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观点的人文精神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考察世纪末的哲学和文化生活,我们发现其中弥漫着一种引人注目的不安和焦虑气氛。当代哲学在对传统哲学的激烈反叛中,却让“决裂”、“破坏”、“毁灭”、“摧毁”、“解构”等成了占据中心位置的核心概念,对于“统一性”、“人文解放”、“超越辩证法”的愿望,充满了深刻的怀疑、敌视与嘲弄。有人把这种状况概括为“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的对立、“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对立”或“价值肯定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的对立,但不管使用何种表述,人文精神的危机与重构确实已成为当代哲学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主题。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对于理解人文精神的危机,实现人文精神的重建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立足于实践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保存了传统哲学以异在扭曲的方式所表达的价值理想并彻底挣脱了它虚幻抽象的痼疾,同时也超越了当代哲学激烈的反传统主义所导致的价值虚无的幽谷,为我们时代塑造具有感召力的超越性精神维度提供了深厚的思想资源。深入挖掘实践观点所内蕴的人文精神,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重建我们时代富有感召力的价值理想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实践活动是人最基本的价值创生活动
  对于实践观点,哲学界已形成共识,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但在对它的具体理解上却存在很多重大分歧。我们认为:实践观点的重要性质之一在于其价值性与规范性、实践活动是人最基本的价值创生活动。正是实践观点这一性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其价值超越向度的基本立足点。
  把实践活动理解为人的最基本的价值创生活动,是基于对人这一“世界性存在”独特的存在方式的洞见。人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特殊的存在,它不是如动物一样是一种单一性的存在,而是始终面临着“做人”或“成为人”的大问题。人始终生活在“双向度世界”张力的否定性统一之中,即总是生活在一种“二重化结构”之中。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91页。》)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物”,人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另一方面,人又具有自己内在的尺度,人无时无刻不为超越动物地位,超越其生存的偶然性和受动性以及成为一个“创造者”的愿望所驱使,无时无刻不在内心激荡着一种趋向自由的力量、热情和憧憬,它要求在创造性活动中把自身提升出来,使自己成长为真正的“人”,在此意义上,人就“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9页。)
  人存在的二重化结构,并不是说人生存在分裂的二元结构之中,相反,二者总是在人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属人的一体性关系,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生命本性与超生命本性在充满张力的现实的人身上实现着否定性的统一,这种否定性统一的历史生成和实现,在我们看来,意味着价值存在物的诞生和价值世界的确立。它昭示:人与其它一切存在物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追求和创造自身“价值”,或者说,人在根本上就是一种通过实践活动创造自身的价值性存在。
  因此,把实践活动理解为人最基本的价值创生活动,即是说按其本性它属于人自我超越、自我创造的活动,因而是只有人才会具有的存在方式。人的实践活动完全打破了自然原有的进程,一方面它通过对象化活动消除了对象的自在性和异己性,另一方面又同时不断丰富和提升自身。在这种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否定性统一运动中,人超越了自然事物那种预成的、单调的、封闭和宿命的存在方式,使自己的存在方式获得了开放的、应然的和生成的性质,人不断超越被给定性,不断向未来开辟可能性空间因而不断超越自身成为“新我”,从而走向自我实现、创造价值之路。所以,实践活动使得人的存在已完全超越了自然界的进化而具有了自我发展的全新性质。实践活动就是一个基本的价值生成过程,就是作为整体的人创造自身、生成自身的过程,它所指向的是人特有的一种人文理想活动。
      二、实践活动是一种功能统一性活动
  实践活动是功能统一性活动,就是说,它不是如传统哲学所言追求一个“实体统一性”世界,不是追求人与世界的单极的肯定性统一,而是要求实现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双向的否定性的动态的统一。它寻求的不再是终极实体的统一性,而是活动的统一性和创造过程的统一性。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诚然以人和世界二者的存在为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它们的存在当作脱离人与世界辩证关系的孤立“实体”加以确定。实践观点既反对把抽象的主体性因素实体化从而避免了对世界统一性的追问而走向“主体形而上学”或神学一极,也反对把抽象的客体性因素实体化从而又避免了对世界的统一性追问而走向科学或自然一极,实践活动作为能动的感性活动,就是超越主客抽象对立,把人和世界融为一个能动的过程,“环境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而由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中介性产物,正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生活世界。在此世界中,主体与客体都失去了脱离实践活动成为抽象实体的可能,因而在根本上阻塞了使世界在实体统一性中走向抽象化的通道。
