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视野下的历史抉择——第十三章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第十三章

拒绝忏悔——选择性记忆——被掩盖的历史。

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亲者讳,这是孔夫子为中国编撰史书的所定下的规则,这就是告诉人们,历史只是一种为强者所能接受的选择性记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历代官修的所谓正史无不充满了谎言与欺骗。因此,中国那些具有官方色彩的历史文献,往往让人们对他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丧失了信心。

上古的历史,那些久远的传说,总是让人无法真切地看过明白,而现在人们所了解的历史大都为后来的儒生们,出于他们的价值取向所组合过了的东西。到底有多少是历史的真实,很难让人去作出新人准确的判断。只能从这些残留的文字中,去品味那些被淹没或为人有意遮盖起来的历史真象。

尧、舜、禹、汤这些孔子眼中高山仰止的伟大人物和他们那些曾经让孔子魂牵梦萦的时代,真的就是他想象的那样的光明磊落,那样的和谐安宁?

尧有一天与臣子们论论国家大事,他说:谁能够顺应四时的变化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放齐说:你的儿子丹朱,聪明能干。尧说:唉,丹朱?像他那样愚昧不讲忠信的人恐怕不行。

他又问:谁能够理解我的意思来管理国家?欢兜说:共工,他现在已经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尧说,不行,这个人很会说漂亮话,外表恭敬,而对国君十分不尊重。

尧还十分忧郁地问:四方的君长,现在洪水泛滥成灾,人民都愁眉不展,谁能够去治理这滔天的洪水?大家都推荐鲧。尧很担心说:鲧这个人,不能遵纪守法,还危害同族的人,恐怕不行。四方的君长说:我们了解的情况和你不一样,还是让他试一试吧。尧只好对鲧说,去吧,恭敬地执行你的任务。鲧用了九年时间,没有取得什么成绩。

尧到了晚年,有一天他又召集四方的诸侯来开会,商议由谁来接他的班。他说:唉,四方的君长,我在们已经在位七十年了,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接替我天子的在位吗?大家都很谦虚地说:我们德行鄙薄,不能承担这样的重任。尧说,那么你们可以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不用考虑他出身的贵贱。大家就说:民间有这样一个生活处境十分困难的人,叫虞舜。尧说,这个人,我也听说过一些,到底怎么样呢?四方的诸侯回答说:他是乐官瞽瞍的儿子,父亲心术不正,母亲爱撒谎,他的弟弟叫象,为人很傲慢。但是舜能够与他们和睦相处,用自己的美德去感化他们。使他们够,改恶从善,将家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于尧就说:好吧,让我考验一下他,就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从两个女儿那里去对舜进行了考察。于是尧就在妫河弯曲的地方为他们举行婚礼。并对舜说,你要恭敬严肃地对待你的职责。

尧先让舜是负责教化,教导人民要用父义、母慈、兄友、弟恭这五种德行来作为自己言行的标准。人民都很乐于接受。然后又让舜管理百官,官员们都服从他的管理。接着让他负责接待四方诸侯。使诸侯都能和平相处。最后尧又让他到深山野岭去接受风雨雷电的考验。而舜在这样的考验中没有迷失方向。

最后尧才对他说,“来吧,舜,你的言行和办事都很正确,考验你三年,你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现在你可以登上天子的的大位了。

此时,舜以自己德行还不够,推让不肯接受。

后来舜在正月初一这天,在尧的太庙里接受了尧让他代行天子的职责。

舜摄取政后,做了许多事。

他考察天文,制定历法,举行祭天大典,召见四方诸侯。举行降重的仪式,颁发信符;

到泰山举行祭祀泰山 的典礼,统一律令、度、量、衡,制定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并给予相应的圭作为凭据。制定朝见的礼仪制度。,

到南方巡视祭祀衡山,到西方巡视祭祀华山,到北方巡视祭祀恒山。

每五年全面巡视天下,在四岳接受诸侯的朝见,考察他们的政绩。对有功的诸侯给予奖励。

制定刑法,划定疆土,将天下分为十二州。疏通河道。

将公流放到幽州,把欢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驱逐到三危,把鲧流放到羽山,并下令不准他们回朝。

