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 簡體 傳統 |
国人辩论的表情 梁晓声 我不喜欢辩论的场面,很少被辩论的场面所激动。当然,指的是中国式的——我也没经历过外国的辩论场面呀。 写此小文,主要因为我一直是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的忠实观众。既不喜欢辩论的场面,却又说是《一虎一席谈》的忠实观众,这不自相矛盾吗? 容我解释:《一虎一席谈》,肯定是国内唯一以“谈”国计民生为主旨的电视节目;我是关注国计民生的,便也一直关注此节目。它的“谈”,不是“访谈”,是辩“谈”。而我的关注,从不注意谁的辩才怎样,只注意聆听谁对某事持怎样的观点。并且会一边听一边寻思,他或她为什么持有那种观点? 我是钦佩胡一虎对场面的掌控能力的。辩“谈”即辩论,掌控辩论现场须一等的主持能力,他有。我想,在全中国的主持人中,能力可与之比肩者肯定少之又少。 看久了,便留意到一种现象——有的辩论者,在对方发言时,表情,不,也可以说是神经太过紧绷。给我的印象是他并非以这样一种态度来听——这可是在讨论国计民生,谁都有调查研究和思考得不全面的方面,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或许对方的观点中,也有合理之成分、对我的观点形成补充的价值,那么我可吸收过来,以纠正我之观点的偏颇甚至偏激,使我的考虑更全面些;而大抵是相反的表情——我即“智者”,“智者”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于是对方在他或她(事实上作为该节目的女辩者极少)看来,似乎是目光短浅的“愚者”无疑。他认真地听对方的每一句话,仿佛只为一件事——轮到自己开口时,抓住一点,不计其余,一心要将对方驳输辩倒,于是大获全胜。 在我这个电视机前的听众听来,每一场辩论中每一位辩者的思考,其实几乎都有不全面之点。双方的观点组合起来,往往才较为全面。不消说,这也是节目的初衷和主旨。 但我还是希望从辩者口中听到这样的话:“对方刚才的观点,我觉得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却很少从辩者口中听到。 倒是从某些现场发言的观众口中听到过。他们手中的牌子,往往既为同一辩者举起“赞成”的一面,也会随即举起“反对”的一面。很明显,对于他们,哪一方面都不是肯定代表正确的一方,也不是肯定错误的一方。“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句古语,在他们身上有良好的体现,于是反倒显出听的智性来。而有的辩者,在对方辩者发言时,听得很不耐烦,缺少的也正是那种听的智性。 于是我联想到,自己也与某些外国朋友辩论过关于中国或世界的某事——我说时,他们自然听得认真。往往,刚才彼此的观点还很对立,我一说完,他们居然会紧接着说:“你这种看法,我认为也有对的方面……” 后来我就悟出了听别人的观点也要有点儿悟性的道理,受益匪浅。 “你这种看法,我认为也有对的方面……” 我觉得我们的同胞太缺少此种听的态度了。于是在听别人阐述别人的观点时,就会呈现出不屑的表情。 我又联想到“五四”时期,那是一个“大辩论”的时代。当时也没留下现场辩言,但留下的辩文却是许多的。辩文比之于现场辩言,毫无疑问是思考得更为成熟的。即使如此,我们今人读后,仍只能从双方辩文的结合中,形成对当时年代某种思想分歧乃至对立较为全面的认识、理解;否则不能。 比如所谓“国防文学”与“大众文学”之争,很难说哪种观点特正确,而哪种观点错到家了。 比如所谓“直译”与“意译”之争。 比如所谓“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审美价值之争。 比如“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革命救国”等等主张,在当年都是为了救国,都有对的道理;不论持哪一种主张的人都难以将另一种主张一棒子打死。 还联想到了“文革”中“红卫兵”“造反派”们的“大辩论”——那既不是“辩”,也不是“论”,只不过是一味地“驳”。一味地“驳”与“辩论”之不同在于——后者也要客观评说他人观点的得失,有得说得,有失言失;而前者仅激烈评说他人观点的失,对于他人观点合理的部分,往往只字不提。或因根本没听,或因明明听到了也装作没听到。 那种对他人观点一味驳的态度,依我看来,在中国已是积陋成习,体现于许多方面。 在官场——不少大官那样。他们根本听不进下级官员与他们的主张不尽相同的观点。若竟相反,简直还视为“犯上”;就算是当场没驳,内心里已将相反的观点一棒子打死了。 在学校——不论小学中学高中还是大学,若是讨论课,老师们太听不进学生与自己观点相反的看法了。老师们的思维逻辑往往是——我要使你记住的是教材所要求的观点,教材会错吗?教材不会错,老师便也不会错。教材“规定”这篇课文要分三段,你为什么偏觉得分四段也可以呢?教材说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这样的,你为什么偏偏读出了那样的思想呢?尤其在大学里,老师指导学生完成论文时,师生之间发生歧见的时候是不少的。一般而言,老师的知识积累毕竟广一些,思考也肯定比学生全面一些。但也有些时候,学生的观点并非完全没有一点儿合理性,只不过与老师的观点部分相反;结果会怎样呢?当然是学生放弃自己的观点,因为老师对学生观点的“驳”,大抵也是以胜为快的,而学生固执己见,我还抱怨学生“脑子不开窍”——后来答辩时,有别的老师对该学生的观点予以肯定。我自以为见多识广,但老师中知识比我丰富,看问题比我全面,具有听的智性者太多了呀。我当时是暗不服气的,后来看书,方知片面的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于是始不敢认为自己思想肯定正确,看问题肯定全面,即使在与学生讨论问题时。 在单位,同一件事,因为各部门的人所处的部门立场不同,利益不同,歧见发生更是司空见惯。 总而言之,我时常觉得,这类那类歧见弥漫于我们的社会,而许多同胞习惯于认为——错了的当然是别人。 别人为什么错呢? 因为别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 若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不但不同而且对立,那么别人百分之百错了。一点儿对的地方也没有的。即使明明觉得确有对的方面,态度上往往也要违心地强硬。 这样的人,还有救,因为毕竟听出了别人的观点也有对的成分。 不可救药的,也可以说可怕者是——那种半点儿不同的声音也听不进耳,一向地认为自己一贯正确,凡与自己观点不同之人,都是持错误观点的人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而正是这种人,又一向认为别人不可救药,错得可怕。 这样的人若为官,更可怕。 若多了,其实也是中国之悲哀。 而一种现象乃是——在官民歧见中,觉得民全错,自己全对的官是不少的。 “尽管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扞卫你有发表你的言论的权利。”——这句话因为是名人的名言,被国人引用的次数已极多了。 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国人的进步。 但我还希望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尤其在国人与国人进行辩解时:“尽管我们是辩论双方,但我仍要说,你刚才的话有一定的合理性……” 若还说:“感谢你促使我能将我们辩论的问题思考得更全面些……” 那就更是我的希望了。 到了那一天,多好啊! 证明社会又进步了,而国人也有进步了。 最后要说的是,我绝无意以此文讽刺《一虎一席谈》,恰恰相反,我很感激它使我产生了一些联想。 2013 年12 月15 日 北京 (统筹:启正;责编:豌豆)
中华书局1912 2015-08-23 08:47:2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