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中国改革史上的2015(下)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今天的中国制造业正在发生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由三基本特征所构成,未来的中国地区值得投资的,或者说制造业转型的一个方向,是由三个关键词所构成的。第一叫做专业公司,他在一个专业领域里面扎根的非常深,我这次去冲绳买了一个日本的保温杯,去网上查了一下,这家保温杯公司做了多少年?做了82年。就这么一个看上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公司,做了82年。未来一定是像这样一些专业性的公司。第二无论你是哪一个行业的制造型企业,必须要完成信息化改造。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企业内部所有的流程,供应链、生产线、OA、财务流程、学习流程进行改造。同时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你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形成第三个关键词就是小制造。由中国madechina的模型变成小制造。

未来新增长的动力是新实业,新实业和旧实业的区别在哪里?我认为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观察点。第一个观察点所谓新实业,这个产品无论是水也好,无论是手机也好,无论任何东西,终端商品的定价必须要跟成本脱钩。这是新旧实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第二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所谓的新实业是一个由制造到消费的一个供应过程,变成由消费者到制造商的一个反向过程,由一个B2C的过程,变成一个C2B的定制化的过程。我们这次在深圳请了几个日,有两家企业都有这个特点,一个是家居企业,一个是服装企业,他们通过定制化,消费者信息改造的关系,成为了这个行业中利润率最高、成长最快的企业。这是一个大的变化。

我们在顺德采访过一个企业,后来还专门帮他做了一本书,这个企业不太大,不知道听说过没有,上品宅配,这次深振业请他们的董事长历练住来讲,顺德是做办公家居和民用家居最大的集散地。我们去的时候发觉几乎都是哀红一片,但是这家企业在顺德每年都保持30%几的增长,三个老板有两个做IT出身的,他们也卖家居,以前顺德的家居公司怎么卖家居的?顺德也没有木材,就是把全中国的大木材买过来,然后分销,分销到各个家居市场去卖。卖了以后这个家居卖不掉怎么办,然后贴个牌子打2折,打3折来卖。上品宅配在三年前开始做销售,他们给每个销售员买一个ipad,到这个店的时候你会看到一堆拿了ipad的年轻人,问你,你家有多大,我家有120平方,客厅有多大?25平方。打算花多少钱买家居?25万。风格是什么样的?日式、欧美的。我喜欢日式的风格,把这些信息输入到电脑里面会出现一系列的家居,然后你的客厅25方,有一个虚拟25方的客厅,3维的,红色的家居放在这个角上,你看配不配,然后给你配起来,面板放在边上你看这个面板好不好,通过订单式的方式,最终形成一个25万的订单组合。你看是不是这样的,是这样的。然后付了订金进行生产。想想挺简单的。但是我讲的每一句话都意味着这家企业的生产线和供应流程需要进行全面的再造。当这个订单发送到顺德的时候,家居生产的销售已经完成了。

我们请了山东的一个公司,去年到今年张瑞敏去了5次。叫红绫,他是二代,老爸年龄很大了,二代是一个80后,在二代的领导下整个公司完成了一个服装再造。我们做衬衫,做运动衫都是几千件、几万件、几十万件做,他可以为个人完成一个服装定制,整个供应链生产线可以完成。根据你的体型量好,通过信息传到后台,可以帮你做出来。

服装业也好、家居也业已都是36年来中国制造业的一个基本牌,打到今天已经没有任何钱可以赚了。

这个案例是在河北发现的一个案例,很有意思,做浴缸的,这个老板听我的课,他说我的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大家知道做浴缸是一个很小的行业,你买了一个浴缸也不太会换了,我说是这个行业里面排在第三位的,我的利润是前面九家加起来之和。可以做到这一点。他很简单,买这个浴缸的时候给你卖一个APP给你,卖一个客户端给你,这个客户端里面会推送一些养鱼的信息,我们都不太会养鱼。又会推送给你我们从澳大利亚进了一批新的鱼,或者说我们最近刚刚拿到德国做的鱼饲料,你要不要。然后说你买我的浴缸两年了,需要清洗了,我马上派人给你清洗。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完成了一次售后增值服务再造,通过售后服务方式获得了利润。这家不是一个浴缸企业,变成了一个服务公司。

我们在泉州见到了旁边的第三个案例,各位知道泉州是中国做服饰和运动鞋最多的一个地区,泉州有13家的服饰企业,我去年年底去的时候,刚刚有一家香港的上市公司老板跑路了,欠了6多个亿下来。泉州经济很差,他们的发改委主任请我吃饭,我说2014年泉州经济发展增长主要靠什么?他说泉州60%是靠固定资产投资。想想都很可悲。一个传统制造业那么大的一个区域,经济发展靠什么?靠政府修马路、政府进行投资,所以经济之差可以感觉到。

我们在这个地方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案例,去年有一部电影叫《亲爱的》,陈可辛拍的,讲一个走私儿童的故事,赵薇演的,这家企业的老板看到这部点因眼泪往往的跑出来,把他们研发部的经理叫过来,说回家看电影去,看《亲爱的》,看看亲爱的和我们有什么关系。研发部的经理看完电影眼泪汪汪的跑出来,就跟他低下的人说,看看我们和《亲爱的》有什么关系。去年12月份他们研发出来全世界第一双跟互联网有关的运动鞋。这个鞋子里面放了一个芯片,百度运营商帮他们跟一家运营商谈了三年的协议,这个鞋子和手机有关,你带了这个孩子到花园里面去15米以外手机会振动,小孩离开了,如果小孩被抱走的话,芯片里面有整个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你找到这双鞋子在什么地方。其实也不是特别大的创新。无非在中国才可以卖的掉。

