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 簡體 傳統 |
◎新京报书评周刊第五期观乐报告 时间:2014年8月22日 地点:北京音乐厅 内容:“打开音乐之门”弓弦奇缘——琥珀四重奏室内乐经典赏析音乐会 参加人数:20人 参与者平均年龄:32岁 参与者身份包含:学生、广告业、出版业、媒体从业者、教师、翻译、建筑设计师、企业管理人员等 文/小熊 “我不听任何人对我的劝告,除非是风对我的告诫。”大提琴杨一晨在音乐会现场引用的这句出自德彪西的话,给现场很多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在西班牙师从阿尔班·贝尔格四重奏第一小提琴一年后,琥珀归来,以他们最擅长的音乐会的形式,向中国的听众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而这段留学经历,也成为了小伙伴们向书评君申请本场音乐会门票的最大原因,有40%的小伙伴都是冲着琥珀的老师而想来听听看琥珀的表现。当然,一年前琥珀问鼎亚太室内音乐比赛的荣誉也是小伙伴们向来现场聆听他们音乐的重要理由,有25%的小伙伴因此来申请门票。 和通常音乐会不一样的是,在本场音乐会里,杨一晨上下半场的两次讲解给现场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杨一晨风趣幽默,带着点儿小调侃的讲解方式里,其实也饱含着循循善诱,在轻松的氛围里,把和室内乐有关的小知识一点点传输给听众们,中国的室内乐爱好者或许也正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才可能一点点被培养起来。有70%的小伙伴们都觉得,杨一晨的这种讲解形式非常好,让自己和室内乐的距离被拉近。 节目单上的三首曲子中,德彪西的《g小调弦乐四重奏》成为了小伙伴们最钟爱的一首曲目。而带动现场气氛的三首安可曲,也各有不少粉丝。已经有好几个小伙伴向书评君表示,他们会自己买票于9月7日再去国家大剧院听一次琥珀的演出。当然啦,北京音乐厅接下来的演出也得到了小伙伴们的关注,有小伙伴说,11月朱晓玫的演,他是一定要买票来听的。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小伙伴们都是怎样评价琥珀的演出吧。 本场音乐会现场音效平均分(10分制):8.9分 本场音乐会选曲平均分:9.1分 琥珀四重奏的演出平均分:9.3分 本场音乐会整体平均分:9.2分 ■ 精彩评论 @智敏 如果说听海顿一曲打动我的主要是乐曲本身,那么听德彪西一曲打动我的就完全是乐队了。十分喜欢海顿的音乐,不管哪个版本哪支乐队,我都可以听得津津有味;琥珀组合的演绎,无疑也是完美的。而德彪西则大不同。德彪西并不对我的胃口,之前我也从未听过这首《g小调弦乐四重奏》,但听了杨一晨的介绍,我十分有兴趣去关注这首曲子,尤其是关注其细致、严苛的表情记号。于是,整个过程中,我的关注点在于节目单上列出的那些丰富的表情要求,乐队是否表达出来了。带着这种对比、检验听完整首曲子,我必须说:乐队全做到了,十分到位,十分精细。我想我还会再把这首曲子找来再听听,或许,我会音乐琥珀组合而喜欢上德彪西呢! 作为普及型音乐会,讲解无疑是有助于听众更好的欣赏乐曲。杨一晨的讲解也可以打“优秀”。我在此愿意提一点小小的建议。以后可以考虑讲解一些室内乐内在的东西,比如说,声部之间的分工配合。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各个声部略作演示。“讲解”与“演奏”紧密结合,听众更能清楚地把握住室内乐独到的东西。毕竟,纯知识性的内容,其他途径也能获得,而知识与实际的结合,机会就不多了。再次感谢乐队!感谢《新京报书评周刊》! @舒曼 非常震撼人心!一开场的《茨冈探戈》让观众们立刻褪去了路途的喧嚣,祛除了内心的芜杂,进入到音乐的纯美世界中。大提琴的讲解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又不乏深邃的洞见,非常有效地引导大家欣赏、理解作品。四位演奏家技巧纯熟,音乐处理非常细腻,配合默契,张力十足。