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7;F1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06)03—0101—0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包容性,是指国家以博大的胸怀、宽厚的气度凝聚和统揽来自各方面有利于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力量要素;是指在国家结构的各个层面里,在坚持其主体因素的同时,必须包含、容纳诸多非主体因素。包容性具有整合功能,可以协调社会结构,保持社会稳定;包容性具有开放性体系又可以促使社会变革,促进社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但是,无论从国体、政体结构上,还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去研究,它都不是纯粹、单一的形式,它宏大而深远的包容性为中国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创造了还将继续创造出许多必要的条件。
一、一体多元的包容性结构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客观基础
一体多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包容性结构的集中体现。在这种结构里,一体或是主流,或是本质,或是方向;多元或是基础,或是内涵,或是补充。一体与多元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为中国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结构,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基本社会力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然汉民族人口众多,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但各民族互相尊重,平等相处,共同发展,才创造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党的正确民族政策指引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包容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各个民族都是新中国的主人,由各个民族所形成的强大的社会合力,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在56个民族中,由于各民族发展历史不同、居住的自然环境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形成了各民族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都在积极发展经济、努力实现社会现代化,并且在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中汇集成中华民族强大的社会现代化力量源泉。
其次,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经济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其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形态必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也就是以国家和全民所有为主体。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仅仅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而,公有制的程度不可能太高更不能盲目地追求纯粹与单一,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犯过严重的错误,经历过惨痛的教训。更何况公有制的实现也绝非只一种形式。所以,允许其他经济成分并存,让个体经济、合作经济、合资经济、独资经济等经济成分广泛而自由地发展,也是共和国包容性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有利于经济发展,更能够促进中国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
再次,由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政治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缔造的。共产党是新中国的执政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但是,在共和国里并不排除其他民主党派的存在,而且创造条件,鼓励其他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这些民主党派随着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成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是与共产党密切合作的友党。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合作关系,正是共和国包容性在国家领导体制中的体现。共产党虽然在国家政权中处于领导地位,但党的性质、纲领及组织原则决定了它必须团结其他民主党派,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绘制和实施社会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具有如此宽阔的胸怀、才能够凝聚和吸引中华民族的精英、反映和代表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为早日把中国建设成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最后,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主流文化,同时兼容其他异质文化的现代文化结构,是促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文化条件。任何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必然首先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当今中国的主流文化,也毫不例外地代表着无产阶级及其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居于主导地位。这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形态事实上是一个呈现多姿多彩、吸纳千姿百态的文化海洋,她以浑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博采世界各国和各个民族的文化所长,学习和借鉴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以充实和发展自己。因而,与主流文化同时存在的,还有虽不体现社会主义精神,但却是统一的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爱国主义文化、体现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水平的资本主义文化以及虽然落后但却能表现民族特色的小生产文化,这些亚文化(副文化)的存在和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也正是共和国包容性在文化领域的表现。社会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人类文明的高度集中表现。所以,单一的文化是根本不可能促进现代化的,只有通过广泛的民族交往和国际交流,切实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够形成促进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文化氛围。
以上,仅仅是共和国包容性一体多元结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四个基本方面的表现和作用。其实,一体多元的包容性结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许多方面都有表现。像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以现代机器化生产为主体和以手工业生产甚至是半原始状态的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生产力结构;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主体允许特殊地区实行资本主义的“一国两制”制度等,都体现了在坚持主体的同时,容忍非主体因素的存在和发展。共和国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一个外延极其广阔的“人民性”,它能够将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的社会力量包容在共和国之中。另一方面,是由于共和国经受过闭关锁国、单一发展而招致失败的灾难,在痛苦的教训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统揽着一切有利于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因素。所以,一体多元结构的包容性就能够成为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客观基础。
