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2006年,国内学术刊物上已发表的中国近代经济史论文,初步检索到400多篇。择其要点,其内容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政策、财政、税收、金融和银行 周育民考订了清代厘金的创始;徐毅分析了江苏厘金制度的起源与推广等问题。① 清末鸦片禁政导致鸦片税厘大量缩减,清廷被迫决定以实行印花税来抵补,但最终缺乏成效,地方苛捐杂税以及中央与地方的财政矛盾是不可忽视的原因。② 还有文章讨论了晚清军费政策的演变问题。③ 万立明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库制度经历了一个由不统一到统一、由委托代理国库制到银行存款制这一复杂的嬗变过程。④ 尹红群以省县财政关系为中心分析了1941年国民党政府的国家财政系统改制问题。⑤ 郑会欣认为抗战前“统制经济”学说的讨论及其实践为抗战爆发后政府及时将平时经济体制改变为战时经济体制,并全面实施统制经济奠定了基础。⑥ 任新平探讨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变迁。⑦ 杨军认为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确立后,在管理上引进了西方先进的行政管理制度。李虎还叙述了近代海关的洋员录用制度;李军则分析了晚清烟台东海关税收及其结构。⑧ 王志军认为英美烟公司与旧中国历届政府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协定烟税”的事实,中国民族卷烟业备受打击。⑨ 汪敬虞通过对鸦片战后10年间银贵钱贱影响下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探讨,认为影响中国白银汇价短期波动的直接因素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而中国白银汇价长期变动的最后根据是国际金银市场的供需状况;鸦片战后10年间,西方国家用以平衡其与中国贸易的主要工具,仍然是走私进口的鸦片。⑩ 贺水金认为银本位制时代中国汇率变动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31年以前为金银比价变动,汇率变动的总趋势是金贵银贱;1931年后演变为银与金、银与各国纸币兑换率双重汇率,二者走势并不完全趋同。(11) 李玉梳理了晚清昭信股票的发行过程;石宝友研究了梁士诒与民国三、四年公债的关系。(12) 通过对旧式金融组织的分析能看到,钱会在近代徽州的宗族和商业社会中发挥着融资与救助的双重功能;钱业习惯法成为公认的规范市场秩序的有机环节;买办与钱庄相结合,促使了传统的钱庄向近代金融机构的转化。(13) 北洋政府时期“中央银行”的商业化经营反映了该时期民间资本与政府利益的互动过程。(14) 近代中国“银险一体化”有两种主要形式:银行直接投资保险业和银行代理保险公司业务。(15) 陈礼茂分析了国民党政府时期中国通商、四明和中国实业三行的改组;(16) 张晓辉探讨了民族金融资本中的华南财团;程霖、韩丽娟分析了国民政府时期农业金融制度建设的四种模式;邹晓昇论述了中国农民银行角色和职能的演变。(17) 此外,巫云仙论述了汇丰银行与近代中国的贸易融资和国际汇兑的关系。(18) 朱荫贵研究了1918—1937年的中国证券市场,认为这期间存在的证券市场不是沦于“信交风潮”那样的投机,就是成为政府解决财政困难的“财政市场”。这种种情况,固然是因当时中国社会环境和传统商业习惯等多种因素造成,但也证明这时的中国证券市场还是一个幼稚和畸形的市场。此外,抗战时期的上海中国股票推进会起到了引导和推动社会资源重组和改变的作用。(19)
  商业、市场和工商经济团体 国内商业贸易和市场方面,樊如森认为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的市场体系,是在区内和区外贸易都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以三级市场和四个区域性市场网络为依托而逐步构建起来的。(20) 齐大之从市场环境、商人群体、营销风格、消费形态与品牌意识五个方面论述近代北京商业的特点。(21) 闫永增论述了近代唐山商业的兴起与发展。(22) 徐洁考察了清末民初吉林西部蒙边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23) 张崇旺探析了清末民初淮河流域自开商埠问题;沈世培认为安徽江淮地区集市贸易在晚清和民国时期都有一定的发展,形成了以芜湖为中心的长江流域系统和以蚌埠为中心的淮河流域系统。(24) 戴国芳分析了近代芜湖米市兴衰的原因及其影响;(25) 戴迎华考察了近代镇江米市移师芜湖的历史。(26) 田炯权分别研究了清末民国时期湖北、湖南的米谷市场和商品流通。(27) 游海华等人探讨了清末至民国时期赣闽粤边区市场网络的传承与嬗变以及1934—1937年赣南闽西地区市场与商业的复苏。(28) 郑会欣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复兴商业公司的经营活动为中心,考察了战时国民政府推行统制经济政策的得失以及国营公司所承担的作用。(29) 此外,李一翔分析了近代上海劳动力市场的功能。(30) 佘振文分析了分利集团对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食价格的影响;王玉茹对以天津、上海和广州为代表的3个地区的城市批发物价指数加权平均,推算出中国近代城市批发物价指数;刘兰兮对厦门15种重要商品批发物价指数作了编制与辨析。(31)
  关于对外贸易和国外市场,于新娟分析了甲午战前50年中国棉织品进口贸易的整体态势;(32) 周建明详细考察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德贸易条件及价格变动趋势,以及30年代中德之间的技术贸易,认为中德贸易个别贸易条件中出口贸易条件有利于中国的成份居多,而进口贸易条件却不利于中国;近代中国的国家支柱企业有相当部份是在中德技术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量的技术贸易使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对德国的工业技术有着较大的依赖性。(33) 衣长春讨论了咸丰末年俄商赴京贸易之争;(34) 王世才、王秀华总结了近现代吉林省与俄罗斯的边境贸易及其特点。(35) 张博以辽河航运为中心,考察了营口开埠与晚清东北商路的变动问题。(36) 陈海龙、沈月红探析了近代浙江的洋油进口问题。(37) 刘兴豪考察了1912—1937年湖南的对外贸易。(38) 黄江泉认为南洋市场的开拓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影响既有积极面,也滋生了一些负面因素。(39) 毛立坤考察了晚清时期香港与两广的贸易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两广地区、西南地区、闽浙台地区、上海及长江流域、环渤海地区与香港之间贸易关系的演进,及其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40) 张小欣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广州华商通过炼制土制煤油与外商争夺广州煤油市场,最终失败的过程。(41) 此外,苑焕乔论述了清末政府向南非输出劳务问题。(42)