  由此可看出,相对于传统哲学与人分离的实体统一性世界,(关于传统哲学对世界的“实体统一性”理解,参见笔者发表在《求是学刊》1996年第5期《人文精神与乌托邦情结》一文)实践活动创造的现实生活世界乃是一个由多种矛盾关系构成的否定性统一体,因而是一个双向性的功能统一性世界。实践活动本身作为一种总体性活动,是多种矛盾的集结点,是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自然性与人文性、目的性与因果性、事实性与表现性等多重矛盾关系的交汇处。由此,由实践活动所创造出的现实生活世界也是由多种矛盾关系构成的总体世界,它既是自然的又是属人的;既是必然的又是自由的;既具有客体性又具有观念性,那些两极对立的多种矛盾因素和力量在此两极相遇,实现了否定性的统一,从而形成了我们的多元开放、丰富流动的现实生活世界。
  更重要的是,把实践理解为功能统一性而非实体统一性活动,把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世界规定为功能统一性而非实体统一性世界,同时也意味着,人不再被看成是自在的存在着并可以被自我反思意识所认识的一种单纯实体,他的统一性不再是实体的统一性而是功能的统一性。如果要给人的本性下定义,那么,这种定义就只能是一种功能性定义,而不能是一种实体性定义。这即是说,人并没有与生俱来的先验本质,也无一成不变的永恒人性,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无限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才强调,人是什么,“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在实践过程中,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自然性与人文性、目的性与因果性等双重对立因素不再是彼此排斥、互相分裂,而是真正实现了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这些因素不再被片面地实体化而是各自扬弃其片面性于动态的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中,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把人实体化、抽象化的可能。
      三、实践观点人文精神的基本特点
  哲学作为人的主体自我意识,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生活实践的觉解中表达着对人生活价值、理想境界的理解与追求。传统哲学和当代一些哲学流派由于没能达到对实践观点的理论自觉,因此它们或者只能以一种扭曲的方式来表达哲学的人文精神,或者是把哲学的人文精神视为彻底解放的对象。现在,当我们自觉地把实践理解为人最基本的价值创生活动,理解为一种功能统一性活动,我们也就克服了传统哲学所代表的绝对化的人文精神,达到了对真实的人文精神的真正觉解。
  在我们看来,立足于实践观点,哲学的人文精神将呈现出崭新的特点。它们将是我们时代重建具有感召力的人文精神的重要精神资源。
  1.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内在超越精神。
  这意味着,立足于实践观点,人文精神已不再是传统哲学以超验实体为支撑的对极端超越的绝对化价值理想的外在追求精神,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在“积极地反对与改变现存状况”的功能性活动中所体现的对现实的价值理想的内在追求精神。在此,人们已不再需要把价值理想的追求同超人的实体关联,而是从生活实践出发,在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自觉理解和对有限现实的批判超越中确立真实的价值理想。
  立足于实践观点,人的本性正如马克思所规定的,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本性首先意味着,人是一种“自由”的存在,他永远具有不断超越固有性限制,追求幸福和谐、创造自身价值的“自由精神”。禀赋“自由精神”,人能够自觉地摆脱对物、对人片面依赖的不成熟状态而大胆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和力量,去克服种种违背人性、违背人的目的和愿望,不利于人生存和发展的限制与困境。人之伟大,人之超出动物,在于“人不再是自然之手驯服的机器,人自己成为了自己行动的目标”(赫尔德语),永恒超越和不竭创造是人所固有的内在本性。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与笼罩着当代哲学的对人文精神的彻底消解态度有着重大的区别,它相信,绝望无为绝不是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所,人能够实现“悲剧的超越”,焦虑与希望、绝望与信心的辩证转化存在于实践活动不竭超越、永恒创造的实际过程中,人的前途和命运取决于自己的决断与行动。
  但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规定的人自由自觉的实践本性又与传统哲学中实体绝对同一,自因自足的自由本性及宗教神学中上帝超越矛盾、纯然无碍的自由本性是根本不同的。人自由自觉的本性总是呈现为一种“矛盾精神”,因而其超越创造就决不是一种“外在超越”而是一种“内在超越”或“辩证超越”。这表现在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本性总是通过人与世界功能性的否定性统一关系才得以实现的,离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否定性关系这两方面的内容,自由自觉的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而且,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本性与人独具的自由精神所表达的对自由幸福的真善美统一状态的追求,决不是现成的和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价值原则与历史原则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这即是说,人价值本质的实现必须经过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无论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必须经过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历程才能真正实现全面丰富的一体性关系,马克思所概括的关于人的发展的三阶段的学说(即人的发展必须依次经过“群体本位”、“个体本位”与“类本位”三个阶段)即是这一价值原则与历史原则相统一最充分的表达。
