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历史 明理启智  ——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历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也是人类在各个领域不断创新和战胜挫折的奋斗史。历史的经验教训是人类付出重大代价之后体验到的,是思想的财富。“欲知大道,必先治史”。历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鉴历史,明理启智。学史使人明智,这里的智,既包括“鉴往知来、察人观事”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进取、推陈出新”的创新智慧。史学的宗旨在于“经世致用”、“彰往而察来”,学习历史要注重从中领悟做人行事的智慧。治国安邦的道理、军事外交的谋略、科技发明的创见、思想观点的深刻、文学艺术的魅力以及个人成就的历程,无不给后人以智慧的启迪。历史学习有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如:思考事物发展的成败得失,培养理性判断力和“合理精神”;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如何和谐共处,培养人文精神;“见贤思齐,见不屑而自省”,爱善憎恶、追求真理,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历史中都可以寻求借鉴。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在历史中汲取养分。”笔者1999年曾对一般意义上的所谓成功人士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有处级以上干部66人,教授、学者40人,成功的企业家35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认为从历史中受益较大:61人认为增加了自己的文化修养;64人认为从杰出人物的事迹中得到启迪;81人认为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历史智慧的熏陶可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的借鉴、历史的智慧,不是无意识可以得到的,需要对历史的感悟、理解和反思。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应是反思历史寻求借鉴的过程。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在课本上明确写出一些重大事件给予人们的“经验教训”,学生则往往对此无动于衷。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直接制约着历史教学社会功能的发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课例一“文化大革命”
  对这样的内容,教师一般的处理办法是:蜻蜓点水,划上几个知识点,再随便说上两句就过去了。原因是“不好深谈,避免误导”。
  十年“文革”,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换来的经验教训应该让后代去感悟、汲取。历史教育应该告诉后代历史的真相和教训,避免后人重蹈前人覆辙,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健康发展。本着这样一种认识,北京市历史教研室、丰台分院历史组和北京第十二中学历史组共同组织了高二年级“文化大革命”研究课,由旷江蓉老师执教。
  “文化大革命”研究课的教学,分为三个步骤:
  附图G32NB02.JPG
  步骤一:通过感受历史场景,引发学生的疑问和探究的兴趣。“文革”的往事,对高二学生来说是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的。从心理学上讲,感同身受容易引起共鸣。“文革”是学生父辈或祖辈亲身经历的历史,在上课之前一周,教师先让学生去采访曾经经历过“文革”的长辈人:家人、亲朋、老师等。学生调查的对象,有当年“造反”的学生、当年挨批斗的本校教师、“九一三”事件的当事人等等。学生了解到的是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真切的历史,因而拉近了与那段历史的距离,切身感受到了这段历史与党和国家以及普通中国人命运的直接联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历史情感被调动起来,带着疑惑和探究的愿望“走进”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上课时,教师播放了“文革”的录像:我的一张大字报、红卫兵运动的狂热、破“四旧”与打砸抢、林彪的表演、“四人帮”的张狂、周恩来的沉重、邓小平的冷峻……一幕幕的历史场景在回放,看录像的学生再也不是看热闹,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一个沉重的问题撞击着他们的心灵:“历史为什么会是这样?!”