很简单的技术创新和很传统的制鞋企业的结合,造就了全球第一双跟互联网有关的运动鞋。这是在制造业领域里面看到很有趣的景象。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中国是没有所谓的传统产业的。

昨天在上海见了一个老板,也是中国现在所有资本人都在追的老板,华大基因的汪建,他们干的不是传统,就是一些所谓叫根本性创新。中国现在也需要。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在新疆用基因技术种小米,中国建国的时候,我们的小米面积有3.5亿亩,到今天只有三千万亩了,大家都不愿意种小米,因为小米产量低,他们用基因的技术种小米,小米跟玉米比的话,小米的用水量只有玉米的1/3。产量很不稳定,用基因技术种出来,花了两年多时间,现在在陕西、新疆种。小米的产量已经可以达到玉米的产量了。绩效提高可以六倍,所以新疆最近给了他两万亩地种小米。这种是根本性的创新,因为他确实有一些基因技术,但是绝大多数,99.9%的传统制造业的消费企业是没有这些技术的。要通过信息化革命的手段进行再造。

第二发生的变化是消费就是所谓的新消费,现在做零售的老板们日子都有点难过了,未来有一个钱没有得赚,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钱,所以靠做信息不对成生意的人钱都得赚。我的家乡在杭州。杭州很长时间里面是单位销售额最大的一个商城叫杭州大厦。杭州大厦去年的零售额,一个平方米的零售额才被星光百货超过,90年代开始就中国第一。杭州很长时间出现一个情况,一个小姑娘在杭州大厦里面租柜台,卖女装,女装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几公里以外的四季青服装市场。在四季青服装市场批发一个一百块钱的裙子,隔两条马路开一条专卖店可以卖200块,再隔两条马路到中型商场可以卖400块,在杭州大厦里面可以卖2000块。很长时间靠信息不对称赚钱。未来就很麻烦,未来所有的销售额和制造平台之间的,原来有总批商、零售商、零售服务商,所有的这些生意未来大概都没有了,直接由制造到平台。这是很大的宾馆。

第二个变化未来零售最近两年还是要感谢马化腾他们,特别是前年推一个红包,每年过年红包,手机发红包带来的最终结果是什么?结果是现在我爸爸70多岁了,都开始学会用手机支付了,今年被他的外孙和孙女给逼死了,教他玩手机。70岁是大学教授,以后完全out了。没有办法,装了一个微信支付,今年通过手机微信给广东的孙女发红包,还抢红包,老爷子还抢不过人家。随着几轮抢红包以后,包括阿里推出零售店里面用扫码枪直接扫支付宝可以做,未来的支付体系也被抢掉了。

现在对零售商来讲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对商品的购买认知不再通过广告模型了,现在如果问一个90后、00后的小孩,我跟他讲,上海现在有一个地方吃蛇很好吃你可以去吃,他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到大众点评去看评论,你说一部电影很好看,他干的第一件事到时光网看影评。一本书很好看,到豆瓣去看评论。所以那种从上往下,当年李宁、娃哈哈、史玉柱卖脑白金,这种硬广模型都失效了。所以变成做零售的老板们日子很难过。

过去两三年里面,从2011年开始,江浙沪这一代的商铺价格开始下跌,很多地方的中心地区的商铺价格下跌了30%左右,交易价格下跌了一半左右。今年在座的朋友们如果手上有商铺的话,其实最好的抛售时间是在2011年到2012年。现在就比较困难。

大家看到这个洗衣店的老板叫张荣耀,1995年开始洗衣店,暗无天日不赚钱,结果两年多年前他跟下面一个人讲,想想看我们这个洗衣店跟互联网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的话我们会死掉的。他下面的年轻人就开始想破脑袋,终于想出一个关系点,开发了一个产品,去年这个产品估值为2个亿,腾讯去年7月份投了两千万,腾讯投融仓的时候,整个金融界都觉得很神奇,怎么投一个洗衣店。12月份第二轮估值为6个亿,一个洗衣店。这个洗衣店两年前开始了一个产品,叫一带洗,开发了一手机端的产品,一袋洗,如果住在这个店的附近,可以到上面去提出需求,说我要有衣服要洗,这个店的店员跑到你家里来,给你一个布袋子,就你能塞多少,你可以塞进足够的东西,把带子系起来,99块钱,48小时之内给你洗好,弄好,送到你家里来。风险投资两轮完成了。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做这样产品的一些企业和服务。右边看到是一个北京的小伙子做的,做美甲的,现在很多女孩子到了中午、下午的时候睡着了,没事干,上这个APP可以搜附近的美甲师,他就会拿着一个箱子,跑到你面前给你修指甲,说一些讨好你的话,你长的多白、多好看,拿80块钱就走掉了。他就做了一个美甲的平台叫河狸家。

中间这个案例是一个90后南京小姑娘的案例,李克强讲创业,她是盱眙人,台旁边做了一个卖小龙虾的服务号,台说我家祖祖辈辈做小龙虾,特别好吃,我们去调研的时她一天可以卖掉一千份,她的东西确实不错,口碑好,这是在服务业发生的变化,都是做的一些小事,但是完成了一些商业模式的再造。第一是重度垂直,未来的百货业、零售业是纵度化的东西,第二他跟社区形成了场景性的关系,第三是O2O,线上线下结合。