二、包容性中的整合功能是协调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根本保证
包容是整合的前提,整合是包容的生命,包容中如果没有了整合,包容就无法存在。包容与整合互为条件,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在这里,我们是把整合作为包容性的基本功能看待的。所谓整合,是指通过制度、规范、价值体系等连接纽带把各种不同的构成要素、互动关系及其功能调和统协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合的本质功能是协调而不是同化,是滤析淘汰而不是消灭。在共和国的包容性中,就是通过国家和社会的整合力量,把社会结构和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各种因素凝聚在一起,使其形成统一的力量,以促进中国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为社会现代化转型创造平稳过渡的条件。
社会现代化既是一个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结构协调发展的过程。所以,仅仅把现代化理解为单纯的经济增长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事实上现在社会现代化综合发展与协调进步的基本特征表现得越来越突出。综合发展本身就体现了包容性,若没有诸多因素的共同存在、若没有多种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综合便没有对象、没有基础。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也就是在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共和国包容性中的整合功能,对社会结构的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对自然环境认识的程度不同,决定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结合的方式不同,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也不同。如果我们以人与自然结合的方式为标志,去划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那么,现代化社会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现代社会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达到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在我国,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是十分严重的。“全国1/5的耕地受到污染,干旱、半干旱地区40%的耕地严重退化。土地荒漠化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1]7 由于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近10多年来,全国森林面积减少了23%,森林蓄积量和采伐量下降了22%”[1]7,若按此下降速度,到2055年将失去全部森林。地下水资源危机更为严重,由于生态平衡被破坏,地下水源减少,加上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严重浪费,致使全国300多个城市供水严重不足。污染问题更为突出,中国有“60%的人口饮用水质不良的水,有2/3的人口饮的是次生污染的水”[1]8。垃圾围城,全国666座城市有200座陷入垃圾包围。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状态下进行社会现代化建设,可以想象,如果不迅速扭转这种恶劣的环境状况,不仅社会现代化难以实现,恐怕再发展下去连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也保证不了。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环境问题,并通过法律、制度、规划和宣传教育,从观念上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统一的理想局面。不断整合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客观世界强加给我们的一切自然环境因素包容在一个共同体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社会现代化建设。我们坚信,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可能逐步实现,社会现代化也才可能全面健康发展。
其次,协调社会中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阶级和阶层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按照经济关系与政治态度划分阶级的标准被收入标准和职业标准所替代。在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驱动下,出现了利益群体之间的差别。加上分配不公,于是不同利益群体便会逐步形成对改革开放的不同态度和不同要求。要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缩小他们之间的差别,统一他们之间的思想和步调,就必须通过共和国包容性中的整合功能,去寻找和强化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填补因收入不平而形成的隔阂。为此,国家在以下三个层面上采取了措施。其一,在思想教育方面鼓励和号召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帮助后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并且表彰和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借以促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其二,加大税收调整力度,让收入高低与纳税多少成正比。并且支持和保护通过勤劳致富而取得的合法收入,打击和限制违法、违规等不正当经营而牟取暴利的暴发户。其三,加大扶贫力度,逐渐缩小地区性贫富差距。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区域性贫富差距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因自然环境因素形成的社会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贫富不均也是很明显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开始实施的扶贫计划,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国家先后投入200多亿,每年脱贫1千万人左右,到目前,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1亿5千万减少到3千5百万左右。而且国家开始把开发重点向中西部转移,我们相信,区域性贫富差距随着中西部的进一步开发,将会逐步缩小。与此同时,国家正努力健全现代社会保障体制,以公平、效益的保障原则去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
再次,协调产业结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手段陈旧、生产方式落后、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改造传统农业,逐步建立现代大农业。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连续多年获得了好的收成。与此同时,国家又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养殖业、林特产业和家庭副业,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使中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农民不再是仅仅与原始、半原始的种植业相联系的小生产者,他们完全可以在乡镇企业中与现代化大机器生产相联系,在进入城市打工后学习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逐渐培养现代化意识。
