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凌晨五点的流水线上睡去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2014年某日,九零后打工诗人许立志在深圳富士康一跃而下,留下了这样一首诗:“一颗螺丝掉在地上/在这个加班的夜晚/垂直降落,轻轻一响/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就像在此之前/某个相同的夜晚/有个人掉在地上。”


相隔数百公里的湖北,一位76年出生的脑瘫患者在嘈杂的网吧里安静地写下了一段文字:“诗歌是什么,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


书评君把他们放在一起,因为他们两个都是诗人。


────────────

九零后打工诗人 许立志

────────────

综合整理自中国诗歌学会



2014930日下午近两点,九零后诗人许立志来到深圳龙华一座大厦的十七层,他疾步走到窗前,向外眺望了五分钟之后纵身一跃。10100分,他预设了定时发送的一条微博“新的一天”,准时发布于他已辞别的这个世界的新的一天。

“新的一天”,这是他写给人间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本应给人无限希望,却让人无比悲伤,因为说这话的人决绝地陨落了,在“新的一天”来临之前。

许立志的诗歌生涯只有不到四年的时间,在艰辛的打工生活中,在忙碌的流水线生产操作之余,他写下了一百九十三首诗。在富士康,上白班时许立志从早晨八点工作到下午五点,若加班便延至七点;晚班则从夜里八点到早晨五点,加班同样延长两小时。白班和晚班一个月颠倒一回,大部分工作时间他需要站着完成生产操作。于是辛劳疲惫成了许立志的生活基调与诗歌主题:“左手用于白班,右手用于晚班/老茧夜以继日地成长”(《车间,我的青春在此搁浅》),“流水线旁我站立如铁,双手如飞/多少白天,多少黑夜/我就那样,站着入睡”(《我就那样站着入睡》),“我想在凌晨五点的流水线上睡去/我想合上双眼,不再熬夜和加班”(《远航》)。

在许立志包含了不同题材、风格、主题、形式的诗歌创作中,有个极具统摄性的第一主题,那就是死亡。他是那么钟情于这个主题,或者说被这个主题死死抓住,在一种“先行至死”的写作状态中,一遍遍地体验和追摹它那噬人的魅力。他惨烈的堕楼之举也提醒我们,他并非只是写写而已。这使得他那些死亡之诗在修辞之外,获得了某种摄人心魄的力量。翻阅他的藏书令人恐惧,他会在那些打动他的句子下画上黑线,而这些句子十有八九跟死亡有关。

许立志的死是典型的诗人之死,他也的确秉持着这样一个顽念:“无论以哪种方式/走向死亡/作为一名合格的诗人/你都将死于/自杀”(《诗人之死》)



进城务工者

多年前

他背上行囊

踏上这座

繁华的都市

意气风发

多年后

他手捧自己的骨灰

站在这城市的

十字路口

茫然四顾


2013-7-14

我谈到血

我谈到血,也是出于无奈

我也想谈谈风花雪月

谈谈前朝的历史,酒中的诗词

可现实让我只能谈到血

血源自火柴盒般的出租屋

这里狭窄,逼仄,终年不见天日

挤压着打工仔打工妹

失足妇女异地丈夫

卖麻辣烫的四川小伙

摆地摊的河南老人

以及白天为生活而奔波

黑夜里睁着眼睛写诗的我

我向你们谈到这些人,谈到我们

一只只在生活的泥沼中挣扎的蚂蚁

一滴滴在打工路上走动的血

被城管追赶或者机台绞灭的血

沿途撒下失眠,疾病,下岗,自杀

一个个爆炸的词汇

在珠三角,在祖国的腹部

被介错刀一样的订单解剖着

我向你们谈到这些

纵然声音喑哑,舌头断裂

也要撕开这时代的沉默

我谈到血,天空破碎

我谈到血,满嘴鲜红


2013-9-17

一颗花生的死亡报告

商品名:花生酱

配料:花生、麦芽糖、白砂糖、食用植物油、食用

盐、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

产品标准号:QB/T1733.4

食用方法:启盖后直接食用

贮存方法:开盖前于常温避光通风干燥处储藏,开

盖后请密盖冷藏

生产者:汕头市熊记食品有限公司

厂址:汕头市龙湖区新溪镇北中村远东工业园B2厂房

电话:0754-86203278 85769568

传真:0754-86203060

保质期:18个月产地:广东 汕头

网址:www. stxiongji. com

生产日期:2013.08.10


2013-11-16

一颗螺丝掉在地上

一颗螺丝掉在地上

在这个加班的夜晚

垂直降落,轻轻一响

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就像在此之前

某个相同的夜晚

有个人掉在地上


2014-1-9

我知道会有那么一天

我知道会有那么一天

那些我认识的不认识的人

会走进我的房间

收拾好我留下的残骸

清洗我淌满地板的发黑的血迹

把凌乱的桌椅摆好

把发霉的垃圾倒掉

把阳台上的衣服收回来

那首没来得及写完的诗会有人帮我写完

那本没来得及读完的书会有人帮我读完

那支没来得及点亮的蜡烛会有人帮我点亮

最后是那抹长年没拉开的窗帘

帮我拉开,让阳光进来逗留一会儿

再拉上,然后用钉子死死钉住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庄严肃穆

收拾完这一切

人们排队离开

再帮我把门悄悄带上


2014-7-19


────────────

脑瘫患者徐秀华的诗

────────────

来源于诗刊社


余秀华1976年生,湖北钟祥市石牌镇农民。因为出生时候倒产,脑缺氧而造成脑瘫,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