去年四季度的时候,杭州大厦周边还有几个大楼,银泰、杭州百货,也之中国最反华的一个百货区,去年四季度的时候,这个区叫下陈区,用400多万WIFI都覆盖掉了,在全国请了几个做电子商务的专家,有5个人在阿里巴巴开会,当一个商业区被WIFI覆盖掉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第一个重大的变化,当WIFI把这个区覆盖完以后,商铺的价格会被重估,今天来很多女生,可能都有商铺,我们原来认为好的商铺是什么?就是转角或者地铁口的,或者商场进门的地方,比黄金还贵。当被WIFI覆盖以后,任何一个年轻人跑到这个区域,得到的第一个信息是什么呢?你愿不愿意想用这一代的免费WIFI,当你愿意以后你的桌面就被控制住了,当被控制以后,突然有一天第八幢楼的807房间,或者某一三楼的商铺有一个促销活动,或者说范冰冰来了,你愿不愿意参加活动,你就直接绕开所有的商铺,直接去了。你的消费动机就被彻底控制住了,随之带来品牌,品牌在整个区域中怎么传播?

比如说下午两点你想看电影,有两张电影票,你花一分钱就可以买到两张电影票,你就一个人,可以在WIFI社区里找有没有人愿意拼,跟我一起买电影票。还有很多预约服务,这是信息革命对传统零售业所带来的一些新的变化。

然后在这些变化的过程中,2014、2015年在消费领域还发生了很大的一件事,就是发生了消费世代的突变。我是作为一个消费者突然感知的这个事情。我有一次碰到胡润,胡润在1997年开始在中国做富豪榜,我也帮他出过书。我就问他,我说你们研究员回去算一个账,1978年到今天,30多年的活着的中中国里面,在这一轮改革开放中,最大的获益人群是哪一个年龄段的,他回去帮我查一下,大概说1962年到1975年之间出生的人。今天在座的很大一部分是这个年龄段,这是一轮改革开放最大的获益者。仔细想想也差不多,这一波人没有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对我们来讲是一个记忆,我们高中毕业就经历了严格四年大学教育,大学毕业以后因为我们懂互联网、懂计算机、懂英语,懂很多新的技术工具,很快就把老一辈给干掉了,我们二三十岁的时候,这个国家的产业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GDP保持每年9%以上的增长,确实我们这一代人享受了这一轮改革上半场几乎所有的福利。然后我们就用我们的审美和我们的价值观制造了中国当今的商业世界。所以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商业行为,商业消费,哪怕是一些建筑格局、建筑审美都是由60后到75年这一波人所决定的,我们现在最有钱,我们无比的有钱。

这一代人里面居然有三个人在30岁的时候成为中国首富,很难想象,财富在我们这一代的人的聚集和爆发。

但是问题是当我们这一代人成为最大主力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流行消费跟我们没有关系了,这是这两年发生很大的一件事,这里给大家看两部电影,一部叫《归来》,我看完以后觉得很好看,这是张艺谋出了三枪三笑以外,很好看的片子,票房只有一亿多,我完90后为什么不看这个电影呢?他们说看不懂。一个女的举了一个牌子火车站门口,天下男人都死光了。恋爱观、审美观很难以接受。他说吴老师,你看海报我们就不认识,90后不认识繁体字。所以我跟很多拍电影的朋友说,你们打广告的时候不要写繁体字了。右边一部电影叫《小时代3》,我被我女儿拖着去看的,我被我女儿拖着去看《小时代2》,我觉得挺好看的就看《小时代3》,我实在很难忍受这种片子。因为陪着女儿,就不好意思走,就玩手机,电影看完了,手机没电了,但是它卖了6个多亿。

这两部电影看完以后在2014年我终于知道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就是一部商业电影畅销不畅销已经跟我没有关系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审美和商业电影已经完全脱钩了。最近冯小刚也在骂,《爸爸去哪儿3》,赚了6个多亿。我觉得最近最能跟德尚时尚的是周润发,看《澳门风云2》,我们当年那么喜欢的人,现在糟蹋朝这个地步。也不化妆,年龄也不大,才60岁,我60岁肯定没有他那么老,但是票房9个多亿,说明他很能赶得上时尚。这个世界需要一种自黑精神。

右边这两个小孩,也是我去年很受刺激的两个小孩。我有一次问我女儿你最喜欢的男歌星是谁?她跟我讲陆寒。我都没听说过这个人。我写文章写到他,我还专门托人去见他,就是长的很普通的一个干干净净的北京小男生,一米七几。很天真,你只要一讲,他就这样看着你。我女儿跟我讲我不知道他。然后我从网上去查他。我们都有微博,我是怎么吃惊的呢?查了两个人的对比微博,微博有一个女的叫姚晨,是微博女王,有六千万还是七千万的粉丝。去年件事她前夫说她出轨,到她微博里面去查,新闻发生的时候微博下面有很多的跟贴,有多少条?40万条。去年11月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北京小男生,去年发了一个微博,“我回来了,我回来了”,四个字,1362万条跟贴。我们今天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人,1362万条。他有一个贴吧,贴吧里面百度给我讲,我让百度给我调数据,我不相信。百度给我调了一系列的数据,他也是百度去年跑出来的第一名。百度也一个贴吧,现在每天小男生、小女生每天跑到贴吧里面报个道,“我来了“,有多少人?20万人,每天有20万人无聊到跑到他的贴吧“我来了”。昨天伊利股票大涨什么原因?因为伊利宣布他当代言人了。昨天的事。

