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 簡體 傳統 |
你好!我是丹妈 童书作者,亲子阅读推广人,儿童心理研究者 ♪ ﹣丹妈语﹣ ♪ 私人微信:jdths1 假期第二天,懒得出门,就把书柜里以前看的书都翻出来巩固了一遍,今天分享的读书笔记是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这本书我在父母书单中推荐过,书中介绍了很多孩子在生活中的小故事,可以帮助家长学会用心的观察孩子。 比如有多少父母知道,婴儿刚出生时喜欢看黑白相交的地方,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彩球?婴幼儿喝了糖水后为什么拒绝再喝白开水?他为什么爱吃手,还对非常微小的东西感兴趣?他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递给他,他会再扔掉?让他听磁带,他的兴趣为什么不在听上,而是在来回装卸磁带上......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黄金般贵重的概念---敏感期。以前也分享过关于敏感期的文章——蒙特梭利:儿童的31个敏感期。想要更加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做家长的真的是要熟知这些敏感期啊! * *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楚、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 * 儿童敏感期也是有弹性的,0-6岁的儿童,如果敏感期没有得到良好发展,到了6-12岁还会由弥补的机会,但是,这有个前提,那就是6-12岁期间,儿童必须有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 0岁--2岁半 * 视觉——刚生下来,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 * 口——包括用口进行的味觉、触觉过程。用口感觉事物、认识事物,不断练习使用牙齿、使用舌头。 * 听觉——喜欢处在有声音的环境中。 * 手——喜欢抓东西,用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 * 空间——喜欢探索空间,最早表现为爬、抓、移动物体等,稍大一点则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等。 * 细小事物——对极小而精致的东西感兴趣。 * 秩序——急切需要并保护一个精确且有秩序的环境。 * 模仿——最早表现为模仿一个词,或一应一答重复进行,也模仿动作。 * 自我意识——表现为咬人、打人、说不等。 * 玩水、玩沙——水、沙对儿童的吸引力可长达12年,在生命的头6年表现最强烈。 * 审美——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须完整。 2岁半--3岁 * 建立概念——儿童开始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配对。 * 自我意识产生——私有意识产生,明确指明“这是我的”。 3岁--4岁 * 执拗——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 * 垒高——喜欢把物体垒高,然后推到,再重垒,以此建立三维空间的感觉。 * 色彩——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并开始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颜色。 * 语言——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并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 * 诅咒——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是诅咒。成人反应越强烈,儿童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 追求完美——从审美发展到了对事物完美的追求。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出差错。执拗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总是手拉手一起走来。 * 剪、贴、涂——真正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工具。 * 藏、占有欲——开始强烈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物品的交换从此开始,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 逻辑思维——不断追问“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 4岁--5岁 o 婚姻——人际关系敏感期度过后才真正展开。最早要和父母结婚,之后会“爱上”一个伙伴。 * 出生——开始询问自己从何处来?这是儿童安全感最早的来源。 * 情感——不仅开始表达感情,而且关注别人是否爱他。