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玩“权术”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迈克尔一贯低调,只想凭借实干和业绩获得晋升,可是,身边的竞争对手却大肆活动,迈克尔是否也有必要玩弄一下权术,以赢得大家凯觎的那个职位呢?
  迈克尔穿过大厅走向自己的办公室,耳畔只听到一片叽叽喳喳的闲话声,让他不禁有点心烦意乱。“上星期这些家伙不就一直在谈论那件事来着?”迈克尔心想,“怎么到现在还嘀咕个没完?”
  引发众人兴趣的“那件事”就是雷福勒尔公司美国分公司总裁鲁希恩的突然神秘辞职。所有人都充分地发挥着想象力,不惮以最坏的原因来解释这一事件。财务违规?病入膏肓?还是绯闻缠身?一时间,各种传言漫天飞,一个比一个耸人听闻。不过,还有一件不那么八卦,却更令人心神不定的事情吸引着大家的关注:谁会接任鲁希恩的位子呢?一旦人选确定,其他人员的职务又会如何变动呢?每个人都希望能在这个问题上站对位置押对宝。
  这场候选人之争并不简单。雷福勒尔是一家通过快速并购而成长起来的知名国际饮料生产商。身为公司朗姆酒全球品类总监的迈克尔,是这一新职位的有力竞争者。但可惜的是,迈克尔是两年前因雷福勒尔收购纽约康宝斯饮料公司才进入公司的,所以资历略浅。在迈克尔看来,自己最有力的竞争对手是伏特加和烈酒全球品类总监丹妮尔。丹妮尔是康宝斯被收购之后从雷福勒尔巴黎总部调来的。她在该公司已经工作15年了,深谙人际关系之道,或者说深谙办公室政治的诀窍吧,就看你从哪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了。
  实际上,内部候选人还不止这两个。公司的运动类和保健类饮料发展迅速,逐步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该部门负责人从管理橙汁业务起步,之后一路平步青云,现在他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巴黎总部的位子。酒类业务的业绩固然不错,但是增长速度开始趋缓,雷福勒尔公司正在考虑开拓新的收入来源。
  更为复杂的是,总裁职位也有可能落入外人之手。卡扎尔斯·莱尔德国际公司是雷福勒尔的竞争对手。该公司的首席财务官(CFO)查尔斯在首席运营官(COO)的竞选中落败,正愤愤不平呢,他可是被业内普遍看好的人才。查尔斯拥有扎实的葡萄酒业背景,而葡萄酒业务恰好是雷福勒尔公司的弱项。此外,雷福勒尔公司的一名前员工乔内维夫也可能成为候选人。他如今在美国经营一家小型烈酒公司,但他和雷福勒尔公司的巴黎总部以及纽约分公司的管理层一直过往甚密。
  不过,迈克尔依然对这一新职位志在必得。虽然在康宝斯被收购前,迈克尔只负责过几个月康宝斯美国分公司的业务,除此之外,别无综合管理的经验,但是他的工作经历十分丰富。他在康宝斯曾经做过销售,随后转到市场,还被调到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工作过。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他就被评价为“潜力无限”。尽管雷福勒尔公司没有正式的下属培训计划,但当初康宝斯公司却设立了严格的培训体系,关注技能的发展,同时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因此,迈克尔实际上是全公司工作背景最全面的经理人之一,而且,他管理的品牌持续赢利也是不争的事实。其中,骑士朗姆酒品牌在公司中的业绩表现最好。显然,迈克尔能够胜任新职位,但是巴黎总部的那些大人物们是否会信服呢?