社会现代化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基础之上的,中国的现代工业解放初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1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自己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但是,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使我国原有的薄弱而传统的工业体系,早已无法成为现代化的基础,传统工业化的道路也不能继续走下去。昔日一度被认为是高度工业化象征的诸如纺织、钢铁、机器制造等传统工业,必然被电子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工业所替代。为此,我国实施了工业化与发展高新技术并举的战略方针,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就是在逐步改造和淘汰传统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企业改革中,国家依靠市场引导企业转产、转轨、转型,并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以此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如此,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还在近年来积极倡导建立科技产业,并在科技体制改革中逐步实施。在对农业和工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国家还着力发展了第三产业,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现代社会服务体系,为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创造了进一步的条件。
最后,协调人口结构与职业结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由于人口过多而造成的社会问题长期以来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作为基本国策,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被控制在千分之十三以内,今后还将继续努力。但是,人口问题不仅是多少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有人口结构问题。人口结构不仅是性别结构、年龄结构,重要的还在于人口素质结构以及分布结构。为了给社会现代化转型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口结构条件,国家在实行计划生育的同时,日益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从创造优生优育的环境条件到丰富老人的文体生活;从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到普及成人在职教育;从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教育到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无不是把提高人口素质结构摆在了重要的位置。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在我国总人口中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比率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已有成倍增长,文盲比率减少了近5个百分点。而且, 全民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改变,死亡率降低,平均寿命提高。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合理,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而西北荒漠地区人口稀少;城市人口稠密而农村人口稀疏,加上人口的不合理流动,致使高级专业人才多向发达地区集中,造成了因人口分布结构的不合理而产生的社会发展不平衡。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人才向中西部流动的政策,又通过了把开发重点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人口分布不合理的影响将会逐渐缩小。
人口的职业结构,其实是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在职业结构中,如果从事现代科技、现代产业以及现代社会组织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职业比例呈上升趋势,而传统职业比例(像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在不断下降,说明该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共和国里包容了大量的传统职业,但是,整合功能依据社会进步的原则,使职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是随着农村乡镇企业的崛起,产生了一大批农业工人,他们离土不离乡,与现代大机器生产相结合。二是1亿5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一部分流入城市,产生了一大批农民工,他们直接加入到城市化建设中,并且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三是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产生了一批以前没有的社会服务职业,他们活跃在交通运输、旅游服务、文化娱乐、家庭服务以及社区服务等许多领域中。四是在高新技术、行政管理、司法管理等领域产生了一大批新的职业。以上这些新职业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使中国社会的职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新变化,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在上述关系和社会结构协调中,正是共和国包容性中的整合功能所发挥的作用。倘若没有包容性的存在,诸多因素、关系和结构就无法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也就无法依据发展进步的原则、和谐统一的原则以及公平效益、优胜劣汰的原则进行卓有成效的整合。
三、共和国包容性的开放体系是不断促进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动力
共和国的包容性并不是一个封闭、凝固的整体,而是一个耗散结构、开放体系。它不断吸纳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不断调整自身结构,淘汰和摒弃过时的因素,时刻关注着时代的变化,及时收集最新信息。而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既需要与世界接轨,又需要追赶时代、适应时代,更需要团结、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力量和因素,才可能逐步完成。包容性的开放体系完全适应社会转型的这些需要,因而能够成为现代化转型的动力。它对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推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包容性的开放体系,促进了社会的多样性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证明,单一社会结构和排斥异质文化的国家和民族,必然经济落后,社会变迁缓慢,难以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一部中国封建社会史,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两千年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一个单一而又封闭的高度中央集权社会。经济上奉行“重农抑商”政策,长期以农业为主,商品经济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无民主可言;文化上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其他文化均被视为异端邪说,一概排斥;对外关系上,自我中心,闭关锁国。当然,在中国封建社会某个朝代的某一时期,由于某个皇帝的开明,而出现的政治上相对宽松、外交上比较开放、经济有所发展的阶段也曾有过,像“文景之治”、“开元盛世”、“贞观之治”等。但凡这些阶段,都是社会结构适度整合、国家包容性比较突出的阶段,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由于传统式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发展体系的稳固性,财政政策的单一性,中央高度集权,以及民间经济势力的被抑制,加上思想文化领域内的严密控制,因而国家几乎完全丧失了包容性,整个社会变成了高度同质性机械联系的社会。由于人们相似的生活、相似的经历,形成了人们情感上、信仰上、价值判断标准上的高度统一,同时也形成了对异质文化的拒绝、排斥甚至视为异端邪说的习惯。这种包容性程度较低的社会,只能是“低度均衡”的社会,表面上似乎很平稳,实际上是以社会结构要素单一、同质和与外界隔绝为特征,以停滞发展为代价。