上半场海顿的《C大调弦乐四重奏 Op.74 no.1 》典雅、高贵,充满了欢乐和平的气氛。下半场德彪西的《g小调弦乐四重奏,Op.10 》将印象派精致的旋律及独特的和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让人仿佛感受到自然界的风声、流水、月光、倒影、黄昏、薄雾,以及水妖、牧神、仙境等等神话传说中的奇幻景象,意识随音乐而流动让人觉得美妙极了!三首安可曲更是将音乐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晴霜 哲学家用抽象的模型概念来思考,音乐却是用旋律来表达;通俗歌曲有歌词来具象内容,交响乐有宏大的渲染,复杂深刻的情感,需要远观静观;而这一次的弦乐四重奏,却是生动和可以亲近的,在我的脑海里像极了双人舞。 <德彪西的g小调弦乐四重奏>中,小提琴的活泼,欢快,高亢,激情,似乎在一个宽广的空间挥洒;而大提琴始终在旁边,较低且沉稳的位置陪伴,那声音和旋律坚定,从容,在用最简洁的语言回应和支持,时而会有愤怒有力的情绪,时而甚至引得“那位姑娘”安静了,柔和了,从激昂变成低低柔柔的细语,反衬大提琴的坚定有力。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穿插其中,衔接,少有的时候走到引领的位置。作为一个古典音乐的初听者,面对古典音乐这座几百年沉淀铸造的庞大宏伟精妙的体系,还只能看到小小的一面,那背后的壮观和深刻,绚烂和精彩,吸引我去一步步走进,下一步也许透过乐理会帮我更好的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感谢琥珀演绎的弦乐的风采,看到他们的挥洒,想到他们完全沉浸在古典音乐的智慧和美之中,把几百年前作者的灵魂情感在今晚此刻传递到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中来,拨动每个听者内心的弦,作者,演奏者和听众,得以跨越时空站在一起,无言的感动升起。 @子毓 这是一次震撼人心的演出,我第一次接触室内乐这种形式就被琥珀四重奏的演出给深深地吸引了。优雅、狂放、质朴、华丽、轻快、低沉……不同的风格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绚烂多姿的音乐画面,让人穿梭在在惊讶、欢喜、忧伤、激愤的情感之中,最终不由地令人叹为观止。 我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去评判琥珀四重奏的演出,但是我却能描绘他们的音乐带给我的感觉,那种独特的、难以忘怀的感觉:那一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琥珀四重奏的演出已经不只是“余音绕梁”了。他们的音乐就这样直接朝我撞过来,撞开了那扇被文字符号所封锁的那扇门澎湃汹涌的激情之潮裹挟着这些音乐符号,他们在时空的缝隙中喷薄而出,将人的灵魂撕裂、揉碎,抛向无边的荒野。它们在这里变成了风,变成了海,变成了天,变成了山,变成了自然的幻象。在它们面前,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一具肉体。 《庄子·齐物论》里将“大块噫气”即风吹万窍的声音成为“天籁”,称“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杨一晨在解说时说德彪西曾说过一句话——我不听任何人对我的劝告,除非是风对我的告诫。我想,琥珀四重奏已经将展现自然的力量这种极高的音乐境界呈现在了我的面前,最终毋庸置疑地,他们的音乐直抵我的灵魂。 @猫总 琥珀四重奏是个可爱的组合。两男两女比较默契平衡,基础扎实,挺有前途。他们的发言人大提琴杨一晨讲解地不错。两首重点曲目,海顿的作品74号第一首演绎平淡,属于掌握了乐谱没掌握风格,表情单一,听睡着了;德彪西的显然更能引起四个年轻人的热情,起承转合体现了作曲家的意图。就像德彪西说的,我们宁愿被城市的喧嚣碾碎,也不愿回到宁静的快乐中。虽然这流露出作曲家的失望,但他没有像很多现代同行那样只有伤心与愤怒,而是理想不灭———现实可以残酷,心灵仍然温热。