中脱钩(原先都是初中、高中在一起的完中),成为一批纯高中,以扩大高中规模。同样,高中高峰过去之后,也没有恢复初高中一体。因为有一种现实认为,小学至初中为九年义务教育,应该大力兴办九年一贯制的学校。目前,上海的学校类型除个别的为十二年之外,大致是纯小学(五年)、纯初中(四年)、小学初中一贯制(九年)、普通完中(七年)、纯高中(三年)。


学生负担未减轻 学校发展受制约


这种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负担没有减轻,另一方面学校的发展也受到制约。


第一,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


从理论上讲,小学五年级毕业后按照就近对口原则,不需要参加考试就可以升入对应的公办初中,看似减轻了负担免去了升学考试,但实际上大量的小学生毕业后都会选择民办初中(最早的一批民办初中都是和原先的重点中学相关联)。原本小学升初中有统一的考试,学校统一进度统一复习,现在要应对不同的民办初中的筛选,也没有考纲没有范围,只能一拥而上拼奥数,所以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


而且学校不考试了,负担就转嫁到家庭,课外补习铺天盖地,为了能考一个好的民办初中,大家都不愿意到就近的公办初中就读。这直接导致公办初中办学声誉滑坡。好的生源都去了民办初中,有的公办初中生源极少,自然质量下降,于是进入恶性循环。


第二,初中学生的学习负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


原先的重点中学是初高中一体的,一般来说,半数以上的初中部学生都把目标锁定在直升或者考进自己学校的高中部,所以学习压力不是特别大,重点中学相互之间基本不存在中考的竞争,很多学校都把办学目标直接设置为六年或者七年。而初高中脱钩之后,对于初中生来说,每个人都放眼全市,从分数线最高的高中开始依次往下排队,哪怕考进一所分数只高一分的学校,都比考进低一分的学校来得自豪。试想,这样的学习压力怎么会不重呢?难怪家长说,中考比高考更难!


重点中学都变为纯高中之后,必然引起生源大战。所有学校都只能挤在以中考分数为标准的一条数轴上,使得原先各个学校各有特色的办学,变成现在按照成绩依次排队。尽管教育主管部门知道怎样综合地评价一所学校,但是社会、家长、学生乃至教师本身,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中考入学分数线将高中学校分为三六九等。

第三,七年制的普通完中成为鸡肋。


这些学校的高中部是进分线较低的公办高中,这些学校初中部的学生并不想升入自己学校的高中,而极力想考到那些纯高中。于是完中就等于两所学校,初中生与高中生大多不能对接。即使学校想设定六年或七年的连贯性办学目标,都会因为初高中生源的极大不同而无法真正得以实施。


同样,九年一贯制学校也会遭遇类似问题,但由于小学升初中不需要考试,除了一部分小学生选择民办初中之外,可能有一大部分学生是可以九年连续的。不像普通完中那样,因为有中考分数线的限制,使得初高中生源可能会“大换血”。


在这种情形之下,各类学校都很艰难,只能行走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边缘上。有人形容校长是“带着镣铐在跳舞”——既要顾及教育方针、课程改革,又要顾及应试教育对学校排名、生源的影响,还要顾及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有的教育理想。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不妨恢复为完中


有鉴于此,笔者的建议是,目前的学制和课程应该有所变化,应跳出原有的框架。因为我们的考试和升学的评价体系不同于西方国家,所以学美国、学俄罗斯,都是不实际的。而新加坡的教育模式或者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还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毕竟文化比较接近,有很多共通之处。


首先,建议恢复小学六年制,恢复小学升初中的统一考试,并按照考试初步确认学生的大致方向。由于小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大,即使六年级考得不理想,以后还有机会赶上来,尤其是男生,发育和成熟都稍晚于同龄女生。


其次,建议把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恢复为初高中一体的完中,类似新加坡的直通车学校。这样,就可以有六年的培养周期,使得一部分小学毕业考得并不太理想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学生。而情形比较特别的“四校”仍然可以是纯高中,可以成为精英类型的学校。


再次,建议把普通完中脱钩,不再设初中,而改为综合高中,即含有高中部和职校部,成为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一体的学校。对于初中毕业考得不太理想的学生,可以使其进入这样的学校。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之间可以有双通道,一年之后可以相互转换,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


现在的职业高中是独立的,很多学生不愿进入,即使中考考得不理想,进不了普通高中,也不愿进入职业高中,因为一旦进了职业高中,就再也没有机会进入普通高中了。其实对于有些学生,走职业高中之路,将来升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还是很不错的。在这个方面,台湾地区的做法就很成功。光明中学在台湾地区有一所姐妹学校叫基隆二信高中,就是一所私立的综合高中,其每年都有高中部的高考状元,也有职校部的高考状元。


在学制上划分清楚了,在课程上再作进一步的改进,就有了基础。要使得家长和学生能够接受,能够配合,学校和教师才有发挥的余地,才有改革的效果。最终朝着减轻学业负担,培养综合素养的道路迈进。


本文作者为光明中学校长,转载请注明《文汇教育(微信号wenhuieducation)》!



文汇教育 2015-08-23 08:54:14

[新一篇] 德國媽媽的濕毛巾綁腿退燒法,果斷收藏了

[舊一篇] 梁文道:關機的生活才是正常的生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