  迈克尔好容易从困扰心间的纷繁思绪中回过神来,打开电脑开始工作。“只要我能够不断地出成果,”他思忖道,“就有赢得这个职位的胜算。”
  流言蜚语
  迈克尔办公室之外,气氛有些异样,人们似乎无心工作。从康宝斯公司被并购以来已经过了24个月,如今尘埃落定,雷福勒尔公司开始考虑削减成本的问题,并宣布了重组计划,这使得公司内部人人自危,谁去谁留一时猜测纷纷。毫无疑问,这严重影响了员工士气和生产效率。而鲁希恩恰逢此时突然离职,又无异于火上浇油。人们开始相互提防,私下拉帮结派,围绕着可能的继任人选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许多员工小心翼翼地填写着工作总结表;另一些人则一面公开嘲弄记分考核制度,一面又在会议上或走道里四处打探消息。
  迈克尔的直接下属,朗姆酒的品类经理弗朗西斯卡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低声地与秘书诺娜交谈着。诺娜对自己的工作前景十分担忧,这种担忧已经让她透不过气来了。“有人说,公司重组肯定会偏向雷福勒尔公司的自己人,”她向弗朗西斯卡透露道,“昨天在复印室,我无意中听到有人在讲我们闲话,说什么康宝斯公司的人根本就没有努力去适应新公司的文化,不过是一帮‘自命不凡的家伙’。他们当时可能不知道我就在复印间里,或者根本不知道我是原来康宝斯的人。”
  “如果公司决策层也是这种思路,那我真的无法想象,”弗朗西斯卡说道,“不过,我也没办法向你许诺什么。你说得对,现在公司情况是有些乱。我只希望你能继续坚持工作。你干得相当出色。”
  诺娜离开之后,弗朗西斯卡开始回想刚才的谈话。确实,收购公司和被收购公司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造成了人员之间普遍的不信任,也导致了办公室里的紧张气氛。于是,她打开电子邮箱,想给迈克尔写一封邮件,询问一下他对新项目的看法。说实话,另外一方面,她也想探探迈克尔的口风,看看他对公司重组有何意见。弗朗西斯卡和迈克尔两人已是多年老友了。
  刚想动手写信,她忽然发现了一封来自烈酒全球品类总监丹妮尔的电子邮件——真新鲜,这可是头一次收到丹妮尔的来信。这封邮件的内容出人意料地轻松。“嗨!弗朗西斯卡,”电子邮件这样写道,“明天我们一起吃个午饭,好么?我很想了解一下你的工作,听听你的打算。我自己也有一些想法想跟你聊聊。丹妮尔”
  竞争对手
  当晚回家之前,迈克尔参加了公司庆祝朗姆酒系列麦芽酿造新品上市的派对。去年,雷福勒尔公司推出了银骑士(Silver Knight),眼下又推出了香草口味的白骑士(White Knight)、酸果蔓口味的红骑士(Red Knigt)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骑士淡爽(Knight Light)。迈克尔踱步走进会场,四周觥筹交错,话声嘈杂,间或爆发出阵阵笑声。装扮成骑士和贵妇的侍应生四下走动,给客人们斟酒并发放红色、白色和银色的T恤衫。T恤衫上印着“骑士之夜”的字样。迈克尔要了一杯苏打水,一边细啜一边扫视着人群。
  不久,他就发现他的支持者,财务部的艾伯特正在和巴黎总部来的几个人闲聊。迈克尔对这些人有印象,但是叫不出名字。于是,他向这几人走过去,靠近些又看见丹妮尔也在其中,手里握着一杯红酒。可是正当迈克尔走近这群法国人时,他们却散了,只听见其中有位女士对丹妮尔说道:“那就下周见吧。”
  “下周见?”迈克尔以狐疑的眼神看着丹妮尔。
  “哦,我过两天得回趟大本营,”丹妮尔解释道,“开个会,见见老朋友,好吃好喝一通。”随即,她低头看了下手表。“我得赶紧走了!”她说道,“明天办公室见。”说完就没入人群不见了。
  “怎么这么凑巧?”迈克尔若有所思地说道,瞥了一眼艾伯特。
  “据我猜测,她打算向皮埃尔汇报有关高档品牌定位的新想法。”艾伯特凑身过来,“你可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啊。”皮埃尔是雷福勒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迈克尔扬起了眉毛:“高档伏特加酒?”
  “不,是所有高档品牌。”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艾伯特耸了耸肩。他特别善于从别人嘴里打探消息,况且,他和丹妮尔认识多年了,以前就曾在巴黎共过事。
  迈克尔思忖了一下。“太凑巧了!”他又重复了一遍刚才那句话,眼睛盯着手中的酒杯,恨不得手里捧着的是杯烈酒,“她根本就不懂朗姆酒的事。皮埃尔知道我在做什么。我的业绩已经说明了一切。我想我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啊!我天真的朋友,这你就大错特错了。是的,业绩在那里摆着,但是业绩自己是不会说话的,而丹妮尔却会说。”
  “如果你建议我玩办公室政治,或者抢在丹妮尔之前跑到皮埃尔面前表白什么,那你就错了。那不是我的风格。”
  艾伯特摇着头:“这可不是什么办公室政治,迈克尔。这是职场生存之道。你自认为可以超越纷争,独善其身,但实际上没有人能做到这点。赶紧撸起袖子,趁早行动吧!”
  家人关怀
  几小时后,迈克尔回到了家中。家里已经熄了灯,刚打开门,他的脚就绊上了一个装小号的乐器盒,这是他十二岁儿子的。才站稳,他又在一个背包上磕了一下,这回是他九岁女儿的。他赶紧摸到开关,“啪嗒”打开了灯,望着杂乱的客厅,惊讶而无奈地摇了摇头。
  楼上,迈克尔的妻子卡伦正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手里的悬疑小说滑落在一边。卡伦曾经在律师事务所任职,但为了家庭和迈克尔的事业发展,她放弃了成为合伙人的辉煌前程,目前她是当地一家服装公司的法律顾问。迈克尔走进屋子的时候,她醒了过来。
  “亲爱的,”她说道,“派对怎么样?”