  步骤二:通过引导探究“文革”发生的历史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为了使学生“论从史出”地思考和认识问题,教师事先给学生印发了材料,并介绍了有关书目。课上的问题探究先以分组讨论的方式,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看法。学生情绪激动,思维活跃,组内就有了争论,于是他们请当时听课的老师与他们一起探讨。各组代表发言时,不时有学生站起来质疑,教学过程突破了预先的设计,变成了自由讨论和辩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活动始终围绕着主题展开。最后教师将大家的认识归纳为几个方面:
  历史的原因:中国长期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绝对服从最高权威的意识;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
  现实的原因:领导层内部的分歧与矛盾没有正确的解决方式。
  制度的原因:没有健全的民主和法律制度;个人凌驾于组织和法律之上。
  个人的原因:个人崇拜和独断专行;群众对权威的迷信和盲从。
  国际背景:苏联的背信弃义,使“反修防修”成为政治任务和一种政治口号。
  其他因素:坏人的利用。
  学生的发言意犹未尽,教师引导:“我们回顾和认识这段历史,目的是防止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演。同学们可以再进一步想一想,我们应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哪些教训?建议大家写一篇学习随感,我们再作进一步交流。”
  步骤三:通过思考:“我们应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哪些教训?”进行拓展性学习,提炼历史认识,达到教育目的。我们看了学生写的学习随感,基本上都是自拟题目、观点鲜明的小议论文。如:“‘文化’大革命,留下了什么”、“‘文革’之我见”、“历史不能忘记——我看‘文革’”。学生的认识主要有:
  一个党,特别是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必须有健全的党内民主制度;一个国家,必须依法治理。
  决策者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国情,不能凭主观愿望制定政策。
  要正确理解和处理群众、政党和领袖之间的关系。
  青年学生不应感情用事,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不盲从。
  要找到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言行应符合社会进步的需要。
  在历史教育中,类似“文革”这类敏感的历史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和处理?学生的小论文中的观点,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历史不能忘记——我看“文革”
  李浩宇
  ……在感情上,人们不愿回忆以往痛苦的经历。现在许多中老年人都尽量回避有关“文革”的问题,甚至是想永久的忘记。因为在那里,自己变得丑陋、脆弱,在哪里有过自己的血泪冤屈。
  然而,历史是应该回顾的,历史不仅是包袱,也是遗产。回顾过去并非以古非今,而是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伤痛苦楚更会让人清醒,历史只能被正确认识,而不能抹杀。谁也无法割断自己与历史的联系。人无时无刻地书写着自己的历史,承担着历史的责任。所以,我们要谨慎地迈出人生的每一步,认真写好自己的历史,并要公正、清醒地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巴金老人曾经提议建造“文革”博物馆,保护“文革”时期留下的珍贵史料,但是遭到许多人的批驳反对。
  不敢正视历史,不敢剖析自己,是懦弱,是畏缩,是幼稚可笑的。连这点实事求是的精神都没有,不敢正视错误,怎能经住考验……
  本课确定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以史为鉴”。以此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学生理性地思考和对待那段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在对现象的了解、对混乱局面的渲染和对错误的谴责上,教学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探究“文革”发生的历史成因。只有搞清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才能悟出避免之道。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化的,个别学习(调查访问,引出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探究)——全班讨论(观点的交流与交锋)——课后反思(深化认识,寻求借鉴)。本课采取的“三步骤”教学策略,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是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从教学论的角度看,是激发动机、调动情感在先,引导探究、深化认识在后,合乎认知规律。
  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要相信学生的理性判断力,敢于让学生贴近真实的历史。第二,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对核心问题的探讨上来,注重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方法。第三,要适度增加开放性,使学生在拓展性思考中体验历史学习的意义,受到深刻的历史教育。
    课例二“巴以冲突探源及思考”
  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大都可以从历史上追根溯源。历史学习要关注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和认识现实,并通过探究与反思获得借鉴。北京四中是北京最好的中学,学生有很强的思辩能力,在巴以冲突成为国际政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时候,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已经无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个历史与现实交错的复杂现象。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徐雁老师以“巴以冲突探源及思考”为题,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这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借鉴了十二中的“文化大革命”一课的模式,但又有所不同,如下所示:
  附图G32NB03.JPG
  具体说来分三个步骤:
  步骤一: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热点问题。在真正开展此项主题研究前,教师做了一下调查,发觉学生中对巴以问题,有的出于兴趣非常关注(主要是男生),有的由于不了解而显得冷漠(女生居多),还有很多学生因为巴以冲突几乎天天上新闻,也就不把它当新闻,反而显得麻木了。经过思考,教师觉得学生之所以对此问题不像想象的那样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大家对此问题的由来不了解。于是教师无论在课上课下都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这一问题,尤其是在课下,经常找些与巴以问题有关的话题与同学们展开讨论,同时布置作业要求大家搜集关于巴以冲突的材料。两个星期过去了,学生们搜集的相关资料越来越多,对此话题的讨论也越来越深入。“热爱源于了解”,随着学生对这一问题了解的增加,他们对这一问题也越来越感兴趣。有不少人产生疑惑,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提得最多的是“巴以冲突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巴以冲突究竟能不能得到解决?最快什么时候能解决?如果能解决,怎样的方案能被接受?”
