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刍议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改革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六五”、“七五”时期,呈沿海倾斜布局特征
  8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开始进行调整、升级和转移,亚太地区,特别是“四小龙”适应当时的经济形势也加快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这对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入国际经济循环,发展外向型经济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很好机遇。基于这种考虑,国家提出了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战略,把建设布局的重点,由内地转向东部沿海。
  “六五”、“七五”期间,国家对沿海地区实行了投资和政策双倾斜。沿海人口仅占全国的41.4%,面积仅占全国的13.6%。1953 -1980年,东部沿海在国家投资总额中的份额为40.6%, “六五”期间则为50.6%;1986-1988年分别为51.9%、56.1%、57.6%。同时,国家还给予沿海种种优惠政策待遇。在“六五”、“七五”期间,沿海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进行了开放的超前实验。1979年,国家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给予对外经济工作以较大的自主权。随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1983年,国家把海南省划分为特别行政区,给予较多的自主权。1984年,国家又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扩大对外经济技术联系的自主权。1985年,国家又把包括13个市、 46个县和2个区镇在内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在上述基础上,国家又扩大了开放范围,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所辖县全部列为经济开放区。
  “六五”、“七五”时期,从建设布局的目标和重点看,从总体上说是正确的。因为它有利于提高我国外向型经济比重,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经济循环实力,使我国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缩小同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它有利于改善沿海与内地生产布局,调整两者的经济关系。当然,“六五”、“七五”期间,过度向沿海倾斜,而忽视了内地的生产布局和建设,所出现的沿海与内地经济差距不断拉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时期,呈初步的多元发展和全方位开放布局特征
  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我国的区域性的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发展。特别是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个阶段,我国生产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如下新情况和新特点:
  一是百余个不同形式、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区域合作与经济网络组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些组织有的是由几个省、市、区组成的大经济区;有的是省区毗邻地区形成的经济区;有的是由省、区内各市县组成的小经济协作区。这三个层次,构成了我国经济协作区的协作系统,体现了我国现行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
  二是开放布局向内地扩展。内地的开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些地区依照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作法,试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纷纷制订加快对外开放、鼓励外商投资、扩大出口的优惠政策。内地开放布局是沿海布局向内地的延伸和展开,它是生产布局横向运动的新趋势,是促进沿海与内地生产协调布局的好形式。
  三是“四沿”全方位开放布局。“四沿”是指沿海、沿边、沿线、沿江。我国的对外开放,先是在沿海形式环形开放,然后向沿铁路干线,沿大江大河沿岸,沿内陆国际边境线展开。目前已形成“四沿”全方位开放格局。
  从沿边来看,东北的黑龙江与独联体的边境贸易异常活跃;西南的云南、广西与缅甸、老挝、越南的边境贸易,初具规模。前几年,西南五省七方协调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提出了联合起来走向东南亚的口号,西南与东南亚的经贸合作前景广阔;西北的新疆随着欧亚大陆桥的接通,西北和中国对独联体和西欧的对外贸易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从沿江看,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将会带动长江中下游,乃至整个长江的开发、开放。国家已经决定开发长江流域经济,并把重庆、武汉、南京等沿岸大中城市列为开放城市,享有开放城市的特殊政策。浦东开放、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是两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它的实施和成功,将对我国的经济振兴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产生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从沿线看,以陇海——兰新铁路大动脉为主所形成的地带方圆 36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占全国1/3,东西长4200多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沿线有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大中城市,该经济带地处我国的“脊梁”,贯通我国东、中、西部的10个省区。这个地带可向东开放,也可向西开放走向世界。东西开放,带动中间开放和开发,将使这一地带的经济有一个大的飞跃,对促进内地经济及全国其它地区经济同步发展,缩小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差距,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是沿海开放的重点由南向北转移。80年代初期,珠江三角洲凭借天时、地利、人和迅速崛起。到了90年代,尽管它的经济发展势头未减,但它的以轻为主,以加工业为主,以劳动密集为主的产业结构,却受到了严重挑战。一方面是由于当地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迫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在产业政策上进行了调整,按照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的要求,在发展轻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本有机结构高的重化工业。而在发展重化工业方面,处于沿海中部的长江三角洲和北部的环渤海地区具有明显的资源、技术、人才优势,加之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又给长江三角洲地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因而,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的重点由珠江三角洲向北移到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变化新格局
  通过以上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的调整和实施,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有积极意义的根本变化:
  (一)在体制改革上,按照“放权”、“让利”的改革思路,以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对计划体制、投资体制、财政体制等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自主权,使地方和企业有一定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经济实力,地方政府可以制定和实施地区性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
