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中国的历史分期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问题的提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已昂然行进了40多年光辉而不平凡的历程。对新中国的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分期,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而且也是理论和史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近年来,党史工作者们经过辛勤的努力,对于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的分期,基本上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但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分期(即新中国的历史分期),尚未展开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因此,近几年出版的一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着,一般都借用了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的分期。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的分期是否完全等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分期?笔者认为,两者是不完全相同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是国家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决定和直接影响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但这是党的领导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关系,而不是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关系。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两个各不相同的研究范畴。这就决定了两者的历史分期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以建国后中共党史的历史分期,取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分期是不妥当的。
      二、新中国历史分期的基本依据
  建国后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研究范畴。那么,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搞清两者的主要区别,对于正确地确定新中国历史分期的依据是极其重要的。
  建国后的中共党史,着重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成为执政党后,如何在进行自身建设的同时,通过其路线、方针、政策领导与指导国家建设。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则是着重研究政府等有关机构如何实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具体地组织和调动各方面力量进行国家建设。笔者以此认为,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化脉络是新中国历史分期的基本依据。
  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从宏观上看是一个整体。但在40多年建设事业的发展中,不同的时期建设工作的着重点又有所区别。这种区别在主观上是由党和国家在不同的时期所确定的不同的中心任务所决定的。在客观上则是由各种条件的限制和主观脱离客观实际等因素所导致某一时期实现中心任务时限的缩短或延长。在40多年建设的发展中,各个时期必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依据这些特点,便可以区分出新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
      三、新中国的历史分期
  依前所论,笔者认为将新中国40多年的历史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较为合适。
  第一个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至1956年12月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这是新中国的创立和建设新国家的奠基时期。这个时期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大规模开展以三大改造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新中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基本规模,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这个时期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时间是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建立至1952年12月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尚未彻底胜利。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尚未彻底完成:国民党的残余武装尚在华南、西南等地负隅顽抗,祖国大陆尚未完全统一;广大新解放区农村的土地改革尚未进行;国民经济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困难。这就决定了该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一)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消灭国民党的残余军队,统一全国大陆;镇压各类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在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村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二)实现由各级军事管制委员会到各级人民政府的过渡,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政治基础。(三)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奠定实现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基础。(四)全力恢复国民经济。到1952年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从而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时间是自1953年1 月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至1956年12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在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国家开始转入有计划的发展国民经济,同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以三大改造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革命。根据我国的特点,党和国家采取和平的方式,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为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奠定了基础。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有:(一)制订并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重点项目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二)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重要法律文件,奠定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三)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展开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成为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确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四)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初步探索。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对建国以来的建设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从理论上揭开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序幕。
  第二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时间是自1957 年1月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
  这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由良好开端经过曲折发展到遭受严重挫折又出现短期徘徊的时期。从1957年开始进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至“文化大革命”前,党和国家工作的主导方面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大批的建设人才,并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但由于理论准备不足、缺乏经验和主观上急于求成,在处理阶级斗争问题上犯了扩大化的错误,在生产关系变革方面犯了急于变革和急于过渡的错误,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到了挫折。在这10年中,虽然在经济等方面的实际工作中对“左”的错误进行了一些纠正,但在政治思想领域中“左”的错误仍然继续发展并逐步升级,终于导致了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将前10年中政治思想领域内的“左”倾错误推向了峰巅,使国家建设事业在10年内乱中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徘徊前进了两年。
  这个时期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及其初步挫折。时间是自1957年1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至1960年12 月第一次国民经济调整之前。
  这是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进行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最初实践。这个阶段在政治与经济上出现了良好的开端,随后便产生了一定的失误。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有:(一)1957年在经济上胜利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政治上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令人欢欣鼓舞的良好开端。(二)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和错误地开展反右倾斗争,背离了中共八大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原则,并使阶级斗争理论上的错误有所升级。(三)在“大跃进”的口号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但由于脱离国情和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生产关系方面急于变革、急于过渡所导致的人民公社化,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影响了生产力的正常发展。(四)党和国家虽然在实际工作中纠正了一些“左”的错误,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阶段:国民经济的第一次大调整。时间是自1961年1 月开始调整国民经济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发动之前。