  步骤二:引导学生探究“巴以冲突”的根源,了解这个看似解不开的死结是怎样系上的,并思考如何才能解决。在学生们对巴以冲突感兴趣并对其根源产生困惑后,教师趁势引导,给大家推荐可参考的书和杂志,建议他们上网查资料,给他们提供利用网络资料的一些原则,还为学生联系了去中国社会科学院采访中东问题专家。
  经过进一步接触资料和专家的点拨,学生们对巴以冲突的探究开始有了思路,对于其产生的根源有了不同的看法,对如何解决也有了不同的设想。于是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及他们对巴以问题根源的看法,在与同学进行协商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进行了两次分组。第一次是探究“巴以冲突”的根源,将全班分为五个小组:历史根源、地理探源、巴以冲突的不断升级、国际主要政治力量对巴以问题的态度及原因、领导人的个人因素。第二次分组,则按他们的政治倾向将学生大体分为支持巴方的、支持以方的、中立的,后又进一步分为代表巴方、以方、美方、阿拉伯国家、欧盟、俄国、中国各方面意见的小组。
  在学生们有了各自的看法后,下一步是创设合适的交流环境。完成这种交流用于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节课主要解决探源问题,第二节课主要完成“解决”问题。由于学生有参与课堂讨论和表现自己的强烈愿望,所以课堂交流的形式就是师生共同商讨的结果:第一节课用电脑软件、历史小品、战地采访、学者访谈等形式进行巴以问题的探源;第二节课模拟即将召开的中东和会,搞一个“联合国中东和会北京四中特别会议”,尝试着解开巴以冲突这个“结”。
  步骤三:通过思考“巴以冲突究竟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教训、哪些启示”,来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提炼历史认识,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历史是典型的“人学”,学习历史不仅仅是要弄清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训练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们对此发表了各自的见解,问题集中到人类应该怎样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最后,教师安排主持人播放以反对战争、颂扬和平为主题的FLASH“Save The Earth”,“四中电视台记者”对老师进行“采访”。老师作了有针对性的发言:“对巴以问题而言,尽管争取和平解决的艰难有目共睹,但战争的残酷足以警视世人,生命是最可宝贵的。不管我们面对怎样的历史纠葛、怎样的文明冲突、怎样的政治利益,当用成百上千人的生命的砝码来衡量时,战争与和平,孰重孰轻自有分晓。现实生活中的中东问题还未得到解决,相信同学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会继续,而我们对于生命与和平的思考也还会继续。战争与和平,这是国际社会永远关注的主题,我们期待着,人类的理智能超越仇恨与偏执,我们期待着和平的橄榄枝能拨开战争的阴云,地球上的人们能和平地共享大地和蓝天。”教师的点拨,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历史进行深刻反思往往由一种对心灵撞击的东西所引发。“文化大革命”之所以能引发学生思考,就是这种反常的历史现象对学生心灵有很大的触动。“巴以冲突”之所以能引发学生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考,是因为学生感受到了如在眼前的历史画面。
  下面是此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课堂活动场景片断:
  场景一:大屏幕上是一张巴勒斯坦儿童的相片,黑色阴影遮住了他的半张脸,其无辜无助的大眼睛正凝视前方,相片上赫然题着“STOP THE OCCUPTION(停止占领)”。一曲西方宗教歌曲的旋律轻轻响起,学生主持人说道:“近来巴以冲突在不断升温……在这块千疮百孔的土地上,已无和平的天使,只有堕落的战神。……我们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同自己的同类过不去。……今天我们突兀地把这个话题提出来,只是想探讨,如何才能给和平一个机会,给绿色一寸土地。”
  场景二:学生自制FLASH软件正在展示,音乐伴奏中,阿拉法特和沙龙出现,阿拉法特高喊:“我们要以土地换和平。”一身戎装的沙龙则喊道:“我们要以和平换和平。”一片混战的画面,FLASH中一个低沉浑厚的声音响起“WAR NEVER CHANGS(战争从未改变什么)”。随后,阿拉法特和沙龙的相片被装进相框挂在墙上,出现一个数标轴,代表战争的曲线正在趋减,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响起:“我们要探索它的根源,使之尽可能少地发生。”(教室内学生们陷入沉思)
  场景三:学生自编自导的历史剧在上演,尽管他们穿的是四中的校服,但挂在胸前的牌子已清楚地显示他们是迦南人、以色列人、波斯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英国人……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巴勒斯坦这块“流着牛奶和蜜的”土地上,几千年来的历史恩怨被浓缩、被展示。
