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极不平衡、国力又很有限的大国,怎样才能追赶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
1982年,国家计委通过对国外经验的考察和研究,富有远见地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从而采取“选择有限目标,形成局部优势,取得重点突破”的设想,这个设想马上得到各方面的积极响应。经过系统周密的研究论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列入国家“七五”规划。1984年,在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科委、原教育部、农业部、卫生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利用国内资金和世界银行贷款,分批分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紧锣密鼓地开始实施。经过层层筛选,一批基础条件好、人才密集、科研开发能力强的科研单位成为首批入选“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中国科技“国家队”的队员。从此,中国的科学研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十年过去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从无到有,目前已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共有156家,成为我国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生力军和尖刀部队,在一些学科领域中形成了以之为核心的骨干体系,迅速缩小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造就了一支精干的科研队伍,为我国面向21世纪,面向世界科学竞争与挑战,为国民经济长期发展保持后劲提供了有力的知识支撑。
充满活力的开放型运行机制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界限逐渐模糊,而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日益加深,科学与经济之间逐渐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以往我国封闭的科研体系,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以各所在单位为依托的情况下,采取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打破了部门所有制的界限,集中某几个学科领域的优势兵力协同作战,形成各个实验室的拳头项目。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的原则,各实验室不仅自己承担项目,而且实行“开放式”管理,其它单位可以利用这里的学术思想、人员优势和先进的实验设备进行科研活动。开放与交流使相近学科群体互相溶合,形成学术上密切交流、设备资源共享、重大课题联合攻关的联军,改变了我国科研低水平重复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联合也正在展开,网络化已成为发展的方向。
另外,国家重点实验室引入竞争机制。立项时遵循竞争原则,立项后实行定期评议,不搞终身制,从而有上有下,鼓励先进;科研项目经费是通过平等竞争方式获得的,一套新的科学民主管理制度和方法业已形成。
攻克科技前沿阵地的生力军
国家重点实验室本着边建设边工作边开放的原则,从1988年至1993年期间,共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课题1407项,“863”高技术项目课题1093项,攀登计划及相关的课题10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00多项,地区和部门项目2459项,国际合作课题356项。此外,这些实验室还通过学术委员会审议开设了5000多项开放研究课题。这支装备精良的“国家队”,向着世界科技前沿和高峰奋勇进发,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令世人瞩目。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实验室的酶分子活性部位的柔性研究,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实验室对群体量子化学中的新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引起国内外同行密切关注。这些高水平的成果提高了我国科技界在国际上的地位。
在学术水平不断上档次的同时,国家重点实验室还积极投入到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承担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不断促进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1987年以来,共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的一等奖16项、二等奖42项。一批丰硕成果的取得,为解决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做出了贡献。如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实验室通过地震工程和风工程的理论研究,为上海南浦、杨浦大桥和“东方明珠”电视塔三大工程解决了抗风抗震关键性技术问题。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成果,为找油找气提出了新理论、新方法。
培养21世纪科技将帅之才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市场体制逐步确立的情况下,出国热、下海潮冲击着基础研究的队伍。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其先进的学术水平、浓厚的学术氛围、优越的科研条件、饱满的科研任务以及便利的国际交流机会,还有职称评定、福利待遇方面的倾斜政策,稳定了一支基础科研队伍,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一批批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迅速成长,脱颖而出,成为本学科领域中成就卓然的带头人和跨世纪科技将帅之才。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实验室的张钹、北京大学蛋白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的陈章良、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实验室的侯晓远等就是大批涌现的科技俊才中的佼佼者。
国家重点实验室不仅是科研战线的排头兵,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十年来,共培养博士后337人,博士生2050人,硕士生4897人。这些青年在读期间是实验室不可忽视的研究力量,毕业后绝大部分成为各条战线上奋发有为的科技骨干。
开展国际间“强强合作”的基地
由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大多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因而与外界接触密切,促进了与国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一些实验室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享有一定声誉,有些学术带头人成为国际学术组织的负责人。在国际合作中已不是停留在向别人学习的层次上,而是向着对等的“强强合作”大踏步前进。近六年来,已建成的8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技人员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390篇,出版外文专着69部,举办国际学术会议60多次,接待国外访问学者及学术交流5000多人次,有600多位国外学者到实验室从事合作研究。
这些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科技与国际学术研究“接轨”,积极参与世界科技竞争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支劲旅:“高校军团”
在15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建在高等学校的就有101个,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高校军团”在我国科技界扮演着一个日益重要的角色,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技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高等院校得天独厚的学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了雄厚有力的支持,使这些实验室累结硕果,人才辈出。据对高校已建成的3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统计结果表明,这些实验室覆盖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材料与工程类学科领域的37个重点专业、64个硕士点、61个博士点、54个博士后流动站。装备了一批现代化仪器设备,建设了一批工作用房,总的固定资产已达32252万元;承担了大量科研任务。据统计自1988年来共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598项,“863计划”项目466项,攀登计划项目及相关课题44项,国家基金项目1071项,国际合作项目151项。在1991-1993年间,共获国家级奖励59项,省部级奖励210项,进入国际四大检索的论文数达1614篇。与此同时还形成了一支精干高效的队伍,固定在编人员1035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占60%以上。
高校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将对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深化体制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十年锤炼,国家重点实验室正逐渐走向成熟,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国家队”。
十年建设,成就斐然。但我国科技工作者不会满足于此,他们将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向着更辉煌的目标迈进。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中国教育报9京001N1科技管理与成就刘继安19951995 作者:中国教育报9京001N1科技管理与成就刘继安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1: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