  “就那么回事呗。”迈克尔回答道。
  “什么意思?”
  “丹妮尔下周要去巴黎,八成又在打什么鬼主意了。”
  “噢?”卡伦慢慢坐起身来,将眼镜向上扶了扶。
  “艾伯特觉得,她想插手我旗下的产品,当然,最终目的还是想得到鲁希恩的那个位置。他还劝我不要排斥办公室政治。我可不会去玩弄权术。那样显然太蠢了,也没那个必要。皮埃尔欣赏我,我不需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天天跟在他屁股后面,向他汇报我的一举一动。”
  卡伦伸了伸腰,坐直了身体,看来她已经完全醒了。“办公室政治……无处不在,迈克尔。你可能不接受这个现实,但是你的确有必要了解事态的发展。丹妮尔目前可能还没有打算‘夺走’你的品牌;她只是想走一着妙棋,显摆一下她的智慧。你也应该做同样的事情。但是,要按照你自己的风格去做——要知道,即使是艾伯特可能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啊。”
  机不可失
  第二天,迈克尔走进办公楼时,看见丹妮尔远远地向他走来。但中途她忽然停住了脚步,低着头匆忙地转过身,很快走开了。“她是不是有意在回避我?”迈克尔凝视着丹妮尔的背影,心中纳闷,接着又摇了摇头,似乎想甩掉这个想法,“我一定是得了妄想症了。”不过,他还是后悔以前没有和丹妮尔搞好关系——尤其是在她对自己构成直接威胁之前。他记得刚刚并购之后,丹妮尔曾经邀请他共进午餐,但当时因为忙就推掉了。他知道,出于礼貌他也应该回请,可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总之,他就一直没有行动,现在后悔也晚了。
  迈克尔慢慢踱进自己的办公室,开了灯,随手将大衣扔在沙发上,然后打开电脑。邮箱里已经堆积了25封新邮件了。第一封是最新的财务报表,朗姆酒骑士系列的销售业绩比他想象的还要好。接下来就是弗朗西斯卡的来信。
  “迈克尔,你有时间的话,我想和你谈一下骑士朗姆酒的免税店促销事项。”她写道,“另外,丹妮尔今天邀我和她一起午餐。她想和我聊一聊工作。我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需要注意些什么事情?”
  迈克尔仰面靠在椅背上,将头从电脑屏幕前抬起来,嘴里嘟嚷道:“这个家伙可真……”话说一半突然停住了。他看到艾伯特靠在门框上,一脸茫然。
  “你在说谁?”艾伯特问道。
  “我现在觉得你说得在理,”迈克尔说,“丹妮尔正在挖我的墙脚。”
  “这还用说。问题是,你打算怎么应对?”
  就在这个时候,迈克尔的秘书敲门进来,说是CEO皮埃尔打电话过来。迈克尔有点意外,等艾伯特退身出去,他就立即抓起听筒:“皮埃尔!你好!”
  “迈克尔!你好!你的高尔夫球打得怎么样了?”电话那头传来雷福勒尔公司CEO洪亮的声音。
  “凑合吧!”迈克尔一边回答一边靠回椅背,暗想:“嗨!我也不算太差了,到底还能和CEO一起打高尔夫球。”
  “听着,”皮埃尔说,“我给你提个建议。你知道我们在中国北京收购的那家公司吗?马瑟尔这个人,你还有印象么?本来我想安排他前往中国,负责那里的工作。但是他辞职单干了,自己创业去了!自己开办企业!谁能想到这个。不过,无论如何,公司需要找一个经验丰富、精明干练的高管赴华。所以我就想到了你。”
  几秒钟的沉默。“中国?”迈克尔回答道。
  他脑子里开始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去中国?如果干得好,这无疑将给自己的个人简历添上光彩夺目的一笔,因为他正好欠缺国际工作经验,况且,估计收入不菲。再者,让公司政治搞得筋疲力尽的迈克尔也很想离开纽约这个是非之地。但是这样的话,他实际就是将手中的工作拱手交给丹妮尔,或许还有鲁希恩空出来的这个新职位。公司越来越多的高管正在拼命挤进纽约,而赴华工作却会让他从此远离权力中心。他还有升迁到巴黎总部的机会么?
  此外,他能否胜任中国的工作?那里的竞争极为激烈。软饮料巨头阿丽亚公司两年前就已经登陆中国,旋风般地占领了青年人市场。而雷佛勒尔公司的几大竞争对手也在向葡萄酒和烈酒市场发起攻势。当然,还要考虑自己的家庭。妻子卡伦已经为这个家庭牺牲了一部分自己的事业。如果再让孩子们离开学校,还有他们的朋友,他们会怎么想?