  场景四:大屏幕上投出一组照片,一对父子在街头躲避枪击,最终死去。学生介绍道:“这不是好莱坞的枪战片,这是一对巴勒斯坦父子在回家途中死于以军枪下的真实记录。当我们在四中明亮的大教室上课时,当我们在家享受轻松的音乐时,巴勒斯坦的少年却在为最基本的生存权担忧。”紧接着,大屏幕上又投出一张巴人体炸弹爆炸后的惨景,屏幕前一学生扮成以色列士兵正在走着,一女学生高喊:“巴勒斯坦独立万岁!”引爆了人体炸弹,紧接着学生“战地记者”出现,在难民营分别采访一个以色列少女和一个巴勒斯坦少女。她们的回答内容迥异,却共同表达出对和平的盼望,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场景五:以一张四中学生与拉宾蜡像的合影为背景,学生以专访拉宾的形式,介绍这位“铸剑为犁”的和平使者。扮演拉宾的学生说:“巴勒斯坦人民,我们注定要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要告诉你们,以嘹亮的声音告诉你们,我们已流了太多的血,我梦想着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能和平地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场景六:大屏幕上打出学生自制的FLASH软件,以世界地图和联合国纽约总部的图案为背景,模拟“联合国中东和平会议北京四中特别会议”会标醒目闪现,教室布置出“联合国大会会场”,大会主席、巴方代表、以方代表、美方代表、欧盟代表;阿拉伯国家代表、俄方代表、中方代表已各自就坐。当“巴以双方”的代表由于在陈述各自观点批评对方观点而情绪激动时,“中方代表”站起来说:“尊敬的主席,尊敬的各位代表,我们是来开会的,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的,不是来立异的……”
  学生为这些场景所感染,他们的心灵深处也受到震动。如在讨论“大国态度与巴以冲突”时,学生们展示了一幅自己画的反映各国政治态度的漫画,画中代表美国的是个满脸愁容的绅士,代表俄国的则是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北极熊,代表中国的是个手拿橄榄枝的美猴王。美猴王在发言中极有见地地指出:“巴以冲突之所以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是因为不断地有大国插手;但现在如果没有大国的参与,这一问题也很难解决。”而在讲“地理因素与巴以问题”时,饰美猴王的学生高屋见瓴地指出,中东地处三大洲交汇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必然成为民族大迁徙时各种文明沉积和交汇的地方,这也必然为以后的冲突埋下伏笔。在进行课后总结时,相当多的学生都已超越巴以问题本身,而谈自己心灵深处对和平、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对献身于世界和平的勇士的敬仰。
  萧伯纳说:“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面对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充分体会到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的挑战与乐趣,学生则体验到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事情,历史与现实密切相关,历史不断地启迪着人类,从更为客观和广阔的视野,去看待和设计人类的未来。
  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是:
  第一,历史学习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应该寻找适合的切入点,特别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历史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现实。
  第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学习,宜采取“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责任在于明确探究的任务,指导学习的方法,将“反思”引向深刻,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历史现象引导到历史思考,从而达到“以史为鉴,明理启智”的目的。
  第三,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习效果。形象的材料、实际的调查,会使学生真切地贴近历史,感悟到一些新东西。
历史教学津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张桂芳/旷江蓉/徐雁20032003张桂芳 北京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旷江蓉 北京第十二中学  徐雁 北京第四中学 作者:历史教学津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张桂芳/旷江蓉/徐雁20032003

网载 2013-09-10 21:56:13

[新一篇] 歷史高考問答題的能力考查及答題技巧

[舊一篇] 反思社會學視野中的文藝學知識建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