  既然立足于实践观点,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本性总是遵循历史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并因此体现为一种“内在超越”精神,那么,我们在确立人文精神与追求价值理想时,就不能如传统哲学一样,从超验实体的规定的“永恒正义”、“道德本质”出发,而只能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遵循现实生活世界运动的逻辑,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在“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现状”的现实运动中去确立真实的价值理想。
  2.寻求具体、反对抽象的精神。
  如果说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人文精神是一种“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内在超越精神,那么,这一重大特征必然合乎逻辑地引申出人文精神同时也应该是一种“寻求具体、反对抽象”的精神。“寻求个体、反对抽象”在此意味着对抽象原则和刻板教条的拒斥,对多元开放精神的遵循,对真实无蔽人生的追求。
  从实践观点出发,人具体的存在方式表明,那些绝对的、超人类的永恒标准将不再具有任何合理性。创造着现实生活世界并在现实生活世界中进行的人类实践活动总是发生在非常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它与超历史的永恒、先验标准根本就是不相容的。一方面,人总是生活于十分现实的与世界的具体关系中,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与自然关系,与他人的社会关系具有各不相同的特点因而人也就具有不同的具体规定和特征,因此,如果按照马克思所说的从人们现有的社会关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那么,就必须承认,人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他“作为历史的经常性的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545页。)在此意义上,人是具有有限性和非至上性的存在;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种有限性和非至上性,人才有了选择的自由,“如果我们能洞察并预见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一切的一切,我们也就没有多少自由了”,(注:霍伊《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7页。)人的这种有限性为人无限的开放性提供了真正的可能,人的发展就是不断超越有限性的规定为自己敞开自我超越的空间而逐渐走向自由和解放的,在此意义上,人又是无限和至上的存在。因此,从实践观点出发,人就是有限性与无限性、至上性与非至上性内在的辩证统一。
  就这样,实践观点把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非至上性与至上性,局限性与超越性的辩证法完整地彰显出来了,它表明:
  (1)人的历史性生成意味着人的有限性,人永远是有待完成的因而不可能逃逸其历史性、有限性,达到无限完善的“上帝”的地位,如把人加以“神化”,结果只能是人的抽象化。
  (2)人的有限性境遇并不表明人的宿命与无为,恰恰相反,承认人的这一现实规定正是人不断超越创造的前提与基础,它为人的不断超越和创造提供了可能性,可以说,正是有限性才意味着开放性,人一旦果真达到完善与无限,便同时失去了创造价值的可能,因而也封闭了自身,失去了发展的前提。
  (3)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生动地表明了人现实生存的具体性,只有在这种具体性中,人才能脚踏大地,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也只有在这里,一切企图决定人的命运,决定人的生活与世界,把人一劳永逸地带入完善结局的终极实体与超人力量,无论它是理性、上帝、自然或者别的什么,都彻底失去了存在的余地。在此前提下,哲学将不再于人的活动之外寻求人的价值的最高支撑,也不再热衷于为人的生活设定某种完善的“天国”,而是转而关注人对每一特定历史困境的具体超越并为人类不断设定可逐渐实现可逐渐超越的合理的有限的目标。
  (4)这种人生存的有限性与无限性,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必然反对人们成为抽象原则的奴隶而要求人们不断创新,超越现有规则的限制。那种抱着万能的超历史的抽象原则来规定现实的人和现实的实践的方式,只能使人受虚假观念支配,从而使人丧失在具体情境中回应挑战、解决难题的自决能力和创造意识,最终给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灾难。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相对于具体的人的存在和具体的历史实践活动,任何抽象的原则和永恒的教条都无立足之地,或者说,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人的实践活动在本性上就是反教条和反抽象原则的,人在实质上就是一种“超教条”、“非教条”的存在物。
  立足于实践观点,消解了抽象原则与刻板教条,同时也意味着对多维度的丰富具体的人生的回归,对多元开放精神的追求。既然人的现实生存总是处在特殊的、特定的条件下,既然不存在超历史的绝对原则的专制,那么就必然承认人及其实践活动目标和道路的多样性而不能把它们统一在一个模式下,决不能认为人的境况只有一种得以改变的方式或者生活只有一种状态,我们有多种可能的未来——未来的状况如何决不取决于先验原则而决定于人的自决活动,因此,“辩证法的关键范畴不是必然性而是可能性”,(注:马尔科维奇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理论与实践》,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346页。)哲学超越了任何一种刻板和机械的决定论,超越了任何绝对一元化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对真实无伪的生活境界的追求。