  但是,那毕竟是中国啊!孩子们可以有机会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体验一种新的文化。他的脑子在高速运转着。
  “噢,这是公司决定,还是在征求我的意见?”他问皮埃尔,“听起来不错,但是我要问一下太太的意见。”
  “我并不是命令你,”皮埃尔回答道,“我只是认为你比较适合这份工作,并希望你也这样想。”
  进退两难
  迈克尔的脑子乱作一团,只好迫不及待打电话通知还在上班的太太。“有个消息要告诉你,卡伦,你先坐稳了。”
  “天啊,什么事情?”
  “皮埃尔刚才给我电话,他希望我,不,希望我们,能到中国去工作。”
  听筒那头一片死寂。
  “喂,卡伦,你在听么?”
  “中国,中国?!你在开玩笑吧。迈克,告诉我,你是在开玩笑。”
  “亲爱的,我没有开玩笑。是的,是中国。”
  卡伦叹息道:“中国……我开会要迟到了。我现在无法想这个问题。晚上回家再说,好吗?”
  ※※※
  当天晚上,迈克尔和卡伦在客厅里详细地讨论了这个问题。结果是,卡伦不想去中国。但是如果迈克尔确实想去的话,她也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但是那样的话,她的事业将会遭受重大挫折。另外,卡伦对此次调动是否明智也提出质疑——会不会是皮埃尔想让迈克尔暂时退出公司核心?而且,孩子们是否该一并带到海外?关于后面这个问题,卡伦和迈克尔都觉得有利有弊,一时无法定夺。迈克尔感到自己心力交瘁。
  第二天上班时,迈克尔看到了一封来自丹妮尔的电子邮件。“迈克尔,我对骑士系列产品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她写道,“我们这几天能不能约个时间聊一下?因为下周我要去巴黎,我想在走之前和你讨论一些问题,你有空吗?”
  迈克尔盯着桌子。从心底说,他不想和任何人争权夺利,只想做好本职工作。他在纽约的事业发展得也不错,但是去中国发展是否会让他迈上一个新台阶呢?最终,哪一条路能把他送往公司的权力中心——巴黎呢?
  迈克尔该不该去中国?
  ——6位专家各抒己见
  “如果答应皮埃尔赴华工作,迈克尔将处于一个十分有利的谈判地位。”
  迈克尔应该前往中国。问题的关键不是迈克尔是否有能力接任鲁希恩的工作,也不是他有没有资格接任。目前的形势很明显,他根本就不可能得到那个职位,而去中国发展却是一个十分诱人的机会。
  F102S411.jpg
  南希·克利福德·威德曼(Nancy Clifford Widmann)
  ——南希·克利福德·威德曼,纽约的一位高管教练。
  F102S412.jpg
  艾米·多恩·柯普兰(Amy Dom Kopelan)
  ——艾米·多恩·柯普兰Bedlam Entertainment公司的CEO。该公司是纽约一家会议管理公司。
  事实上,CEO本人已经做出了最明确的暗示,迈克尔是不会有机会继任的。可能皮埃尔已经想好了由谁来做鲁希恩的接班人。如果他选择迈克尔,就根本不会提起去中国的这档子事了。纽约公司的总裁职位不乏候选人,他们都是成功的经理人,都有很强的能力。要知道,在迈克尔这个级别的管理层中,人才济济。能脱颖而出的人必然要长袖善舞,特别在办公室政治这方面,而这恰恰是迈克尔的弱项。还有,迈克尔的竞争对手都来自收购方,他们更容易得到关键职位。通常,收购方完成收购之后,不会马上将自己公司的人提拔到重要岗位,因为这样会影响被收购公司的士气。但随着新工作岗位的出现,收购方公司更愿意将自己的人员安排上去。迈克尔来自被收购公司,所以无论个人能力如何,出身就是他的弱势,更何况他并不善于和新同事建立关系。
  尽管如此,迈克尔还是应该对自己在公司的前景感到乐观。中国市场在公司的未来版图上显然具有战略意义——那将是重要的收入新来源。如果皮埃尔对迈克尔的能力没把握或不在意他去留的话,就不会将这个机会安排给他。皮埃尔此举令迈克尔处于一个十分有利的谈判地位。迈克尔可以在接受工作之前,与巴黎总部的CEO坐下来好好谈谈条件,并达成书面协议。
  首先,他应该在合约中明确在华工作的期限,以两年为宜。当然,期满时,迈克尔可以选择延期,但首先要保证他也可以选择离开中国,并且公司能考虑在总部为其安排一个职位。
  第二,迈克尔应该要求将合同期间成功完成任务的标准明确下来,比如销售业绩或可度量的市场品牌认知度的增长幅度,或者是在特定目标市场上的占有率。迈克尔也不应当一味遵从皮埃尔对成功的界定,更要将自己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
  第三,迈克尔还应落实每年前往纽约和巴黎出差的机会。这样他就可以确保自己能经常出入公司总部和核心部门。一旦有新的高层职位空出来,他也不至于被排除在考虑人选之外。
  第四,他应该为妻子争取一份在华跨国公司的工作机会。孩子年纪尚小,搬家换环境并不太难,但对妻子来说就是另一回事了。她已经为这个家庭牺牲太多了,迈克尔应该为妻子考虑一下。
  最后,迈克尔还应该考虑向公司要求,带上几个可信赖的手下一同赴华。
