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 簡體 傳統 |
来源:FT中文网 2015年3月5日上午我们去人民大会堂列席人大开幕式,重头戏是听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下午我们讨论这个报告。当然我们跟“人大”不同,“人大”是需要审议和投票通过的,我们可以提意见,我们“政协”不是权力机关,用不到我们投票。 报告中,我关心的还是教育方面,因为我是教育界的。而且我感到中国的教育也的确值得大家来关注。 这几年我经常强调一句话“中国的教育问题,还是教育的中国问题”。为什么说是“教育的中国问题”呢?因为教育已经跟中国很多本来不该和教育有关的东西搞在一起了。你看全世界有哪个国家全民关注高考到了中国的程度的?有没有哪个国家从高考的激烈竞争,往前一直延伸到中考、小升初、幼升小的?我曾开过玩笑:如果这个情况不改变,下一步就是胎教竞争甚至基因配对了。 中国的教育问题,因此也成了教育的中国问题。不要说爷爷奶奶都参与进来,亲友通通都要联系,黑道白道一起用,就为了孩子上大学。好多造假、作弊都是家长参与的,甚至背后还有犯罪集团和利益团伙。当局现在为了高考不作弊,甚至动用了安全部的力量。这是什么原因呢? 去年开“两会”的时候,教育部公布了要实施的几项政策,第一项就是高考改革。我当时就发表不同意见,我认为那是舍本逐末,今年我还是反对。 对上海和另一个省份已经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我可以预言,有的是做不下去的,有的会是适得其反。举个例子,上海现有的方案里面讲到外语考试:考生可以考两次外语,取其中成绩好的一次。你以为这是减轻负担吗?如果没有考满分,有谁考了第一次后敢放弃第二次的?这样考一次变成考两次,不是负担更重吗? 有的愿望是良好的。比如多元录取,参考学生其它的表现。请问表现怎么打分呢?描述性的句子怎么比较呢?不同的老师和校长掌握的标准会一致吗?如果亮化打分的话,打分会公平吗?这种改革,不仅没有减轻学生负担,反而还可能增加不少考试的社会成本。 在功课压力没有减轻的前提下,学生选择的考试科目肯定是重点考虑哪门功课容易得高分,而不是考虑兴趣和将来的发展方向。 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一是,这种改革,改变不了中国大学的毛录取率40%这个比例。不管用什么方法考试,最后只能选出40%的人来上大学,无非是这40%和那40%的差别。二是,这种改革是针对以前高考的弊病了吗?但现在看不出以前的高考有多少弊病。你说不公平,中国有那么多年的考试经验,现在看来基本上都是合理的。有人说“高分低能”,那么请问招进大学的能力就差吗?有人说考试的压力影响了发挥,那这是个人的原因,还是考试制度的责任呢?目前为止,没有有说服力的调查来证明以前的高考有多少弊病。因此改革的前提就是盲目的。有人说“一考定终生”,现在今年考不上,明年可以再考啊。再说人生很多的考试都只有一次,公务员考试,运动员的比赛等等,并不算不公平。 那么最重要的问题在哪里呢?其实去年“两会”期间,俞正声主席来的那次,我已经把这个观点说了,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不是真正的全民教育。 我们把过多的精力关注在高考上,认为只有高考才能显示我们的教育水平。关注那些进不了大学的60%的人,解决他们的出路,这才是问题的要害。国家要引导他们在考大学之前就进行分流,有好的出路,这样才能让大家都没有压力。这个问题迟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 现在为什么所有的家庭困难再多也要考大学呢?有的家长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书,不具备这个能力,还是让他们上,甚至为此行贿、买卖,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上大学以外的学生,没有很好的出路,将来不可能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得不到同样的尊重。这才是问题的要害。我们的农民、工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很明显是降低了。同一个企业、单位里,没有大学文凭的人能和有大学文凭的人平起平坐吗?还有农村的孩子,因为政策的原因,除了上大学,进城根本没有出路。这样才导致所有人都为了高考而努力。 我们过早地取消了中等专科学校,以前有技工学校、普通师范、幼儿师范、会议学校、护士学校,现在统统都没有了。比如护士学校,现在变成大学护理专业、护理系,结果出来了都不做护士,搞得中国医院里有那么多的护工。 这样的问题不解决,一味去搞现在的高考改革,只有本末倒置。我宁可是我预言错了,到时候我来道歉,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 去年我们有过这样的一些措施,比如教育部曾经要求让一些大学明确改为应用性大学,但受到大学本身、地方政府的抵制,很难推动。当时升格都愿意,现在让他们回归本位,都不愿意了。教育部也提出加强“职业教育”,但现在看不到是怎么加强的。教育部在发展规范中也定下目标,希望在普通劳动者中间,也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按照规定,有些大学生毕业以后要去基层服务的,现在要么到了基层没有岗位,要么到了省里就被截流了。 在城市里,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家长择校,因为好的幼儿园对口好的小学,好的小学对口好的中学,还有的从小学就送到国外去。 我的建议是,国家应该放开、鼓励民办教学,只要他们能达到义务教育的要求,国家不用去管他们收多少钱,只要跟人民讲清楚,他们没有占用公共资源。而这些人分流出去后,对剩下的人是有好处的,因为人均得到的公共资源就多了。 而剩下的公立教育资源,就应该以学区为单位均衡教育资源。每个学校都应有基本的建设条件,超出基本线以上的,全体公用,向全体学生开放。此外,课外教育资源,比如琴房等,全体公用。师资也要均衡,每个学校应该平均拥有特级教师的数量。这样家长就没必要择校了。而现在中国的情况是,有的公立实验小学,比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学校还好。有人会担心,这样中国的私立学校会不会办成“贵族学校”?我还怕办不成贵族学校呢!薄熙来的儿子被送到哈罗公学去读书,如果上海有个哈罗公学,外国人都把孩子送过来,有什么不好呢? 其实中国的教育水平,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已经证明过了,上海连续两年世界第一。现在英国已经到上海来学习,并请上海的教师去英国教一段时间的数学,这证明我们的师资已经可以做到世界一流了。 那为什么择校等一系列现象还是这么严重呢?学校要减负,家长在加负;孩子在学校稍有一点事,有的家长就来学校闹。再比如说,现在学校搞个春游都要家长签保证书,等等,都是我说的“教育的中国问题”。 现在包括中国的精英白领也在干涉孩子的选择。所以,中国的家长也该想想,自己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有没有责任朝着自己批评现有问题的方向,大家同心合力,而不是恰恰相反。
网载 2015-08-23 08:46:2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