  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错误等因素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从1961年起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大幅度的调整,在实际工作中克服了一些“左”的错误,但由于未从根本上纠正“大跃进”以来“左”的错误指导思想,因而在形势稍有好转之中又潜伏着新的危机。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有:(一)全面贯彻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二)教育、科技、国防、外交等方面开始复苏并出现新的转机。(三)政治思想领域中“左”的错误仍在继续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前奏。
  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和全国的大动乱。时间是自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的开始至1974年12 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前。
  前10年中政治思想领域“左”倾错误的发展,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1957年以来,毛泽东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并形成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左”倾理论体系,再加上他逐渐骄傲起来,逐步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严重,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以至破坏,这就使“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有:(一)“文化大革命”错误地发动后,立即带来了全国范围的大动乱,各级党政机构普遍受到冲击,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大批干部被打倒,工厂停产,学校停课,国家建设事业遭到空前破坏。(二)广大干部和群众以不同方式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了抵制和斗争,但由于“左”倾错误占据主导地位,这些抵制和斗争所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三)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周恩来提出批判极“左”思潮的正确意见,但被毛泽东所否定,从而使“左”倾错误继续恶性循环。
  第四阶段:各条战线的整顿和全国的再度混乱。 时间是自1974 年12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至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前。
  “文化大革命”持续了8年之后,已经造成了积重难返的局面, 国民经济继续下滑,各个方面处于混乱状态。四届人大后,由邓小平主持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着手对各条战线进行整顿,从实际上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毛泽东不能容忍,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使“文化大革命”继续恶性发展。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有:(一)邓小平在1975年主持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期间,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对党政军和工业、交通、农业、科技、文教等各条战线进行整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使形势有了明显的好转。邓小平对各方面的整顿,实际上是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系统纠正,代表了党的正确领导。(二)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打断了各条战线的整顿,使形势再度恶化。(三)1976年4 月在天安门广场发生的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的群众抗议运动,实质上是拥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五阶段:党和国家工作的徘徊与改革开放的准备。时间是自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为时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为纠正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思潮,拨乱反正,端正党的正确路线,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创造了重要的前提和条件。但是,由于10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不容易在短期内消除,也由于当时担任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同志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了“左”的错误,使“文化大革命”结束得不够彻底,党和国家在徘徊中前进了两年。在这个阶段中,全国自上而下清查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帮派体系,清理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拨乱反正已部分地开始;国民经济开始得到恢复,其他各方面亦开始复苏;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空前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些均在客观上为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作了必要的准备。
  第三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振兴。时间是自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至今。
  这个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振兴,健康发展,整个国家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国家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这是新中国40多年中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这个时期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以农村为重点的改革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时间是自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至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全面地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结束了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从此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发展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全面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起点。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有:(一)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的拨乱反正取得了伟大的胜利。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制订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实际工作的拨乱反正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二)在对国民经济实行第二次大幅度调整的同时,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村,打破了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广大农民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加上基本取消农产品的统购派购,放开大部分农产品价格,使农业生产摆脱长期停滞的困境,农村经济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迅速发展,带动了整个改革和建设事业,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与此同时,在城市也相应地推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扩大企业自主权、改进财政体制和城乡流通体制等方面的初步改革。(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有了重要进展。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开始进行初步改革,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民主与法制建设有了新的进展;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受到重视并进一步加强。(五)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有了新的发展。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时间是自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至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前。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为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这个决定的通过,标志着我国改革的重点由农村开始转到城市。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有:(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前一阶段进行初步尝试的基础上,全面起步,逐步展开。以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中心,相应地进行了价格、计划、投资、物资、财税、金融和对外经贸等方面管理体制的改革。农村改变了“政社合一”的体制,改善农村的产业结构,农村改革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全国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的全面改革的局面。(二)在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之后, 又相继开放沿海十几个城市,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四)政治体制改革开始起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时间是自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的召开至今。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对党在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战略决策作出了科学的结论,尤其是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更全面、更系统地概括和阐述,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进入向纵深发展的阶段。这几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民经济继续迅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又取得显着成绩。这个阶段现在尚未结束,但已在各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作者葛仁钧,1952年生,辽宁大学马列教研部副教授。〕
  
  
  
当代中国史研究京11-16K4中国现代史葛仁钧19961996 作者:当代中国史研究京11-16K4中国现代史葛仁钧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2:00:04

[新一篇] 論文學革命時期的浪漫主義理論

[舊一篇] 論新時期深港科技銜接的若干問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