  当所有条件都一一谈妥,并白纸黑字地落实在合同上之后,迈克尔就应该主动修复与丹妮尔的关系。丹妮尔早就十分聪明地向迈克尔伸出过橄榄枝,但是并没有得到迈克尔的回应。现在,既然她将不再是威胁,两人应能结成很好的联盟。迈克尔在纽约需要一个朋友,这样的话,他可以随时了解纽约的情况。如果丹妮尔得到鲁希恩的工作——目前看来她的胜算比较大——她也可以从迈克尔这里了解很多康宝斯的业务情况。所以赴华前,迈克尔应该将丹妮尔拉入自己的阵营,否则,他将来难有机会进入更高的管理层圈子。
  而到了中国之后,迈克尔应该加强个人的宣传力度。无论是聘请专职公关人员或私人公关经理,还是通过公关公司,一定要提高个人在业内的知名度。他不能仅在雷福勒尔公司内部宣传自己,他还要让业内人士了解他的业绩,更要在行业杂志和大众媒体上经常曝光。这样的话,行业巨头才能了解到,他是中国这个新市场的开拓者。猎头公司,当然还有雷福勒尔公司的竞争对手,便会开始留意迈克尔。无论迈克尔今后在雷福勒尔公司的职业发展如何,他在中国的工作经历定会令他的星途更加灿烂。
  “如果迈克尔确定自己要在这家公司一步步晋升的话,就需要去海外工作。现在不去,迟早也要走这一步。”
  外国公司通常要求一位美国员工赴海外工作一段时间,管理一个规模较小的业务之后,才考虑让他负责在美的分公司。因为他们要确保这个管理美国分公司业务的人是“自己人”。如果雷福勒尔公司是家美国本土公司,那提拔机制就会完全不同,对迈克尔来说,去中国的吸引力也就不会那么大。这是因为在美国公司,安排外派人员返美工作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更别说将这些人作为公司高层的继任候选人考虑了。外国公司在这方面则做得比较好。
  F102S413.jpg
  弗雷德·哈桑(Fred Hassan)
  ——先灵葆雅公司(Schering-Plough)董事长兼CEO,该公司总部位于新泽西州的凯尼尔沃思市(Kenilworth),是一家医疗保健品生产公司。
  在这个背景下,迈克尔夫妇首先要考虑的是,迈克尔是否想在雷福勒尔公司继续发展。如果迈克尔对自己是否要在雷福勒尔待下去没有把握,如果他想提升自己作为市场营销人员的专业能力的话,我建议他最好留在纽约,并且在雷福勒尔公司之外寻找机会。但是,如果他确定自己要在这家公司一步步晋升的话,就需要去海外工作。现在不去,迟早也要走这一步。重要的是,迈克尔在设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时,应该将妻子卡伦考虑进去,并需要她做出相应的承诺。当人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往往会依赖自己的伴侣所给予的力量和支持。所以,如果卡伦对赴华的决定不满意的话,那么迈克尔在华工作的风险就会增大。迈克尔需要在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之间取得平衡,万不可为了一个而牺牲另一个。
  假如赴华任职恰好符合迈克尔的雄心壮志,那么此行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第一,迈克尔将有机会成为“迷你CEO”,统管公司的销售、市场、生产、新产品开发和政府关系等,总之是负责方方面面的事务。第二,一旦按照公司CEO的要求取得不俗的业绩,迈克尔将有望被雷福勒尔公司当作内部人。第三,无论雷福勒尔公司未来发展如何,迈克尔及其家人的海外经历都能帮助他们拓展国际视野。
  办公室政治则又属另外一个话题。迈克尔应该将赴华任职看作一个成长的良机,而非逃避的途径。迈克尔需要在逆境中成长。任何一家大型组织内部,都不乏复杂的权力纠葛。如果迈克尔真的如愿到了巴黎公司总部,恐怕人与人之间的争权夺利就更厉害了。毕竟那里是公司的总部。
  管理,与其说是一门科学,倒不如说是一门艺术,处理人事关系是经理人职业进程中的重要工作。通晓人情世故是商界领导人成功的一大要素。迈克尔认为上级应该对自己的实干和业绩论功行赏。他认为自己没必要与丹妮尔纠缠不清—那样只会分散他的精力。但事实上,与CEO打打高尔夫,保持优秀的业绩,这些都还不是确保迈克尔在雷福勒尔公司平步青云的充分条件。
  和迈克尔类似,我也曾面对在跨国公司中权衡工作机会的问题。我曾在一家总部在瑞士的跨国公司供职,开始是在其美国业务总部(位于新泽西)工作。后来,我服从了两次大的工作调动,每次都让我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第一次是在美国国内,从新泽西的美国总部调往内布拉斯加州的林肯市。在新泽西工作时,我主管战略规划和财务;转到内布拉斯加之后,我转而负责运营。第二次调动是前往亚洲某国家,管理一个陷入困境的分公司。时年35岁的我,就尝到了做“迷你CEO”的滋味,这也是展现个人能力的好机会。经过这两次调任,公司最终任命我为美国分公司的负责人。回想起来,如果我没有如此广泛的工作阅历,如果我没有利用以上机遇干出成绩的话,我也不会得到这个职位。“聪明的经理人清楚,人际关系网可为自己提供必要的支持、信息和资源,因而对事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F102S414.jpg