  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解放了地方生产力,带来了地方经济大发展。纵向对比,各地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能力有较大增强。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八五”期间比改革前快3倍以上。
  (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有较大进展,并取得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二、三产业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上升;二是一些地区工业结构趋同化严重问题有较大改善。以工业结构相似系数为例,1987年高于0.9的省区有26个,到1991 年减少到20个;三是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乡镇经济已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80年代初,东南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近年来中西部乡镇企业加速发展,到1994年其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东部地区;四是适应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的要求,地区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股份经济、集体经济有较大的发展,非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有较明显的提高。
  (三)随着对外开放和市场竞争意识的增强,各地区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统计,1993年全国出口贸易923亿美元, 其中东部出口贸易占全国比重87.22%,省区平均为7.27%;中部出口贸易占全国比重9.05%,省区平均为1.01%;西部出口贸易占全国比重4.06%,省区平均为0. 45%。在利用外资方面,1992-1994年,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东部为16%,中西部为2%。
  (四)进入90年代以来,中央采取了一些有利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措施,大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与对口支援。鼓励发达地区帮助欠发达地区,同时对老、少、边、穷地区实行扶持和补偿政策,使中西部地区经济在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比如,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东西携手工程”已全面启动,并有一定进展;扶贫开发工作,在解决了5000万人口的温饱问题之后,现正实施每年解决1000万人口摆脱贫困工程;根据全国经济布局要求,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大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的力度,有重点地组织跨省区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这些措施的实施,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据统计,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省区近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已跻身全国前列。
  但是,在全国经济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也不能不看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各地区纵向比经济增长比较快,但地区间横向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而且地区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从增长速度看,东南沿海各省区每年经济增长速度在20%以上,而西部地区一些省区经济增长速度却在8%以下。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看,1978年东、中、 西部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2%、31%、17%,到1994年则变化为61%、26%、13%。从人均年纯收入看,东部地区年均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人口占全国同等收入人口的64%以上,西部地区年均收入在500 元以下的人口占全国低收入人口的54%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1978年广东和甘肃比仅为1.9∶1,到了1994年两者之比则扩大到3∶1。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1978年浙江与贵州之比仅为1.9∶1,到1994年两者之比则扩大到4∶1。显而易见,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地区经济和生活水平差距已成为我国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的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在转型时期,新的区域分工和区域市场尚未形成和完善。从区域分工看,原有的地区分工格局虽已被打破,但新的分工体系尚未形成。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地区分工一般维持的是资源省区提供原材料,加工省区提供加工制成品的垂直分工体系。然而,伴随我国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调节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资源省区从本地区的利益出发,不愿意输出资源性产品,而由自己生产那些价高利大的产品,致使加工省区吃不饱,资源省区吃不好,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从区域市场看,区域市场大都处于培育阶段,市场规则、市场秩序还有待规范,突出的表现是,既存在生产要素流动失控问题,又存在地方保护、地方分割、市场封锁问题。一度出现的“棉花大战”、“蚕茧大战”、“生猪大战”、“煤炭大战”等等至今人们仍然记忆犹新。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区分工不合理是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它们属于发展中的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和体制转轨期间是不可避免的。产生问题的原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中西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中西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从客观因素分析,它是长期的历史形成的,同地理位置和发展基础都有一定关系;从主观因素分析,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与国家在改革开放以来给予沿海地区的政策支持也是分不开的,所实施的向沿海地区倾斜的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都有利于沿海地区优先发展。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区差距不断拉大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江泽民总书记在参加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安徽、贵州代表团讨论时强调指出,“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在搞好东部发展的同时,齐心协力把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搞上去,是实现全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这一代和以后几代经过持续不断的奋斗,彻底改变老少边穷地区的落后面貌,实现中西部地区的全面繁荣,我们就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成就一件无尚光荣的大事。”
      三、非均衡协调发展:跨世纪的战略选择
  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和区际经济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践告诉我们,既不能采取均衡发展战略,也不能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只能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比较
