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的饺子 李舒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美人似乎天生不吃肉,比如董小宛,创造了那么着名的“董糖”,最喜欢吃的东西居然是水芹菜配茶泡饭,雅则雅矣,太过清淡,所以冒辟疆心中念念不忘的,还是更性感的陈圆圆。相比之下,《金瓶梅》里的女人们就可爱多了,潘金莲、孟玉楼、李瓶儿三位佳人赌棋,李瓶儿输了后,三个人居然商量着拿赌注买了金华酒和一个猪头,让宋蕙莲去做最着名的“一根柴火烧出稀烂的好猪头”。且看这个史上最着名的猪头是怎样烧出来的:“(宋蕙莲)舀了一锅水,把那猪首蹄子剃刷干净,只用的一根长柴禾安在灶内,用一大碗油酱,并茴香大料,拌得停当,上下锡古子扣定。”不用两个小时,一个油亮亮、香喷喷、五味俱全皮脱肉化的红烧猪头就可出锅了。再切片用冰盘盛了,连着姜蒜碟儿送到了李瓶儿房里,三个美女居然就着酒,吃完了一整只猪头。看这段描写简直可以就两碗米饭,唐鲁孙后来也仿效了一回,只是用溏心鲍配着烧猪头,更加浮夸。


《金瓶梅》里的女人,不仅爱吃,也会做。比如女一号潘金莲,就很会包饺子。《金瓶梅》里吃了好几次饺子,印象最深是武大死了,小潘潘思念西门庆,特地蒸了三十个“裹馅肉角儿”,等西门庆来吃。金莲思念情郎,以红绣鞋占相思卦,又在夜里独自弹琵琶唱曲宣泄幽怨,宛然是古典诗词中描画的佳人。然而佳人的另一面,也是古典诗词里从不描写的一面,便是两次三番数饺子(本做了三十个,午觉睡醒后一查,发现只剩下二十九个)、打骂偷嘴的迎儿,宛然一个市井妇人,小气、苛刻而狠心。有趣的是,金莲脱下绣鞋打相思卦也是“用纤手”,数饺子与掐迎儿的脸也是“用纤手”,两下呼应,活脱脱一个立体的佳人。让迎儿挨打的罪魁祸首,是那一个消失了的“裹馅肉角儿”,即猪肉馅饺子,这种中国人民最喜闻乐见的食物早在唐代便已出现,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挖掘出的唐代古墓中,曾发现长约5厘米的月牙形饺子。到了宋朝,饺子品种开始增多,《东京梦华录》出现了“水晶角儿”的记载,《武林旧事》“蒸作从食”中有“诸色角儿”。明代的饺子已经和现在没什么差别,《万历野获编》中记有“椿树饺儿”,《明宫史》中则称为“水点心”或“扁食”。潘金莲这里做的是蒸饺,和水饺不同,蒸饺的皮面必须是开水烫过的,俗称烫面,比水饺略大,呈半月形,蒸出来皮薄馅大,而且皮子比较筋道,由于不是用水煮的,故而比较干松一点。小潘潘的心思最为细密,做蒸饺而不做水饺,多半还因为时值阴历七月,天气炎热,潘金莲家也没有冰箱,水饺经不住存放。

潘金莲给西门庆做饺子,很可能是投其所好,因为另一位女主角李瓶儿在招待西门庆时,做的也是饺子,不过似乎比小潘潘精致得多:“妇人亲自洗手剔甲,做了些葱花羊肉一寸的扁食儿,银镶钟儿盛着南酒,绣春斟了两杯,李瓶儿陪西门庆吃。”这饺子的滋味,似乎很让西门庆难忘,乃至于临死之前,正妻吴月娘问他“想什么吃”,最后叫孙雪娥做了水饺送去,西门庆“最后的晚餐”,便是那“三四个水角儿”。