舜摄政二十八年的时候尧死去。人民都很悲伤,于下为之守丧三年。三年以后,大家都推举舜接替尧做天子,舜却让给尧的儿子丹朱,但诸候都不肯朝见丹朱,而朝见舜。

于是的正月初一的这一天,舜正式成为天子。

成为天子的舜,按照臣子们的能力和专长安排他们负责的工作。让禹去接着治水,稷去管理农业生产;契去负责教化;皋陶担任法官;垂来管理百工;益管理山林;伯夷负责祭祀‘夔任乐官;龙负责采纳意见。

舜三十岁被选拔,古十年后登上帝位,五十年后到南方巡视,登衡山,死在苍梧之野。

这是一个儒生们津津乐道的传说,尧与舜,在他们的描述下都是无可挑剔的圣人。正是这种无可挑剔才让人感觉到他的不可信。

尧舜的时代,天子不过就是各部落结盟时。推举出来的联盟主席,并不具有后世君王所拥有的绝对权力。更象是协商和妥协的结果。当然这位盟主首先要具有强大的军事、政治和经的实力,否则仅靠个人的德行修养恐怕是难于服众的。那么,舜所凭借的实力来自哪能里?舜的父亲是个瞎子,但是这个瞎子在舜的母亲死后,却能再娶,并又生下另一个儿子象,应当说舜的家庭肯定不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人家。从《史记》所说的尧舜世系来看,他们都是同姓氏的。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是黄帝,从帝颛顼这里分下来。但是在舜的先祖穷蝉这里,舜的一支就已经是“微为庶人”,其实应该说是破落贵族。舜应当是有虞氏这个部族的君长。只是这个部族并不是很强大。舜与尧都是同一姓氏,这一事实说明,这盟主的产生都是在这个家族中产生,后来取代舜的禹也同样是这个家族的成员,所以只有这个家族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天子的候选人,是一个到到地地的黄金家族。

尧在感受到自己年老体衰时,有意培养接班人的时候,他的大臣放齐推荐的是他的儿子丹朱,并说丹朱开明。但是尧以丹朱凶顽而没有答应,但是他也没有在四方诸候之间进行选拔,虽然他曾试探性地征询四方的诸候的意见,有谁能代替他的位子,这不过是一种姿态而已,并不是真的想这们做。而这些诸侯也很有自知之明,都谦逊地推辞了。显然,这天子的侯备人选,还是要由他的这个家族中产生。于是选择了舜,为会么选择一个已经败落的贵族子弟,而举荐舜的又是那些四方的诸候,而不是尧的臣子,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巧合,更不可能只是因为舜的德行。因为这个新的天子,必须是这个黄金家族中的部族的首领。而这些四方的诸候又不愿意看到新的天子势力过于强大,因为这会这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安全会受到威胁。因此,舜无疑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因为他在这个黄金家族中势力是最弱的,而不象尧的儿子丹朱那样有巨大的实力。应当说是一种政治角力所产生的一种平衡。是一个妥协的结果。至于德行,只是入选的一个条件。而非关键性的因素。

其实可以看出,舜的入选,尧是不满意的,只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才不得不勉强答应,所以他把两个女儿许配给舜,也是一箭双雕的办法。进可以监视舜的一举一动,退可发通过联姻的手段巩固维护自身的利益。然而在对舜三年的考察期间,尧其实对他是不放心的,而舜却显示出他非凡的政治手腕。当尧越来越感到无法驾驭舜的时候,借口让他到森森里去接受考验,实际上是要置他于死地。而尧的阴谋并未得逞,只好将权力交给舜。而舜此时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成为天子,还得借助于尧的力量,因此,只是代尧成为实际的领导者。而尧已经完全被驾空,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当尧一死本来顺理成章登上天子宝座的舜,还要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可以成为新的盟主,于是便假惺惺地让给丹朱。而这时丹朱已经无法在政治上与之分庭抗礼。他才正式登上他梦寐以求的天子宝座。而舜的后继者禹也步他的后尘,玩过这样的把戏。

这个被儒生们赞颂了千年的尧舜禅让,恐怕并非那样的平和与理性,其中一定是充满了杀机和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掩盖事实的真相,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之一,无论是国家政权还是个人,似乎都有这种共同的癖好。