所以,马克思早就说过,“从遥远的古代直到19世纪最初10年,无论印度过去在政治上变化多么大,它的社会状况却始终没有改变”[2]。在这里马克思虽然说的是印度,但是中国的情况与印度相比,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与中国单一结构式的农业社会相比,西欧形成的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封建农业社会。正是这种多元型结构的社会,才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具有较大的适应变迁的弹性、流动性、开放性和内在活力。也才能够为内在的新兴经济力量突破单一、封闭的封建社会外壳提供较为有利的前提条件。因此,最早在西欧出现了原初现代化。而古代文明出现较早的中国,却由于在单一社会结构的道路上越走越窄、包容性越来越小,结果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落伍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开始突破单一农业经济的固定模式,积极探索工业化发展道路,并在多方面体现了一体多元的包容性结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扩大了包容性的外延,以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为标准吸收、引进、消化、利用了一切国内外积极因素,使共和国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多样化发展特征,从而加快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进程。
其次,包容性的开放体系,能够促进中国走向世界。包容性的开放体系不仅是对内扩大包容、对内开放,而且主要是对外包容、对外开放。社会现代化是人类的共识,是世界潮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更不可能脱离世界而实现社会现代化。所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已成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能不能坚持对外开放,其关键在于能不能包容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能不能包容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改变了“文化大革命”期间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摒弃了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决定外交方针的“左”倾错误做法,敞开胸襟接纳世界各国朋友。并实事求是地重新认识资本主义,虚心学习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胆引进资本主义的设备与资金,积极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不断创造条件欢迎世界各国商人来华投资开办企业。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冷战思维并未杜绝,个别大国仍然企图独霸世界,操纵国际事务,因而局部地区的战争与冲突接连不断,世界范围的社会现代化进程屡遭干扰与破坏。中国在对外开放,发展自己的同时,在稳定地区性局势、化解亚洲金融危机、支持发展中国家等方面,主动承担了国际义务,做出了重要贡献,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加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突飞猛进的进展,世界离不开中国也已成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包容世界、包容人类,在不断对外开放中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最后,包容性的开放体系,将不断促进社会内部的新陈代谢,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共和国的包容性绝不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大杂烩,他特有的开放体系实际上是一个选择、淘汰不断创新的矛盾运动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社会现代化为目标,包容了国内外一切有利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因素。但是,每个因素在进入包容圈之前和之后均经历过还将继续经历一个比较、选择、发展完善的过程。例如,我们在否定计划经济模式,选择新的经济形式时,就经过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过程。又如,在否定原有的单一所有制形式,选择新的所有制形式时,也曾经历过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其他所有制形式为补充——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这样一个过程。这些过程说到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断创新正是包容性开放体系的生命所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包容圈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旧有的因素将逐渐被淘汰,新的增长着的因素将不断产生和完善,中国社会就将在这样的创新过程中一步一步完成其现代化转型。
收稿日期:2005—06—0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安101~106K4中国现代史王继2006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包容性/社会现代化/社会转型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oleration/social modernization/social transformation
On the Tole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and the Transfromation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Tole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fers to her capacity of gathering and uniting the varied progressive factors in society with broad mind and unusual courage and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state structure not only controlling the dominant elements of their own but also tolerating and accepting different nondominant elements. The republic embodies her toleration and its promoting function in the one-body but many-dimension tolerating structure, the synthesizing capacity in toleration, and the tolerative open system.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包容性,是指国家以博大的胸怀、宽厚的气度凝聚和统揽各方面有利于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要素;是指在国家结构的各个层面,在坚持其主体因素的同时,必须包含、容纳诸多非主体因素。包容性的表现和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一体多元的包容性结构,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客观基础;二是包容性中的整合功能,是协调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根本保证;三是包容性的开放体系,是促进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动力。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安101~106K4中国现代史王继2006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包容性/社会现代化/社会转型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oleration/social modernization/social transformation
网载 2013-09-10 21: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