小小统计了一把,《金瓶梅》中列举的食品(主食、菜肴、点心、干鲜果品等)达200多种,其中茶19种,茶字出现734个,饮茶场面234次;酒24种,酒字出现2025个,大小饮酒场面247次。相比之下,小说里的“少儿不宜”描写才105处。果然,吃饱了才能思淫欲。全书的男主角西门庆在吃上,走的是重口味路线,去王婆那讨茶喝,酸梅汤要放酸些,和合汤要放甜些,茶也要浓浓的。即使后来更加发达了,口味上还是脱不了暴发户习气,他激赏过的酿螃蟹,“四十个大螃蟹,都是剔剥净了的,里边酿着肉,外用椒料、姜蒜米儿、团粉裹就,香油炸,酱油酿造过,香喷喷酥脆好食。”虽然吃过的人夸奖说:“我空痴长了五十二岁,并不知螃蟹这般造作,委的好吃!”只是这样的做法,估计讲究的食客会叹惜暴殄天物。不过,宋朝的螃蟹便宜,蟹肥时节,吴月娘买了三钱银子螃蟹,请众人吃了一日(第五十八回),约合六十元。一百多年后,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记述了一席螃蟹宴,按刘姥姥的估价,一斤可称两三个的大螃蟹,每斤值银五分,约合今天十元;席中共用七八十斤螃蟹,约值银三四两(《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吴月娘请客的螃蟹肯定没这么多,按一二十斤计算,每斤价格才合两三分银子(相当于今天四到六元),只有康乾时期的一半。难怪潘金莲对螃蟹不感兴趣,吃着螃蟹只想买烧鸭配酒。

西门庆不是爱吃汤泡饭的贾宝玉,不过,他也有不俗的点心,比如李瓶儿的“手捡酥油泡螺”。这是书中最饱含感情的食物,西门府中,只有李瓶儿会做。吴月娘烧香,她做泡螺;孟玉楼下棋,她做泡螺;潘金莲虐待她儿子的同一时间,对照的,还是一无所知的李瓶儿和丫头“拣泡螺”。“泡螺女王”去世之后,西门庆心中郁郁寡欢,妓女爱月听说,也做了泡螺送去,西门庆看了,又想起李瓶儿:“前日多谢你泡螺儿。你送了去,倒惹的我心酸了半日。当初止有过世六娘他会拣。他死了,家中再有谁会拣他!”纵然是浪子,也有一线真情,李瓶儿去世之后,西门庆的胃口便一日不如一日,连听戏都没有心情,只对小戏子说:“我不管你,只要热闹。”说了半天,泡螺究竟是什么?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以为是黄泥螺一类,其实是类似于泡芙之类的奶油制品,它更准确的名字是“鲍螺”。《陶庵梦忆》里,张岱写了这种食物的做法:“乳酪以蔗浆霜,熬之、滤之、钻之、掇之、印之,为带骨鲍螺。”宋朝人做滴酥鲍螺,就像现代糕点师用纸杯蛋糕裱花,螺造型有扁有长,扁的像牡蛎,长的像螺蛳。宋朝人管牡蛎叫鲍鱼(宋朝的鲍鱼称谓是鳆鱼),故而有“鲍螺”这一名称。李瓶儿的鲍螺,有“浑白与粉红两样,上面都沾着飞金”,西门庆惊为天人,夸奖“非人间所有”,其实他还是读书太少,北宋诗人梅尧臣就记述过另一位高人,这是亲戚家里的一位丫鬟,可以用奶油做出花朵、水果、麒麟、凤凰……甚至可以写诗。这大概是中国最早记录的裱花高手了!

类似“泡螺”这样令人迷惑的食物,《金瓶梅》里还有很多,比如武大卖的炊饼,并不是曾经满大街流行的“武大郎烧饼”。在宋代,“凡以面为食具者,皆为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蒸笼而食者,呼为蒸饼。”炊饼,就是蒸饼。因为避讳宋仁宗赵祯的名讳,宫廷上下都把蒸饼唤作炊饼,这种叫法也很快在民间传开。更恐怖的还有潘金莲点的那盏“芝麻盐笋栗丝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须玫瑰泼卤六安雀舌芽茶”,我至今还没办法一口气读完这个食物,而当我知道“春不老”居然是雪里蕻咸菜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来源:《悦食Epicure》2014年3月刊




楚尘文化 2015-08-23 08:38:16

[新一篇] 箴言:荒誕的現實,黑色的幽默

[舊一篇] 為何潮汕人愛喝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