  考察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一般有两种理论模式可供选择。
  一种是均衡发展战略。它是指在一国内各地区均衡布局生产力,谋求各地区经济均衡增长。一般在区域经济成长到一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时才采用。
  实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其优点有利于区域经济稳定增长,保持社会安定,维护民族团结,减少区际间利益冲突和摩擦。但是,如果过份强调区际经济均衡发展,在经济布局决策上,以牺牲投资经济效益为代价,采取“撒胡椒面”的投资分配方式和大推进的生产布局,虽然可以抑制区际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际经济均衡发展,但却容易出现平均分配资源和分散力量的后果,致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产业结构转换效率降低。
  另一种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它是集中推动某一区域生产力布局,以谋求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这种发展战略模式适合于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区域采用。
  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其优点在于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区域将有限资源投向效益较高的区域,实行重点推进和发展,有助于获得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这一战略的实施也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当极化效应在占居主导地位的时候,生产要素向效益好、投资回报率高的地区流动,扩散效应弱化,使区际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拉大,不利于区际经济协调发展。还有,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分工一般是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制成品的垂直式分工,往往使不发达地区蒙受资源流失和利润流失的双重损失,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不能在公平的原则下竞争,产业分工关系和地区间利益关系严重扭曲。
    (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最佳选择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既不同于均衡发展战略也不同于非均衡发展战略,它是二者优点的结合。是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成长从总体说还处于初期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区际经济发展差异具有不同于它国的特殊性,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1.符合中央确定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出了指导未来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条基本方针,其中第八条是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有利于缩小区际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区际经济协调发展。因为这一战略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体现了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反映了以事实求是的态度认真解决地区差距问题的决心。
  2.它具有不同于均衡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发展战略的鲜明特点。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适度倾斜的发展战略。所谓适度倾斜是指从全国总体布局考虑,把投资和生产布局向沿海适当地倾斜。这里强调适当就是适度,倾度倾斜就会重演以往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以致区际出现经济的不均衡和差距问题。适度倾斜要求把区域倾斜同产业倾斜结合起来,同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结合起来。适度倾斜要求处理好重点开发区域与非重点开发区域的关系,既不同于均衡布局,也不同于板短式的推进,而是要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扬长避短,共同发展。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优势互补发展战略。所谓优势互补,是指东部与中西部各自都具有优势,同时也存在不足。东部与中西部之间这种优劣并存,长短互见多重错位和优势互补格局,正是东、中西部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开展区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内在动力机制。优势互补有利于东、中西合作,共同发展,在合作中缩小差距,在发展中相互协调。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战略。这主要表现在:协调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主题之一,非均衡是有重点的不均衡发展。不均衡协调在国民经济开放系统中它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从总体上说,既要有重点地推进生产力空间布局,以追求投资的高回报率和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协调区际间经济关系,协调主导产业同其它产业的关系,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形成合理的东、中、西部区域分工格局,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三)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非均衡协调发展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三步走的战略布署,以及未来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要通过各地的共同努力,共同发展才能达到。
  2.非均衡协调发展是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只有不均衡发展,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先富起来,才能产生示范效应,带动效应,先富带后富;只有协调发展,区域间在分工与合作中共同发展,才能消除地域间经济对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非均衡协调发展是参与国际分工,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要求增强我国的整体竞争实力。而要增强整体实力,就必把东、中西部各自的优势都发挥出来,结合成为一个和谐的经济整体。既要保持东部地区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防止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经济失衡,从而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非均衡协调发展是我国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保持政治、社会稳定是全国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经济发展是政治、社会稳定的基础,政治、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东、中、西部非均衡发展,使区际经济发展差异限制在一定适度的范围,既不影响国民经济整体增长与发展,又不致于因区域问题使人们难以承受而导致政治、社会问题。
社会科学家7桂林21~26F107城市经济、区域经济李树桂19991999蒋民胜      李树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成都市 610072 作者:社会科学家7桂林21~26F107城市经济、区域经济李树桂19991999蒋民胜

网载 2013-09-10 21:57:27

[新一篇] 我國農業科技園區的運行機制研究

[舊一篇] 我國區域經濟政策的回顧與展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