  工商经济团体方面,朱英认为商会领导群体身兼各种功名虚衔并非落后保守的表现,部分商会领导人兼有买办身份也不是导致商会在反帝爱国运动中软弱妥协的决定性因素,商会领导群体以经济实力较雄厚的商董居多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朱英还探讨了清末民初天津传统行会向近代同业公会演变过程中的一种新型过渡性同业组织——工商同业研究所。(43) 刘红娟介绍了近代商会商事公断处的职能和作用。(44) 张静以山东潍县帮商人为例,探讨了近代乡村商人阶层的崛起及其社会经济影响;王仲以苏州商会为例,分析了民国时期商会自身的现代化。(45) 郑卫荣论述了清末南浔绅商群体崛起的历史;(46) 冯筱才探讨了民初上海商人团体与各界错综复杂的关系;(47) 王玉茹、张玮认为近代上海绸缎商人组织是一种人为创生的私人秩序,在一定时段内对规范绸业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48)。侯宣杰、宋美云都以天津商会为个案,分别研究了清末商会对城市粮食管理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参与城市公共环境整治等问题。(49) 魏国栋还论述了天津商会在推动收回胶济铁路中的作用。(50) 黄滨认为近代广西城镇的各个商帮中,粤港商帮系统具有无可争议的主干地位。(51) 侯宣杰利用原始档案研究了近代广西工商同业公会的发展概况及其在推进城镇市场经济发育上的作用。(52) 陈炜初步探讨了近代以来广西城镇以同乡会和商会为主体商人组织的发展数量、规模及其对城镇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53) 霍新宾认为省港罢工中的“工商联合”呈现出稳固、持久的特点,这是由“爱国”与“私利”的双重动因造成的。(54) 魏文享探讨了商人团体与抗战时期国统区经济统制的关系,认为国民政府对于私营工商业的经济统制并非通过直接行政控制来实现的,而是在相当程度上借助了商人团体等民间性组织资源来推进的。(55)
  工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和企业制度 工业方面,福建船政局、清末首善工艺厂、汉冶萍公司等问题仍然受到关注。(56) 赵志龙通过对档案文献资料的爬梳整理,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和田野调查,对1880年代至今百余年来高阳纺织业的变迁历程给出了连续性的描述。(57) 马俊亚以工业化对土布业的影响为中心,分析了江苏近代农家经济结构的地区性演变,并认为这体现了工业与农业的和谐发展及地区性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发展模式对传统的自然经济解构理论及西方学者的农家经济理论与区域发展模式构成了挑战。(58) 何新易论述了大生一厂的投资范围、结构及其关系;张进研究了金融信用与大生集团兴衰的关系,指出近代金融业的“存迫讨”,导致张謇及大生因信用过度膨胀而陷入全面危机。(59) 施正康认为近代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在棉纺业的自救中起到了个别厂商无法替代的工商团体作用。(60) 梁华认为在近代中国的机制棉纺织市场上,外国在华直接投资与民族资本的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22年以前,二者呈现繁荣与共存的局面;1922年以后,竞争加剧,民族资本最终被严重挤出,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才是根由。(61) 陆兴龙分析了1930年前后上海棉花价格变动及对棉纺业的影响,认为美国政府维护美棉国际价格的政策,将上海市场的棉花价格推向历史高位,使华商纱厂普遍陷入了经营困境;日商在华纺织业则利用华商纱厂经营上的压力,将日本棉纱大幅度地压价竞销,导致中国棉纺业经历了长达六七年的经营危机,从而转换了日商与华商之间棉纺力量的对比。(62) 金志焕认为战后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的成立是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及补充国库的传统观点并不全面,战后纺织工业的起落与国民政府的棉业政策有密切关系。(63) 此外,张朔人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民族资本在水泥业的整合,认为业内的竞争与联合是相互交织的。(64) 肖自力论述了抗战以前广东与赣南钨业开发的关系。(65) 手工业方面,王翔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传统手工业的演化有不同路径。(66) 马俊亚发现20世纪前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手工业的兴盛与来自传统金融界的强大支持密切相关。(67) 马俊亚还深入研究了两淮盐业中的集团博弈与利益分配问题。(68) 彭南生认为近代乡村手工业中广泛存在的欺诈行为是造成中国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衰变的重要因素。(69)
  交通运输方面,胡中允分析了近代中国迟迟未加入万国邮联的种种原因。易伟新论述了晚清的邮权统一政策。李重华以原四川省为例分析了清末民国时期的基层邮政。(70) 余晓峰考察了1913—1934年四川的公路建设以及抗战时期四川的公路建设。(71) 王先明、熊亚平以1905—1937年间华北若干重要市镇为例,通过考察铁路与其工商业发展、人口增长及街市扩展等方面的关联作用,阐明铁路对华北内陆传统工商业市镇发展及华北区域社会近代化进程的重要影响。(72) 还有论文论述了平(京)绥铁路对农产品商品化和大同城市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津浦、陇海铁路的修建对徐州近代经济的积极影响;陇海铁路对咸阳城市化的影响等。(73) 近代企业制度方面,李志英认为近代中国股份公司制度的产生,与外商在华股份公司的最初发展有关。(74) 朱荫贵以资金运行为中心考察了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如企业需要向政府报效、分配中实行“官利”制、面向社会直接吸收储蓄和企业内部资金的调拨等等。(75) 杜恂诚认为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无限责任的企业制度有其充分的历史合理性。(76) 高新伟、高丹探讨了近代公司的少数股东自我保护机制、“内部人控制”和监察人制度等问题。(77) 张秀莉研究了上海外商企业中的华人董事群体。(78) 李玉论述了北洋政府时期股份公司的股票制度。(79) 此外,海外华侨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受到重视。(80)