右边那个更神奇,是个网络作家,这个世界已经隔离到什么的地步?去年有一个网站,全国请了四个阅读大师,我是其中一个,另外一个是中国作协主席铁宁,还有一个是湖南卫视的主持人何炅,盖有一个小孩,我们在台上站上去,站好以后,铁主席最后一个到,跑到台上说你叫何炅吧,大家都在笑,铁主席不看湖南卫视。这个小男孩就脸红了,他是1989年生的,他说我不叫何炅,我姓天,叫天残土豆,不知道没有听说过。这个人是2013年盛大文学排名第一的网络作家,他去年拿了3000多万的版税,小说点击量是6个亿。铁主席现在如果出一本小说,我把脑袋搁在桌上,能够卖掉三万册了不起了。他们那一代作家里面现在卖的最多的是余华和书童,大概在五万册左右。我讲这句话不是瞎说的,我问过人民出版社的。那个小孩卖一本书可以卖一百万册,但是我们不知道他,在座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吧。

这说明什么呢?这两年发生的事在突变,第一个80后和90后,开始主导了中国的消费潮流,原来都是我们干的事,我们说喜欢什么样车的款式,这个车就包卖,我们说喜欢什么样的电影、什么样的歌星,都包卖,现在我们说了不算了,我们的孩子们说的算,他们花着我们的钱,抢走我们的话语权。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这个世界出现了圈层,我们为什么不知道陆寒,铁主席为什么不知道天残土豆,因为出现了圈层消费,我们都是活在圈,我喜欢高尔夫,在高尔夫圈层,我喜欢旅游、喜欢摄影、喜欢理财,都有各自的全层,我活在八圈层里面,圈层里面有一些神奇的任务、大格局的人物,在另外一个圈层里面都是默默无闻的人,都不知道的人。未来的大众明星、大众品牌就不存在。小虎队有没有,造型、模型和陆寒非常像,但是小虎队的传播模型和陆寒完全不一样的,他不做大众传播,在几百万的粉丝里面已经非常有名了,他是4月份的生日,去年4月份生日的时候有人花了60万块钱在北京三里屯租了一个大的广告柱祝贺他的生意,你都不知道是谁。他在粉丝里面造成一种传播以后,反向造成公众传播,公众传播是被动的传播他,就像我今天在这里被动的传播陆寒一样的。我当时见陆寒同时见的是中国区《巴莎》的总编,《巴莎》是建刊以来从来没有男人上封面的,因为是女人的产物,拒绝放男人。为什么放呢?他说因为我们都爱小鲜肉,所以他是一个消费品,不是一个男人。

所以这是一个消费领域里面正在发生的一个事情,80后90后掌握消费的主导权。

问题是今天来很多的企业家朋友、管理者朋友,当终端消费的话语权被逐渐突变型转移的市我们有没有可能理解这些80后、90后呢?我在看完小时代3的时候,我很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我能理解我的女儿吗?当我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一件事,我有没有理解过我的父亲呢?我次生没有理解过我的父亲,所以我此生大概不能理解我的女儿。怎么办?我还要跟她共同活在这个地球上。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世界交给他们。

所以我最近在一些场合和企业家交流的时候,我有一个刚性的数据供他们作为参考,我说回到你的公司里面,把你的中高管朋友们召集在一起,你一二三四五点点看,80后的比例有多少,低于30%的你就是一个老企业,无论你是做IT的,做网游的,做鞋子,做袜子的,超过50%的你是一个跟上这个拾掇的企业,所以我率先在我的蓝狮子出版中心就开始改造,现在的副总是1985年出身的小姑娘,我去年做了一个自媒体,有一些朋友用我的自媒体。自媒体造的时候,现在跟着我做自媒体的有7个小孩。最大年纪1987年,最小的1991年,三个应届毕业生,学什么不专业,你热不热爱这个事情。我跟他们有巨大的代沟。这个代沟不可消迷。我有一个890一个木偶,他们跟我进的一个规矩,这个木偶讲的每一句话我不能修改的。刚刚开始做的时候就发生了两件事,这个890小孩讲了一句话,花泽泪。我说这是谁呀?是一朵花还是品牌?还有一句话“吴老师你造吗”,我市当总编辑出生的人,就怕了,说“吴老师你造吗?后来去查百度,就知道了“你造吗?就是你知道吗?所以890所有的话,所有的文章跟我都没有关系,完全不理解那些事,我是搞财经的。但是如果没有那个东西的话,我们的点击率就不会那么高。现在我的公号用户里面60%是80后,怎么办呢?我们就在妥协。所以未来在座的60后、70后朋友们,跟你们公司的80、90后一定有一次痛苦的妥协。