摇摇晃晃的人间


文 | 余秀华

一直深信,一个人在天地间,与一些事情产生密切的联系,再产生深沉的爱,以致到无法割舍,这就是一种宿命。比如我,在诗歌里爱着,痛着,追逐着,喜悦着,也有许多许多失落——诗歌把我生命所有的情绪都联系起来了,再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让我如此付出,坚持,感恩,期待,所以我感谢诗歌能来到我的生命,呈现我,也隐匿我。

真的是这样:当我最初想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时候,我选择了诗歌。因为我是脑瘫,一个字写出来也是非常吃力的,它要我用最大的力气保持身体平衡,并用最大力气左手压住右腕,才能把一个字扭扭曲曲地写出来。而在所有的文体里,诗歌是字数最少的一个,所以这也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情。

而那时候的分行文字还不能叫做诗歌,它只是让我感觉喜欢的一些文字,当那些扭扭曲曲的文字写满一整本的时候,我是那么快乐。我把一个日记本的诗歌给我老师看的时候,他给我的留言是:你真是个可爱的小女生,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都变成了诗歌。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一个人能被人称赞可爱就够了。我认定这样的可爱会跟随我一生,事实也是这样。

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它的劣根性。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的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我从来不想诗歌应该写什么,怎么写。当我为个人的生活着急的时候,我不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当我某个时候写到这些内容的时候,那一定是它们触动了,温暖了我,或者让我真正伤心了,担心了。一个人生活得好,说明社会本身就是好的,反之亦然。作为我,一个残疾得很明显的人,社会对我的宽容度就反应了社会的健全度。所以我认为只要我认真地活着,我的诗歌就有认真出来的光泽。

比如这个夜晚,我写这段与诗歌有关的文字,在嘈杂的网吧,没有人知道我内心的快乐和安静。在参加省运会(我是象棋运动员)培训的队伍里,我是最沉默寡言的,我没有什么需要语言表达,我更愿意一个人看着天空。活到这个年纪,说的话已经太多太多。但是诗歌一直跟在身边,我想它的时候,它不会拒绝我。

而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

我养的狗,叫小巫

我跛出院子的时候,它跟着

我们走过菜园,走过田埂,向北,去外婆家

我跌倒在田沟里,它摇着尾巴

我伸手过去,它把我手上的血舔干净

他喝醉了酒,他说在北京有一个女人

比我好看。没有活路的时候,他们就去跳舞

他喜欢跳舞的女人

喜欢看她们的屁股摇来摇去

他说,她们会叫床,声音好听。不像我一声不吭

还总是蒙着脸

我一声不吭地吃饭

喊“小巫,小巫”把一些肉块丢给它

它摇着尾巴,快乐地叫着

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

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

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

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

才想起,她已经死去多年

一包麦子

第二次,他把它举到了齐腰的高度

滑了下去

他骂骂咧咧,说去年都能举到肩上

过了一年就不行了?

第三次,我和他一起把一包麦子放到他肩上

我说:爸,你一根白头发都没有

举不起一包小麦

是骗人呢

其实我知道,父亲到90岁也不会有白发

他有残疾的女儿,要高考的孙子

他有白头发

也不敢生出来啊

可疑的身份

无法供证呈堂。我的左口袋有雪,右口袋有火

能够燎原的火,能够城墙着火殃及池鱼的火

能够覆盖路,覆盖罪恶的雪

我有月光,我从来不明亮。我有桃花

从来不打开

我有一辈子浩荡的春风,却让它吹不到我

我盗走了一个城市的化工厂,写字楼,博物馆

我盗走了它的来龙去脉

但是我一贫如洗

我是我的罪人,放我潜逃

我是我的法官,判我禁于自己的灵

我穿过午夜的郢中城

没有蛛丝马迹

下午,摔了一跤

提竹篮过田沟的时候,我摔了下去

一篮草也摔了下去

当然,一把镰刀也摔下去了

鞋子挂在了荆棘上,挂在荆棘上的

还有一条白丝巾

轻便好携带的白丝巾,我总预备着弄伤了手

好包扎

10年过去,它还那么白

赠我白丝巾的人不知去了哪里

我摔在田沟里的时候想起这些,睁开眼睛

云白得浩浩荡荡

散落一地的草绿得浩浩荡荡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5-08-23 08:42:42

[新一篇] 2014年度好書回放 葉氏家族何以綿延百年?

[舊一篇] 推薦 她堅持一天讀一本書,一天看一部電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