  农业、农村社会、水利和灾害救治 衣保中分析了近代东北地区以富农、经营地主和农垦公司经营的农场为代表的“大农”规模经营。(81) 杨军民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西北边疆地区农村社会问题的表现及形成原因。(82) 谢丽发现,民国时期新疆和阗地区的过度垦荒对农业生产具有负面影响。(83) 郭谦、王克霞分析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东农家收支状况及其影响。(84) 李自典研究了清末民初华北农民的市场意识。(85) 王建革认为近代华北役畜的减少并没有使小农经济全面崩溃,小农以更艰苦的生活适应了这种变化。(86) 王翔以长三角地区蚕丝生产为中心考察了近代农家兼业经济的演化,认为农家兼业经济是一种能够发挥小生产方式的生产能力,从而也能增强其生存能力的经济模式。(87) 常庆欣、刘明松考察了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人地关系与粮食产量、粮食市场价格波动以及社会风险与社会保障制度,认为当地农户形成了一种风险规避基础上的基本需求最大化行为取向,并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生产行为和非农行为特征。(88) 陈礼军论述了近代桂东南礼俗支出对乡村家庭经济的影响。(89) 陈炜探析了商人与近代广西民族地区农家经济的衍变问题。(90) 王德庆对清后期陕南地区民间的押租、转租、永佃等租佃习惯作了初步的探讨。(91) 王先明、牛文琴认为20世纪前期山西乡村社会的雇佣关系是一种多重身份、地位和角色交叉的网型构造。(92) 黄敏、慈鸿飞等考察了近代江南地区城居地主对农村经济所作出的投资和积极影响;还对民国时期江南地区的永佃制进行了实证研究。(93) 俞乃华考察了清至民国时期徽州无契土地房屋所有权的认定方式。(94) 莫宏伟考察了苏南土地改革前的农村雇佣关系。(95) 贾贵浩认为1912—1937年河南租佃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谷租开始占主导地位,租佃关系多以直租立约为主,租期缩短,地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隐性剥削加重。(96) 张君卓认为1927—1937年的田赋制度改革并不彻底,加剧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97) 李德英通过对民国时期成都平原土地转租问题的探讨,揭示近代农村复杂的租佃关系,以及在租佃关系中国家法律与民间习惯的冲突与补充。(98) 虞和平认为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改造农村的一些思想认识和具体做法显示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具有一定现代化意义的农村建设模式。(99) 徐秀丽认为乡村建设运动不仅是农村落后破败的现实促成的,也是知识界对农村重要性自觉体认的产物。(100) 赵泉民、张书廷等从不同侧面研究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乡村合作运动。(101) 环境、水利问题,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胡英泽认为明清以来北方乡村水井在建构社区空间、规定社会秩序、管理社区人口、营造公共空间、影响村际关系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102) 田东奎认为水利碑刻记录了水权运作的细节及规律,有助于探讨近代水权纠纷的解决等问题。(103) 钞晓鸿分析了关中中部的渠堰灌溉及水利社会,认为地权的相对分散也会出现共同体内部权利与义务的脱离。(104) 卞建宁以龙洞-泾惠渠灌区为例研究了民国时期关中地区水利制度的继承与革新问题。(105) 韩茂莉分别考察了近代山陕地区的水权保障系统和基层水利管理体系,认为水权保障系统形成以渠系、村落为基点的地缘水权圈以及以家族为中心的血缘水权圈,以渠长为核心的基层管理体系包融了乡村社会的诸多层面,其中乡绅、大户结成具有渠长人选资格的水权控制圈在水利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106) 秦泗阳、常云昆对中华民国时期黄河流域的水权制度给与了较高的评价。(107) 吴春梅分析了民国时期各种治淮方略,认为张謇、费礼门、导淮委员会提出的治淮方略分别代表了绅商、外国工程师以及南京国民政府对治淮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各有侧重,又相互借鉴。(108) 王卫平论述了光绪二年苏北的赈灾活动。(109) 任云兰探讨了近代华北灾荒的救济问题,认为国家与社会有时合作,有时冲突。天津商会发挥了积极作用。(110) 王成兴认为民国时期华洋义赈会对淮河流域灾害的救治颇有成效。(111) 此外,西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等地的灾害问题也受到关注。(112) 任云兰以天津为例探析了近代城市贫民阶层及其救济问题。(113) 谢忠强分析了民初上海慈善事业兴盛的原因。(114) 赵宝爱、杨旻论述了济南商会的慈善公益活动。(115)
  区域、城镇经济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 任放论述了近代市镇研究的方法论问题。(116) 张利民以近代城市为例,探索了市场发展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关系。(117) 吴松弟回顾了民国时期市的出现和扩展的过程。(118) 姚永超认为近代东北沿海自西至东的港口开埠和各港口腹地日益卷入大规模的商品贸易,东北内部遵循“枢纽-网络”即“港口-交通路线-腹地”结构发生新的区域特性变化。(119) 范立君等人认为清末民初东三省移民推动了近代城镇的兴起;以“山地”着称的奉天东部在东北城市化初步发展阶段具有迟发且快速跃起的特点。(120) 张铁江认为19世纪末犹太人对哈尔滨的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121) 唐巧天等人从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的角度研究了上海的作用,认为沿海沿江口岸城市率先得到发展并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样板和基地。此后,这种新兴生产力主要沿着重要的交通路线向广大的内陆地区扩展,由此构成中国现代化的空间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沿海沿江口岸城市及其各自的腹地互为作用,而腹地的发展又受到历史基础、地理环境以及与口岸城市和主要交通路线远近的影响,由此导致各地现代化速度和水平的差距。(122) 朱婷还以近代上海为例考察了制度环境与城市综合竞争力问题。(123) 陈文彬分析了上海特别市公用局成立以后,关于公用事业管理方式的一场官商之争。(124) 杜恂诚认为近代上海房地产价格呈长期上涨趋势,国内外资金在上海的汇聚状况密切相关。另外,传统社会房地产交易中低效率的找贴风俗也发生改变,这是受了上海开埠后租界道契交易高效率的影响,也体现了工商业发展和私有产权明晰的需要。(125) 水海刚以闽江流域为例提出,腹地经济也会影响口岸贸易,进而影响港口城市发展。