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 簡體 傳統 |
葛饰北斋( Katsushika Hokusai,1760年10月31日—1849年5月10日),本名中岛时太郎,1760年生于江户(现东京),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的浮世绘师,日本化政文化的代表人物。他14岁学雕版印刷,18岁便和另一位浮世绘师胜川春章学画,开始了自己漫长且多产的画画生涯——但葛饰却是等到了60岁以后才开始出名的。1826年,为了配合当时的日本内地旅游业的发展(多半也因为个人对富士山的情有独钟),北斋以富士山不同角度的样貌为题,创作了《富岳三十六景》一系列的风景画,因而远近驰名,其中以《赤富士》和《神奈川冲浪里》最为知名。
《神奈川冲浪里》世界上曝光率最高的浮世绘之一。荷兰画家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对此画非常激赏,其名作《星夜》(荷兰语:De sterrennacht)被认为受到了此画的启发;古典音乐的印象派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亦受到此画启发而创作了交响诗《海》(La Mer)。可能由于这些背景,后来不论任何语言,凡是介绍到浮世绘时,往往会以《神奈川冲浪里〉作为示例插图,而《神奈川冲浪里》画中的三角大浪也成为许多后世创作戏仿的名画面之一。
《凯风快晴》与《山下白雨》以赤富士景像与富士山占据画面大片比例出名。
《甲州三坂水面》因为湖面倒影非镜像且角度偏移,不合物理常识而闻名。
《富岳三十六景》追加10景,共46景。葛饰北斋画·1832年版
江戸日本桥
江都骏河町三井见世略图
东都骏台
东都浅草本愿寺
本所立川
深川万年桥下
五百らかん寺さざゐどう
青山圆座枩
隠田の水车
下目黑
砾川雪ノ旦
御厩川岸より两国桥夕阳见
隅田川关屋の里
武州千住
従千住花街眺望ノ不二
武阳佃嶌
上总ノ海路
登戸浦
常州牛掘
东海道品川御殿山ノ不二
神奈川冲浪里
武州玉川
东海道程ケ谷
相州七里濵
相州江の嶌
相州仲原
相州梅泽左
相州箱根湖水
甲州三嶌越
骏州片仓茶园ノ不二
骏州大野新田
山下白雨
凯风快晴
诸人登山
骏州江尻
东海道江尻田子の浦略图
东海道金谷ノ不二
远江山中
东海道吉田
尾州不二见原
甲州犬目峠
甲州三坂水面
甲州伊沢暁
信州诹访湖
甲州石班泽
身延川里不二
楚尘文化 2015-08-23 08:39:0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