无数的历史事件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真理,凡是那些最为崇高、最为华丽的字眼所包装过的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往往这里面都会隐藏着最为不可告人的目的。因为无数的事实主证明,最卑鄙的和最高尚的人往往就是同义的。

在中国,高尚永远是卑鄙者最为有效的通行证。

个人,有时为了掩盖事实的真相,不惜杀人灭口。

南宋“建炎初,车驾自维杨渡江,金人分兵逼寿春,众人劫太守马识远使投拜,马(识远)拒之,率兵守城,卒能保全,及敌退,其尝欲降者反自不安,乃谋取杀太守,以掩前失,曰:守若存,我辈终不得全,幕官王大节曰:彼有家属,如何?于是尽杀,推(王)大节权(暂时)领州事,以太守(马识远)首先投降及兵退尚不肯用建炎年号具奏朝廷,遂擢(王)大节通判权州事。(宋·庄绰《鸡肋编·卷下》)

这种下流卑鄙的的手段,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历史中,屡见不鲜,而且在官僚士大夫的手中,将他玩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历史的选择性记忆,就是为了使人遗忘那一段对统治者来说是不利的历史史实,因为真相对他们来说,是具有潜在杀伤力的。人们愈是遗忘,对自己的统治就愈有利。但是这种遗忘,常常使社会不断地重演历史的悲剧。因为人们并没有从已以发生过的历史中,得到避免悲剧发生的经验。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历史总会步前人的后尘,去犯前人相同的错误。

清王朝是以一个在人数上和文明程度上不占有优势的民族,统治着中国。对庞大的汉民族怀有深深的戒心。一直不让汉人有左右国家政权的机会。但是到了清咸丰道光年间,事情发生了转变,太平天国的农民运动,深深地撼动了满清王朝的统治,那些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八旗子弟已经丧失了他们先辈们对那种彪悍、勇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国家政权的存亡不得不依赖于汉人知识分子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等人组织起来的湘、淮军。因此,当时的学者就曾指出:

清政府之大权,夙以满族之王(公)大臣领之,而汉大臣不得与。自洪、杨起义后,已知汉人之心多不服,嗣因汉人能杀汉人,功颇高,不得不酬其劳,始以汉人与之。(清•宋义清《戊壬录》)这种让汉人分享权力的作法,对清政府而言是一种痛苦的选择,是一种情非得已的权宜之计。他们对汉人的戒备心理并没有因汉人能杀汉人而有所缓解。当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之后,在相当一相对段和平的环境里。统治者便慢慢地将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大事淡化外理。他们的这种作法看来是极其有效的,清朝末年一位学者以他的亲身经历作了这样的描写:

予戊寅年(1878年,清光绪四年)之夏再入都,留应乡试。一日,有一满人同学者,邀饮于万福居,予后至,见首座为一白须老翁,旁置一珊瑚冠,见予至,咸以为礼。白须者,嘱举止皆粗俗,不似大员身份,然甚谦,询知予为南省士子,则更谬为恭敬。少间,突然问予曰:“闻前十余年,南方有大乱事,确否?”予举粤捻之乱略言之。彼大诧曰:“如此大乱,其后如何平定?”予曰:“剿平之也。”(老翁)又曰:“闻南方官兵见贼即逃,谁平之耶?”予又举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诸人以对。(老翁)皆不知,但曰:“奇哉!奇哉!此数人果真能打仗耶?”,予思此公并胡、曾、左、李皆不知,岂山林中隐逸,不闻外事者耶?遂亦唯唯否否而罢。客散后,予特询方人,始知此公名阿勒浑,在黑龙江为副都统三十年,今告老还京。不识汉字,无论汉文矣。彼所行分牍,除满期文外他皆不阅,故懵懂如此也。其一生长技,惟骑射耳。异哉!然此犹武人之在边者,固不足责。乃有开坊翰林,生长京师,且第世族,又为国史撰修。亦不知咸丰间事其人名麟趾,仅二十余岁。在馆校对史传,阅至罗泽南、刘蓉等列传,拍案大骂曰:外省保举之滥,一至如此。罗泽南休人也,一教官出身,不三年竟保至实缺道貌岸然员,记名布政使,死且请谥。刘蓉更岂有此理,一候选知县,遂赏三品衔,署布政使,外省真暗无天日矣。”时同坐者为阳湖恽彦彬,见其愈骂愈烈,万无可忍,遂耳语曰:慎 妄言。若辈皆百战功臣,若非湘、淮军,我辈不知死所矣。”麟(趾)曰:“百战休事?老前辈所谓湘、淮军何物耳?归谁将军统之耶?”恽(彦彬)笑曰:“即与太平战耳,南方大乱十余年,失去大小五六百城,君不知耶?”麟(趾)大诧曰:“奇哉!奇哉!何以北方安静?所谓与太平战,更难索解。”恽(彦彬)曰:“尔不知洪秀全造反,自称太平天国耶?” 麟(趾)又曰:“贼之事,我如何能知道?恽(彦彬)知其不足以言,遂不答面出,即逢人道之,一时传为笑柄。”(清•梁溪坐观老人《清代野记•卷上》