(126) 吴俊范认为长期以国内区域市场为主要贸易范围的中原地区,在进入近代以后,逐步发展起了以沿海和国际市场的进出口贸易为导向的近代外向型经济。(127) 方书生以岭南港埠与其腹地的地域系统为中心,讨论了开港以来传统经济地域的细分以及晚清经济区的塑造过程,重新评价了近代区域塑造的动力、方式与意义。(128) 黄滨、张斌分析了广东商人与近代广西城镇私营金融行业的关系。(129) 侯宣杰通过地方志书揭示了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经济的地域特征。(130) 刘爱新分析了近代城镇经纪业与广西民族经济融合的关系。(131) 肖良武研究了近代贵州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市场,还分析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贵州的粮食市场和商品粮数量。(132) 关于抗战时期的经济,莫长胜、田明等分别研究了抗战时期广西蔗糖业的损失和山西的金融财政损失。(133) 李建国探讨了中国的特矿运输。(134) 樊瑛华研究了国统区的农产品对外贸易。(135) 郑起东积极评价了大后方的农业改良。(136) 李爽研究了国民政府的难民移垦政策。(137) 周春英论述了西部农村金融业的发展。(138) 黄沛丽分析了贵阳工业资本的特征及成因以及商业资本畸形扩张的危害。(139) 李在全以平教会为中心,考察了抗战时期四川的乡村建设运动。(140) 曹必宏考察了抗战时期由康藏知名人士组织成立的康藏贸易公司对支援抗战的积极作用。(141) 郭静、崔存岭认为抗战时期江西农业的产出为支持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42) 吴景平、何旭艳认为抗战时期的上海华商信托业只是充当了上海市面富余资金牟取暴利的一个载体。(143) 此外,姜良芹以矿产投资为例研究了战时日本在华直接投资。(144) 李淑娟分析了日伪统治时期“粮食出荷”政策对东北农民生活的影响。(145) 王士花研究了华北沦陷区粮食的生产与流通。(146) 潘敏研究了江苏日伪政权赋税的征收。(147)
  注释:
  ①周育民:《关于清代厘金创始的考订》,《清史研究》2006年第3期;徐毅:《晚清江苏厘金制度的起源与推广实态考——以1853—1865年为背景》,《历史档案》2006年第3期;《从“专济饷糈”到“妥办善后”——同治时期江苏省厘金政策述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
  ②刘增合:《清末禁烟时期的印花税》,《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
  ③申学锋:《晚清军费政策的演变》,《学术研究》2006年第5期。
  ④万立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库制度的演进》,《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⑤尹红群:《略论1941年国民政府国家财政系统改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
  ⑥郑会欣:《战前“统制经济”学说的讨论及其实践》,《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⑦任新平:《近代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变迁》,《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⑧杨军:《外籍税务司制度下晚清海关行政管理体制的确立》,《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李虎:《中国近代海关的洋员录用制度(1854—1911年)》,《历史教学》2006年第1期;李军:《晚清烟台东海关税收及其结构分析(1861—1911)》,《鲁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⑨王志军:《论英美烟公司与旧中国的“协定烟税”》,《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⑩汪敬虞:《关于鸦片战后10年间银贵钱贱影响下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商榷》,《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11)贺水金:《论近代中国银本位制下的汇率变动》,《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2)李玉:《晚清昭信股票发行过程论略》,《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石宝友:《梁士诒与民初公债——民三、民四公债研究》,《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3)胡中生:《钱会与近代徽州社会》,《史学月刊》2006年第9期;杜恂诚:《近代上海钱业习惯法初探》,《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易继苍:《买办与上海钱庄的近代转型》,《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4)徐琳:《北洋政府时期“中央银行”的商业化经营》,《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
  (15)罗艳:《近代中国的“银险一体化”与华商保险业》,《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6)陈礼茂:《救济与控制:中国通商、四明和中国实业三行的改组》,《安徽史学》2006年第2期。
  (17)张晓辉:《略论近代中国民族金融资本中的华南财团》,《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程霖、韩丽娟:《论国民政府时期关于农业金融制度建设的四种模式》,《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邹晓昇:《试论中国农民银行角色和职能的演变》,《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
  (18)巫云仙:《论汇丰银行与近代中国的贸易融资和国际汇兑》,《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9)朱荫贵:《1918—1937年的中国证券市场》,《复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抗战时期的上海中国股票推进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
  (20)樊如森:《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市场体系的构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21)齐大之:《论近代北京商业的特点》,《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2)闫永增:《试论近代唐山商业的兴起与发展》,《江苏商论》2006年第2期。