  艾伦·科恩(Allan Cohen)
  ——百森学院(Babson College)Edward A. Madden全球领导力特聘教授。
  迈克尔并没有看清楚问题的本质。他将组织内正常的竞争视作争权夺利,并且有意回避像丹妮尔这样的同事——屡次对其友好的举动视而不见。迈克尔首先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对职业和生活的追求到底是什么。其次,更深入地了解一下社交关系如何推动了组织运作。你可以将组织生活的这一面称之为“办公室政治”,但是它未必是肮脏的,反倒可以是积极的。
  迈克尔是否真的希望填补鲁希恩留下的空缺?从目前来看,这个发展方向对迈克尔来说是否真的至关重要?抑或只是突然出现的职位空缺引发了他的本能反应?迈克尔是否真的想涉足销售和市场专长之外的管理工作?要知道,比起他目前的职位,坐上鲁希恩的那把交椅需要更强的人际关系驾驭能力和公关手腕。人贵有自知之明,有时候,你完全不必为放弃升职而感到自愧——即便在外人看来这是合情合理的发展方向。
  权衡个人职业发展方向时,迈克尔也应该充分考虑家庭需要。他和卡伦应该坐下来,好好讨论一下个人和家庭的需求和愿望。如果迈克尔打算在雷福勒尔公司继续发展,他势必要经常出差。考虑到两个孩子年纪尚幼,他是否想要这样的工作生活?夫妻俩还应该认真研究一下,卡伦到中国究竟能做些什么,才能扩展她的学识和职业圈。
  迈克尔绝非是期盼“办公室政治”从地球上消失的第一人。任何大型公司内部都存在着办公室政治——毕竟,不同部门和个人所追求的目标难免相互冲突。这个过程很正常,也不必然产生破坏力。随着个人在组织内职位的提高,要处理的办公室政治就越多。另外,公司考评其个人贡献所需的时间也越长,考评时所考虑的其他因素也会更多——一些无形因素,如个人的可信度、主动性、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以及超越部门利益的气度等等,都会成为考察因素。人们可以展开激烈竞争,就像雷福勒尔公司目前的情况一样。但是只要竞争者不是弄虚作假,不是有意贬损对方,或使用非法手段逼迫他人,就不能说他们玩弄伎俩或行为不端。当然,如果的确出现恶性竞争,那么公司就应该采取阳光政策:尽可能增强一切竞争活动的透明度。如今,尽管有人不适应雷福勒尔公司的竞争,但是显然,这些竞争行为并没有走到极端。
  另外,任何大公司内都会有人散布小道消息或私下猜测纷纷。尤其是当公司的重要管理人员突然无故离职,恰巧又碰上公司刚刚完成收购,并毫无理由地宣布重组,公司气氛骤然紧张的时候。迈克尔和其他一些人把某些事情或言行(包括丹妮尔合理的竞争)都视为有恶意或威胁性的信号,这显然没有必要。丹妮尔和迈克尔都在争取晋升的机会,当迈克尔焦躁不安,寻找借口逃避竞争的时候,丹妮尔却在借助新的创意谋求优势,并主动与各方面的人接触。迈克尔坚信其业绩为自己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这一心态并不少见,但是他对于公司高管人才选拔标准的理解过于狭隘。做好本职工作确实是晋升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聪明的经理人清楚,人际关系网可为自己提供必要的支持、信息和资源,因而对事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此外,即便最后是丹妮尔得到了迈克尔梦寐以求的晋升机会,与丹妮尔保持良好的关系对迈克尔自己也是大有裨益的。毕竟,未来他可能还需要丹妮尔的支持。
  赴华管理公司业务对于迈克尔来说,无疑是事业发展的一个好机会,也是对他能力的一个考验。在那里,不再有上级的明确指示和指导,他必须依靠自己随机应变,化解文化冲突,从头开始制订计划,而不是执行别人制订好的计划。如果他不能构建恰当的关系网,那肯定会遭遇失败。这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新的工作对他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他必须多少开创出新的方式来完成这些任务。当然,这也是一个锻造领导者能力和声誉的好机会。“
  迈克尔所认为的‘办公室政治’其实是一种组织生活中的常态,并不一定是恶劣的权术斗争。”
  F102S415.jpg
  加里·罗兹(Gary B. Rhodes)
  ——创造性领导力研究中心(Centerfor Creative Leadership)的资深研究员。该中心位于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伯勒(Greensboro)。