去年在我的频道里做过一次专题,银行去哪儿呢?很多银行界朋友都说我胡说八道,不懂银行,危言耸听,我在那次节目里面,我说银行是由哪些业务构成的,负债业务、终端业务、网点业务、银联等等,我用25分钟的时间告诉大家说,这些东西在未来几年会被一一消解掉,庖丁会解牛。今天大概很多朋友相信这句话了,金融业正在面临巨大的变化,中国的金融行业在未来是一个充满着黄金般机遇的行业,同时也是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变化。一方面银行的市场化革命开始了。去年四家民资银行已经审批过关了,这次两会,银监会主席说,民资银行的数量不予限制。那就是未来的市场化力量会进入到银行系统来。我们的利率和汇率的改革会大幅度的推进,这次周小川两会上也讲了,今年很可能利率上限部分会取消。第二是互联网力量对传统银行模式的冲击现在已经是革命性的。随着我爸爸70多岁的人都是用手机发红包的时候,你想想看支付已经发生革命性转移了。

十多年前的时候我跟一些银行界的朋友讨论过一个事,说外资银行、民资银行对我们这些人中农工建五大行的冲击,哪个点上发生这个战争?大家当时讨论比较多的是网点服务、私人银行业务,信托产品,混业经营。讨论比较多的是每一个点大家都像打仗一样这些点上,然后在这些点上形成一些防御体系,我们中农工建交五大行的收益、江山就千秋万代了。但是问题是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未来消灭你的人永远不在你现在的名单上,谁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年时间里面,当年就根本不在名单上的这些互联网公司,那么小的P2P企业,通过支付这个环节开始切入。谁也没有想到。

我记得去年3月份的时候,招行和阿里、腾讯三家联合宣布推出虚拟信用卡。48小时以后宣布暂停。如果当年不宣布暂停的话,很可能今天我们坐在这里演讲的时候,在国家会计学院演讲的时候,我们的口袋已经没有信用卡了。但是虚拟信用卡在中国迟早会推进,银联自己虚拟信用卡体系已经做完了。所以这是一个金融业正在发生的变化。就是整个金融业一方面遭到了市场化力量的重大冲击,第二方面市场化和互联网两头夹击中国的金融业,银行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混业经营改革。中产阶级消费能力开始大规模的爆发,消费信托、消费信贷等等这些业务在发生,去年以来P2P是很蓬勃的景象。我有一个直觉,在2014年各位很多都是来自于金融系统,我们的金融监管部门对P2P大概采取了一个放任自由的状态,几乎没有任何的监管。直接造成了一个民间金融蓬勃发展,这一轮发展应该是1993年朱熔基金融业整顿以后20来年以后最大的一次民间泛滥,今年会有很多人跑路。这大概也是一个野蛮生长的过程。

在这几年内金融行业会发生很大的转型。由三个,第一网络银行、第二在线支付,第三大数据管理。网络银行、在线支付现在都已经变成事实,接着看大数据管理在多大程度上冲击我们的传统业务。去年6月份的时候阿里联合了去年6家银行,它的P2P部门,推出过一个业务,阿里现在有两块,一块是B2B,前面讲的1999年创业的时候阿里就是B2B业务,上市是在2007年,我记得是13.9元。上市以后Madechina很奇怪但是命真的非常好。2003年做了一个淘宝和支付宝,成为阿里的主要业务。所以今天去杭州参观阿里巴巴,他会问你参观那一块,一个是在网易的边上,这个部门过去所有人是只出不进的,慢慢萎缩。杭州的东面有一个淘宝城,是他的新兴业务,现在杭州最堵地方就在那里。今年5月份就要解禁了,上海的兄弟们会淘宝兄弟买掉一大堆。对面有一幢楼,原来杭州叫海外人才创业园,阿里一上市以后,海外人才创业园就改名了,叫互联网创业园。现在一千多个人从阿里巴巴逃出来在那里创业。很好玩。

那个部门大量还在进口人,现在讲的这个业务是只出不进,正在衰落的B2B部门推出的业务,去年推出了一个跟六家银行联合发起的无抵押贷款业务,宣布给所有在阿里平台上做B2B业务的朋友们,你做一美元的外贸生意,可以给你一块钱人民币的贷款,最高限额在一千万人民币。这个贷款业务在去年的银行业系统引起了很大的递增。这是第一次大数据在银行业务中得到了体现。你不需要任何的贷款。为什么不需要任何贷款呢?因为你所有的外贸生意在我这个平台上已经跑了5年、10年了,不需要看你有多少厂房、多少设备、多少员工、多少存款,只要看你做多大的生意,这就是所谓的大数据生意。这个大数据生意仅仅在外贸企业进行,如果以后内贸企业、在淘宝的用户,最终每一个用过支付宝、财富的业务中进行过的人,都可以应用。你们银行的贷款业务、资产业务还可以做吗?所以这是金融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其实这个影响不但影响到金融行业,接着就影响到每一个企业的融资业务、融资成本和融资思路,也影响到每一个个人、每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资产配置和资产流通状态。所以金融现在很多基础的知识和基础的逻辑都可能要被重写,这是所谓的新金融。

所以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革命视角来看,中国现在发生了三次大的产业层面上的转型,第一次从1978年到1998年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型的过程,在这二十年里面,几乎所有的生意都在内贸完成。内贸有关的最大的三个生意是吃穿用,所以产业是轻型化,这是第一次大的产业转型,我们终于告别毛泽东花了20年的时间,变成了一个初步的商品经济国家。第二个阶段是1998—2004年由轻型化到重型化的转移,随着房地产不断的发展。2015年到未来产业由重型化向消费和金融化转型,现在再进入到房地产还有机会吗?几乎没有机会了,在上海拍卖每一块地几乎已经看不到意外的竞拍人了,昨天拍了70亿出来,所有人的面孔都很熟悉,拍卖之前先吃顿午餐,基本上已经内垄断的方式。