  (23)徐洁:《清末民初吉林西部蒙边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档案》2006年第3期。
  (24)张崇旺:《清末民初淮河流域自开商埠探析》,《民国档案》2006年第4期;沈世培:《试论近代安徽江淮地区集市贸易的变迁》,《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5)戴国芳:《近代芜湖米市兴衰的原因及其影响》,《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5期。
  (26)戴迎华:《近代镇江米市移师芜湖的历史考察》,《江海学刊》2006年第3期。
  (27)[韩国]田炯权:《清末民国时期湖北的米谷市场和商品流通》,《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清末民国时期湖南的米谷市场和商品流通》,《清史研究》2006年第1期。
  (28)游海华:《清末至民国时期赣闽粤边区市场网络的传承与嬗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游海华、曾亚农:《1934—1937年赣南闽西地区市场与商业复苏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
  (29)郑会欣:《统制经济与国营贸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复兴商业公司的经营活动》,《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
  (30)李一翔:《近代上海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31)佘振文:《分利集团对近代湖南灾荒时期粮食价格的影响》(上),《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王玉茹:《城市批发物价变动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山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刘兰兮:《厦门15种重要商品批发物价指数的编制与辨析(1929—1935)》,《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
  (32)于新娟:《甲午战前五十年中国棉织品进口贸易的整体态势》,《北方论丛》2006年第2期。
  (33)周建明:《20世纪20至30年代的中德贸易条件及价格变动趋势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20世纪30年代的中德技术贸易》,《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34)衣长春:《咸丰末年俄商赴京贸易之争》,《历史档案》2006年第2期。
  (35)王世才、王秀华:《近现代吉林省与俄罗斯的边境贸易及其特点》,《东北史地》2006年第4期。
  (36)张博:《营口开埠与晚清东北商路:以辽河航运为中心的考察》,《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
  (37)陈海龙、沈月红:《近代浙江洋油进口探析》,《宁波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38)刘兴豪:《1912—1937年湖南对外贸易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39)黄江泉:《对南洋市场的开拓与近代中国工业化》,《五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40)毛立坤:《晚清时期香港与两广的贸易关系》,《安徽史学》2006年第4期;《晚清时期中外贸易的个案分析——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1期。
  (41)张小欣:《华洋之争与抗战前的广州煤油市场》,《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42)苑焕乔:《清末政府向南非输出劳务述论》,《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43)朱英:《关于近代中国商会领导群体几个问题的再探讨》,《江汉论坛》2006年第8期;《清末民初天津工商同业研究所初探》,《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44)刘红娟:《近代中国商会商事公断处职能研究的启示》,《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3期。
  (45)张静:《近代乡村商人阶层的崛起及其社会经济影响:以潍县帮商人为例》,《中国农史》2006年第1期;王仲:《民国时期商会自身的现代化(1927—1937)——以苏州商会为例》,《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46)郑卫荣:《清末南浔绅商群体崛起的历史再现》,《史学月刊》2006年第9期。
  (47)冯筱才:《名实·政治·人事——关于民初上海商人团体史研究的几点思考》,《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48)王玉茹、张玮:《弱势政府条件下的信息载体:近代上海绸缎商人组织》,《财经研究》2006年第6期。
  (49)侯宣杰:《清末商会与城市粮食管理:以天津商会为个案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宋美云:《论城市公共环境整治与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以近代天津商会为例》,《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50)魏国栋:《天津商会与胶济铁路的收回》,《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51)黄滨:《近代广西城镇的商帮比较——粤港商经济对广西辐射研究之一》,《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52)侯宣杰:《工商同业公会与近代广西城镇市场经济的发育——基于原始档案之实证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53)陈炜:《商人组织与近代西南民族地区城镇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广西为释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54)霍新宾:《在“爱国”与“私利”之间:国民革命时期一例民族主义运动中的工商关系》,《安徽史学》2006年第5期。
