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间舞蹈之「鼓舞」 民俗 文化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作者:茹之                

太平腊鼓(国立故宫博物院)

                                                           

顾名思义,鼓舞的舞蹈动作应当是围绕着「鼓」展开。而作为打击乐器的「鼓」起源很早。传说远古时有伊耆氏用土制的鼓,鼓槌是用草紮成。又传说夏后氏有一种鼓是有足的。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鼓」字、「鞀」字,此外还有一面木腔蟒皮鼓,表明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经有此乐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又吸收和利用了一些从其它国家传来的鼓。

羯鼓(维基)


到唐时,鼓已经有了如下种类:腰鼓、毛员鼓(腰鼓的一种)、都昙鼓(古代细长、直径较小的腰鼓)、答腊鼓、羯鼓、节鼓、檐鼓、齐鼓、鞀鼓(今天的拨浪鼓)、鸡娄鼓、大鼓、军鼓、手鼓、扁鼓等。

围绕着这些不同的鼓,中国历代有着不同的鼓舞,有些鼓舞流传至今而不衰。

那麽,最初的鼓舞是用在哪些场合表演呢?在中国远古时期,人们认为鼓声的节律可以通神,引来雨水,因此鼓舞大概是在乾旱求雨时表演。《周易》记载︰「鼓之舞之以敬神」,又说明当时敬神的人们,在祭祀神明时也是在鼓的伴奏下舞蹈。此外,在战争中鼓舞士气、庆祝胜利等也会表演「鼓」舞。

潮州大鼓(Yongxinge/维基百科)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鼓」舞大概是在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关於击鼓撞钟「奏舞」的记载。

汉朝有《建鼓舞》和《盘鼓舞》,南北朝石窟中则绘有《花鼓伎乐》,唐代《腰鼓舞》十分盛行,宋代有《花鼓舞》,元代有《百面锣鼓》、清代有《太平鼓舞》,这些鼓舞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在民间流传着。

汉《建鼓舞》(网络图片)


至今中国各地仍有不同风格的鼓舞流传着,一类是气势磅薄的鼓舞,如陕西《安塞腰鼓》、山西《花鼓》、甘肃《太平鼓舞》;一类是小巧俏丽、边唱边舞的小型鼓舞,如安徽《凤阳花鼓》。

腰鼓舞(吴伟林)


汉代《建鼓舞》中的「建」意思是「树」。该舞是用木柱穿过鼓的中部将鼓立起来,舞者在鼓的两旁,边击鼓边舞动。舞蹈动作一般有蹲步扬臂击鼓、单腿跪地击鼓等,有时还会击打铃、钟等其它乐器。多为男子表演,主要表现男子的阳刚之美。

《盘鼓舞》也是汉代十分流行的舞蹈,又称《盘舞》、《七盘舞》,多在宴享时助兴。它是一种踏在盘与鼓上表演的舞蹈,舞者多为男性,通常头戴冠帽,身穿长袖舞衣,脚穿特制舞鞋。

舞时将盘和鼓排列在地,舞者在盘与鼓上纵横腾踏、屈身折体、翻扑倒立,表演各种舞姿,同时在盘和鼓上踏出富有节奏的声响,也有女性表演者。表演有独舞、双人舞和群舞。

在山西的云冈石窟,存有南北朝时期的胸前挂鼓拍击的天宫伎乐绘画,有些类似今天山西民间「花鼓舞」。山西的「花鼓舞」形式多样,鼓的位置分高鼓(鼓挂胸前)、低鼓(鼓挂腰间)、多鼓(腰、胸、肩各挂一鼓)。在舞动时,舞者有节奏的敲击鼓,有双敲边和单敲边。

太平鼓(国立故宫博物院)


而唐代的《腰鼓舞》、宋代的《花鼓舞》、清代的《太平鼓舞》在今天一直在许多地方的民间流传着。比如陕西的《安塞腰鼓》,击舞起来,其气势可将山河吞没;再如《太平鼓舞》,鼓形如扇,敲击时声音响亮,气势如宏。

特别是甘肃兰州的《太平鼓》更是独树一帜,其桶形鼓身长1米,用牛皮制的鼓鞭抽打,鼓声隆隆,声震数里。在舞蹈时,要求击鼓动作幅度大,力度强,有跳、跃、腾、闪、骑等舞蹈技巧。

还有安徽《凤阳花鼓》流传非常广,通常由男女二人表演,女舞者背着形如冬瓜的花鼓,男舞者执着小锣,边唱边舞。歌词多唱述流浪漂泊生活之苦。

(国立故宫博物院)


如今的山西除了着名的「花鼓舞」外,还有「转身鼓」、「花庆鼓」、「扇鼓」、「五虎爬山」、「穿箱锣鼓」、「腰鼓」、「口含花鼓」、「迓鼓」等近二十多种鼓舞。

除了汉族有着种类不同的「鼓」舞外,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也有许多鼓舞。比如藏族的《执巴鼓舞》,维吾尔族的《手鼓舞》,苗族、彝、壮、瑶等族的《铜钹舞》,苗族、彝族的《花鼓舞》,佤族的《木鼓舞》、瑶族的《黄泥鼓舞》等,均各具特色。



茹之 2015-08-23 08:53:30

[新一篇] 好漂亮,原來美女是這樣拍出來的!(組圖)

[舊一篇] 日本的力量——從諾貝爾獎得主擠地鐵說起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