现在再去做外贸还来得及吗?来不及,现在跟政府一起去做城市化建设还来得及吗?来不及。重型化生意已经没得做了。接下来我认为就是消费和金融化的问题。新的消费时代,新的产业变革时代,已经真正的到来。所以如果我们从产业层面来看的话,我认为这个国家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有很多很多的机会。中国现在大概所有的问题都发生在政府身上,以及政府与民间的关系问题上。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发生在这里。这也是我们对习李政权的期望所在,希望在他们身上能够带来新的变化。

第四是城镇化。这里有一张表格,对比的是现在全球两个最活跃的金融中心,一个是曼哈顿、陆家嘴,他们高楼的高度和建造的时间段很有趣。曼哈顿最高的楼是倒掉的世贸大厦,541米,建造的时间是在1909年到1972年。也就是说从曼哈顿的高楼来看,整个美国基本上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石油危机之前的这一阶段。完成了所有的大楼建设。陆家嘴的大楼基本上是在1999年到现在,到最新的上海中心。说明什么?说明陆家嘴真的属于20世纪的金融中心。而1999年到今天中国那么多大楼的建设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陆家嘴景象,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面貌改革都发生在1999年以后,一直到今天我们每个月的国家统计局公布说中国商品房价格的波动,统计的是什么呢?是全国前70大城市的商品房价格的交易量。说明过去的15年时间里,中国大规模的财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是发生在以前70大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格局里面。所以叫城市化过程,大量的人口聚集。

上海市在过去的10年里面人口增加了60%。新加坡增加了24%,香港增加了13%,1997年以后的数据。十年大概算来只有40%左右。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现在在虹桥地区十年以后肯定也不是今天这个格局。这是一个过去十几年了城市化过程。但是在未来我认为会发生很多不确定的情况。第一个是未来的城市化中心一定不再上海。一定不的北京、也不在杭州、不在这些区域,而在全国前核心集镇和县城,我想这个也是李克强提出城镇化主要的宗旨,人口不能再聚集,未来十年上海人口再增加40%的话,你想想看还得了,现在已经2400多万了,再增加太恐惧了。所以人口要下移。产业要下沉,一些制造业要西迁、要北移。

在未来十年新城镇化过程中,我认为一定会出现“死城”,出现“空城”,出现失败的城镇化建设。这个跟过去有很大的区别,过去十几年里面在全国七70大城市,闭着眼睛买任何的房子、任何的地只要资金链不断,是不可能亏钱的,一定是最大的获益者,一定十几年真的不一定,一个县城、一个核心集镇能不能生根发芽,能不能长成一个真正的集镇就跟公配有关,跟人口的聚集有关,跟消费有关,跟产业结构有关,跟水土环境有关,跟很多的东西都有关系。所以未来十年城镇成化的风险比过去15年大很多。

这是我今天跟大家做的分析。中国改革史的2015,一方面分析了36年来改革的长波段,从中央决策、政策变化和产业变化角度来看,长波段四个周期性的阶段。第二具体从产业层面、每一次演讲还是不要让大家离开这个蒙古包的时候是灰脸土气的,今天上海天气这么好、阳光这么好,还是要讲一些讲未来有关的、一些充满变化和创新的东西,实际上我们在产业层面上看到了很多危机,同时也看到很多新的动力,在实业经济里面发生很多转型的变革,在消费领域里发生变化,新的金融、新的城镇化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机遇。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仍然是一个最有机会的经济体。

这两年我有很多朋友移民,移到国外,我女儿在温哥华读了一年的高中,有很多朋友在温哥华。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朋友,女的是一个律师,男的是一个老板,在那里。我去看他们,买了很大的房子,我说你们在干什么?我们生活的很好。怎么好法呢?早上起来送孩子去读书,读书回来除草,他们家原子很大,中午休息,下午除后院的草。除完看看前面的草还没有长出来,说温哥华太讨厌了,三天才除一次草,一个礼拜才洗一次汽车。女的就到一个小镇的一个温州人开的超市里面,每个礼拜当两点的收银员。为什么要当收银员,要找人聊天,见到一个中国人就笑的跟花一样。温哥华很有礼貌,你见到熟人聊5分钟,他们也不着急,反正也没有事干。打开电视机也跟你没有关系。

他们到欧洲去旅行,发现没有一个在建城,也没有一个脚手架,时间都已经停滞掉了。我就想起弗朗西斯四写的,历史的终结,最后的人。跑到中国来呢?乱哄哄的,PM2.5,首先就感冒,然后就不断的有人跟你谈生意,不断的有朋友被抓进去。这是最近一年发生的事情,实在受不了,就回去了,回去以后又天天除草,打高尔夫。

所以现在是很多中国的精英分子、有产阶级面对这个国家很矛盾的心态。很多在国外住了很多年的朋友,在中国地区又觉得很朋友,三年前我的出版社请了一个华裔年轻人,一个70后的年轻人,写一本对冲基金的书,我们当时觉得中国人都不懂对冲,我们就请这个朋友黄辉美国的一个博士,他在华尔街很有名,因为他设计了一个模型,他自己做了一个模型,然后去做对冲,赚了很多的钱,我们当时请他写书,写了一本对冲的书,网上可以买到,国内第三本关于对冲的普及类的读物。两年前回到上海,现在住在上海。他发觉国内游机会。各位知道,做对冲的朋友最关心的是什么呢?是大势。前两天碰到我,说晓波我还是回去算了,中国国内确实有很多对冲的机会,但是politics看不懂。但是另外一方面看十八届三中全会又都是一系列的改革。这个未来到底会怎么样。我请他吃饭,我说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是蛔虫,也不在中南海,我最多不讲假话,不做假账。中国确实在产业经济层面,从经济成长层面确实有很多的机会,肆意我们仍然是一种以观察的心态来看面对改革史上的2015,中国改革远远没有走到终点,而且中国改革的时间长度,有可能要超出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