  在决策前,迈克尔应该多掌握一些情况。例如,在考虑个人未来发展之前,他首先应当深入了解一下赴华工作的详情。比如,雷福勒尔公司在华拓展业务的具体目标;任职后,他手中的人事权、财权和其他经营权到底会有多大?假设皮埃尔是一个直率的人,我倒是建议迈克尔可以多听听他意见,了解一下中国之行会在哪些方面提升迈克尔的能力,为他今后的升迁做准备。
  迈克尔也料到,自己在目前这个职位上可能不会有进一步发展了。他认为,既然皮埃尔建议他接手中国业务,那么他自然就失去了争取鲁希恩职位的机会。但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迈克尔最好和皮埃尔将这些问题澄清一下,毕竟他和皮埃尔之间有些私交,多少可以坦诚对话。
  另外,迈克尔还怀疑丹妮尔的动机。我们不清楚,她是否会凭借什么内部关系获取鲁希恩的职位,迈克尔对此也毫无所知。同样,我们也不清楚她约迈克尔见面的原因。迈克尔仅仅根据同事反馈的情况,就认定丹妮尔来者不善,并且竟然让妻子卡伦认同他的观点。我认为,他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看丹妮尔,而要多了解她这样做的原因。
  如果迈克尔想在公司里更上一层楼,就需要去中国锻炼一下。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全球经理人,你必须拥有海外工作的经历。虽然我们不清楚丹妮尔的经历,但是我们知道她至少在两种文化背景下担任过管理职务,这就是她的优势。这可不是玩权术,这样的经历在跨国公司中十分重要。中国对于迈克尔来说可能会有一定挑战,毕竟中美两国文化差异很大。但是,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之中,赴华任职其实是一份令人艳羡的工作。
  我曾为一些与迈克尔有着同样境遇的人提供过咨询。这样的抉择也曾让他们万分苦恼。比如,我有一位客户要竞争CO0的位置,而他的对手拥有全球工作经验,曾经在海外生活过并担任管理职务。我的客户虽然在本地分公司中担任一个更为重要的职务,但缺乏海外工作经验。最后,我的客户落选。他于是选择赴海外工作。经过一番努力,尽管他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管理职位,但是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凭借这段海外工作经验,他最终当上了公司负责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执行副总裁,同样也站在了金字塔的顶端。更重要的是,他丰富了自己的经历,从而赢得了更多潜在雇主的青睐。长期而言,去海外工作是一步重要的职业战略部署。现在,他的选择空间比以前大了很多。从当今的经济大环境来看,这种选择空间远比眼下任何一个职位更有意义。
  最后,需要指出的很重要的一点是,迈克尔所认为的“办公室政治”其实是一种组织生活中的常态,并不一定是恶劣的权术斗争。从他个人的行为表现看,他很少与人直接沟通,他更愿意根据道听途说的消息而非事实来做判断。我建议,他倒可以和丹妮尔开诚布公地谈一次,给她一次解释的机会。每个组织内部多少都会存在一些权力斗争,如果迈克尔想要脱颖而出,他应该懂得如何在现实中灵活应对,机智地追求个人目标。
  最终,无论迈克尔认为自己是否应该介入权力斗争,他都必须接受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对我们来说也是这样——单凭业绩不足以支持你的升迁。业绩是晋升的必要条件,但绝非通往金字塔顶端的通行证。
  “通往企业高层的唯一途径就是取得卓越的绩效。依赖办公室政治的人或许能辉煌一时,但终究无法功成名就。”
  F102S416.jpg
  王加琪
  ——亿康先达国际人力资源咨询(Egon Zehnder International)合伙人。
  在讨论迈克尔是否该去中国之前,我认为首先需要强调一个基本理念,即实现出色绩效是唯一的升迁之道。在亿康先达国际近五十年的全球咨询经验中,我们发现,通往企业高层的唯一途径就是取得卓越的绩效。依赖办公室政治的人或许能辉煌一时,但终究无法功成名就。
  回到案例,迈克尔一心想凭借自己的实干和成绩去争取美国分公司总裁的职位,这一点值得肯定。但现在迈克尔应该抛开公司政治和权术带来的烦恼,因为决定是否该赴华就任的核心在于:职业发展是不是迈克尔追求的目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迈克尔就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哪个职位更适合自己,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这是取得卓越绩效,迈向雷福勒尔公司巴黎总部的前提。