  (55)魏文享:《商人团体与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经济统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56)郑剑顺、吴静:《晚清对外开放与福建船政局的兴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王娟:《清末首善工艺厂初探》,《历史档案》2006年第1期;李海涛、自在:《李维格与汉冶萍公司述论》,《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57)赵志龙:《高阳纺织业的变迁轨迹:1880—2005》,《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
  (58)马俊亚:《工业化与土布业:江苏近代农家经济结构的地区性演变》,《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
  (59)何新易:《大生一厂的投资范围、结构及其关系》,《南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张进:《金融信用与大生集团兴衰关系探略》,《扬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60)施正康:《近代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与棉纺业的自救》,《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61)梁华:《近代外国在华直接投资与民族资本的竞争:对机制棉纺织市场的供求分析》,《江海学刊》2006年第2期。
  (62)陆兴龙:《1930年前后上海棉花价格变动及对棉纺业之影响》,《江汉论坛》2006年第12期。
  (63)[韩国]金志焕:《国营与民营之间的取舍:战后国民政府的棉业政策与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的成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64)张朔人:《20世纪20年代民族资本在水泥业的整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65)肖自力:《抗战以前广东与赣南钨业的开发》,《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66)王翔:《甲午战争后中国传统手工业演化的不同路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67)马俊亚:《20世纪前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金融与乡村手工业的关系》,《江汉论坛》2006年第10期。
  (68)马俊亚:《两淮盐业中的集团博弈与利益分配(1700—1932):国家机器的自利化》,《江海学刊》2006年第4期;《淮北盐业中的集团博弈与利益分配(1700—1932)——商人集团的寻租活动》,《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69)彭南生:《欺诈行为与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的衰变》,《江汉论坛》2006年第10期。
  (70)胡中允:《近代中国迟迟未加入万国邮联的原因探析》;易伟新:《晚清的邮权统一政策述论》,《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李重华:《清末民国时期的基层邮政——以原四川省为例》,《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71)余晓峰:《论民国时期(1913—1934年)四川的公路建设》,《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抗战时期四川公路建设述论》,《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
  (72)熊亚平:《铁路与华北内陆传统工商业市镇的兴衰(1905—1937)》,《河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王先明、熊亚平:《铁路与华北内陆新兴市镇的发展(1905—1937)》,《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73)杨文生:《平绥铁路与农产品商品化》,《中国农史》2006年第3期;李丽娜:《京绥铁路与大同城市近代化进程:1914—1937》,《山西师大学报》2006年第4期;李雁:《津浦、陇海铁路的修建对徐州近代经济的影响》,《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王静:《民国时期陇海铁路对咸阳城市化的影响》,《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74)李志英:《外商在华股份公司的最初发展——关于近代中国股份公司制度起源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5)朱荫贵:《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以资金运行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76)杜恂诚:《近代中国无限责任企业的历史地位》,《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77)高新伟、高丹:《略论近代公司少数股东的自我保护机制》,《兰州学刊》2006年第4期;高新伟:《试论近代公司的“内部人控制”》,《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近代公司监察人的职能及评析》,《石家庄经济学院》2006年第4期。
  (78)张秀莉:《上海外商企业中的华董研究(1895—1927)》,《史林》2006年第6期。
  (79)李玉:《北洋政府时期股份公司的股票制度综论》,《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80)黄美缘:《清末和民国时期华侨在厦门的投资》,《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向军:《简论晚清华侨资本家的产业革命精神》,《兰州学刊》2006年第2期;《简论华侨参与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生产经营条件》,《兰州学刊》2006年第6期。
  (81)衣保中:《论近代东北地区的“大农”规模经济》,《中国农史》2006年第2期。
  (82)杨军民:《20世纪30年代西北边疆地区的农村问题——以〈中国的西北角〉和〈西北考察日记〉为中心的考察》,《兰州学刊》2006年第7期。
  (83)谢丽:《民国时期新疆和阗地区粮食减产与农业垦荒研究》,《西域研究》2006年第1期。