琥珀四重奏的不足也是明显的,这支队伍还是手软,该强调的部分没有强调够,不坚决,现在他们的水平能做到准确顺畅,音色尚无建立,生动有待加强,个性还比较遥远。 @林园 错过了琥珀四重奏之前的演出,听朋友赞不绝口,这次有幸参加《新京报》书评君的活动,弥补了这个小遗憾。四个表演者都非常年轻,从曲目单的介绍中也深深感到他们很有自己的想法、很努力,并且兼具才华与实力,这是观看表演前的一些印象。 选曲上,从海顿到德彪西,可见琥珀坚持自己的音乐品味,也是很有点野心的。之前听过其他四重奏的公益演出,都是选择蓝色多瑙河、匈牙利舞曲等大家过于熟悉的曲子,让人难以满足。这场演出由浅入难,以探戈开场,然后是海顿,工整、愉悦,容易接受,最后到德彪西。印象派音乐我一向不会欣赏,很少主动找来听,这次的感受就是“原来也没有很难听”,这和四位表演者的表现力是密切相关的:除了技巧,他们的认真也将我打动了。四支琴都有独奏部分,也可见选曲的用心。既有才华,又有想法,祝福这支年轻的四重奏日臻完美! @水乔 十分激动自己能够被幸运女神垂青,或许一张几百元音乐会的门票对很多乐迷来说已经太过寻常,而对我们无收入的爱乐学生群体来说实则一大激动幸事!新京报书评君不仅为广大读者谋福利,而且有着伯乐的慧眼。今晚高水平室内乐音乐会实在出乎我的意料。第一,北京音乐厅有着最好的声音效果,第二,本次音乐会大小年龄观众的素质很高,很少影响演奏,曲目结束更是三次献花让全场气氛热烈,第三,年轻有为的演奏家,在演奏中的赏析接地气、有深度、易于理解、幽默。他们的高超技艺和激情澎湃极具感染力,音色醇美,清澈明快,张力极强,现场感绝佳。值得32个赞! @夏琼_97广电 本场音乐会演出水准还不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提的讲解为演出加分不少。相比交响乐、独奏,室内乐受关注度本身就偏低,如何更好地推广室内乐,让观众对室内乐有更为清晰、准确的了解非常重要。昨晚演出的现场反馈证明幽默、精练而通俗的赏析讲解,会是一条比较行之有效的途径,值得推而广之。 打开音乐之门不易,打开室内乐更不易,祝愿能有更多的人一起帮助推广室内乐。它的美,值得! @赵振江 该场音乐会是一场美妙的享受,四位年轻的音乐工作者配合默契,尤其是宁方亮和杨一晨更是琴瑟和鸣 ,二人不时用眼神交流。西班亚马德里室内乐音乐学院的学习无疑让他们的技艺更加精湛,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安可曲中演奏的西班牙舞曲能很好的展现这一点。在不到两个小时的音乐会中,如果你闭上眼睛仔细聆听,那么恭喜你可以逃离现代都市的噪声污染,更接近万物灵长的灵性。 @聂莉 在本场音乐会上,我的感触主要有两个方面: 演奏者的水平很高,音质纯净、细腻而又充满张力,让听众感受到音乐的美好和力量。现场观众的秩序和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整个会场始终比较安静,孩子也没有吵闹。我们在逐渐学会欣赏音乐,让音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sunny 这场音乐会的四位演奏家个人的实力是相当好的,一直很喜欢宁方亮和杨一晨,知道他们组成了音乐之家,有机会现场聆听很震撼,虽然室内乐在中国还不是很普及,但是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朋友的喜欢的,演出很棒,加演了多次,我带着宝宝都站起来鼓掌,很享受! @黄林 首先我的音乐的基础知识并不很好,我觉得听西洋古典音乐还是有一定功底的人才有可能去欣赏这类音乐。在听这次室内乐的过程中,我自己觉得中间觉得还是比较沉闷的,只有到了安可的时候的比较炫技的曲目时才有点兴奋。通过这次活动,只觉得自己在古典乐方面的修养还是不够的,今后要好好补习下这方面的空白,也不至于下次再精彩的演出对我来说也是对牛弹琴了。非常感谢新京报能经常举办同类的活动,以后照例支持!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5-08-23 08:39:5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