  适人适任是取得出色绩效的不二法门我建议迈克尔在决定哪个职位更适合自己之前,先进行工作要求分析。雷福勒尔美国分公司刚刚宣布了重组计划,这使得公司内部人人自危,因此,新任总裁的工作重心将是如何管理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包括企业重组、人事精简和士气提升。这就需要一位善于沟通,能影响团队以创造共同文化的领导人。而管理中国分公司则与此大不相同:中国工作的重点在于成长管理。虽然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但整体发展蓬勃。未来很有可能会超越美国市场。相比较美国分公司,此时的中国公司更需要的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能带领团队创造成绩的职业经理人。
  那么迈克尔究竟适合哪一个职位呢?我们用亿康先达创立的管理层评估法,围绕四项核心能力——战略导向、成效导向、协作与影响力、团队领导力——对迈克尔进行了初步评估。(参见副栏“迈克尔的核心能力评估”)
  迈克尔的核心能力评估
  依据亿康先达的管理层评估方法和以往的咨询经验,战略导向、成效导向、协作与影响力,以及团队领导力这四项核心能力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成功起到95%的决定作用。那么迈克尔的核心能力评估结果会怎样呢?
  F102S401.jpg
  从案例中我们知道,迈克尔“工作经历十分丰富”,分别在康宝斯公司的销售、市场、生产和财务部门工作过;他的战略方向把握得当,于近期成功上市了一系列骑士朗姆酒。虽然来自被收购的康宝斯公司,迈克尔还是能够快速融入新的公司文化,并持续创造出不俗的业绩。就像案例中提到的,他是“康宝斯公司工作背景最全面的经理人之一,他管理的品牌持续赢利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些信息说明迈克尔的强项在于制定战略,并领导团队战胜困难,超越业绩目标。相比之下,他却不擅长与同事进行沟通与协作,有时候甚至是刻意回避,例如“公司刚刚并购之后,丹妮尔曾经邀请他共进午餐,但当时因为忙就推掉了”。
  虽然在亿康先达管理层评估项目的实际操作中,我们还必须对核心能力进行基于行为的详细分析以及360度征信调查才能确认迈克尔的能力行为模式,但就目前案例提供的信息看来,他更适合到中国去迎接新的挑战。
  先决定,后执行案例中提到,迈克尔自己也认为,去中国,“如果干得好,这无疑将给自己的个人简历添上光彩夺目的一笔,因为他正好欠缺国际工作经验”。而如果他能够从上述四项核心能力出发,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估,就能够更加坚定去中国发展的决心。由此可见,只有先想清楚什么是该做的事情,然后才能着手考虑实际执行层面的问题,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决定,后执行”(Do right things right)。
  在做出赴华选择以后,迈克尔应该进行以下准备,以便顺利地前往中国迎接挑战:
  ·帮助接任美国分公司的新总裁了解自己负责的业务,做好交接工作。因为对于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而言,公司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努力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公司成功。
  ·与雷福勒尔公司首席执行官皮埃尔沟通,进一步了解公司对中国业务的规划和期望,以便为自己更好地完成赴华工作的使命做准备。
  ·与太太沟通,帮助她消除疑虑,必要时可以先安排太太和孩子到中国适应一下环境。
  迈克尔的故事说明,任何一个职业经理人,在面临职业发展道路上的艰难抉择时,都必须遵从“4步法则”:
  1.确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2.衡量具体的工作要求;
  3.评估自己的核心能力是否与工作要求匹配;
  4.选择适合自己的机会并妥善管理变化。
  最后我想再送给与迈克尔有着相似经历的经理人们一句话:审时度势,知可为而为之,方能更上层楼。

商业评论F1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埃伦·皮布尔斯20082008
埃伦·皮布尔斯(M. Ellen Peebles)
作者:商业评论F10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埃伦·皮布尔斯20082008

网载 2013-09-10 21:47:31

[新一篇] 要不要對孩子“數一、二、三”

[舊一篇] 要不要給孩子測智商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