  (84)郭谦、王克霞:《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东农家收支状况及其影响》,《山东经济》2006年第6期。
  (85)李自典:《清末民初华北农民市场意识研究》,《史学月刊》2006年第12期。
  (86)王建革:《役畜与近代华北乡村社会》,《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2期。
  (87)王翔:《近代农家兼业经济的演化——以长三角地区蚕丝生产为中心的考察》,《财经论丛》2006年第6期。
  (88)常庆欣、刘明松:《民国时期江汉平原农户经济行为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89)陈礼军:《近代桂东南礼俗支出与乡村家庭经济》,《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第1期。
  (90)陈炜:《商人与近代广西民族地区农家经济的衍变》,《古今农业》2006年第4期。
  (91)王德庆:《清后期陕南地区的租佃习惯研究》,《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92)王先明、牛文琴:《二十世纪前期的山西乡村雇工》,《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
  (93)黄敏、慈鸿飞:《城居地主与近代江南农村经济》,《中国农史》2006年第3期;慈鸿飞:《民国江南永佃制新探》,《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94)俞乃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无契土地房屋所有权认定考略》,《安徽史学》2006年第3期。
  (95)莫宏伟:《苏南土地改革前农村雇佣关系的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
  (96)贾贵浩:《论1912—1937年河南租佃制度的特点》,《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97)张君卓:《1927—1937年华北田赋征收体制与农民负担》,《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98)李德英:《民国时期成都平原土地转租问题探讨》,《史林》2006年第3期。
  (99)虞和平:《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100)徐秀丽:《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安徽史学》2006年第4期。
  (101)赵泉民:《政府意志: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乡村合作运动价值取向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合作社对乡村借贷关系影响分析——以20世纪前半期中国的乡村信用社为中心》,《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赵泉民、忻平:《资金构成与合作社的“异化”——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张书廷:《关于抗战前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几个问题》,《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02)胡英泽:《水井与北方乡村社会——基于山西、陕西、河南省部分地区乡村水井的田野考察》,《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
  (103)田东奎:《水利碑刻与中国近代水权纠纷解决》,《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04)钞晓鸿:《灌溉、环境与水利共同体——基于清代关中中部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05)卞建宁:《民国时期关中地区水利制度的继承与革新:以龙洞-泾惠渠灌区为例进行研究》,《古今农业》2006年第2期。
  (106)韩茂莉:《近代山陕地区地理环境与水权保障系统》,《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近代山陕地区基层水利管理体系探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107)秦泗阳、常云昆:《中华民国时期黄河流域水权制度述评》,《水利研究》2006年第4期。
  (108)吴春梅:《多维视野下的治淮方略及其启示:以张謇、费礼门、治淮委员会的方略为例》,《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109)王卫平:《光绪二年苏北赈灾与江南士绅——兼论近代义赈的开始》,《历史档案》2006年第1期。
  (110)任云兰:《论华北灾荒期间天津商会的赈济活动(1903—1936)——兼论近代慈善救济事业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民国时期华北灾荒与天津粮食市场(1912—1936)》,《中国农史》2006年第2期。
  (111)王成兴:《民国时期华洋义赈会淮河流域灾害救治述论》,《民国档案》2006年第4期。
  (112)朱浒:《地方系谱向国家场域的蔓延——1900—1901年的陕西旱灾与义赈》,《清史研究》2006年第2期;温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灾祸因素探析》,《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苏新留:《略论民国时期河南水旱灾害及其对乡村地权转移的影响》,《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陈丽萍:《近代两湖地区灾荒流民问题的政府调控》,《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13)任云兰:《近代城市贫民阶层及其救济探析——以天津为例》,《史林》2006年第2期。
  (114)谢忠强:《民初沪上慈善事业兴盛原因初探》,《船山学刊》2006年第4期。
  (115)赵宝爱、杨旻:《济南商会的慈善公益活动述论(1905—1937)》,《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16)任放:《近代市镇研究的方法论》,《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17)张利民:《市场发展与中国经济的现代化——以近代城市为例》,《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2期。