对父母的情绪反应非常敏感。 * 人际关系——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相同情趣的朋友并开始相互依恋。 * 审美——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要求,尤其女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浓厚兴趣。 * 数学概念——对数名、数量、数字产生了兴趣。只有三位一体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数的概念。 * 身份确认——开始崇拜某一偶像,积累未来成人时的人格特征。 * 性别——对性别以及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基本来自于观察,如同认识眼、鼻、口一样,态度很客观。 * 绘画、认字、音乐。 5岁--6岁 * 婚姻——5岁以后选择伙伴的倾向性非常明显。 * 书写——对符号、书写文字符号产生兴趣。 * 数学逻辑——对数的序列、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产生兴趣。 * 社会性兴趣——开始积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形成合作意识。 * 动植物、实验、收集——开始热烈地吸收一切来自自然界的知识。 6岁以上 * 一些螺旋状敏感期,伴随着孩子一直成长到12岁。如:绘画、音乐、语言、审美、对空间的认识、人际关系、秩序、独立等等。 * 除此之外,孙瑞雪的教育团队还发现,小学的孩子开始明显表现出理财的兴趣和深入思考问题的趋势。 其他tips: * 孩子吃的目的事认识味道,了解外在,建构则我,承认则仅仅把它理解为吃,并关注节约。当成人强制性地要求儿童节约时,儿童的内心就会不断地挣扎。通过口认识世界,这个时期能持续到6-12岁,只不过婴儿早期只把注意力放在口上,这个特点成人容易看到。随着其它敏感期的到来,通过口认识世界这一方式就悄悄地退居二线。 * 儿童对一些语言敏感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与其说儿童是对丑的语言敏感,不如说成人自己对儿童的这类语言敏感。实际上,儿童对效果强的语言敏感。很多骂人的语言被儿童使用,就是因为成人反应特别强烈。如果成人没有反应,儿童就不感兴趣了,大家不妨一试。 * 八九个月的幼儿非常喜欢抓捏软的物体,手的活动不只是受的活动,而是有着智性的目标。成人常常因为无知给儿童设置了很多障碍,剥夺了他用手的自由,也剥夺了他认识世界的机会。 * 走的敏感期大概从7个月开始出现。起先孩子拒绝坐,不断要妈妈拉着双手跳,一段时间后,他开始走,这可能是父母最累的时候,上楼梯、下楼梯都要自己来,不管需要多长时间,哪里不平偏要往哪里走……走路的敏感期中,儿童是一个自由、活跃的个体,他拥有空间的能力从此跨出了一大步。 * 音乐的敏感期同其他敏感期一样,也呈现出螺旋状发展过程。最早幼儿都喜欢节奏,2岁时就能把握好节奏;到了3、4岁,儿童对简单而重复的旋律开始感兴趣;5-6岁后,开始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并自发用动作表达旋律较为复杂的音乐;6-8岁时,儿童已经能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美妙感受,某些孩子会为此而流泪,或是深深沉浸在音乐中。 * 儿童执拗的敏感期,可能来源于秩序感。在建构秩序感这一特殊品质时,儿童的过分需求常常被认为是“任性”和“胡闹”,但我们觉得,用“执拗”这一概念来得更准确一些。儿童在这一时期常常难以变通,有时会到难以理喻的底部。我们并不知道它的真正原因,但我们确切知道,儿童的心理活动一定是有秩序的,当他没有超越这种秩序时,就会严格地执行它。 * 要注意的是,幼儿对秩序的要求起初并未达到执拗的程度,一开始他会不安、哭闹,随着自我的逐渐形成,他将这一秩序上升到意识层面,才开始变得执拗、不妥协。执拗的敏感期过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接踵而来。 * 到了5岁左右,儿童必然开始喜欢和他人分享物品,这是一种成长的规律,但在此之前,儿童的物品应归他自己所有,不能强迫他放弃自己的东西。但我们的许多家庭、许多学校都强制孩子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客人,这可能是我们民族的好传统之一,但它不适用于5岁之前的孩子。 * 1岁时,婴儿开始独立行走。2岁时,婴儿开始对他人说“不”,在意志上想把自我和他人区分开来,这个“不”是人生中第一个独立宣言。3岁-6岁期间,儿童逐渐形成了一个真实的、区别于他人的内在秩序,在意志、情感、思想上奠定了独立的基础。6岁-9岁期间,儿童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有关生活的常识和艺术的品质,开始把注意力从自我的建构拉向外面的世界。9岁-12岁期间,儿童开始有了有意识的学习心智,他的认知不再受环境的限制,而是能扩展到整个宇宙,此时儿童的道德感开始形成。 * 成人在用自己的行动代替儿童的行动时,并不是在儿童的心理上帮助他,而是在儿童喜欢做的活动上代替他。成人阻止儿童自由地行动,因此他本人成为儿童自然发展的最大障碍。
经典图画书 2015-08-23 08:50:11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