第二2003年整个中国的精英分子和民营企业家信心爆膨的时候,在2000年前后,加入WTO谈判的时候,率先从亚洲金融危机中脱离出来的时候,当时的吴敬琏说我们这些人都是天真的市场主义者,我们认为自己的市场体制改革已经完成了,只要跟国际接轨就可以马上变成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西方的法律制度、市场经济跟我们进行一次衔接,通过庞大的人口红利和市场空间就迅速的能改革完成,市场经济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的。

2010年他跟我讲的时候这两个都是错觉。市场一定经济不会掉下来,需要人民去争取,第二市场经济是有好的市场经济和坏的市场经济,坏的市场经济就是没有法治的市场经济,没有人权的市场经济,会是坏的市场经济。所以我2010年帮吴先生写这本书的时候,作为老一辈经济学家的教训,我想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尽量不要诞生、再重演,我们一定要相信权利最终是掌握在人民手上,不掌握在某一个救世主上。改革靠谁?靠我们每一个人,可我们自己才能改革。这个前提下我们对改革要有充分的耐心。它的长度、时间长度、难度、曲折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可能会超出我们每一个人的想象。

第二才产业经济层面来看,今天所发生的变化,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我认为都是值得的,就是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所遭的每一个难都是报应,都是过去所破坏、野蛮成长所带来的成长。同时现在所遭的每一个难,对未来来讲都是成果所在。无论是卖浴缸的、卖鞋子的,卖小龙虾的,卖家居的,都会发现这是非常传统的行业,但是在今天、在新的技术革命推动下,正在发生变化。脑子转不过来的人都会被淘汰掉,都会离开这个会场,活下来的都拥抱未来的,面对年轻的积极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没有传统行业、没有夕阳行业。我们用一句庸俗的话,2015年的中国仍然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李扣庆:在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里面,能看的出来大家非常享受,有一句比较调皮的话是怎么说的呢?对不起,我忘掉了。意思是说,大家注意力集中的连上洗手间都不舍得去。网络语言是怎么说的?全程无尿点。

前面吴老师也说了,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是一个最坏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落脚到最后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个“好”就在于这个社会快速的技术进步,以及中国社会的转型会为我们创造很多的机会,但是我们得到都知道,这个技术在快速的进步,社会在转型,这里面有很多机会,但是重要的是面临纷繁复杂的社会转变,我们真的不知道,机会在哪里,我们非常容易迷失,这时候非常重要的我想就是我们需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需要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纬度,需要从整个社会全局的角度去认识我们自身的社会,我想今天上午吴老师就帮我们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首先帮我们回顾了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最后得出来的结论,用中央领导的话来说,改革没有完成时。改革确实没有完成时。就是需要不断的去突破,不断的去试水,这是一个大概念。

在这个大概念的框架下,吴老师从四个方面,给我们探讨了推动我们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告诉了我们新的机会在什么地方,从过去的消费驱动,到后面经济重型化,再回到一个新的消费驱动时代,新实业、新金融、新城镇化,我想非常重要的可能大家需要认知的是,这个四个新的概念,和我们自身的产业、行业所发生的关联,他需要我们为了把握这些新的机会,所要采取的行动,我相信吴老师今天的演讲对大家的影响一定不是短暂的。刚刚听的过程当中,我觉得就有一个非常深刻的影响,对我将来怎么管理好这个学院,怎么推动这个学校的发展,认真的把权力交给80后。否则这个学校就不会有更好的未来。

还有一点时间,机会非常难得。

提问:吴老师你好,我非常喜欢您的作品,我注意到您从《激荡三十年》,《到跌荡一百年》到《浩荡两千年》,虽然书越来越薄,但是观点越来越明晰,很多理论越来越清晰,我注意到有一点,您认为企业和企业家的命运和与政府的关系,或者说与政府官员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时候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您觉得这种现象在2015年,我觉得多少还是存在的,存在的程度如何,我们有没有可能走出这个怪圈,另外现在有一个商人的身份,您认为中国的企业家在未来的十年,比如说到2025年应该如何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处理和政府的关系?谢谢。

吴晓波:很长时间里研究政商关系是我工作的主题,中国从70年管仲以后政府就开始控制一些重要的资源。其实中国的统治者是全世界统治者里面最早有智慧,最早思考经济和政权稳定性的关系的国家。所以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国家主义至上的国家,包括集智资本,长期以来是一个集智资本的思想。

今天其实中国的企业家,包括您提问题的本身,就是说明中国的企业家阶层已经发现这个问题了,怎么能够断掉两千多年的脐带,在中国建立一个正常的政商的关系。

有很多年轻人会跟你讲我得到的财富都是阳光财富,这就是对前辈们的背离,就是背离原来的官商关系、或者说政策勾兑的模式。在新生代企业家的身上,已经看到了拒绝通过官商勾结来完成财富积累的传统。所以新的商人阶级已经出现了。