  (118)吴松弟:《市的兴起与近代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云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19)姚永超:《开港贸易、腹地纵深与新“东北”区域的塑造(1861—1931)》,《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
  (120)范立君、黄秉红:《清末民初东三省移民与近代城镇的兴起》,《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谭玉秀、范立君:《从市场发育等角度对近代东北城市化的分析:以奉天东部为例》,《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2期。
  (121)张铁江:《论犹太人在哈尔滨近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22)唐巧天:《中国近代外贸埠际转运史上的上海与天津(1866—1919)》,《史林》2006年第1期;《论晚清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1864—1904)——以外贸埠际转运为视角》,《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3期;戴鞍钢:《港口;联结近代上海与长江流域的枢纽》;王列辉:《港口城市与区域发展——上海、宁波两港比较的视野》;吴松弟:《通商口岸与近代的城市和区域发展——从港口-腹地的角度》;唐巧天:《上海埠际贸易与近代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23)朱婷:《制度环境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之考察:以近代上海为例》,《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
  (124)陈文彬:《民营公用事业:“监理”还是“监督”?——关于近代上海公用事业管理方式的一场官商之争(1927—1937)》,《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25)杜恂诚:《收入、游资与近代上海房地产价格》,《财经研究》2006年第9期;《从找贴风俗的改变看近代上海房地产交易效率的提高》,《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
  (126)水海刚:《近代口岸与腹地经济关系新探:以闽江流域为例》,《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27)吴俊范:《近代中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1期。
  (128)方书生:《口岸开放与晚清经济区的形成——岭南经验以及全国尺度》,《云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29)黄滨、张斌:《广东商人与近代广西城镇私营金融行业》,《广西地方志》2006年第3期。
  (130)侯宣杰:《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经济的地域特征——基于地方志书的考察》,《中国地方志》2006年第8期。
  (131)刘爱新:《近代城镇经纪业与广西民族经济融合》,《学术论坛》2006年第5期。
  (132)肖良武:《近代贵州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网络的建立》,《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近代贵州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市场研究》,《贵阳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贵州粮食市场和商品粮食数量分析》,《中国农史》2006年第4期。
  (133)莫长胜、唐咸明:《抗战时期广西蔗糖业损失初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田明:《抗战期间山西的金融财政损失》,《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34)李建国:《抗战时期中国特矿运输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35)樊瑛华:《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农产品对外贸易研究》,《人文杂志》2006年第3期。
  (136)郑起东:《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农业改良》,《古今农业》2006年第1期。
  (137)李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难民移垦政策研究》,《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38)周春英:《抗战时期西部农村金融业发展述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39)黄沛丽:《抗战时期贵阳工业资本的特征及成因:兼论商业资本畸形扩张的危害》,《贵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40)李在全:《国难中的乡村事业:抗战时期四川的乡村建设运动——以平教会为中心的考察》,《天府新论》2006年第2期。
  (141)曹必宏:《抗日战争时期的康藏贸易公司》,《中国藏学》2006年第3期。
  (142)郭静、崔存岭:《抗日战争时期江西农业探析》,《古今农业》2006年第2期。
  (143)吴景平、何旭艳:《抗战时期的上海华商信托业》,《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1期。
  (144)姜良芹:《试论战时日本在华直接投资——以矿产投资为例》,《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45)李淑娟:《日伪统治时期“粮食出荷”政策对东北农民生活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5期。
  (146)王士花:《华北沦陷区粮食的生产与流通》,《史学月刊》2006年第11期。
  (147)潘敏:《江苏日伪政权赋税征收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经济史研究157—163,174K3中国近代史徐卫国20072007
徐卫国,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
作者:中国经济史研究157—163,174K3中国近代史徐卫国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0:57:46

[新一篇] 2006年中國證券市場回顧與展望

[舊一篇] 2007年區域經濟合作的回顧與展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