  3.健康全面、辩证综合的精神。
  “健康全面、辩证综合”,意味着哲学的人文精神应是一种对全面完整的人生境界和价值理想的追求精神,它在对生活实践的觉解中领悟到:“在‘完整的人’的范围内只把某一个别环节绝对化,这属于我们时代的精神分裂症”,(注:豪克《绝望与信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片面性和知性化是我们思维、行动与信念常有的一种病态,因此,它要求在人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生命性与超生命性、理想性与现实性、先验与经验等之间实现辩证的和解和良性的互补,使现实的人的生存和发展处于上述各种矛盾的巨大张力之间,“但同时又能够把二者和谐有序地融合成一种存在方式和行动。”(注:豪克《绝望与信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2页。)
  在前面已指出,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总体性活动,是多种矛盾的集结点,而由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现实生活世界也是一个由多重矛盾关系形成的功能统一性世界,因而是一个全面丰富的世界。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理性与感性、灵与肉、情与理都是实践活动和现实生活世界的内在环节因而也是人性的内在环节,真理不存在于任何一极,而存在于两极间充满张力的动态融合中,因此,立足于实践观点,哲学真正实现了理想与现实、神圣与世俗、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解,并从中升华出达观而务实、既有人世精神又有出世情怀的精神境界和价值理想。
  具体而言,这种“健康全面、辩证综合”的态度意味着,哲学的人文精神既反对价值追求中“超时性”的价值迷误,即它消解了缺乏现实根据的极端超越的理想主义;也反对价值追求中“滞时性”的价值迷误,即它决不认同消极无为的僵化静止态度,不认同于自然功利的价值追求,而是要求在二者间达到辩证的综合。
  当代哲学对传统哲学所代表的人文精神的批判,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即是其极端超越的理想主义,他们指出,这种远离现实生活实践的先验性的理想主义,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落实到现实社会生活中,都有可能为神圣名义下的思想异化提供依据并与各种政治浪漫主义、极端主义结成联盟,可能导致只重激进的解构和批判,不重务实的建构;只重纯粹的先验逻辑,不重历史的经验积累。但立足于生活实践观点,我们将发现,建构与解构、先验与经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对立不复存在。人类现实生活世界的存在和发展,正是它们良性互补、共同创造的结果。现实生活世界是人类历史性实践的结果,其存在已承诺了对历史和对以往建设性成果的尊重;同时现实生活世界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向人道化的世界前进的历程,承认这一点意味着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与超越,意味着对解构向度的认同和肯定。对前者的尊重,构成了经验主义的历史态度;对后者的承认,构成了先验主义的理想追求,“前者是长度,累计人类历史之渊源,后者是宽幅,测量人类自由意志之极限,前者是纵向的积累,后者是横向的扩展。”(注: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第273页。)因此,实践观点在刻板的两极对立之间引入了一种中介因素,它既非只维护现状的遵奉主义,又反对只知解构的虚无主义,而是它们的真正统一,二者的任何对抗和分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将或者是停滞、或者是激烈的破坏性结果。
  在克服极端超越的理想主义的同时,立足于实践观点,哲学同样反对纯粹自然功利的价值理想和信念。自然功利的价值信念把人所存在和生活的领域局限于满足有机体需要的活动发生作用的领域——即一个财物的世界,在此,人的生命只对生产力效率负责,经济与商业价值成为最高的唯一价值并向各方面渗透,生命中人文价值追求的理想性因素被它彻底抹平和吞没,从而不可避免地走向另一极端的价值信念的迷误和片面。
  从上可以看出,哲学的人文精神指向的永远是一种立足于现实却不陷于功利,追求理想却不陷入虚幻的哲学精神。它内在地要求一种“辩证综合、健康全面”的现代思维,要求一种宽容开放的精神境界,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立足于实践观点的哲学人文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以上,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以实践观点为根基的哲学人文精神作了理论分析与探讨。我们的结论是:立足于实践,哲学驱散了种种笼罩在人头上的超人的神圣实体和虚幻的价值理想,它不再从人的活动之外寻找人安身立命的根据,而是从人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出发理解人的价值理想与价值创造。因此,它把人本真的存在方式和真实命运置于哲学关切的中心,把人具体的生存境遇同超越的价值理想统一起来,把人当下所在的历史状况同高远的价值追求统一起来,人真正立足大地,从自身活动出发去把握自己的命运。实践观点所代表的这种人文精神,将真正成为引导人价值创造、自我发展的一种真实而有效的力量,它代表着人类精神的一次深刻觉醒,并将为建构我们时代富有感召力的价值信念产生重大的指导意义。
长白学刊长春7~11B1哲学原理贺来19981998贺来 作者系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哲学博士 长春市 130023 作者:长白学刊长春7~11B1哲学原理贺来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48:09

[新一篇] 論實踐與主客體的關系

[舊一篇] 論審美體驗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