这样一个世界都为之振动的农民大起义,过去才几十年,作为国家编修历史的官员竟如此的懵然不知。这就是清政府有意隐瞒历史的真相,企图将他从人的记忆中删除。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奏效的,人们的记忆并不都是为官方能够彻底所垄断。这种欺骗性的作法在专制国家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因此,这种政权下的官吏同样会以这种方法为自己的不当行为开脱,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总是好出现欺上瞒下,一层骗一层的可耻行为的症结的所在。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也就是人们称颂不已的康熙盛世之时。上海县五月二十九突然刮起大风到六月初一又突降大雨,“上海宝山到九团,南北二十七里,东海岸起到高行数里,半夜时水涌丈余,淹死万人,牛羊鸡犬倍之,房屋树木俱倒。风狂浪人,村宅、林木、什物、家伙,倾刻飘没。尸浮水面者、压在土中者,不可胜数。惨极惨极,更有水浮棺木,每日随潮而来,高昌渡,日过百计。四五日而止。川沙营有文书来,报称异常水灾,沿海飘没房屋,淹死人畜不可胜数。(上海)陈知县云‘不过风雨罢了。’”(明清·姚廷遴《历年记》

水灾如此的严重,身为地方长官却视而不见,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句“不过风雨罢了,” 此人不知还有人性没有。水患还没有过去,这位县老爷便忙着派人催计地方上所欠去年的税款。六月二十一日向上峰苏州知府报告只称“大雨潮涨淹死二十多人”,他没有料到的是下面的报告直接已以送到知府的手中,只好到处打点送了不少的银子给上峰,才保住了自己头上的顶戴。

当国家经历了重大的挫折后,作为国家政权,不是去捡讨,忏悔在这挫折中所犯下的各种错误,而是有意识将历史的真相隐瞒起来,使全体人民集体失忆。

国家政权,从来对历史的偏好就在于对自己在历史外所发生的事情,有着狂热的选择性记亿。在中国的土地上制造了多起惨无人道大屠杀事件的清王朝的统治者,直到他退出历史舞台的那一刻,也从来没有向中国人民表示过半点欠意。非但如此,还借编修四库全书为名,将所有自己的一切罪恶,甚至于连与他多少有些关联的金代和蒙古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大罪,都从文字上抹去,让人相信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日本侵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只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被打败,而真相才得已暴露。如果说日本统治了中国,在中国文化的的氛围中,也会很快就被淡化,直到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去。因为中国的民族特性就在于容易健忘。至少,大多数中国的知识分子也会集体失语,在王道乐土中分食着胜利者给予的残茶剩饭,乐不思不思蜀。

当清政府被推翻后,让我们感到一些欣慰的是,无论是袁世凯政府,还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政府,都没有对满清统治者,实施报复。得已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政权的转移。在这一点上,一直被人诟病的袁世凯,还是值得一提的。他毕竟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起开了一个头,尽管这个头是那样的不尽如人意。他让人们看到了一线微弱的希望,这是近代中国国门打开后,西风东渐的文明成果,他至少让中国人学会了一点宽怒,尽管这个文明成果最终又被一波又一波的仇恨所取代,但他总还是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他不是很清晰的足迹,而载入中国的历史。

 


一生懵懂 2011-04-13 20:37:25

[新一篇] 中國——文化視野下的歷史抉擇——第十二章

[舊一篇] 中國——文化視野下的歷史抉擇——后 記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