最终说企业家阶层怎么真正的摆脱政府对我们的欺压和冲击,其实从我的经验值来看,从民国时期的经验值来看,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中诞生一些非常优秀的金融家。金融行业的解放和民间资本在金融领域中的话语能力是民营企业家在政商关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筹码。讲这句话才刚刚开始。曾经有一年我写过一篇专栏,题目叫千开放、万开放,不如让我办银行。我在想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是可以等的到那一天的。谢谢大家。

提问:感谢院长把话筒交给80后,感谢吴老师,我是您忠实的粉丝,也是读者,也是观众。其实您在吴晓波频道上有一篇文章是讲马桶盖,非常火,但是有一篇文章是写我从来不炒股,但是现在的2015年其实是一个资本市场非常火爆的趋势。可能我们在座的很多老师在这一波行情中已经赚了一点小钱。资本市场政府是想让它服务于实体经济,现在资本市场这么火爆的大背景下,我们的上市公司是不是真的把我们的投资给他们的钱用在提高生产力,改变他们的生产效率方面。还有一个小问题,吴老师您写的腾讯传,什么时候可以发售。

吴晓波:

为什么不炒股,因为我觉得中国资本市场一直到今天不是一个特别健康的市场,我在资本市场上,我对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挺矛盾的心情,比如说自己有一家出版公司叫蓝狮子,去年年底被万鑫传媒收购了,今年会做股票,今年年底他们要求在新三板上市,我自己的公司跟中国的资本市场、公开市场做交易。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讲没有把我的一分钱拿去买二级市场的股票,我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大部分的公司价值和股价波动没有多大的关系。前天问上我刚刚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我来杭州之前最后见一个朋友,是谁呢?一家上市公司停牌了,愁眉苦脸跟我讲,一个礼拜以后就要解牌了,但是并购方案破解掉了,并购没有谈成。我说怎么办,讲了一堆苦恼以后,最终跟我讲,如果我们复牌以后并购失败,股票还会是涨的,为什么?因为利好被释放会涨,利坏被释放也会涨。我就觉得很神奇,买他们并购失败的股民们怎么想的,如果中国资本市场上还是这种题材股的话,让我辛辛苦苦赚稿费的钱,怎么敢放到资本市场上里面去。如果这种投机、这种题材仍然是这个资本市场的主流,其实我仍然不会去买一只中国的股票,这是我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看法。

腾讯传我今年一定会交了,谢谢大家,因为这个企业太复杂了,实在还没有最后写完。谢谢。

提问:吴老师好问一个问题,我来自与财政部会计领军班的企业77班,来自新加坡的。您在国有企业当中讲到很多转型成功的案例都是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在2015年会面临很多的困局,虽然国家对国有企业领导限薪,导致干活的人很少,或者不敢干,怕今后有审计、有巡视,有一些麻烦。所以未来国有企业的出路在哪里?现在有三种说法,有一种认为,现在国家的措施是完全处于非战略性,而策略性的微权统治的需要。第二种说法说现在的现状是未来企业更深一步改革的过渡等待期。第三种说法,说国家的这种措施有意在挤压国有企业和政府公务员中,有能力的人挤压到民营经济部门去,我不知道您认为哪一种选择比较好?

吴晓波:

这种说法很多都是“阴谋论”。中国的经济学界对国有企业的看法大概有两个比较极端的,有一批自由知识分子和自由经济学家认为,国有企业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谬的事。至少在我认为在现有政体保持的前提下,国有企业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我甚至认为现有政体对统一的需求是国有经济长期在中国存在,中国是国有企业的故乡。从汉朝的时候就有国有铁厂。这个状态可能在我有生之年,在我和李院长的有生之年都看不到国有企业在这个舞台上消失。所以极端的认为我不太认同,我认为国有企业不是有和没有的问题,而是如何存在的问题。如果存在的话就会涉及到您讲的很多一个问题,比如说第一国有企业该怎么治理,国内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甚至李总理和他的老师看法也不太一样。

现在有几个情况大概是很困难的。第一国有企业的自我改革,静态改革我认为几乎不可能成功,甚至包括我对去年富裕成做的中石化混合经济改革,我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我如果私营企业的老板,蓝狮子有特别好的资产我拿出来说跟外面做合作,董事会第一就会问我什么呢?你干嘛要跟他合作。你自己能赚的钱为什么给他呢?如果我把蓝狮子最大的资产给别人,不是骗别人、骗马化腾吗。所以静态的改革不可能存在。所以国有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一系列的问题,不仅把人抓进去。涉及到几个很原则性的问题,第一个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第二国有企业和国民财富的关系,第三是国有企业自身治理问题,该怎么解决?其实这些问题到今天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认真的拿出来进行一一的讨论,未来是继续走朱熔基的路径,还是温家宝路径,还是走淡马锡的路径,上海也在搞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试验,我觉得应该认真的研究这些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个中央文件就是关于国有企业放权让利的改革,到今天国有企业的改革仍然没有被破题,伦理上没有被破题,模式上没有破题,改革也没有破题,甚至改革都没有找到一个突破口,这是国有企业的一个现状。这样的前提下你前面提的问题都是阴谋论,我们以后可以认真专题讨论国有企业的问题,所以跟我也没什么关系。


网载 2015-08-23 08:46:57

[新一篇] 究竟是誰將官員生生逼成了“演員”

[舊一篇] 錢理群:一個物理學家的“改造”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