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創業先鋒 眾人拾柴火焰高 >>> | 簡體 傳統 |
来源:简书 作者:纯银V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ee2bb202e3c7 banner:早读堂-流云 1、 08年我在网易门户,新浪当时发力新闻跟帖,挑战网易新闻跟帖。新浪上了一个功能,让每一次“顶跟帖”的用户行为生成一条新的跟帖,于是跟帖数很快超过了网易,搞得我们压力很大。 为此,网易总监会上讨论过好几次,我们要不要跟,要不要自动生成跟帖。大家很犹豫,既担心气势上被新浪压制,当时唯一领先四大门户的跟帖产品落了下风,又觉得“自动生成”不好吧…… 最后一咬牙,不跟。 过了几个月,新浪自己取消了自动生成跟帖的功能。数字虽然好看出花来,但前排信息重复,跟帖页面完全没有可读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于是我们都松了一口气。 2、 有段时间,网易门户提倡紧咬对手,在每一项竞争上打败对手。 记得有个部门报功说,在业内峰会上,我们独家采访了一百多位业内领袖,采访数量完胜对手,新浪只采访了……搜狐只采访了……我们的编辑拼赢了这场年度战役。 他们立刻得到了高度赞扬。 我觉得哪里不对劲的样子,会后查了一下数据,这100多篇采访稿,大部分浏览数只有几十。你没看错,只有两位数。而且质量平平,大都是业内领袖重复回答N多遍的常规问题。 笑而不语。 3、 不记得大约是10年还是11年,点评还没有现在这么强大,阿里系的口碑网与点评对垒,一度咬得很紧。有次我逛到口碑网,吓一大跳,我操,以前不是专注于美食点评吗?现在怎么搞起了全品类,美食只占首页上很小一块,各种生活服务的入口琳琅满目。 我操,还有网吧点评。 我操,还有家政点评。 我操……要死要死要死。 我猜,或许有人在高层会议上得意洋洋地汇报,点评有xx个品类,咱们有xxx个品类,超过点评xxx%,全面压制对手。 过了大半年,口碑把全品类撤了下来,回到美食点评的主干道上去。 又过了一两年,口碑团队解散。 这不是超前,这是找死。 4、 继续讲点评的故事。 点评的朋友说,去年搞了不少“团购消费后发评论赚积分”的活动,评论数大涨,但评论质量很水,不得不用各种算法把这批低质量评论沉下去。 我说,点评的立身之本一直是高质量的评论与评论者,你们怎么也玩数字把戏啊? 他说,美团的点评数上来很快,有压力呗。 我叹了一口气。 5、 TripAdvisor是旅行行业巨头,市值几十亿美金,旅行POI的点评超过2亿条。 我试过用它去点评一家酒店,限制必须写50个汉字以上,必须写“标题”与“来访类型”,不写全就不让发。妈蛋,这得多麻烦啊,对点评数KPI是多大的伤害啊。 然而TripAdvisor是全世界最大与最具盛名的旅行点评产品,甩了第二名几百条街。 6、 大公司对产品数字的迷信是很可怕的。 可怕之处在于,大部分高管并不懂产品业务,或者没时间关注详情,只能抽象为他容易理解的“数字”去汇报。但数字是复杂的,数字也是会骗人的,如果不能厘清数字背后错综复杂的门道,简单粗暴地追求数字KPI,结果必然是挖空心思地走偏门,冲KPI。 数字好看,结果难看是特别常见的一件事情。 要知道,用户体验是很难量化的。 甚至于产品竞争力也是很难量化的。 我一直认为,开心网和人人的衰落,根子是“转帖”组件的流行,转发信息充满timeline,个人记录被整个的淹没。在一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这极大刺激了DAU的KPI,同时也摧毁了社交网络的立身之本。令人叹息的是,开心网对“转帖”组件作了非常聪明的创造性改进,让转帖效率大大提升,加速了KPI增长与产品的衰败。 我曾经在微博上说,一款新产品最核心的东西,是核心团队对产品独特的理解,在他脑袋里,这款产品“就该长成什么样子”。从这种独特的想象力上面,再生长出来功能/交互/视觉。 我还说过,优秀的产品从根源上来自核心团队在这个领域独特的理解与想象,他的直觉与品位,武断与偏执。 而这些,都与数字KPI全无关系。 [拓展阅读]APP或者网页设计前期对人物角色的设计是产品设计的必修课之一,那么为什么要设计人物角色,又该如何设计、如何评估?关注早读课微信号(微信ID:zaoduke),回复数字【20140421】来看看这篇干货中过来人怎么讲吧!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2015-08-23 08:46:11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